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及流程汇总(完整版)

一、2025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汇总

(一)同等学力申硕在职研究生

(1)课程班报名条件

专科学历可参加课程学习,不能申硕;

(2)申硕报名条件

本科学历有学士学位满三年以上可申硕;注:无学位:可参加课程学习,不能申硕;

(二)非全日制在职研究生

(1)报管理专业本科要工作满3年或专科工作满5年。

(2)报非管理专业要有本科学历或专科毕业满2年。

(三)免联考硕士

免联考硕士常用申请条件是:具备专科或本科学历,或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此外学员还需具备优秀的英语水平。此类型是国外院校在我国境内依法自主招生,招生条件是院校根据专业自定,有的院校对工作经验要求较低,有的院校对英语要求较低,学员申请报名前还需仔细了解意向院校及专业的报名条件。

二、2025在职研究生报考流程汇总

(1)双证在职研究生报考流程(非全日制)

步骤

描述

实名注册,记住学信网用户名和密码,以便后续信息查询、准考证下载和调剂使用。在报名期间,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无需重复注册。

填写考生信息,包括学籍学历、基本信息、户籍档案、家庭主要成员、学习与工作经历、奖惩情况、联系方式。必须认真阅读报名页面的提示信息,准确填报,带*的文本框为必填内容,证件号码等使用半角英文输入法输入。学历(学籍)信息需进行网上校验,未能通过校验的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家庭主要成员和学习与工作经历至少需填写一项。

不要开启有网页拦截功能的软件。招生单位、考试方式、报考点等要慎重选择,一旦生成报名号后无法修改。如需修改,必须取消已有的报名并重新添加新的报名信息,已取消的信息不能用于网上确认。

注意报考专业名称前是否有“(专业学位)”字样,以区分专业学位和学术型专业。

在报名过程中,认真阅读各省市招办、招生单位和报考点发布的网报公告,违反公告造成无效报名的责任由考生自负。

记住网报系统生成的报名号,它是考生在报考点网上确认的重要信息。如遗失,可使用考生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进入网报系统查询。

对于在指定报考点报考的考生(如北京、天津等),需要在网上支付报考费。

修改或查询报名信息,但不能修改招生单位、考试方式及报考点等信息。在网报结束前登录确认所填信息,建议保存所有信息。对于需要网上支付的考生,请检查支付是否成功(银行卡扣费即为成功支付)。

10

预报名期间的报名信息是有效数据,不需要重复填报。

11

(2)单证在职研究生报考流程(同等学力申硕)

符合要求者首先报名研修班,入学无需考试。学完课程后,符合申请硕士学位要求者在三月份登录学信网报名申硕考试。申硕考试通过后,需要进行论文写作与答辩,最终能够获得招生单位授予的硕士学位证书。

步骤

同等学力申硕流程

课程班报名

符合要求者首先报名研修班,入学无需考试。课程的学制一般在2年左右,按要求完成研修班学习,通过院校组织的课程结业考核,能够获得招生单位授予的课程结业证。

申硕报名

报名确认

报名资料通过审核,一般在四月份完成现场确认,就算报名成功。

申硕考试(五月联考)

报名成功者,在考前一周左右打印好准考证可以于五月下旬参加申硕考试。这次考试科目少,只有学科综合、外国语,学员还有多次参加考试的机会,考试通过机会较大。

论文答辩

申硕考试通过后,需要进行论文写作与答辩,在考试后的一年内提交硕士论文,并在交论文半年时间内申请答辩,每位学员有两次答辩机会,只要掌握了答辩技巧,一般可以顺利通过答辩。

获取证书

通过硕士论文答辩者可被视为申硕成功,经过批准,能够获得招生单位授予的硕士学位证书。此证书与统招读研者的硕士学位证书一样,证书编码可以在学信网查询。

(3)免联考硕士报考流程(中外合办+国际硕士)

简单来说就是直接联系院校进行申请,申请之后无需参加联考,只需通过审核即可入学。

步骤

详细说明

1. 确定报考方向和院校

确定感兴趣的硕士专业方向,并选择要申请的国内合作办学院校。

2. 准备申请资料

根据所选院校的要求,准备申请材料,包括学历证明、成绩单、推荐信、个人陈述等。

3. 提交申请材料

4. 等待审核和录取通知

5. 缴纳学费和注册

根据院校要求,按时缴纳学费并完成注册手续。这可能包括提供个人信息、办理校园卡等。

6. 上课学习

按照课程安排和教学计划,按时到校上课学习。

7. 完成培训课程

完成所有培训课程,根据要求修满学分,参加必要的考试和论文答辩。

8 参加院校组织的考试(可能)

