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主办,上海教育报刊总社承办的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是高中学段的传统赛事,迄今已举办22届。在2023年12月举行的第22届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中,共有34名闵行学子在经历校初赛、区复赛、市决赛三重关卡后脱颖而出,荣获等第奖,其中10人荣获市一等奖,13人荣获市二等奖,11人荣获市三等奖。
学校
姓名
组别
奖项
闵行区
七宝中学
张以润
高一
一等奖
闵行区
七宝中学
张步冉
高一
一等奖
闵行区
七宝中学浦江分校
邓梓豪
高一
一等奖
闵行区
七宝中学
余文越
高二
一等奖
闵行区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
魏可芩
高二
一等奖
闵行区
七宝中学
王宸涵
高二
一等奖
闵行区
华师大二附中紫竹校区
谢睿
高二
一等奖
闵行区
七宝中学
高乐
高三
一等奖
闵行区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
程萱子
高三
一等奖
闵行区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
刘娅宁
高三
一等奖
闵行区
七宝中学
胡里奥
高一
二等奖
闵行区
七宝中学
金辰轩
高一
二等奖
闵行区
七宝中学
钦子晨
高一
二等奖
闵行区
七宝中学
冯灏诚
高一
二等奖
闵行区
华师大二附中紫竹校区
蔡镕泽
高一
二等奖
闵行区
七宝中学
沈佳成
高一
二等奖
闵行区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
秦沛川
高二
二等奖
闵行区
七宝中学
易嘉欣
高二
二等奖
闵行区
七宝中学
颜子尧
高二
二等奖
闵行区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
尹琢言
高二
二等奖
闵行区
上海市闵行中学
张展硕
高二
二等奖
闵行区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
郑梓涵
高三
二等奖
闵行区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
禚一歌
高三
二等奖
闵行区
七宝中学
吴沁颐
高一
三等奖
闵行区
七宝中学
张懿媛
高一
三等奖
闵行区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
刘一畅
高一
三等奖
闵行区
七宝中学
郑尧玮
高一
三等奖
闵行区
七宝中学
张圆杰
高二
三等奖
闵行区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
马叶晔
高二
三等奖
闵行区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
高嘉健
高二
三等奖
闵行区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
张恬恬
高二
三等奖
闵行区
七宝中学
丁立兴
高三
三等奖
闵行区
七宝中学
石亿
高三
三等奖
闵行区
七宝中学
曾威诚
高三
三等奖
在各参赛学校中,七宝中学以19人获奖,其中5人获一等奖的佳绩夺得团体金奖;交大附中闵行分校以9人获奖,3人获一等奖的佳绩夺得团体铜奖。
高中组团体获奖名单
金奖
上海市七宝中学
银奖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上海中学
铜奖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
上海市实验中学
【获奖感言】
高一组一等奖获得者代表——上海市七宝中学浦江分校高一1班邓梓豪:
对于此次在上海古诗文市级比赛中获得名次,内心有一股按捺不住的激动,与有荣焉。我想,这首先源于七宝中学浦江分校的老师对我的支持与鼓励,在老师的耳濡目染下,我对古诗文理解得更为深入,有了更多的心得与体会。其次,我自幼便对古诗文有一种喜爱之情,儿时喜爱诵读李白杜甫的诗句,到了后来开始读一些宋词、元曲以及先秦唐宋散文。闲来无事之际,我便会低声吟诵、含英咀华,体会其中无穷的韵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次古诗文在市级比赛获得一等奖,对我来说是一个鼓励,我将继续在古诗文的世界遨游探索,体会古人饱满的智慧、丰富的情感。(指导教师:钱虹)
高二组一等奖获得者代表——上海市七宝中学高二3班余文越:
首先要感谢组织者们给了我们广阔的舞台,让我们有机会通过古诗文的演绎,展示自己的才华。
去年,我在古诗文大赛中获得了市二等奖,已是惊喜异常,然而老师于表扬与鼓励之余亦有遗憾,感叹于高一未获一等奖,而这是七宝中学素来的成绩,又以此警诫与激励。自那时起,我便暗自起誓,次年定要取得好名次,为了不负七中的荣誉。
