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公开课金正锋《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变化规律》中宁县徐套乡长流水学校人人通空间

课题: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9页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目标:

1. 利用学生的迁移能力,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分析和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2. 让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兴趣,进一步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2×3500×7 15×460×70350×2

197×5≈

师:大家看这道题的要求是什么?

生:估算

生:把197看成200来估算,200乘5等于1000,所以197×5约等于1000。

师:通过刚才的口算和估算,我知道了大家的口算和估算掌握得很好,我们的笔算掌握提如何,来,做一道吧,请拿出练习本进行笔算。

2笔算:357×6 34×62

师:我发现有一部分同学做完了,做完的同学请回忆一下,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是如何计算的?

生: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第一个因数,最后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师:看来大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都掌握了,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乘法(板书:乘法)请看大屏幕。

1.引入例1。(课件出示)

例1:李叔叔从北京乘火车去广州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行145千米。北京到广州多少千米?

读题,理解题意。

师:请列出模式,不用计算。

师:列完式的同学想一想今天我们列的这个算式与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

师:请一个同学告诉我你是怎么列式的?

生:145×12(师板书)

师:还有不同的列式吗?

生:12×145(师板书)

师:这两种列式都正确。在计算前,我们先来估一估。

指名生答

师:会计算吗,请动笔试一试吧。

(学生计算)

师:我想请一个同学说一说她计算的过程,我来板书。

师:刚才说过程时,为了不打断她,我有一个问题没提,那就是那个5为什么写在十位上?谁能帮我解答?

生:这是十位上的1去乘145,乘得的145是指145个十,所以这个5要与十位对齐。 生:这次是十位上的1去乘5,一五得五,是指5个十,所以这个5应该与因数十位上的数对齐。

师:计算这道题时。先用12个位上的2去乘145每一位上的数,得290,再用12十位上的1去乘145每一位上的数,得1450。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相加。(师边说边在竖式旁边板书)290 →145 ×2=290

→145×10=1450

1740 →290 +1450=1740

师:1450的0在竖式中为了简便就省略了。

师:刚才这样列式的(指黑板上的算式:12×145)同学,请说一说,你是怎样列竖式的。 生:列的竖式一样,也是145乘12。

师:大家都知道,两个因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所以可以把两个因数交换位置列出了竖式,是吗?交换位置与不交换位置来乘,有什么区别呢,我们来比一比,师算出12×145的竖式,你觉得哪种好些,为什么?

生:交换位置乘好,因为这样节约纸张。

生:交换位置乘好,不交换位置乘要乘三次,麻烦并且对位容易出错。

师:今后同学们再遇到两位数乘三位数。就可以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列竖式。这样简便一些,也不容易出错。

写答。随学生回答,板书答案。(李叔叔的海南到广州有1740千米。)

师: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乘法是: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三、比较探究 渗透迁移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以前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小组讨论一下,说一说你的发现?

同桌交流……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发现说给大家听一听?指名生答。

师 :同学们说得很好,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只不过多乘了一次百位上的数,我们应用原来学的计算方法,就能解决今天的新问题,这种方法在数学上称之为迁移。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得的数的末位和个位对齐,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得的数的末位和十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学会了吗?

生:学会了

师:那好,下面我们来完成试一试吧,开始动笔。

(出示试一试:134×2l 274×22

学生独立笔算……

四、巩固与应用

1.判断对错,并改正(念习七第七题,课件出示)

(学生在同桌之间说出现的错误和如何改正。)

师:谁来说说错在哪,该如何更正?

生:第一题数位对错了,134的4,应该对准因数的十位写。(老师板演,改过来。) 生:第二题忘记乘百位上的数了。(老师板演,改过来。)

生:第三题忘了加上进位的数了。四四十六再加上进位的数应该得8。(老师板演,改过来。)

师:同学们真能干,不仅帮这几位同学找出了错误,而且改正了错误。通过刚才的改错,请想一想,我们在笔算乘法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你想提醒大家什么?

生:做题时一定要注意对准数位。

生:不要忘记乘百位上的数。

生:做题时要认真细心,不要忘记进位了。

生:同学们考虑的很全面,老师相信你们在做题时一定能够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

2.算一算并观察积的位数 134×21364×73456×65 248×19

指名板演后观察积的位数是四位数或五位数。

师: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会不会是三位数或六位数呢?

