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融育学校学术顾问
为什么美国的高等教育半个世纪以来世界领先?
二十多年来,严文蕃教授在美国的求学和执教生活,让他对美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教学模式、培育重点,都有非常深刻的认识。
而频繁往来于中美之间,促进中美教育交流的过程中,也促使他对国际教育“本土化”的创新有着更高维度的见解。
在国际教育领域,他既是旁观者,也是亲历者。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秉承着”以彼之长,补己之短“的理念,远在美国麻萨诸塞大学的他,在新学期伊始之际,结合个人经验,为上海融育学校的老师们开展了一场关于“PBL”(项目式学习)的培训。
可能很多家长对于这种风靡欧美,流行于国际教育领域的教学法并不陌生。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老师辅导下合作学习的探究式教学方式。
图源:严文蕃教授PPT
但是在“PBL”本土化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这种教学模式究竟可以培养学生哪些“高阶”能力?
根据国内学生现状,如何设计「PBL」教学?
运用于AP课程或标化课程中,是否会降低教学效率?
让我们走进这次跨越大洋的深度学术交流。
为什么要开展「PBL」式学习?
传统的学科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而"PBL"强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我们以一个常见的课题为例:
《如何确定动植物的形态是为了帮助他们在特定环境中生存?》
「PBL」教学法:给学生看不同鸟类的照片,猜测它们生活在哪里,小组讨论论后,写下各自的结论和理由。想象一种鸟类,给它设计形象和栖息地,可以上网查询信息,或者借阅图书收集资料,最终汇总成一篇学术报告。老师可以从学术报告中“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生物形态”和“生存环境”的联系。
图源:pexels
严文蕃教授讲道,“PBL”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曾指出,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因此真正的教育应该贴近社会。
「PBL」教学帮助学生培养一种基于高科技社会的知识技能,当社会未来所遇到的问题和挑战越复杂、未知,无法精准预测的情况下,我们就更加趋向于一种开放的教育模式。
严教授从「学生参与度」、「21世纪核心素养」、「四个学习支柱」、「合作解决问题」、「高阶思维能力」五个维度解释了“为什么要开展PBL式教学?
学生参与度
包括情感参与、认知参与、行为参与。
四个学习支柱
学会求知的能力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的能力learning to do;学会共处的能力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发展的能力learning to be。
21世纪核心素养
美国教育界曾提出了三大核心素养,即学习和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数字化素养。
合作解决问题
传统教学几乎不存在Teamwork,PBL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合作是哪种形式”、“我们需要合作”,这些是未来社会所必须有的素养。
高阶思维能力
教师在制作PBL教案时必须用到分析、评估和创造,PBL将我们带进了更高层面的教学模式中。
图源:严文蕃教授PPT
如何设计「PBL」教学?
首先,是设计项目式学习的核心要素:
学习的目标是什么?
我们将要解决什么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是什么?
采取了什么样的行动?
在学习中通过哪些核心概念解决了问题?
解决问题中利用了哪些资源?
图源:严文蕃教授PPT
其次,对学生的兴趣、优势、需求和背景加以了解,因为这些内容将为你的项目开发提供参考,比如:
你的学生对音乐、视频游戏或动物充满热情吗?
他们在家乐于同父母交流吗?
他们是否在校外扮演其他社会角色?
最后,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该项目。例如不爱讲话的学生如何参与到项目合作当中。
基于对上述的思考,你所设计的项目应该是贴近学生生活场景,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并与其情感价值产生连接。
「PBL」教学本土化的困惑
在和严文蕃教授的互动中,他解答了以下关于「PBL」教学本土化的重要困惑。
从传递知识的角度来讲,哪一种方法教学方法是最有效的呢?
作为教育研究者,我们反反复复用大量的实验数据证明哪个是最有效的,毫无疑问,最为有效的就是「Direct instruction直接教学」,即灌输式教学,老师提炼出最精华的知识进行填鸭式的教学传输给学生,学生被老师“喂饱了”。
这种教学方式,时间最快,效率最高,应付考试效果最好,但在探究创新以及核心能力上却是失败的。从短期的角度来说,确实有效,但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实际上是一种扼杀,自残。
Q2:传授完理论知识后,再去进行「PBL」教学是否会失去它本身的作用?
没有基础的知识,是无法开展PBL教学的。但需要注意,是基础理论和基础技能通过传统教学模式灌输,还是将获取基础理论和基础技能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这里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先尽快将理论知识传授给他们,还有一种是将基本的理论知识交给学生去自主获取,教师帮助学生解决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我们把具体的教学方法分成三种:线上、面对面、二者混合式。
基本知识如果进行面对面传授,就会占用老师和学生的大量时间,所以一部分可以转到线上。比如化学学科,基本的操作步骤、安全措施、注意事项完全可以做成视频以线上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时候自主学习。
Q3:采用少量「PBL」式学习+大部分传统教学,是否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AP课程实质上也是考核,考核就要考试,对付考试还是以刷题为手段。
但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讲,这是一种误导。不能因为有考试的压力就把应付考试作为首要任务,实际上,只要学生的能力提高了,什么考试都能应付。
怎么提高学生的能力?
知识理论是否需要记忆?
是不是只要记住了理论知识,就能够真正掌握呢?
理解最好的办法就是总结比较,无论是经济学还是心理学,都要通过归纳和演绎,看清它的内涵和外因,要看清楚相互关系。
新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自主构建概念图,教师辅助纠正,把概念图当作project来做,并让学生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你会发现学生比教师更加兴奋。
最后,严文蕃教授提到他上学的时候,当老师在黑板写下一道道奇奇怪怪的题,真正让他学会的不是来自老师的灌输。
他认为,在解决题目的过程中主动思考,融合各种基础概念,最终可以将问题迎刃而解。
通过这次交流,严文蕃教授拨开了「PBL」教学的迷雾,让家长们清晰了面向未来的培育方式,也希望能带给更多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上的参考。
作为即将开启的第五届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的特邀重磅嘉宾,严文蕃教授也是我们一位熟悉的“老朋友”,在历年的IEIC大会中曾为国内父母带来与时俱进的创新教育理念。
今年,他又将发表哪些实用的真知灼见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第五届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
本届IEIC由上海市教育学会、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指导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远播教育集团联合主办
聚集100+教育专家、知名学者、跨界大咖
创融线下论坛、云端直播、教育博览
扫码进入报名预约通道
点击了解本届IEIC详情
【重磅官宣】第五届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强势来袭!
更多创新教育理念 国际化教育密码
往期荐读
01
02
03
因家长炫耀成绩,8岁孩子考第一名后欲轻生…为什么孩子的内心越来越脆弱?
04
诺贝尔奖得主Michael Levitt:当孩子说想成为科学家,是在开玩笑吗?如何支持他的白日梦?
05
06
你的哪些“价值判断”曾吓到孩子,导致他不愿意和你说心里话?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