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利通区第十六小学 马静
单 元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本单元 语文要素解读
本单元语文要素:
1. 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喜爱的某个地方,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对本单元语文要素的解读:
1. 明确关键语句内涵:关键语句是我们理解文本的最好切入点。抓住它们, 进行文本细读,透过文字表面,层层剖析,实现学生认识由浅入深地转化。关键语句可以是总起句、小结句、总结句、过渡句、含义深刻的句子……本单元呈现的关键语句特点有:“文眼式”关键语句、“反复式”关键语句、“修辞类”关键语句。
2. 联系语境,体会表达的情感。课文中的关键语句,都应关联上下文,关联具体语境,理解其具体表达的意思,进而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可以通过三步骤来具体操作:理解关键词,明内容。②勾连上下文,解语境。③关联作者,悟情感。
3. 想象画面,丰富感受。学生进入文本情境中,可以尝试“代入式”体验, 结合生活体验,想象作者眼中的画面,丰富学生对文本描述的画面的感受,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深入体会作者表达思想感情。
4. 读写结合,表达感受。引导学生“体会情感”的同时,要指导学生发展语言和思维,尝试“表达感受”。可以尝试:关联法、心理独白法、动作分解法、
直抒感受法等等。
本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设计思考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根据统编版教材基于“语文要素”训练下的课文教学意识,建议从单元三个元素(即“单元语文要素”“ “课后习题设计” “语文园地”)入手,找到教学的抓手。综合分析单元内容的编排考量,分析如下:
(一)阅读
1. 古诗教学读中感悟。《古诗词三首》(1)反复诵读,直至背诵。(2)想象画面,体会诗的意境,感受诗人、词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3)对比诵读,总结田园诗有景有人,景美,人勤劳、有趣、惬意等特点。
2. 本单元的其他课文均是散文类文体。
《乡下人家》抓“文眼式”关键句。全文角度看,关键句是
最后一段中心句;从每个自然段看,是每段抒发感情的评价句。读关键句,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对比、想象进行初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天窗》抓“反复式”关键句,句子意思相同,但情感浓度不同。用“代入式体验”进入作者描写的情境,体会天窗带给作者的快乐和希冀,品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略读课《三月桃花水》整合方法。关键句既有如《天窗》这样重复出现的,也有如《乡下人家》这样散落各个自然段传达思想情感的句子,以及最后的总结句,更有表达形象丰富的“修辞类”关键句。通过多形式诵读,用“朗读+画面映衬”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自学中总结体会。
(二)习作
习作关注读写结合。《我的乐园》的写作是对本单元语文要素落实的综合考虑。要统整本单元阅读课中学到的情感表达方法,迁移能力,学会把景物写清楚,把在这个地方进行的活动写清楚,学会表达自己快乐的感受。
(三)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学会转述。要求学会认真倾听,能抓住要点转变人称简要转述。
(四)学习园地
交流平台:梳理总结方法。作为对单元语文要素如何达成的回应,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方法,为教师备课、上课以及评价等提供了指导。
词句段运用:重训练。(1)理解能力。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有关城市和乡村生活的词语。(2)表达能力。能运用提供的词语说出城市和乡村生活的不同;能根据句段的表达范式,进行仿写训练。(3)
积累能力。引导学生积累毛泽东的词,丰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学段课标要求
【识字与写字】“三关注”:
1. 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
2. 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3. 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阅读能力】
“三个侧重点”:
1.读书能力:“在坚持抓好正确、流利和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加强默读、略读能力的培养,为加快阅读速度打好基础。”
——巩固朗读,加强默读。
2. 理解能力:“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理解体会词句,把握主要内容。
3. 拓展积累:“拓展阅读范围,拓宽阅读视野,加速有效积累。”
——拓展阅读,加速积累。“四个重点项目”:
1. 学会默读,学习略读,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
2.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体会表情达意作用。
3. 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4. 积累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习作】
“三关注”:
1. 围绕一个意思把话写清楚;
2. 尝试在习作中运用积累的语言材料,有新鲜感的词句。
3. 学习修改习作中明显错误的词句。
【口语交际】
认真倾听,学会请教商讨,能把握要点简要转述,能讲述见闻讲述想法。
【综合性学习】
学会质疑,掌握观察顺序,并准确地表达;在预习或复习时搜集资料;尝试用语文知识能力自己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基本学情分析
关于“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的学习,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基本掌握理解词句的几种方法。但是词语表情达意的体会需要结合语境,结合生活经验甚至结合作者创作背景去理解。教材在编排体系上是有梯度呈现的。三上学习了“抓住关键语句读懂一段话”,三下学习了“抓住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意思”,四上不仅要会判断关键语句,还要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到了本册教学,要求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力要求螺旋升级。本单元关键词句呈现几种类型:“文眼式”关键词句、“反复式”关键词句、“修辞类”关键词句……思想感情的体会,要结合作者的资料,结合文章中人物形象的展现,结合文本中具体事件……学生在学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时,要注意回顾旧 知,迁移新知,自主提炼学法,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同样,对于
习作要素“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建立地方与事件的关联,事件与
情感的关联,教学上,站在单元角度,关注表达与阅读结合,本单元的文本都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习作范例。整体教学中注意年段知识点的螺旋上升,自主探究,解疑点拨,帮助学生提升语文能力与
素养。
单元教学目标
识字与写字:
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认识 19 个生字,读准 1 个多音字,
会写 40 个字。写字时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阅读:
(1) 读书能力:继续强化朗读与默读的要求。
(2) 理解能力:能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 积累拓展:积累课文中生动形象的句子,能想象体会句
中的画面和情境。
习作:
把景物和进行的活动写清楚,表达出自己快乐的感受。
口语交际:
把握要点,简要转述。
综合性学习:
结合生活经验及观察所得,运用提供词语表达乡村和城市生活
的不同;能仿照句式,介绍一处风景。
单元教学思考及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 多种方法认识 19 个生字,读准 1 个多音字,理解生字、词语意思。
(2) 关注自学能力的训练,关注课前预学的质量与反馈,将写字融入各种学习任务中进行评价。
2.阅读教学:
(1) 古诗重点培养学生抓意象边读边想象,在想象与诵读中,通过适当补充诗人个人资料和创作背景,体会古诗词意境和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尤其是课后练习的三个句子,重点创设情境,让学生说、写、画。
(2) 抓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乡下人家》抓“文眼式”关键句——即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总结句,感受乡下人家的美。抓每个自然段抒发感情的句子,感受各个时期乡下景物的美。《天窗》抓“反复式”关键句——“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
藉”,通过联系上下文,用“代入法”联系生活等体会作者感受,
体悟出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三月桃花水》让学生在前两课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抓“修辞类”关键句——在多形式的诵读与想象画面中,体会春天的美好,感悟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习作教学:
(1) 写清楚景物和事件。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打开选材的思路,唤醒学生对往事生活的回忆,帮助学生把地点和事件建立起联系。
(2) 表达出快乐的感受。借鉴本单元的文本中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运用联想法、心理描写法、动作分解法、直抒感情法等表达自己的感受。
4. 口语交际:
培养认真倾听的习惯,做到倾听时抓住要点不遗漏,表达时会转换人称。
5. 综合性学习:
将词语与学生的生活体验勾连,用语言清楚表达观察的景象。
各课 课时安排
《古诗词三首》2 课时
《乡下人家》2 课时
《天窗》2 课时
《三月桃花水》1 课时
《口语交际》1 课时
《习作》2 课时
《语文园地》2 课时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 技术支持:宁夏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 客户服务热线:0951-5559291 0951-5559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