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第一节课,双流区彭镇小学张梅老师和彭镇小学五年级一班孩子为大家带来了《梯形的面积》。张梅老师认真研读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等形式进行观察比较推理,在独立操作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在探索过程中学生自主推导出了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提高了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午第二节课,双流区棠小南区潘燕老师和彭镇小学五年级三班孩子为大家展示了《图形中的规律》。潘老师通过找“图形中的规律”和“数字中的规律”入手,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在寻找“摆三角形的规律”时,学生通过独立操作、小组交流、上台展示等多种方式,自主探究了摆三角形图形中的规律,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体验了从简单情形寻找规律的过程,总结出了图形中的规律并能用算式进行表示。
评课环节由双流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小教室冯之刚主任主持。教师们围绕“区域构建小学数学深度课堂实践研究——精准引导”这一主题,结合《区域构建小学数学深度课堂实践研究》课堂评价量表,先分学校自主交流,再全区教师集中交流。
冯之刚主任在《区域构建小学数学深度课堂实践研究》专题讲座中,结合今天两节课的实例指出,精准引导要关注“引导的内容”、“引导的时机”、“引导的方式”。引导内容要聚焦学生不知道的内容、认识不清晰的内容、认识不全面的内容、认识不深刻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主动引导、精准引导的意识,注重学生“不知道”、“不清晰”、“不全面”以及“不深刻”的事实性、概念性、程序性知识。引导时机方面,要关注自主学习中的引导、探究学习中的引导、交流活动中的引导、归纳概括中的引导。自主学习阶段应引导学生做事的程序、思考的方法、结果呈现方式,注重语言的启发性,不代替思考,不提供答案。合作探究学习阶段,首先教师要有细致、准确的合作要求,其次要关注本课知识内核,引导时应注重组内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思维的开放性、结果的多样性。交流活动中注意适时点拨,既有启发性,又不代替学生交流。归纳概括阶段的引导要注重学生语言的间接性、概括性及全面性,促进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发展。引导方式分为范例引导、导学单引导、因势利导等三方面。教师要能根据教学活动的开展适时安排范例,推动教学环节顺利推进,帮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能够合理使用导学单引导学生自学、探究以及归纳总结,能够关注学生发言,善于抓取学生思维的困顿点、疑惑点、精彩点等关键点及时引导。
下午的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环节,全体参研教师用了半小时时间自主答题。交流环节,冯之刚主任带领老师们自主阅读《杨清博士:走出“课堂深度学习”的认识误区》,并从“教师对课堂深度学习的认识误区”和“教师促进课堂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等两方面和老师们进行了交流。彭镇小学夏永先老师为老师们讲解了“双流区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培训题”。夏老师通过画图、举例、从简单情形寻找规律、尝试与猜测、列方程解决问题等多种方式,深入浅出地向老师们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讲解。冯之刚主任、夏永先老师以及与会老师们就每道题的解题思路、解题策略进行了积极有效的互动交流,讨论氛围热烈,老师们的学习热情值得赞扬,夏老师的教学效果值得肯定。
双流区小学数学五年级研培活动进行了整整一天。聚焦精准引导,促进深度学习。本次活动,上课教师准备充分,冯之刚主任引领到位,老师们学习热情高涨,活动环节紧凑有序,培训时间利用充分,取得了扎实有效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