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北京中医药大学202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章程

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以中医药学为主干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教育部管理,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市共建。

北京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6年,前身为北京中医学院,是国务院批准最早创办的高等中医药院校。1960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93年,更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1996年,入选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0年,与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入选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3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2018年,成为教育部新一届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2020年,荣获“全国文明校园”。学校现有3个校区,分别为良乡校区、和平街校区和望京校区。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秉承“勤求博采、厚德济生”校训,倡导“人心向学、传承创新”理念,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宗旨,弘扬“追求卓越、止于至善”精神,彰显特色、强化优势,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中医药人才的教育基地、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的示范基地、中医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研究基地、防治重大疾病和疑难疾患的医疗基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基地、推进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国际交流基地,为人类健康事业发展和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已经成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集教育、科研、医疗、中医药文化传播于一体的著名中医药高等学府。

学校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首批建立博士学科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设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具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公共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护理学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具有中医、中药学、护理、法律、翻译5个专业学位类别,下设10个领域,包括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涵盖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48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8个;北京市高精尖学科2个。重点学科建设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保持领先地位。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中医药人才。

二、培养类型

1、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以培养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人员为目标,侧重于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时授予相应学科门类的学术型学位。

2、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侧重于从事实践工作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时授予专业学位。我校目前有中医(专业代码“1057”开头)、护理(专业“105400”)、中药学(专业代码“105600”)、法律(专业代码“035100”)、翻译(专业代码“055100”)五个专业学位类别。

三、招生规模

2023年我校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798人。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规模为准。

四、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状况符合国家体检规定的要求。

4、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一般应有学士学位)。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一般应有学士学位)。

(3)国家承认学历的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入学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网络教育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入学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以及大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学位研究生当年入学时)学习或工作的人员,可以报考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医学院学术学位除外),但不能报考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及大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学位研究生当年入学时)学习或工作的人员,除上述条件外,报考时还必须具备以下所有条件:

①修完本专业大学本科全部必修课程,并提交进修学校提供的学习证明及成绩单;

②报考专业与所学专业及目前从事的专业相同或相近;

③获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科研成果奖,要求一等奖排序前3名,二等奖前2名,三等奖第1名;

④如取得复试资格,复试时需加试两门业务课,加试科目在复试前通知。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可再次报考硕士研究生,但学校不提供奖学金。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5、报考临床医学院各专业的考生必须是参加全国高考录取为本科全日制5年(不包括专升本和专接本)的医学专业考生(不含药学、中药学、护理学、医学技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非临床类专业)并获得学士学位。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培养方案的通知》【学位﹝2015﹞9号】文件规定,中医硕士专业学位(专业代码前四位为“1057”)采取专业学位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接轨的培养,招生对象为符合中医医师资格考试报考条件规定的专业要求的应届或往届本科毕业生(本科毕业专业为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已经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人员原则上不得报考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6、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①符合上述第1-4条中的各项要求。

②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以及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可报考法律(法学)专业学位。

7、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①符合上述第1-4条中的各项要求。

②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

五、报名

2、网上确认时间:请考生关注各报考点公布的网上确认时间,在规定时间内确认个人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考生网上确认应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审核。报考“退役大学生”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六、我校综合考试有以下几类:

1、307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300分由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

2、610基础医学综合(西医):300分由我校命题。含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免疫学(任选两门)。

3、611基础医学综合(中医):300分由我校命题。含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

4、308护理综合:300分由我校命题。含基础护理学、护理学导论、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

5、350 中药专业基础综合:300分由我校命题。含中药化学、中药学、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定学。

6、701中药综合:300分由我校命题。含中药学、分析化学、中药化学。

7、702药学基础综合:300分由我校命题。含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

8、703管理综合:150分由我校命题。含管理学基础、卫生经济学。

七、考生应在考前十天左右(以教育部公布的时间为准),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八、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与医学学术学位分类考试,中医硕士专业学位(专业代码前四位为“1057”)业务课考试科目为: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医学学术学位(专业代码前四位为“1005”和“1006”)业务课考试科目为基础医学综合(中医)或基础医学综合(西医)。

十一、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以我校网页上发布的内容为准。

十二、我校对考生的资格审查在复试前进行,要求参加复试人员均须出示学历证书原件、学位证书原件、国家英语四级考试或日语四级考试合格证书原件,应届生须出示所在学校教务部门出据的证明。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由此带来的后果,一切责任自负。

十三、修业年限

全日制研究生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最长不得超过5年。

十四、信息查询、联系方式

3、考生对所关心的问题若作详细了解,可向我校各学院进行咨询,联系方式见附件3。

十五、各专业招生计划见附件1,中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针灸推拿学院以及国学院的招生计划包括统考计划、推免生计划以及医学长学制计划,其他各学院的招生计划包括统考计划及推免计划。 2023年我校接收免试推荐研究生的相关事宜请于2022年9月份关注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网站通知。我校各专业拟接收的推免生人数及医学长学制人数将于2022年10月中下旬在研究生院网站公布。

