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不知不觉成为了一名高中生。当我深呼吸推开教室门,映入眼帘的是几十张陌生的面孔。手指轻轻勾着书包带,心脏在期待与忐忑间来回晃荡——新的起点就这样悄然开启。时光总在不经意间流转,经过校园藤花架时,我常常想起初中时与伙伴们追逐笑闹的日子。曾经课桌上的“三八线”、黑板报上的彩色粉笔痕、晨读时此起彼伏的背书声,都随着毕业季的风飘远了。望着操场上新一轮奔跑的身影,我忽然明白:这就是成长必须经历的更替,是岁月赋予人生的自然序章。
比起像溪流般明澈的初中生活,高中更像望不见底的潭水,深邃且藏着无限可能。九门学科的重量猝不及防地落下来,晚自习沙沙的写字声里,钢笔在本子上晕出朵朵墨花。我明白:要像“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竹子,把每个难点当作养分,地图册上的经纬、化学反应方程式、拗口的文言文……终究都会成为向上的阶梯,铺垫出通往理想的道路。
偶尔在数学课后看着未解的习题发呆,才惊觉初中按部就班的学习方式已不再适用。买早餐的路上背诵课文片段,课间追着老师订正错题笔记,周末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脉络——在高中的航程里,处处需要自己当掌舵人,在探索中找准前行的方向。教室里墨香混杂着风油精的味道,早读时总有几个身影趁老师不注意偷背单词;晚自习前十分钟的暮色里,有人对着梧桐树吟诵诗句。身边的伙伴们看似沉默,但每个人眼底都跃动着萤火般坚定的光,那是对未来的憧憬,也是为梦想拼搏的热忱。
若把知识比作星空,中考不过是观星时的垫脚石。此刻窗外枝叶沙沙,提醒着我:要让三年后的自己站在更高处,凝望更辽远的星河。高中三年的征途,注定是一场与自我的较量,一场向理想的奔赴。讲台上老师写板书的粉笔灰簌簌飘落,我低头又在本子上写下新的诗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篇写给高中时光的叙事诗,不必有华丽的辞藻,却注定要用汗水来押韵,用坚持来收尾,在岁月的纸页上,刻下独属于青春的滚烫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