根据院校要求,参加院校组织的考试,这可能是入学前或毕业前的一项要求。

9. 获得学位证书和结业证书

顺利通过结业考试、论文答辩等环节后,获得海外院校颁发的硕士学位证书和国内院校颁发的结业证书。

目前,北京大学在职非全博士在招专业如下:资源与环境、机械、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学校课程与教学、教育领导与管理...

有的考生想报名哲学,目前来看还没有此专业。

关于报名人数多少,官网也未曾公开哪个专业报名人数最多。不过,从招生情况和行业热度来看,工程类专业中的电子信息、机械等专业,由于契合当下科技发展趋势和产业需求,通常受到较多关注,报名人数可能相对较多。另外,经济学、管理学相关专业,以及医学类专业,因就业前景广阔,一直是报考热门,报名人数可能会较多。

以下信息,你可以作为参考:

前沿工程博士专业学位项目(招生100人)

电子信息(0854)

招生院系:软件与微电子学院

方向: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大数据技术、软件安全等。

学费:24万元(4年)

特点:面向数字经济与工业信息化,侧重技术与管理融合,招生人数最多(23人)。

材料与化工(0856)

招生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方向:能源材料、纳米技术、半导体材料等。

学费:24万元

特点:聚焦“卡脖子”技术攻关,需具备重大科研项目经历。

机械(0855)

招生院系:工学院

方向:机器人、精密制造、工业设计等。

学费:24万元。

资源与环境(0857) & 生物与医药(0860)

新增专业,侧重环保工程与生物医药创新。

教育类博士

教育领导与管理

招生院系:教育学院

学费:15万元

要求:限学校/教育机构高层管理者,招生17人。

学校课程与教学

要求:需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及教学成果4。

医学博士(DrPH)

公共卫生

新增方向:儿少妇幼健康、卫生政策管理等,招生11人。

这个需求,是好多在职党需要的,不过说真的,价格+双证+容易毕业的,确实少有,说真的,我也一直在找比较容易考的非全博士,类似于DBA这种,需要双证的,学费不超过30W,因为本人在职,希望难度不要太大,简单一些,目前整理了几所:

北京大学:公共管理、教育等领域设有非全博士;

清华大学:工程管理,项目采用模块化授课方式;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管理类博士,在职班历史最悠久;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博士,专业学位项目招生规模较大。

北京的学费普遍高于全日制,年均3-8万元不等,部分单位提供教育经费补助政策。院校奖学金名额有限,主要奖励优秀成果。

很多人,和我一样经常听到“在职博士”这个词,但又不清楚自己适合读哪种?今天《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制作的这张“一图秒懂”图,让你轻松了解四种在职博士的区别!~

第一种:非全日制博士(双证在职博士) :

与全日制博士学习形式相似,需要通过入学考试,被招生单位择优录取后才能参加课程学习。获证:学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程学习,后期考核成绩合格,完成论文答辩,可以获得在职博士学历及博士学位证书。难度与含金量:与全日制博士相当,证书的含金量高。~

第二种:同等学力申博(单证在职博士) :免试入学,只要符合意向院校的报名要求,即可提交申请资料报名,通过审核即可入学。获证:学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程学习,通过结业考试,可以获得课程结业证。如想获得博士学位证,需参加申硕考试并通过论文答辩。难度与含金量:面试入学,证书的含金量较高。

第三种:中外合作办学博士:

由国内外高校合作办学,结合两国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博士人才。获证:根据合作办学的具体规定和合作双方的协议,学员可以获得相应的国外学位证书或国内学校学历。难度与含金量:面试入学,证书的含金量较高。~

第四种:国际博士:

通常是指通过国际教育机构或海外高校进行的博士教育。获证:根据具体的国际教育机构或海外高校的规定,学员可以获得相应的国际博士学位证书。难度与含金量:免试入学,学位如果可以认证 ,含金量较高。

所以说,四种在职博士各有特点,适合不同需求和背景的人群。选择哪种方式,需要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来定。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