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原文作者:光影喵原文首发刊载于:“东方良友影视传媒”微信公众号(ID:dfliangyou)※ 未经作者及原创首发平台同意授权,任何人无权转载使用!
据《洛杉矶邮报》报道,此次展映及交流活动当天,身着深色棉麻长裙、亮色帆布鞋的许鞍华,在映前致辞时不但表达了对主办方——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感谢,还表示《诗》这部纪录片可能是她执导的最后一部电影作品。
时长101分钟的《诗》,此前曾作为今年第47届香港国际电影节开幕首映片,是一部关于香港诗歌、聚焦香港本土诗人的纪录片。该片以一系列简短却富于揭示性的访谈片段开场,以许鞍华的访谈及诗人朗诵诗歌双线并进的方式推进,导演许鞍华亲自拜访多位香港诗人好友,听其言观其文,一镜而见性情之分,一诗而知信念之异,饮江、淮远、马若等会友论诗;已故的西西亲诵〈旧启德机场〉,尤令人怀念。在本片中,古稀之年的许鞍华所呈现的内容,以及对身份和城市境遇的挖掘,仍是那个“老文青”的身影。在影片中,她或是在诗人家中、或是在茶餐厅内、或是在工作室里,在与诗人的对坐和毫不刻意的随意闲聊之间,呈现出一番文学的样貌。
放映结束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国际知名中国当代文学翻译家和文化研究专家白睿文(Michael Berry)教授,与许鞍华导演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对话问答。在现场观众提问环节中,许鞍华对各种不同问题都会给予最直接的回答。
白睿文教授表示,他在进行“许鞍华电影回顾展”筹备期间,每天都会反复观摩许鞍华导演所有的影视作品。他向观众介绍说,自从22日晚上许鞍华导演抵达洛杉矶之后,先后录制了共十六小时的访谈内容,其中包括了许鞍华导演自己的成长背景、入行经验,也包含了她创作纪录片、剧情片的很多内容,还包括了她在影视创作历程中的文学改编、原创故事、摄影和场面调度以及跟演员的互动等多诸多方面。他认为,《诗》这部纪录片“通过对几位当代香港诗人的光影素描,这部拍得如此优雅的纪录片,从字里行间不断流露出人生的幽默和忧伤,本身也是充满‘诗意’的一部佳作。”
白睿文教授和现场的不少观众都认为这是许鞍华拍的最好的电影。白睿文表示,“今天的整个戏院也饱含着一种对电影的忠诚,对文学的信念,对许鞍华导演的爱!”洛杉矶华人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副理事长任向东表示:“如果没有许鞍华导演的真诚和坦然,通过她没有摇晃的、不加掩饰、不找角度的镜头,我们便看不到这样的一部优秀的纪录片。通过探索岛上一些最优秀和最具创新精神的作家和诗人的作品,让我们听到诗人们内心的纯真与自我。”
当天的活动,不但吸引了诸多文学爱好者、影视爱好者等参与其中,同时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嘉宾莅临现场。在过往的很多采访中,许鞍华曾多次提及徐志摩的诗对她的影响。而当天的活动也吸引了徐志摩的嫡孙徐善增(Tony Hsu)一家前来参加。徐善增一家与许鞍华在现场相谈甚欢。好莱坞华裔制片人张大星,中国香港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张敬珏教授,好莱坞知名演员郑继宗(Andy Cheng)、吴嘉星(Kathy Wu),华裔制片人杨阿莉、范欣,Eileen Chen,以及知名主持人翠霞等与两百多位来自南加州地区知名学府的学生、学者参加了当天的展映活动。
版权声明原文作者:光影喵原文首发刊载于:“东方良友影视传媒”微信公众号(ID:dfliangyou)※ 未经作者及原创首发平台同意授权,任何人无权转载使用!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