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机构信息公开

第一部分 学校发展现状分析

学校基本情况

上海市莘光学校创办于1994年,是一所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近几年来,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学校拥有雅致(初中部)、山花(小学部)两个校区,64个教学班,200余名教职工,近2600名学生,是闵行区内享有良好社会声誉的优质学校。综合办学水平A级一等。

学校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示范校”、“上海市教师专业发展校暨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上海市平安单位”、“上海市花园单位” 、“闵行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闵行区群众性体育先进单位”、“闵行区教育收费规范示范校”、“中小学舞蹈教学传统学校”等诸多荣誉。连续十年获评“闵行区义务教育内涵发展优秀学校” 初中(含九年一贯制学校)综合类一等奖。

学校发展的区域背景

在闵行教育由教育大区向教育强区发展的背景下,学校致力提升办学文化品位的成长诉求,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莘庄地区是闵行优质教育资源聚集的高地。近几年来,依托优质教育资源背景的新开办学校,不断增加。学校发展面临更多更大的竞争与压力。

过去三年学校自身发展情况

过去的三年,学校在保持健康、稳定发展的大趋势下,也呈现出教学质量高位起伏的轨迹。其原因,既有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有学校自身内部管理的问题。学校上下正视存在的问题与短板,通过调整思路,聚焦重点,强化管理,改进课堂,积极应对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学校发展的有利因素

1、作为区内一所具有相当规模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学校的发展水平在同类学校中处于领先位置,已经成为区内比较突出的优质教育资源。学校的发展也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更多的关心、支持。

2、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素养。学校始终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经过多年的积淀、培养,学校拥有一批乐于奉献,顾全大局的教师,他们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3、通过多年的坚持实践,在规范办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和精细化教学常规管理方面,形成了一些有效的经验与做法,成为学校办学水平稳步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机制保障。

4、学校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艺术节和读书节越办越好,已经成为莘光校园的重要文化节日。以舞蹈、健美操为标识的艺体特色教育,形成较大的区域影响力。方兴未艾的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力地推进了和谐校园、幸福校园建设,更为莘光未来的发展,蓄积文化底蕴。

学校发展的不利因素和困难

1、社会、教育和学校自身的发展,对学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管理比较容易陷于纷繁的日常事务,管理效能和对学校长远发展的领导力有待提高。学校经历将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后,面临“高原期”。如何破解发展中的“高原现象”,是摆在学校管理层面前的重大课题。

2、学校内部发展,呈现不均衡态势。有些学科的发展,长期处于相对滞后的弱势状态。

3、师资队伍整体专业化发展程度,与学生、家长、社会日益提高的要求,存在差距。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手段,还需不断转变和改进。近几年来,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师资队伍的新老交替,大批新入职教师加入莘光教师队伍。他们的到来,一方面增添了队伍的活力。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年轻教师的成长、成熟,必然需要一个过程,甚至需要付出一些代价。

第二部分 学校发展的理念与目标

办学理念 教学相长 守正出新

育人理念 明礼立德 全面发展

管理理念 规范 科学 民主

校 训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师 风 厚德 精进 协作

学 风 明礼 尚学 进取

发展目标 办学理念领先,办学行为规范,办学绩效一流,办学特色鲜明,在区域教育中具有示范性和影响力的素质教育优质学校

【办学理念阐发】

学校文化精神——求真、求实、求精、求新。

守正致和之“和”,是多方教育关系之“和”。学校将努力协调、整合各方教育资源、教育关系,积极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

守正致和之“和”,是学生全面发展之“和”。学校努力践行素质教育思想,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和谐发展。激发、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使之实现符合人性的健康自由发展。

守正致和之“和”,是师生共同成长发展之“和”。教学相长,是教育的和谐境界。学校倡导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双方的共同发展,使校园成为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幸福乐园。

学校将秉持“守正致和 教学相长”的理念,积极致力于学校文化建设,为师生、学校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办学特色】

一是精细化教学常规管理特色

二是九年一贯中小衔接的“明礼教育”德育特色

三是艺体教育特色

第三部分 分类目标

一、管理工作

发展目标:

进一步提升依法治校水平,完善学校治理结构,以学校章程为框架,推进相关配套制度建设,形成以规范、科学、民主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学校管理机制。

重点项目:

1、全员全力投入“创全”、“创建”工作,争创“上海市文明校园”。

2、修订《上海市莘光学校管理制度手册》。

主要策略:

1、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工作,将安全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首要前提,确保安全责任和措施落实到位。落实各类安全应急处置机制,强化各项校园安保措施,有效开展各种校园安全演练活动。积极创建“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

2、持续推进以《上海市莘光学校章程》为总体框架,党总支、校务委员会、行政班子和教代会,各司其职,协调运作的配套制度建设。

完成《上海市莘光学校管理制度手册》,为依法治校,依法施教,提供规范。

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校务委员会编制学校管理制度目录,各部门完成管理制度的增删、修订。

