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为切实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规范管理,合肥市教育局于2022年12月下发通知,明确从2023年开始,全市中专学校原则上不再招收春季全日制学生,仅允许未完成上一年秋季招生计划的中专学校招收非义务教育在读学生,并由市教育局对新生逐人审核录取。
任何学校、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不得以任何理由、通过任何途径动员、引导、介绍初中未毕业学生到中职学校(含技工学校、市外中职学校)就读。任何中专学校不得接收初三未毕业学生到校登记、试读、就读。
其实对于中考分流,各地都有,只不过有的比较明显,有的比较低调。
北京某学校的分流表
据分享称:某区某初三开始分流了,小中考均低于63分(地理生物),年级排名后100的,都被老师建议去读某职高预科了。这种现象不仅在民办学校存在,公办学校也存在,孩子是初二寒假接到班主任电话,电话内容大体两个意思。
第一:要么给孩子补补提高成绩
第二:考虑下职高或者1+3
其实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初三的班主任都会给成绩不太好的学生说一句话:“你们去读职业学校(职高或技校),谋另外一条出路吧。”那老师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01
为了学校的成绩
业内人士分析称;为了保证学校的成绩,初三年级每个班的差生老师都会建议不参加中考,去读职业学校,学名称之为“分流”。因为对于一个学校而言,教学质量是它活下去并取得成绩的主要命脉。
教育部门在考察一群学校的教学质量时,在计算数据的时候,是以参加中考的人数为主要依据的。中考成绩,一般包括升学率、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等。差生不参加中考,及格率、平均分等就会随之提高,那么升学率和成绩自然也是比较乐观的了。
02
为了追求排名
还有部分网友认为;为了追求排名
一些学校即使没有要求“分流”,仍然会有老师自我进行班级差生“分流”。这个情况的产生有两种目的。
第一个是班主任为了个人教学,包括个人学科成绩和班级成绩。教育部门每年都会根据中考成绩给学校进行排名,学校自然也会根据中考成绩给老师、班级排名次。
毋庸置疑,成绩越靠前的老师,收获的好处自然也是颇多的。最常见的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等,这些评比大部分考核都源于教学成绩。普通点的学校,大多情况下参考的都是毕业班教学成绩,当然是升学率高的老师获益更高一些的。个别学校会用中考奖进行激励,大家都懂,这个中考奖通常都是钱呀。谁不想要呢?
为了招生,民办技校每年都会想方设法拉拢毕业班教师和班主任,由班主任亲自推荐差生去上技校,成功率可以达到 90% 以上。尤其是那种民办技校的收费,普遍很高。学生是通过班主任才去的,那么自然校方也会“感谢”该名老师的。
03
这种行为合法吗?
我国的《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有明确规定,每一名学生都享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中考升学,这个同样属于每个同学教育权的一部分。同时教育部也有明确的规定,禁止学校和老师干预学生参与中考报名和志愿填报。
学生不参加中考,它的前提条件是自愿。通俗点来说,老师直接“分流”学生去就读技校的行为属于违法违规行为。行为对象是个别老师,学生和家长都可以向学校领导反映。如果是整个学校行为,那么学生和家长应当向教育部门反映,或直接向当地政府部门进行学校行为投诉。
那么南京中考情况如何?
根据官方信息:2022年,全市实际参加中考的初中毕业生有61859人,比2021年增加了7884人。而今年, 2023年中考人数约6.65万(参加体育中考人数),比去年增加4000人左右。
截至7月15日,第一批次全市累计录取新生28105人。截至7月18日(第二批次),全市已经累计录取48489名考生, 其中普通高中36238人,职业学校12251人。
更进一步的统计,南京一批次(四星)录取比例在45%左右,六大(不含国际部)录取比例在7.5%左右。
去年中考第二批次分数线为520分,根据分段表中数据,排名为全市38686名,原市区25152名,换句话说,如果孩子的中考成绩520分之前的,只要志愿填报没有问题,或者要求不是太高的,基本上是可以上到普高的,而在520分之后,如果家里没有其他路可走,就只能进入职业高职或者中专校、综合高中之类的学校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