生验证:1000×10=10000(四位数) 999×99=98901(五位数)

五、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而且还能用它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收获真不少!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教学反思

1. 复习铺垫

三位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是在口算乘法和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了突破难点,先铺垫口算和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

2.通过比较构建新知的算法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相比,算理和算法是完全一致的。本课教学的关键就是如何引导学生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中来。因此,本课的设计,没有孤立知识点,而是把教学重点放在如何让学生学会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上,而是让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帮助学生形成笔算的技能,构建算法。

教学时,先通过两道不同复习题的比较,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同时为新授作充分的铺垫。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145×12,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顺利地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中来,并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的情境,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使抽象的算理具体化,更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同时,教学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如何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上,而是让学生将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两次比较中,学生的知识不断得到整理重组,知识网络得以不断充实与完善。

3. 不足之处

学生口算不熟练,以后要多加强训练。还有在估算并笔算完145乘12时,没有验证准确值与估算值之间的关系,使估算失去了他的意义。

还能输入140字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

THE END
0.实验报告总结这篇实验报告总结涵盖了小学四年级数学的重点知识,包括观察物体时形状变化的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概念及数学公式,以及乘法运算定律和多边形的认识。通过学习,学生能理解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影响,掌握用字母表达数量关系,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多边形内角和的规律,为后续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539748ftvkimg8igvcomu86339662A9
1.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概括总结小学四年级数学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概括总结是沪江提供的学习资讯,沪江是专业的互联网学习平台,致力于提供便捷优质的网络学习产品和服务。jvzquC41o0nvlrfpi0ipo8h1zzyol|}1r3866<=71
2.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工作总结(精选17篇)光阴似箭,岁月无痕,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这段时间里,相信大家面临着许多挑战,也收获了许多成长,是时候认真地做好工作总结了。大家知道工作总结的格式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工作总结 1 jvzquC41yy}/{~|gpoo/exr1hctxgw4iqpm{wx463;764;3jvor
3.四年级上册数学归纳总结(6篇)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的书面材料,他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快快来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上册数学归纳总结(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qv1<93229/j}rn
4.四年级数学工作总结20篇总结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因此十分有必须要写一份总结哦。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总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数学工作总结2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jvzquC41yy}/rrsfc0ipo8jkenbpp4iqpm{wxqpipjg8>::4>/j}rn
5.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总结(通用19篇)但是也出现了教学上的许多不足,一部分学生由于农村“家庭教育”的空缺和儿童特殊的生理特点,学习上就有点困难,因而班级里就有了两个极端的现象。当然,今后我还会在教学中不断改。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总结 3 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数学的教学工作,本班学生人数多,而且大部分都是男生,调皮的学生比较多,基础知识jvzq<84vgciig{3twk}fp7hqo1yik‚tpiykofjsi1lobqzg|qthlrj14667393jvor
6.四年级数学下学期知识点总结(精选10篇)四年级数学下学期知识点总结(精选10篇) 【#小学四年级# #四年级数学下学期知识点总结(精选10篇)#】四年级数学课程通常会涵盖一些基础的数学概念和技能,以帮助学生建立坚实的数学基础。以下是©无忧考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四年级数学下学期知识点总结(精选10篇),欢迎jvzquC41yy}/7:yguv4og}4ujq}03:59;3?50qyon
7.四年级除法知识点总结(通用19篇)四年级除法知识点总结 篇1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2、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jvzquC41o0jj{rkcpyko0lto1hgoyns1iqth|~t|qpmkkn7135814:940jznn
8.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可打印四年级数学上册课本中有哪些知识点需要同学们掌握呢?又该怎么学好呢?一起来看看吧。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仅供参考。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上册: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1.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jvzquC41yy}/z~jzkng/exr1zwkykok1uktjcwokuj{ywn4e42=78A<0jvsm
9.四年级数学学科《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垂直与平行这两种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线和垂线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对垂直与平行的认知过程,体验观察、比较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发展空间观念。 jvzquC41fejtz3fil/pny1kplp1:8831846<60jvs
10.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梳理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 根据题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这一位满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不够5则舍去。而不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最后一定要写出单位名称。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jvzquC41yy}/z~jzkng/exr1zwkykok1uktjcwokuj{ywn4e32?72B60jvsm
11.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通用31篇)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相信各位教学工作者这段时间来的收获肯定不少吧,让我们好好捋捋,写一份教学总结吧。那么如何避免教学总结最后成为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jvzquC41yy}/qq6220ipo8pcqunj1sncqz{f|xsilkk05=7;964ivvq
12.悦游“数”海阅知其理——东城实验小学数学阅读三月共读活动四年级数学共读书目:《李毓佩数学故事集》 《李毓佩数学故事集》作者是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科学院的刘毓佩教授。这套图书针对小学不同学段读者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及思维能力水平,从李毓佩教授最脍炙人口的数学故事创作中精选出分别适合中、高年级阅读的内容,并结合了数学学习中的典型题目和解法进行数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jvzquC41feyzz3fil/pny1kplp1::931734A70jvs
1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免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免费 期末将至,不知道大家的数学复习得如何了?那么关于四年级下册的数学知识点又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仅供参考。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重要知识点 第一单元知识点(四则运算) jvzquC41yy}/z~jzkng/exr1zwkykok1uktjcwokuj{ywn4e4274;;: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