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官网,考生可清晰了解报考全流程
非全日制研究生需先在研招网完成实名注册,9月底预报名后于10月正式提交申请。报名材料包括身份证、学历证书及工作证明,部分专业要求提供职业资格证书。12月下旬参加全国联考后,次年3-4月进行院校复试,最终按初试与复试综合成绩择优录取。弹性学制和混合培养模式成为新亮点,如同济大学线上课程占比达40%,武汉大学允许2-5年内完成学业。
2025年在职研究生招生政策延续了专硕扩招趋势,管理类专业如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保持高热度。全国统考招生计划中,工商管理专业招生规模超过5万人,公共管理专业突破2.7万人,电子信息专业则以超2.1万人的规模位列第三。数字经济、材料与化工等新兴专业招生计划增量显著,部分院校通过整合考试科目或增设实践考核优化选拔方式。例如复旦大学将两门专业课合并为综合测试,南京大学取消专业基础课并增加实践考核环节。
管理类专业仍是职场人士首选,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等专业持续扩招
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等理工科专业因产业升级需求,招生人数同比增幅超过10%。新兴领域如人工智能、数字金融、智慧医疗等方向崭露头角,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院校开设相关专业,课程设置紧密结合行业前沿技术。教育硕士、公共卫生等社会需求旺盛的专业招生规模稳步增长。
对比不同培养方式
同等学力申硕适合基础薄弱者,免试入学且学费较低,但需满足本科毕业3年方可申硕。非全日制研究生需通过统考,适合追求双证的考生,但竞争激烈。高级研修班侧重短期技能提升,适合特定行业从业者。部分院校推出中外合办项目,毕业后获教育部认证学位,学费区间在3.5万至16万元不等。上海交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费较去年上涨1万元,中山大学教育硕士则下调0.5万元。
2025年重要时间安排需提前规划,9月查看招生简章,10月完成网上报名,12月下旬参加初试,次年3月查询成绩并准备复试,5月完成政审与录取通知。部分院校实施提前批面试政策,通过者可降低笔试压力。例如北京大学提前至10月8日开放报名,中国人民大学缩短报名周期至5天。考生需定期查看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官网更新,避免错过关键节点。
通过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官网,考生能高效完成信息筛选与院校对比。2025年招生政策在专业设置、培养模式、学费标准等方面均有调整,建议尽早规划并关注动态更新。选择与以后几年的工作匹配的专业,利用弹性学制平衡工作与学习,才能最大化提升教育投资的回报率。
目前,北京大学在职非全博士在招专业如下:资源与环境、机械、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学校课程与教学、教育领导与管理...
有的考生想报名哲学,目前来看还没有此专业。
关于报名人数多少,官网也未曾公开哪个专业报名人数最多。不过,从招生情况和行业热度来看,工程类专业中的电子信息、机械等专业,由于契合当下科技发展趋势和产业需求,通常受到较多关注,报名人数可能相对较多。另外,经济学、管理学相关专业,以及医学类专业,因就业前景广阔,一直是报考热门,报名人数可能会较多。
以下信息,你可以作为参考:
前沿工程博士专业学位项目(招生100人)
电子信息(0854)
招生院系:软件与微电子学院
方向: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大数据技术、软件安全等。
学费:24万元(4年)
特点:面向数字经济与工业信息化,侧重技术与管理融合,招生人数最多(23人)。
材料与化工(0856)
招生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方向:能源材料、纳米技术、半导体材料等。
学费:24万元
特点:聚焦“卡脖子”技术攻关,需具备重大科研项目经历。
机械(0855)
招生院系:工学院
方向:机器人、精密制造、工业设计等。
学费:24万元。
资源与环境(0857) & 生物与医药(0860)
新增专业,侧重环保工程与生物医药创新。
教育类博士
教育领导与管理
招生院系:教育学院
学费:15万元
要求:限学校/教育机构高层管理者,招生17人。
学校课程与教学
要求:需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及教学成果4。
医学博士(DrPH)
公共卫生
新增方向:儿少妇幼健康、卫生政策管理等,招生11人。
这个需求,是好多在职党需要的,不过说真的,价格+双证+容易毕业的,确实少有,说真的,我也一直在找比较容易考的非全博士,类似于DBA这种,需要双证的,学费不超过30W,因为本人在职,希望难度不要太大,简单一些,目前整理了几所:
北京大学:公共管理、教育等领域设有非全博士;
清华大学:工程管理,项目采用模块化授课方式;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管理类博士,在职班历史最悠久;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博士,专业学位项目招生规模较大。
北京的学费普遍高于全日制,年均3-8万元不等,部分单位提供教育经费补助政策。院校奖学金名额有限,主要奖励优秀成果。
很多人,和我一样经常听到“在职博士”这个词,但又不清楚自己适合读哪种?今天《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制作的这张“一图秒懂”图,让你轻松了解四种在职博士的区别!~
第一种:非全日制博士(双证在职博士) :
与全日制博士学习形式相似,需要通过入学考试,被招生单位择优录取后才能参加课程学习。获证:学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程学习,后期考核成绩合格,完成论文答辩,可以获得在职博士学历及博士学位证书。难度与含金量:与全日制博士相当,证书的含金量高。~
第二种:同等学力申博(单证在职博士) :免试入学,只要符合意向院校的报名要求,即可提交申请资料报名,通过审核即可入学。获证:学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程学习,通过结业考试,可以获得课程结业证。如想获得博士学位证,需参加申硕考试并通过论文答辩。难度与含金量:面试入学,证书的含金量较高。
第三种:中外合作办学博士:
由国内外高校合作办学,结合两国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博士人才。获证:根据合作办学的具体规定和合作双方的协议,学员可以获得相应的国外学位证书或国内学校学历。难度与含金量:面试入学,证书的含金量较高。~
第四种:国际博士:
通常是指通过国际教育机构或海外高校进行的博士教育。获证:根据具体的国际教育机构或海外高校的规定,学员可以获得相应的国际博士学位证书。难度与含金量:免试入学,学位如果可以认证 ,含金量较高。
所以说,四种在职博士各有特点,适合不同需求和背景的人群。选择哪种方式,需要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来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