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中生活显得有些“怪异”——我既没在初三参加中考,也没在高三参加高考。我的家乡是河北保定,我的高中母校是保定市第一中学。事实上,以我的初中成绩(名校的前五十名),理论上来说,去外地读高中——一般是衡水一中,石家庄二中或者衡水二中——是一件几乎板上钉钉的事情。因为在我读中学的时候,正是“衡系 ”高中在全省狂揽生源最“猖獗”的时候。各个市的中考前几百名,除了邯郸等几个本地中学有些许反抗之力的地级市,都不约而同地去了衡水或者石家庄读高中。
彼时各个市的教育局和河北省教育厅还没有对跨市招生做出任何限制,而且家长们内卷之风盛行,生怕自己孩子没去最好的高中。这也导致了强者通吃的现象:几个军事化管理的高中的成绩越来越好,导致学生越来越好。与之对应的,各个地级市的普通高中的生源越来越差,我的母校,保定一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虽然是保定市最好的高中,但是保定一中近几年仅仅出了一个被清北录取的学生,就是和我同一年毕业的一位陈学姐。但是在十年以前,当河北省还不知道衡水一中这个名字的时候,清华北大对于保定一中来说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每年在校内排名前几的学生,都有和全省高考生角逐清北那寥寥无几的录取名额的资格。
但是当衡水一中的名号打响,保定的好生源流失殆尽,保定一中的高考录取结果自然也是一年不如一年。而面对这种现状,保定市提出了一个名为“1+3”的方案,试图为保定一中揽回一些优质生源。顾名思义,参与“1+3”这个项目的学生,在初二结束后就被录取到高中,并在高中度过初三的一年和高中的三年。一般“1+3”每届会录取200人左右,并形成一个独立于高中三个年级之外的小年级,一般由四个班级组成。
坦率地说,“1+3”在开始招生的第一年,还是忽悠来了不少好学生的——之所以用忽悠,是因为根据我的经历,“1+3”年级无论是教学质量,老师水平还是教育资源,都没有在实质上超越同年级 的“好班 ”。而随着人们对其认识加深,近两年“1+3”逐渐变得平庸的生源也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在它开办的前几年,确实通过这个噱头忽悠来了一些本应去衡一、石二读高中的学生。
但是我可能并不是其中之一。虽然我的初中成绩不错,但是我的父母并没有将送我去外地读高中视为唯一解。相反地,他们在知道“1+3”这个东西之前,就考虑过将我送去保定一中读书。主要原因是我的身体不好。所以,我父母决定我去读一中的“1+3”。原则上“1+3”强制学生住校,但是由于宿舍没有独立卫浴,不方便每天摘戴OK镜,所以我父母想办法去医院开了个诊断条,上面医嘱写了建议走读,最终成功地让我每天走读。
其实相对于住校,走读可能更辛苦一些。学校要求六点四十之前到教室(我几乎没有准时到过),每天晚上十点半下晚自习。周一到周六上学,但是周六不需要上晚自习。此外原则上周日还需要在上午去教室自习,但是我几乎没有去过。一般来说,我每天十一点至十一点半之间会上床睡觉,早晨六点十分左右起床,由我父亲送我上学。
高中时代的早饭还是值得一提的。我父亲上班时间较早,所以一般是我父亲送我上学。但是他并不擅长厨艺,所以早饭一般也是草草了事。虽然在高中时我吃过很多种早餐,但是我父亲有一个奇怪的习惯,就是对于每一种早餐,都会在一段时间内一直做,直到我实在忍受不了了,他才会换成另一种,并再次做比较长的一段时间。他当时做过的早餐有(虽然只是两三年前,但是我确实不怎么记得了):清汤挂面,煮饺子(包括速冻饺子和手工饺子),疙瘩汤,煎馒头片夹煎鸡蛋,煎馒头片夹煎定州焖子 等等。其中,清汤挂面应该是最多的,也是我母亲认为我父亲做的最好的食物;而对于煎定州焖子,由于我母亲认为焖子不卫生,所以它被严格限制了出现次数。事实上,我母亲的娘家在定州,而她之所以认为定州焖子不卫生,是因为这是在楼下市场里一个看起来不太卫生的小摊中买到的。
保定一中的食堂还是很好的。一共有五个食堂,其中四个在同一个大楼上,另一个在单独的建筑中。一般我们将大楼一楼的食堂叫第一食堂,二楼的叫第二食堂,以此类推。及时到现在我也能回忆起各个食堂令人印象深刻的食物:第一食堂有板面,方便面和酱香饼;第二食堂有点记不起来了;第三食堂有烤肉、意面、牛排和蔬菜面(这种食物受到很多同学的追捧,但是我觉得味道非常一般),第四食堂有鸡公煲等。而且食堂的饭很便宜,绝大多数的饭在12元左右。当然,再好吃的食堂也拦不住同学们吃零食。起初一中是有小卖部的,一共三个,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零食,如果冻薯片冰棍等垃圾食品。我曾经在一段时间里几乎每天都去买个喜之郎的果冻吃。
但是后来由于某种原因,听说是保定市教育局的命令,三个小卖部都关停了。但是这又怎么可能拦得住高中生——一中门口外面的几个小卖部马上就推出了送货服务:只需给他们打个电话并说明想买的物品,马上就有人拎着东西过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般的交易地点选在学校的校门或者食堂旁的围栏处。当然,带手机这件事理论上是绝对禁止的(虽然偷偷带的人不在少数),但是由于我是走读生,所以被特殊批准了可以带手机,所以在夏季的中午,我经常给同宿舍的同学买冰棍吃(食堂买不到冰棍,后来甚至连饮料也被禁止售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