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地址: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兴云街405号
1.简介:
裴兴荣,男,山西兴县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山西大同大学人文社科部副部长,兼任《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副主编、中国元好问学会秘书长、中国辽金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期刊协会高校学术期刊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元代文学学会会员等。多年来从事辽金元文学与文化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项,山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7项;出版《金代科举与文学》等著作3种,参编《中国文学史》等教材2种;在《民族文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中国文学研究》《北方论丛》《山西师大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曾获山西省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科奖)一等奖1项(2019年)、山西省第十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2018年)、山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百部(篇)工程三等奖1项(2008年),大同大学科技先进个人二等奖1次(2010年)、三等奖2次(2015年和2018年)。
2.教育背景:
1991.09—1995.07 山西师范大学 中文系 汉语言文学专业 获文学学士学位
2002.09—2005.07 山西大学 文学院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获文学硕士学位
2011.09—2015.07 安徽师范大学 文学院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获文学博士学位
最高学位:博士
3.工作简历:
1995.09—1996.10 雁北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
1996.10—2002.09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
2005.09—2008.08 山西大同大学文史学院教师
2008.08—2020.09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编辑部文科编辑室主任
2017.12—2020.05 大同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副台长(挂职)
2020.09—2021.11 山西大同大学科研部副部长
2021.11—至今 山西大同大学人文社科部副部长
4.教授过的部分课程:
中国文学史、唐宋文学研究、北魏辽金文学研究
5.发表论文及专著:
发表论文
[1]裴兴荣.七十年来中国大陆金代文学研究论著述评(四)[J].名作欣赏,2019(34):52-56.
[2]裴兴荣.七十年来中国大陆金代文学研究论著述评(三)[J].名作欣赏,2019(31):56-60.
[3]裴兴荣.七十年来中国大陆金代文学研究论著述评(二)[J].名作欣赏,2019(28):31-36.
[4]裴兴荣.七十年来中国大陆金代文学研究论著述评(一)[J].名作欣赏,2019(25):27-33.
[5]裴兴荣,王玉贞.金代《故征事郎长葛县簿郭公墓志铭》考释[J].史志学刊,2019(02):69-74.
[6]路元敦,裴兴荣.兴亡千古事,胜负一枰棋——耶律楚材有关“金亡”的两首诗作释证[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2(06):31-34.
[7]裴兴荣.论金代进士的婚恋观——科举制度下金代文人的社会心态(三)[J].北方文物,2017(04):96-100.
[8]裴兴荣,王玉贞.阴德果报的功名观——科举制度下金代文人的社会心态(二)[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04):48-50+63.
[9]裴兴荣,王玉贞.占卜梦兆与“科名前定”观念——科举制度下金代文人的社会心态(一)[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03):39-44.
[10]裴兴荣.金代科举诗词的史料价值[J].史志学刊,2017(03):30-39.
[11]裴兴荣.金代贺人登第诗的情感内涵[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05):626-633.
[12]裴兴荣,冯喜梅.论金代的贡院唱和诗[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0(01):45-49.
[13]裴兴荣.金代状元与文学[J].民族文学研究,2015(03):153-161.
[14]裴兴荣.金代进士补考[J].山西档案,2015(03):28-33.
[15]裴兴荣.金代科举考试题目出处及内涵考释[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2(02):154-162.
[16]张晶,裴兴荣.融通整合 推陈出新——读胡传志《宋金文学的交融与演进》[J].民族文学研究,2013(06):173-176.
[17]裴兴荣.金末科举改革与奇古文风的演进[J].民族文学研究,2013(04):125-133.
[18]裴兴荣.从《中州集》作家小传看元好问的诗学思想[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01):52-55.
[19]裴兴荣.《中州集》小传所载诗句篇什述略——兼论其文献价值[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03):58-65.
[20]裴兴荣.论《中州集》作家小传的文学史意义[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06):52-58.
[21]裴兴荣.《中州集》作家小传的书目文献价值——小传中所记录的诗文著作可补金朝一代之《艺文志》[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41-43.
[22]裴兴荣.论《中州集》作家小传的诗话性质[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85-88.
[23]裴兴荣.《中州集》作家小传的文学价值[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03):15-17.
[24]裴兴荣.是“借诗以存史”,还是“借传以存史”?——《中州集》新论[J].中国文学研究(辑刊),2007(01):137-160.
[25]裴兴荣,张晶.“借传以存史”——《中州集》史学价值新论[J].北方论丛,2007(01):110-114.
[26]许并生,裴兴荣.金元词的分界[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36-38.
[27]裴兴荣.《中州集》编纂体例的开创性和示范性[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6(01):67-68.
[28]李正民,裴兴荣.20世纪辽金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J].晋阳学刊,2004(03):104-106.
[29]胡传志,裴兴荣.2011年度辽金文学研究综述. 景爱主编.辽金西夏研究2011.北京:同心出版社,2013年.
[30]胡传志,裴兴荣.2012年度辽金文学研究综述.景爱主编.辽金西夏研究2012.北京:同心出版社,2014年.
[31]胡传志,裴兴荣.2013年度辽金文学研究综述. 景爱主编.辽金西夏研究年鉴2013.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
[32]胡传志,裴兴荣.2014年度辽金文学研究综述. 景爱主编.辽金西夏研究2014-2015.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7年.
[33]胡传志,裴兴荣.2015年度辽金文学研究综述. 景爱主编.辽金西夏研究2014-2015.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7年.
2. 专著
1. 金代科举与文学.裴兴荣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12月.
6.课题研究:
1.金代科举与文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3BZW072),全国哲学社科规划办公室,2013年6月,资助经费18万元.裴兴荣(5-1).已结项
2.金代科举与文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C751064),教育部社科司,2010年10月,资助经费7万元.裴兴荣(7-1).已结项
3.金代题画诗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1YJA751019),教育部社科司,2021年11月,资助经费10万元.裴兴荣(7-1).
4.金代山西文学家族研究.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科研究项目(20082020),山西省教育厅,2009年10月,资助经费2万元.裴兴荣(5-1).已结项
5.金代科举与文学.2019年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成果培育项目(2019SK010),山西省教育厅,2019年10月,资助经费5万元.裴兴荣(1-1).
7.荣誉:
1. 山西省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科奖)一等奖1项(2019年)
2. 山西省第十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2018年)
3. 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百部(篇)工程三等奖1项(2008年)
4. 山西大同大学科技先进个人二等奖1次(2010年)
5. 山西大同大学科技先进个人三等奖2次(2015年和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