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原文及译文优秀6篇
大学:古大学亦作太学。《礼王制》:“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
郊。”《大戴礼保傅》:“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
束法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以下内容是牛牛范文为您带来的
章篇一
【原文】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
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译文】
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
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经》说,“周
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
追求完善。
章篇二
【原文】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
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
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
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
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译文】
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
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
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里无恶不
作,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掩盖自己所做的坏事而自吹自擂。
殊不知,别人看你自己,就像能看见你的心肺肝脏一样清楚,掩盖有
什么用呢?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一定会表现到外表上来。所以,品德高尚
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曾子说:“十只眼睛看着,十只手指着,这难道不令人畏惧吗?!”
财富可以装饰房屋,品德却可以修养身心,使心胸宽广而身体舒泰安康。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章篇三
【原文】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
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
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
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译文】
之所以说管理好家庭和家族要先修养自身,是因为人们对于自己亲爱
的人会有偏爱;对于自己厌恶的人会有偏恨;对于自己敬畏的人会有偏向;
对于自己同情的人会有偏心;对于自己轻视的人会有偏见。因此,很少有
人能喜爱人又看到那人的缺点,厌恶人又看到那人的优点。所以有谚语说:
“人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坏,人都不满足自己庄稼的好。”这就是不修养
自身就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
5、述格物致知(分别叙述明明德八条目。格物先格情之不正面而归
于正,良知即现。)
(十三)原文:所谓致知在格物者:人知其所亲爱而僻焉,之其所贱
恶而僻焉,之其所畏敬而僻焉,之其所哀矜而僻焉,之其所傲惰而僻焉。
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
恶,莫其苗之硕。]
译文:所谓致知,就是使良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明物性,正物性,
尽物性。不为物所蔽,亦不为物所役。人对于自己亲爱的人,容易陷入溺
爱而不自觉,要在情感发动时,同时启动良知的监察,导正爱的偏差,达
到[亲爱而不溺],太爱自己也会有偏差。人对于自己贱恶的人,容易掉入
轻贱厌恶遗弃而不自觉,要在情感发动时,同时启动良知的监察,导正恶
的偏差,达到(贱恶而不弃)。人对于自己畏敬的人,容易掉入畏敬疏远
而不自觉,要在情感发动时,同时启动良知的监察,导正敬的偏差,达到
(畏敬而不疏)。人对于自己哀矜的人,容易因可怜同情他,于是生暗喜
心而不自觉,要在情感发动时,同时启动良知的监察,导正哀矜的偏差,
达到(哀矜而不喜)。人对于自己傲惰的人,容易掉入傲视怠慢而不自觉,
在要情感发动时,同时启动良知的监察,导正傲惰的偏差,达到(傲惰而
不慢)。在感情上喜欢一个人,同时在理性上能清楚他的盲点和缺点,不
因喜好情绪造成褒扬姑息的偏差。在感情厌恶一个人,同时在理性上能清
楚他的优点和长处,不因嫌恶情绪造成废人废言的偏差。性情涵养要从感
性而理性而空性,修成性情中人。父母看不见孩子的缺点,因为溺爱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