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广泛听取教职工对修订后各项管理制度的意见,采纳合理化建议,再作修改。经校务委员会审定、教代会通过后,实施执行。

3、由学校党总支统一领导,全员全力投入“创全”、“创建”工作。对照“创全”工作检测表,落实各项工作要求,确保学校点位不丢分。组织开展“尊师、敬老、帮困、文明宣传”等主题志愿者服务活动,不断完善学校志愿者管理机制。“垃圾分类环保小达人”、“迎进博”等宣传教育活动,力求有声有色。

组织开展各项创建活动,加强过程管理,做好创建工作资料积累工作。做好创建要求的“规定动作”,做亮学校的“自选动作”。

4、完善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明确职责,推进改革,提升管理效能。进一步强化学校、年级两级管理机制的执行力度,重在加强学校、部门对年级部工作的指导,加强纵向、横向的互动沟通、反馈。

5、进一步探索符合学校实际的管理队伍梯队“孵化”机制。推进落实《上海市莘光学校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办法》。“使用一批,培养一批,考察一批”,用发展的眼光,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6、认真做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数据资料的整理上传,建立责任制度,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到人。积极参与学生成长空间工作。增强运用大数据的意识,通过对反馈数据的比对分析,评估指导学校工作。

7、在上级政策指导下,不断完善学校绩效考核方案,鼓励“多劳”、“优劳”,倡导将个人的工作业绩与学校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8、积极推进民主管理进程,提升民主议事会质量。每年组织召开一次专题民主议事会,就学校发展的重要问题和教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商讨。讨论意见提供学校作为决策参考。

9、加强学校形象宣传。在用好校园网、家长会、教育教学开放活动等宣传展示途径的基础上,着力加强学校微信公众号建设,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加强学校形象建设,提升学校社会知晓度。

10、切实执行学校档案管理制度。管好档案,用好档案,为学校管理提供服务。

11、学校图书馆完善馆藏书籍种类,提升馆藏书籍质量,积极探索图书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努力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素质提升提供服务。加强内部管理,完善硬件设施,健全管理制度,深化图书资料数字化建设,完成图书馆二级评估。

目标达成标志:

1、成功创建“上海市文明校园”、“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

2、规划实施期间,保持闵行区学校办学绩效年度评价综合类一等奖。

3、完成《上海市莘光学校管理制度手册》的编订。

4、完成《上海市莘光学校绩效奖励方案》的修订。

二、师资队伍建设

发展目标:

构建校本师资专业发展平台。师资队伍整体发展均衡,各学科有领军人物、有区域影响力,中青年教师能挑大梁。

重点项目:

进一步完善师资培训制度,构建比较系统的校本培训体系,创新培训模式,提炼、形成有特色的校本研修课程项目 。

主要策略:

1、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闵行区关于开展师德水平提升工程的实施意见(试行)》文件精神,开展形式多样、切实有效的师德研修和教育活动,弘扬高尚师德。在教师评优评先、职务评聘、晋升职称、岗位聘任等方面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2、加强对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的指导、管理与考核。以教师需求为导向,为不同成长阶段的教师设置专业发展平台,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发展水平整体提升 。构建以见习教师 “读书感悟、专题培训、理论学习、课堂实践、问题解决”,青年教师“读书研修、技能比武、反思成长、课堂打磨、沙龙活动”,成熟教师 “师徒带教、研修交流、评比展示、课程开发、课题研究",名师骨干“主题讲座、团队研修、教学示范、研制课程、主持课题”为主要行动特征的专业发展培训体系。

3、优化、完善“问题启动,专题驱动,专业引领,合作互动”教研修“三位一体”的校本研修机制。积极提炼“三位一体”规范化培训经验,开展特色校本课程建设。

4、规范做好区级骨干教师系列的申报、过程管理和考核工作,充分发挥骨干系列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

5、继续推进“上海市教师专业发展校暨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提升培训质量和效率。

目标达成标志:

1、学校师资专业发展平台形成,师资队伍整体发展均衡,各学科有领军人物、有区域影响力,中青年教师能挑大梁。

2、区学科带头人、市名师后备人选3人以上,区名师工作室学员4人以上。区骨干教师及后备20人以上;获区级以上优秀德育工作者(班主任)称号2人;区学科中心组成员12人以上。

3、教师积极参与“十四五”各类培训研修,在各类区级教育教学比赛中获奖率高;教师个人五年专业发展目标达成度高。

三、德育工作

发展目标:

完善“六育人”立体化学校德育网络,丰厚以“明礼教育”为内核的德育文化内涵,引导培育莘光学子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品行,提升素养。

重点项目:

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实施“明礼教育”内容、途径以及方法的有机衔接,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

