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重要公式大全,孩子预习复习都用的上,收藏背熟!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 的和的简便运算。如:1.2×5 表示 5 个 1.2 是多少。

2、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几、千分 之几……是多少。如:1.2×0.5 表示求 1.2 的十分之五是多少。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 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 0 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4、一个数(0 除外)乘 1,积等于原来的数。一个数(0 除外)乘大于 1 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 除外)乘小于 1 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6、公式: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a×c=a×(b+c)

第二单元 小数除法

1、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 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2.4÷1.6 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 2.4 与其中一个因数是 1.6, 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2、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 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末尾仍有余数,要添 0 再继续除。

3、被除数比除数大的,商大于 1。被除数比除数小的,商小于 1。

4、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 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数 位不够的要添 0 补足。再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5、一个数(0 除外)除以 1,商等于原来的数。

一个数(0 除外)除以大于 1 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

一个数(0 除外)除以小于 1 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

6、A除以B=A÷B;A除B=B÷A;

A去除B=B÷A;A被B除=A÷ B。

7、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 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8、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是无限 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就是无限小数中的一种。

9、小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有限小数也叫循环小数,无限小 数也叫无限不循环小数。

10、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 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11、写循环小数时,可以只写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 和末位上面各记一个循环点。循环点最多只点两个。

12、取近似数有三种方法:

(1)四舍五入法;

(2)去尾法;

(3)进一法。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

第四单元 简易方程

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号可以记做“·  ”,也可以省略不写

(1)数字与字母相乘,省略乘号,要将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

(2)字母与字母相乘,直接省略乘号。

(3)括号与数字相乘,要将数字写在括号的前面,再省略乘号。

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 长=2(a+b)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 长=ab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 正=4a

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 正=a²

3、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4、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5、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6、等式两边同时加上、减去、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 除外),所得 结果仍然是等式。

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方程左右两边依然相等。

方程左右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0”除外)相同的数,方程左右两边依然相等。

7、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解方程的根据是天平平和的道理,还可以根据方程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8、解方程时常用的关系式: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注意:解完方程,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9、三个或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3倍或5倍。

10、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

A、审题并弄懂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B、理清题目的数量关系

C、设未知数,一般是把所求的数用 X 表示。

D、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E、解方程

F、检验

G、作答。

第五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

1、长方形:周长=(长+宽)×2   C 长=2(a+b)

面积=长×宽  S 长=a×b

正方形:周长=边长×4   C 正=4a

面积=边长×边长 S 正=a×a

2、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三角形有三条高。梯形有无数条高。

3、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把平行四边形沿一条高剪下,通过移拼,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长方形的长与平形四边形的底相等,长方形的宽与平形四边形的 高相等,拼成长方形的面积与平形四边形面积相等,因为长方形面 积长乘以宽,所以平行四边形底乘以高。

如果用S表示平形四边形的面积,用a、h分别表示平形四边形的底和高,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ah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 平=ah

平行四边形的底=面积÷高  a 平=S÷h

平行四边形的高=面积÷底  h 平=S÷a

4、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的底与三角形的底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与三角形的高相等,每 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平形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因为平形四边形的 面积等于底乘以高,所以三角形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以2。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ah÷2。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 三=ah÷2

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  a 三=S×2÷h

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  h 三=S×2÷a

5、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形四边形,拼成平形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加下底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相等,每个梯形的面积是拼成平形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因为平形四边形面 积等于底乘以高,所以梯形等于(上底+下底)×高÷2.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b和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和高,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a+b)h÷2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 梯=(a+b)h÷2

梯形的高=面积×2÷(上底+下底)

h 梯=S×2÷(a+b)

上底+下底=面积×2÷高

a+b=S×2÷h

梯形的上底=面积×2÷高-下底

a 梯=S×2÷h-b

梯形的下底=面积×2÷高-上底

b 梯=S×2÷h-a

常用单位转换

1、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4、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6、数量关系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1 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 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7、角和三角形

(1)角的大小分类,从小到大是: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2)锐角是小于90度的角,直角是90度,钝角是大于90度而小于平角的角,平角是180度的角,周角是360度的角。

(3)三角形按角分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4)三个角都是锐角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 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钝角三角形。

(5)三角形按边分类有: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6)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7)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记作 0.1,0.01,0.001……

(8)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 不变。

THE END
0.小学数学复习资料小学数学复习资料1 1、圆的面积: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用字母S表示。 2、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3、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1)、用逐渐逼近的转化思想:体现化圆为方,化曲为直;化新为旧,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 (2)、把一个圆等分(偶数jvzq<84vgciig{3twk}fp7hqo1pjcxxjk|ohg8knkgp1<94789/j}rn
1.小学15年级数学公式,全在这里!建议收藏!小学1-5年级数学公式,全在这里!建议收藏! 对数学公式的正确掌握,是学好数学的关键! 近期,很多家长反映说: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把很多公式“张冠李戴”。这其实就是孩子没有牢固掌握的表现,为此,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份非常全面的小学数学公式,希望大家可以趁假期做好查漏补缺!jvzquC41o0ypj~3eqo5b1;746;:53Bd322624<<8
2.小学五年级数学题《小数乘法问题大全及答案》.doc试卷第 PAGE 73 页共 NUMPAGES 73 页小学五年级数学题《小数乘法问题大全及答案》姓名:___ 年级:___ 学号:___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判断题计算题附加题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 1、计算1.6x2.05时,先计算出( )x( )的积,再从积的右边起数出( ),点上小数点。 答案与解析:16;205;三位 2、判断题。(对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41672A4:34924:63226539;0ujzn
3.小学数学1五年级下学期是小升初前的最后一个学期,对于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这一关过好了,才可能在小升初的备考中游刃有余。所以这学期的奥数学习应该有更强的针对性,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目标选择合适的班型。 学习重点难点解析: 五年级属于小学高年级,孩子进入五年级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32:<24h627495;A990jznn
4.小学五年级数学学习方法(优秀)中小学数学公式大全之浓度问题 关于数学中浓度问题的知识,希望同学们很好的完成下面的公式讲解内容哦。 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小学五年级数学学习方法精选篇3 jvzquC41yy}/z~jzkng/exr1zwkykok1uj{ywn4e39;8:B9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