我自知绝非背诗最多者,亦非诗才最高者。然而我也不是单纯的幸运者,因为我有对古诗词,以至其所根植的被称为传统文化的“古”的息壤的热爱和崇敬,对古人以诗词之至美抒写的每个个体和整个社会,乃至整个时代的生命形式的关切和共鸣。“古”之美,洵美且异,美美与共,对这种美的受体,我相信是根植于人类,而又尤其是植根于泱泱华夏土地生养的儿女之血脉的。江南烟雨,小桥流水,边山明月,枯骨黄沙,扁舟游子,楼上佳人,关西老将,燕赵侠客,一幕幕或水墨,或青绿,或浮雕,或蚀刻的意象一旦被唤醒,就会重新汇入记忆之河,无比自然,因为这本身即是一种文化记忆的补完。
诗词于我是一种投影装置,将我投向往昔风骚以降一切由词句标志之处,一切由诗人记述之事,即是超越时间之影,即为美之至。故而我诵读,我摘抄,我揣摩,我体味。此奖,奖我才学,我不敢妄受,奖我好古,则我可以无愧。(指导教师:周琦)
高二组一等奖获得者代表——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紫竹校区)高二7班谢睿:
从初中起我便热衷于受古诗词、古文的熏陶。古诗文不仅能够陶冶情操还让我领悟到人生的哲理,还让我开拓了视野,让我看问题更加全面。平时当我学习数理化疲劳之时,古诗文会让我走入另一个宁静的世界,平衡和治愈烧脑枯燥的数理化题。当我遇到挫折与迷茫时,会想到一些经典的古诗词里面人物和故事,它们可以激励和指引我继续前进。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古诗文促进了我言语、行动的成熟。同时,我要感谢学校给我参赛的机会与接触古诗文的平台,感谢语文袁璐老师的悉心指导,感谢班主任谢老师在背后的鼓励。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我会让古诗文陪伴我不断前行,走向新的高峰。(指导老师:袁璐)
高三组一等奖获得者代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高三1班刘娅宁:
获奖后,我思索究竟是什么编织成这份荣誉。是余光瞥见父亲信手用毛笔摘抄的杜甫诗集?是考场上鱼贯涌入老师平日里的只言片语?还是不知何时只因一时欣喜记下的红楼判词?这些零散琐碎在空间里飘飞的点,如何能够连缀成面,填充成诗文积淀?或许恰恰就是在无数个不曾留意的瞬间,古诗文的文字的力量真切地击中过浑然蒙昧的心。
因为诗的凝练之下,是某个古人的性灵涌动和眼底深渊。再多的疲惫都在水声激激中得到慰藉,再麻木的心灵都在慵整纤纤手的娇憨柔情里化作流水,再忧郁的怨念都因白居易与商女的共情而荡涤一清,惟愿天下飘零憔悴终得平安喜乐。在时空的经纬纵横里,我们身处不同的坐标,却共享着同样的绝望,经历过同样的成长。意境滤过诗人的才情,文字渗透入读者的眼睛,在诗文这场烈火里,在修辞练习之外,我们共同见证何为共情,何为人性。
诗的背面,是一个人的灵魂;而诗的旁边,是一群人的肩膀。曾经,在亦真亦幻的往事回忆中,你带我走进李商隐;曾经,在大开大合的描述下,你让迟到两年的橘子洲在我的眼前徐徐展开;曾经,你随口借苜蓿讲解过景情关系,哪怕现在苜蓿早已开败,我也愿时时采撷枯枝。于是,在闵分的长廊上,我也能在圆月之时,仿若身处小楼;曦光初露照亮闵分,我也想看天空是否有鸿雁长飞,哪怕思念之人近在咫尺。
哪怕我孤身一人退至时空之隅,古今联结也构筑整个世界。清晨空无一人的操场上,我一圈圈跑过,秋冬的雾气形成迷蒙意境,我是否也如古人舟行水上般迷茫?前行时偶然拾起的花瓣,终于拥有安息之所,黛玉敏感的心又会关切命运之船终将驶向何处?古诗文未必能够填充整个心胸,却真实地见证了关乎个体成长的情感流露。
站在时间另一头的他们,站在空间另一头的你们,站在世界角落里的我,我们通过粗粝的细节和零碎的回忆联结,诗里文字的零散也最终在沉浸的阅读中连成画面。或许,在诗的落日长河里,关乎人的小船会带我驶过每一个命运的渡口。而高一高二从未参加过古诗文竞赛的我,高三时竟意外获奖,也并非一场刻意的编织,只是成长旅程中,一场路过。(指导老师:盛华)
团体金奖获得者代表——七宝中学语文教研组长周勤丰老师:
上海市七宝中学获得第22届上海市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组团体金奖,这离不开七中学子对古诗文的热爱和辛苦付出,也离不开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语文组老师的辛勤指导。七宝中学语文组在学校创建研究型高中这一目标的引领下,在七中“人文、研究、创新”的沃土上,认真研究、落实语文“双新”课程理念,鼓励学生热爱古诗文,积极组织校级古诗文比赛,让更多同学有参与比赛的机会,让他们真切感受获奖的喜悦。赛前语文老师也会对参赛学生进行适当的培训和资料的补充。当然,我们更多的培训是把古诗文教学纳入到学校的日常语文教学中,在扎实落实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古诗文名篇的同时,我们每个年级每年都还会增加100篇左右的文言文名篇扩展阅读。
七宝中学语文组秉持“乐学·善思·笃行·致远”的团队精神,充分发挥团队的智慧,将继续努力耕耘,积极奋进在闵行教育强区建设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