构建适应上海市中考改革要求的学生社会实践体系。

主要策略:

1、通过项目引领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深度、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广度,营造浓厚的文化育人氛围,丰厚“明礼教育”的文化内涵。

2、继续开展以工作坊为着力点的德育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以班主任队伍为骨干力量的德育队伍专业素养。

3、抓好学生日常行为习惯教育。贯彻执行《中小学生守则》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学生自主管理机制的建设,形成学生自我管理发展体系。

4、探索“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家校社合作有效模式,在创新和守正中,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

5、加强团队干部培养,健全团队工作制度,丰富团队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增强团队感召力。

6、落实《上海市初中学生社会实践管理工作实施办法》,修订完善学校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制度及工作方案。

7、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充实学校心理专业健康师资队伍,完善硬件设施建设。健全学生心理健康三级预防网络,构建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体制。强化心理危机干预培训。

达成标志:

1、不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厚学校德育文化底蕴,获得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优秀校”、蝉联上海市雏鹰大队称号。

2、师生文明素养不断提升,学校蝉联“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称号。

3、家校共育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获“闵行区家庭教育示范校”称号。

4、学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进一步提升,建立校级班主任工作室,成立区级班主任工作室。

5、出台《上海市莘光学校初中学生社会实践管理工作实施办法》及相关制度,建立健全学生社会实践课程体系。

6、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获得“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称号。

四、课程与教学

发展目标:

教学常规管理规范,课程建设有突破,课堂教学改进有亮点,教学质量保持高水平。

重点项目:

进一步做好《上海市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沪教委规〔2018〕3号、《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沪教委规〔2019〕2号、《上海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关于本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历史学科日常考核的指导意见》的落地落细工作。

凸显以学习者为中心,聚焦“核心素养培育”,优化“单元教学设计”,开展“深度学习”,体现技术融入的新一轮课堂教学改进。

主要策略:

1、提高课程管理的领导力和执行力,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设三类课程。严格执行学校作息制度。

2、以项目化学习为抓手,对接中考改革,完善校本课程建设。

3、进一步完善学校、年级两级质量监控体系和精细化教学常规管理。加强学科成绩分析系统建设,做好各年级各学科成绩录入工作,建立学科成绩发展追踪系统。

4、聚焦“五育并举”的核心素养培育,深化课堂教学改进,打造高品质课堂,全力推进课程与教学现代化。

5、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整合电子书包项目优势,力求“一师一优课”精品化,“云录播”课程常态化,建设现代化教学资源库。

6、开展优秀教研组、备课组建设,逐步完成教研组长队伍的调整, 进一步发挥备课组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实践研究和团队引领作用。持续开展“主题教研”,提升日常教研的品质。

7、加强与闵行区教育学院研训部、上海市学媒中心的合作,把“莘光杯”闵行区古诗文大赛办成精品项目。

目标达成标志:

1、开发项目式学习“古韵学堂”。

2、每学年召开课堂教学改进专题研讨会。

3、中考成绩保持同类学校前列。

五、教科研工作

发展目标:让教科研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自我需求。

重点项目:

开展“新中考”背景下,改进教育教学的实践研究。

主要策略:

1、健全教科研管理网络。根据学校教科研工作发展的需要,遴选1—2名有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充实到教科研室,加强学校教科研管理力量。构建校教科研领导小组—教科研室—课题组长的三级科研管理网络。

2、加大教科研经费的投入。年初做好科研经费预算,教科研经费做到专款专用,主要用于购置书籍资料、咨询交流、举行专题研究活动、教科研成果的奖励等。

3、培养一支科研骨干队伍。开展教科研培训,组织教师学习教科研理论,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教研能力,使80%的教师具备独立选题、设计方案的能力。发挥教研组长在教科研中的引领作用。骨干教师能独立主持并开展实践研究。通过课题研究,形成一支教科研骨干队伍。

4、提升课题研究质量。对新立项的课题,严格把关。对现有立项课题加强过程管理,争取高质量完成结题工作。在新一轮课题规划中,争取有一、二项立项区级及以上重点课题。

5、优化教科研环境。完善并落实教科研奖励制度。加强与教科研单位的合作,争取成为他们的协作单位或科研基地。

目标达成指标

规划实施期间,完成一至两个区级及以上重点课题研究。其它课题、论文、案例获奖数量,在同类学校中位居前列。

六、科艺体卫工作

发展目标:

做大做强做精艺体特色教育,进一步彰显办学特色;

确保校园卫生疾控安全。

重点项目:

1、办好校园文化艺术节、读书节。

2、持续推进艺体特色团队建设。

主要策略:

1、大力支持艺体特色团队建设。持续推进“三队三团两社”建设:健美操队、田径队、武术(太极)队、舞蹈团、器乐团、合唱团、书画社、文学社。

2、充分发挥九年一贯制学校的优势,逐步将具备条件的特色项目人才选拔、梯队培养源头,向小学端前伸,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艺体人才培养机制。