十六、2023年我校面向少数民族地区招收硕士研究生,实施教育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凡符合条件的报考者,可参照我校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和考生所在少数民族地区2023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名额分配报考。

十七、2023年我校设立“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专门面向退役大学生士兵招生。凡符合条件的报考者,可参照我校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报考。我校自主确定并公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

十八、学费标准: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文件要求,2023年入学的研究生继续实行收费制度。学校将按照国家和北京市制定的学费标准收取学费。标准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8000元/学年/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0000元/学年/生。

十九、特别说明

1、我校获得硕士学位均要求达到国家英语六级水平或日语四级水平,否则不授予硕士学位;

2、如在2023年招生年度国家出台新的研究生招生政策,我校将作出相应调整,并及时予以公布。

THE END
0.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收藏!|学位|国家战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确定了同意设置的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和列入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并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 此次增列29种新专业。新目录包含93个专业类、845种专业。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是高等教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性文件之一。它规定专业划分、名称及所属门类,是设置和调整专业、实施人才培养 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M4IKEC_G277
1.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全日制)学校主页 本站首页 公开目录 公开栏目 工作机构 年度工作报告 政策文件 依申请公开 公开栏目 学校概况 招生考试 财务设置 资产管理 招标信息 人事师资 教学质量 学生管理 学风建设 学位学科 国际合作 其他事项 当前位置: 首页 公开栏目 jvzquC41zzml0‚hvw0kew7hp14636863365d6<7:c389:9>1rcmf0qyo
2.安阳师范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提醒:2025年我校硕士学位授权点学制均为3年,专业目录上的拟招生人数仅供参考,最终招录计划将按照主管部门实际下达指标数及我校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方案作适当调整。 三、报考条件 所有考生必须符合国家教育部发布的《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有关报考条件的规定。 jvzq<84{lui/c‚sw0gjv0ls1kplp1:5771815@3jvo
3.云南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云南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经济学院(001) 020100 ☆理论经济学 0871-65033379 01(全日制)政治经济学 02(全日制)经济思想史 03(全日制)西方经济学 04(全日制)世界经济 05(全日制)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06(全日制)能源经济学 07(全日制)发展经济学 08(全日制)数字经济学 拟招人数 (含推免生) 考试 jvzquC41yy}/eqxk0eun0ls1pg}t1onng0jpAvjvjqj>fx|pHkrf(ri?44?45=6546
4.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关于开展2025年10月校领导接待日工作的通知 10-09 关于加强校园交通安全管理的通知 10-08 关于对2025年校内教职工职称评审所需专业技术人员继 09-30以信息与电子学科为主,工、理、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教育部,现设有18个学院 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通信工程学院 电子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jvzquC41yy}/zrikcp4ff~3ep1
5.2025年接收全国高校优秀应届本科推免生报名公告1.在2024年9月22日前,若申请人尚未知晓是否获得推免生资格,可先参加我校推免生复试。 2.若申请人取得当年推免生资格,则复试成绩有效;若未取得推免生资格,则复试成绩无效。 九、相关招生信息请查询2025年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学制及收费情况详见暨南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首页信息。本公告中若与教育部相关规定jvzquC41{|4kp~3gfw4dp8724651::51e5917Bf:3;8758ucig4ivv
6.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再次入选,已连续十一年(2015—2025年)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入选名单自1987年以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承担“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工作,相关宏观统计数据编入国家统计局和科技部编制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统计和分析研究成果被科技管理部门和学术界广泛关注和应用。..jvzquC41yy}/zssw0gjv0ls1
7.教育部公布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增设29种新专业教育部发布 2024 年高校本科专业调整结果,新增 1839 个专业点,停招 2220 个,撤销 1428 个,并更新 2025 年本科专业目录,增列 29 种新专业纳入高考招生。新增专业涵盖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前沿、市场需求及人工智能赋能等领域,包括区域国别学、碳中和科学与工程、智能分子jvzquC41tggej~g0ep5uqyne1:olwvS\;DmK
8.教育部公布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增设29种新专业4月22日,教育部公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本次新增专业点1839个,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点157个。同时,高校撤销专业点1428个、停招2220个。撤销、停招专业点数大幅超过增设专业点数,专业结构不断优化。 jvzquC41ycv/gjxvoqtf{7hqo1g0497726835<=62;74;93jvor
9.赣南师范大学|GannanNormalUniversity赣南师范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3009 赣南师范大学《红色文化学刊》编辑部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补招) 0609 关于调整 2025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部分专业初试科目的公告(二) 赣师学术 查看更多 华中师范大学张艳国教授:关于苏区研究的几个问题 南昌大学杨彦军教授学术报告会: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数智教育新生态jvzq<84yyy4hpwz0e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