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联勤保障中心持续七年开展群众性读书活动

——沈阳联勤保障中心持续七年开展群众性读书活动新闻观察

■中国国防报特约记者 汪学潮 通讯员 上官明 于 浩

东北山区某综合训练场,一场实兵实弹射击演练如火如荼。

一枚炮弹打出去后迟迟不见爆炸。排爆员先是操控一架微型无人机前出侦察,随后操纵一台履带式“排爆机器人”将扎入泥土的哑弹夹住、拔出、转移,最后将其安全引爆。

整个排爆过程干净利落,没有出现想象中的“惊心动魄”。

走下演练场,这名来自沈阳联勤保障中心某销毁大队的排爆员、一队队长王宇宁深有感触地说:“要取得战场上的胜利,首先要通过读书学习打赢‘头脑中的战争’!”

2016年以来,该中心持续开展“读书铸就联勤梦”群众性读书活动,开办“联勤夜校”,开设“读书论剑”“好书品鉴”“科技讲坛”等课堂。

当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每一天都是“读书日”。官兵最深切的感受是,通过读书丰富了知识、碰撞了思想、拓展了视野、提升了能力,在书香中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沈阳联勤保障中心某团话务连女兵利用休息时间读书。

“读书如跟智者对话,总有一句会深深触动你的心灵”

“读书如交友,好书如知己。品读一本好书,或者是一篇美文,抑或一段富有哲理的文字,内心会受到深深的触动,让人醍醐灌顶、斗志昂扬!”

几年前,因个人进步受挫,某疾控中心传染科医生郭醉元准备“向后转”。在等待组织批复转业申请的那段时间,他无意间在科室书柜里发现了单位老领导写的《幕后英雄》一书。

“像我们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单位,能有啥英雄事迹?”出于好奇,郭醉元随手翻看起来。“没想到,前辈们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凭借最简陋的设备边打边学,竟然粉碎了敌人的阴谋……作为一名疾控人,怎么能受点挫折就退缩呢?”无数次,郭醉元这样反问自己。经过深思熟虑,他最终把转业报告撤了回来。

如饮醍醐的郭醉元暗下决心,要像书中的前辈一样成为埋首科研攻关的“幕后英雄”。他沉下心来研读疾控方面的专业书籍,学会了运用数学模型定量分析疾病分布规律等方法,成功运用微分方程和多元线性回归等理论对埃博拉疫情进行定量分析,撰写的《埃博拉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流行趋势预测》论文刊发后引起广泛关注,并在世界军事医学大会交流。

新冠疫情发生后,郭醉元将复杂网络理论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设计了一套无症状感染者分析排查系统。2022年,中心抽组医疗队支援吉林,他科学指导院感防控,为医护人员提供了健康保障。

现在,读书已成了郭醉元生活的一部分,他说:“读书如跟智者对话,总有一句会深深触动你的心灵!”

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官兵跟他有同感,第967医院检验科副主任秦庆就是其中之一。

2017年初,“读书铸就联勤梦”活动启动之际,正值纪录片导演左力所著《一个人的长征》一书热销之时。这本新鲜出炉的书,记录了左力历时一年零九天,一个人从江西瑞金徒步一万两千多公里抵达陕北吴起镇所写的300多篇文章。

书中,陈树湘在惨烈的湘江战役中,与敌人殊死激战四天五夜,最后弹尽援绝,重伤被俘,在押送途中愤然将自己的肠子掏出绞断慷慨就义等情节,让秦庆热泪盈眶。她说:“作为一名医学工作者,深知那举动将忍受什么程度的疼痛,革命先烈的理想信念和斗争精神,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

2017年夏天,秦庆发现某种试剂存在质量问题。对此,厂家不仅一口否定,而且态度很傲慢。不服输的秦庆经过反复交叉实验、分析对比,终于验证了自己的判断。当她拿着铁一般证明数据联系厂家时,厂家立即收起刚开始自以为是的态度,专门派人赶来致歉并处理善后事宜。

回忆那段经历,秦庆说:“读书不仅可以丰富知识,更重要的是给予我‘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强大底气!”

沈阳联勤保障中心某仓库官兵在读书室读书。

“好书如同加油站,每一次阅读都能补充奋进的力量”

“好书就像灯塔,在迷茫的时候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在该中心组织的“读书之星”交流会上,某油料仓库三级军士长刘士伟自信地走上讲台,分享起他的读书体会。

读高中时,刘士伟“捧起书本就头疼”。入伍后,他以为凭借健硕的身体,一定能在部队有一番作为。没想到,新兵下连后,他被分配到对专业技能要求很高的油料仓库当保管员。刘士伟不得不硬着头皮捧起了相关教材。

“刚开始,天天背记枯燥乏味的油料管理专业知识,没多久我就坚持不下去了。”见刘士伟失去信心,仓库领导给他推荐了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着读着,刘士伟就被书中主人公保尔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所感染。后来,他还主动申请参加仓库组织的油料知识竞赛。

弄不懂的就问,记不住的就写。“《后方油库管理细则》几乎被我翻烂了,还写了厚厚两大本笔记。”刘士伟笑着说,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终夺得了竞赛第一名。

尝到了读书的甜头,刘士伟也爱上了读书。每次遇到困难或是遭遇挫折时,他就选择静下心来读书。他说:“好书如同加油站,每一次阅读都能补充奋进的力量!”