3、每学年举办一届校园文化艺术节、读书节,选好恰当的教育主题,从内容和形式上,力求常办常新,提高师生参与程度和热情。

4、切实做好疾病防控工作,加强卫生保健宣传,确保师生饮食卫生。

目标达成标志:

1、在新一轮评审中,保持艺术、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称号。

2、学生体质监测指标持续提升,在区内同类学校中位居前列。

七、信息技术

发展目标:

以闵行区创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为抓手,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与应用,打造数字教育智慧学校。

重点项目:

1、深化信息化教学实践,以电子书包、云录播、一师一优课等项目为载体,推进数字化教与学。逐步建立健全学生学习过程数据。基于数据实证,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的实效性。

2、构建数字化科学评估体系。聚焦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家校互动等环节。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对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和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数字化设定,实时跟踪并采集学生成长轨迹,关注学生成长需求。

3、开展校园智能应用场景的建设和应用。以信息化为手段,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应用系统和教育服务,打造基于“互联网+教育云”的网络新模式。

主要策略:

1、积极探寻信息化技术在教学场景中的运用。开展基于信息化教学实践的课题研究,深入探究学习技术在教学中的实效性,开拓多样性教学方式方法,激发课堂活力。

2、通过电子书包项目,培养一支具有信息化探索精神、数字化创新能力的中青年教师队伍,带动教师队伍的信息化能力水平的整体提升。

3、建设学生课堂质量跟踪系统。通过系统的开发和建设,形成数字校本题库集。有效记录分析学生学业成长,提供针对每一位学生的智能化、个性化分析指导。为教师提供数据化分析模型,引导教师对于教学环节进行智能化调节。

4、积极融入教育局构建的教育云服务体系,推进教育“互联网+教育服务”新模式。为教师提供智能教育教学环境。整合上海市初中生综合素质平台和上海市初中生社会实践平台,推进学生数据化分析,精准呼应学生学习需求。

5、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学校的日常生活。通过创新实验室、专用实验室数字化建设,积极探索构建学校智慧学习环境和支持的系统服务,为学生创设提升信息素养、创新实践能力的平台。

项目达成标志:

1、完成学校学生学习成长数据分析平台的构建,并投入使用。

2、完成学校云办公系统建设,提升校园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水平。

八、后勤保障工作

发展目标:

服务质量高,校园环境美,规范收费硬,财务账目清,财物维护好,安全保障强。

重点项目:

雅致路校区大修工程;中考听说教室建设工程;创新实验室建设工程。

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主要策略:

1、申报雅致校区大修工程。根据中考要求,完成听说教室和创新实验室建设。

2、强化后勤管理制度的落实,加强管理考核,提高服务意识和能力。做好日常维修、服务工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保障。

3、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加强内控机制建设。

4、落实“三防”措施,确保校园安全。

5、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形成有效机制和措施。

目标达成标志:

1、后勤人员工作积极,服务质量、师生满意率明显提高。

2、财产、财务检查达到优秀。

3、上海市花园单位验收达标。

第四部分 规划实施的保障

一、思想保障

加强对规划的宣传、解读,使全校教职员工及学生家长理解规划的实施,对于学校发展的战略意义,营造实施规划的良好氛围。

二、组织保障

党、政、工、团发挥各自功能,共同服务于学校发展。各部门必须明确各自在实施规划中所承担的任务,应尽的职责。

三、制度保障

以制度保障学校规划的实施,强调制度的执行力。使学校发展规划成为全校上下共同的目标追求、行动纲领。

四、服务保障

合理使用经费,配置资源,为学校三年规划的实施提供所需的物质保障。

加强信息技术深度运用研究,为学校管理、宣传、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和服务。

THE END
0.2024年沈阳市最好初中学校排名前十现有30个教学班,学生1500人。学校占地面积4075平方米,建筑面积5020平方米。有教室18个,专用教室12个。南昌中学是一所年轻的学校。说她年轻,是因为它从1998年9月独立设校至今走过了近十年的路程,底蕴并不丰厚。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沈阳初中学校排名表,仅供大家参考。jvzquC41gx?90lto1pkxu8xjqy332?7660nuou
1.华洋初中以为人父母之心育行正善学之才学校公众号 伊水之南,万安山北,坐落着一所清幽雅静的求学圣地——洛阳华洋学校。学校占地151亩,是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十五年一贯制高标准、高品质、全封闭式学校。建校十余年,栉风沐雨,步履坚定;育人十余载,教化一方,桃李葱茏。 华洋初中部现有47个教学班,专任教师129名。学部秉承“大爱不言、jvzq<84ujq{kk7q{f0ipo7hp1r53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