经过读书学习,刘士伟实现油料“门外汉”到储供“多面手”的转变,攻克了相关新型检测技术,获得两项国家专利。

某弹药仓库一级上士于雷,钻研本职业务的同时,利用休息时间阅读了大量红色经典、政治哲学等方面的书籍。除了在仓库组织的优秀政治教员比武中获得冠军之外,他去年编辑制作的作品还获了奖。

“在远离都市的仓库待久了,枯燥乏味的工作环境难免会让视野受限、内心烦躁、激情削弱。”于雷说,阅读好的书籍,可以慰藉心灵,还能丰富知识、拓宽视野、完善认知、激发前进的能量。

最近,“AI换脸”话题正火,于雷对此也很感兴趣。目前,他正在阅读人工智能方面的书籍。他说,在人工智能大踏步进入生活、走上战场的今天,只有不断地读书学习,更新知识储备,打赢“头脑中的战争”,才能在现代战场取胜。

沈阳联勤保障中心某仓库官兵在营区读书。

“书中自有‘起床哨’,读着读着就唤醒了沉睡的灵感”

闲暇周末,疏疏密密的春雨敲打着窗外的绿枝。王宇宁像往常一样来到大队图书室,阅读那本看了好几遍的长篇小说《美丽新世界》。

几年前,王宇宁军校毕业后分配到大山深处某废旧弹药销毁大队。为缓解工作压力,他经常去图书室看小说。有一次,他无意间看到《美丽新世界》一书。这本虚拟小说虚构了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世界,给王宇宁很多启发。他认为可以运用虚拟技术解决“排爆机器人”定位精度不高、操作不准等问题。

说干就干。王宇宁立即找单位主导研发“排爆机器人”的高级工程师曹海庆探讨,两人一拍即合,与团队成员一道研究,很快形成了可行性报告。在大队支持下,团队顺利研制出了样品,经过多次试验和改进,实现了虚拟技术与“排爆机器人”的结合。

演练中,排爆员戴上研制的虚拟现实头盔,通过双目摄像头回传画面,直观地感受到机器人手臂与危险弹药的相对位置,精准将“未爆弹”转移到安全区域实施引爆。

在排爆作业中,让排爆员最为头疼的是处理一些锈蚀严重、难以识别的不明弹药。王宇宁和团队成员,开始着手研制一种给弹药“验明正身”的设备。他们先后阅读了《PHI从脑到灵魂的旅行》《TensorFlow深度学习》等书籍,从书中找到了灵感。边学习边研究,王宇宁和团队成员自主设计了“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弹药识别系统”“基于虚拟现实的远程三维视觉系统”“礼花弹分解拆卸设备”“药筒切割倒药设备”“弹药堆垛侧向叉装设备”等软硬件,为研发新一代“弹药检测机器人”做准备。

“搞科研从来不会一帆风顺,遇到困难时,我首先想到去书中找灵感。”王宇宁深有感触地说,“书中自有‘起床哨’,读着读着就唤醒了沉睡的灵感!”

同样从阅读中获得灵感,第970医院野战医疗队重伤救治组组长邓天星的研究有了新突破。他提出的野战医疗队“分散式小模块编组”模式,不仅在多样化非战争军事卫勤保障行动中得以检验,撰写的相关论文《批量伤员救治卫生信息管理与应用》还获得“创新军事论坛”一等奖。

“我们要将学到的知识服务于练兵备战。”阅读《血战长津湖》后,邓天星对伤员的出血场面久久难忘,近日突发灵感,设计出迷彩作训服嵌入止血带模块的方案,经论证可实现四肢伤口的快速止血。

书架、书墙、书屋……随着沈阳联勤保障中心的群众性读书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如今,该中心目光所及皆有读书的身影。该中心政治工作部主任王祖来说:“读书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在中心党委机关的倡导引领下,越来越多的官兵和文职人员,在阅读中汲取营养、收获成长,在强军征程上遇见更好的自己!”

第962医院护士利用休息时间读书。

第960医院赴马里维和人员与医护人员万里隔空话读书。

(图片由中国国防报特约记者汪学潮、通讯员张斌、黄春孝、王春丽、王微微摄)

THE END
0.纪录片《读书的力量》全集电视纪录片《读书的力量》 在人类的进化历史中,书籍是最伟大的发明。如果将人类历程的300万年压缩成24小时,那么书籍伴随人类还不足3分钟。但就在这短短的3分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文明进入了快车道,可谓“换了人间”,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书”的发明进化与“读书”的力量。 大型电视系列片《读书的力量》 以跨越半个中国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41362387213735=:92a717:8623>50|mvon
1.央视纪录片‖《读书的力量》全集(收藏版)五集电视纪录片《读书的力量》,视角纵贯千载岁月,横跨万里陆海,数十位学者参与访谈演讲,精彩呈现了书籍造化文明的史诗景观。 第一集《 文明根脉》央视纪录片 ‖《读书的力量》第一集(1/5) 第二集《 精神底色》央视纪录片 ‖《读书的力量》第二集(2/5) 第三集《 历史之轮》央视纪录片 ‖《读书的力量》第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88:2?9;Bd334?:3A<960nuou
2.纪录片《读书的力量》全5集国语中字[720P][MP4]《读书的力量》是一部历史文化类纪录片,视角纵贯千载岁月,横跨万里陆海,数十位学者参与访谈演讲,精彩呈现了书籍造化文明的史诗景观。 名称:读书的力量 集数:共5集 时间:2017年 出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MG) 类型:纪录片 语言:汉语普通话 字幕:中文字幕 jvzquC41yy}/pjqcpzo/exr15;?50qyon
3.《读书的力量》第四集书写人生本集主要内容:在有着悠久教育传统的中国,从古至今,读书都被视为成就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无论是科举及第,从官从政,还是名落孙山,著书育人,读书人对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传承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书籍改变无数人的命运,也缔造出千年不衰的传奇家族。(《读书的力量》 第四集 书写人生) jvzq<84yyy4eqlzejktb0ls1427819>1335WKMJxpGSuqO]w2M=SRcG2RKg299>330yivvq
4.《读书的力量》全5集国语配音中文字幕1080P/720P超清下载央视纪录片《读书的力量》全5集 国语中字 1080P/720P超清下载,分辨率高清画质清晰,值得推荐的一部jvzquC41yy}/jnn|k:>90lto1vnsgji/3:7.3660jvsm
5.线上读书会世界读书日陈忠实作家文学近日,上海译文出版社携手群岛图书出版了加拿大国宝作家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布雷顿角的叹息》。2005年,加拿大国家电影局联合Picture Plant制片公司,投资拍摄了纪录片《读懂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摄制组跟随麦克劳德,来到他的家乡布雷顿角。在这座偏远的海岛上,采访了麦克劳德、他的妻子、儿子、同乡,还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I::XB9^F273:S;Y90jvsm
6.读书的力量纪录片观后感600字2022这周,我们在学校观看了纪录片《读书的力量》,这部纪录片分别从“文明根脉”“精神底色”“历史之轮”“书写人生”“全民阅读”这几个方面,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和力量。 “文明根脉”主要讲述了早期各种形态的书:贝叶书、羊皮书、甲骨文、金文、帛书和,简牍书。后来,印刷术和造纸术这逐渐成熟的书籍出版,早期那些jvzquC41o0€vq€jp:0ipo8ykeco0i~fpjq{hcw4f3hk7;k=0jvsm
7.读书的力量(豆瓣)好于57% 纪录片 在看看过 评价: 写短评 写影评 分享到 推荐 读书的力量的分集短评· ··· 读书的力量的剧情简介· ··· 该片拍制历时三年,几经修改打磨。头三集动用了来自多个国家的演员,参与再现东西方文明史中那些文明巨人的著作形成或影响历史的伟大故事,同时使用大量动画来力求生动表现读书与文明史的jvzquC41oq|jg7iqwdgo0lto1u{clnhv14=14A<56
8.阅读,让文明从细流汇聚成江海光明日报而就是在书籍伴随人类的这3分钟里,历史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无论是处于时间纵轴上的古代文明,还是处于空间横轴上的异域文明,终于由各自流淌的涓涓细流,汇聚成一泻千里的奔腾江河。”这是纪录片《读书的力量》的开场白,也是印刷在其同名书籍《读书的力量》上的卷首语。jvzquC41grgqg{3ioy4dp8lotd5ivvq14278/9<1325oy7I332612prtda813@5932e9/9>0jvs
9.读书的力量观后感(通用18篇)观看一部优秀作品之后,我们会受益匪浅,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书的力量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读书的力量观后感 1 “知识就是力量。”这是培根的名言。这几天,老师给我们看了纪录片《读书的力量》,一共有五集,分别是“文jvzq<84yyy4vpsx0eqs0iql187<5;@90jvsm
10.纪录片《读书的力量》观后感(精选17篇)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纪录片《读书的力量》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纪录片《读书的力量》观后感 1 纪录片《读书的力量》是一部关于书籍、文化和历史之间千丝万缕联系的精彩作品。jvzq<84yyy4vpsx0eqs0iql1:4;9;==0jvsm
11.视频|纪录片《读书的力量》全五集央视大型纪录片《读书的力量》:120分钟叫醒沉睡的自己 《公司的力量》领袖必看 必看|央视高分纪录片《读书的力量》 央视纪录片《自然的力量》 超绝!【央视高分纪录片】《读书的力量》1080p高清全5集,强烈推荐! 学霸必看|央视高分纪录片《读书的力量》(直接看!)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9882772@d334>22;<49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