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人的高考,都发生在月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

又是一年高考季。今天,上千万考生走进了考场,奋笔疾书。

纪录片《高考2020》

从1977年高考恢复算起,今年已经是第46年了。70年代的高考,可以改写一个人的命运。八九十年代高考考得好,毕业可以分配一个好的工作。现如今,高考依旧重要,但它仅仅属于我们人生的其中一个阶段。

1977年12月,约有570万考生陆续迎来了阔别11年的高考。

回忆起那场考试,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一位教授说:“我们啃完冰凉的馒头,怀着忐忑的心情奔向了县一中的考场……当时的心情恐惧又振奋,紧张又兴奋,以至于在寒冬里握笔的手心里居然冒出了一窝汗水。”

这是我国第一次且是目前唯一一次,在冬天举行的高考。后来,很多人都说:“1977年的中国,没有冬天。”

电影《高考1977》

从1978年到2002年,高考具体日期有过微调,但基本固定在了7月。

一名1984年高考的上海考生说:“记得那天是38度的高温,教室里放大块冰,只有电扇在转,考完我的裤子粘在椅子上了。那年我的数学是59分。”

电视剧《青春派》

网友@胖胖胖头鱼 记得:“那年从5月开始,班里不少同学都不敢洗头洗澡,因为生怕自己感冒发烧,耽误了进考场。”

纪录片《高考2020》

来自江苏的网友@Fuma的幸福日记 回忆道:“在听到班主任宣布高考延期的消息后,整个班里同时充斥着不可置信的吼叫声和莫名兴奋的欢呼声。一方面为有更多时间复习而庆幸,同时又为被缩短的暑假而痛心。”

今年6月,除了上海,其他省市的高考如期而至。奋斗与焦虑、希望与苦闷,一起构成了这个五味杂陈的夏天。

电影《年少有你》

除了冬天和夏天,还有一批人,是在春天参加高考的。

2000年前后,天津、北京、上海、安徽、内蒙古等省市,陆续进行了春季招生改革试点。对于很多考生来说,这意味着一年将有两次高考的机会。

山东网友@汤豆豆 在社交平台上写道:“我是一个普高生,犹豫了很久才决定参加春考:既怕春考考得不如夏考,又怕按照夏考的难度考上本科的概率不高。但考完那天走出考场,看着天边的夕阳,闻着路边的花香,我总觉得心心念念的一切都会有回响。”

今年浙江“春考”引发网友热议,图源搜狐新闻截图

尽管此后,不少省份的春考因各种原因被叫停;但改变“一考定终生”的改革方向并没有因此停下脚步。

今年1月6日,在“新高考”首批试点地区之一的浙江省,考生经历了今年的首场高考。从2017年开始,除了语文和数学两门主科外,浙江考生的外语和选考科目都有1月和6月两次高考机会。

1977年,约有570万人参加高考,招收约27.3万人,录取率还不到5%。

由于是高考恢复的第一年,那年的高考报考人数远超预估,以至于印刷试卷的纸张都不够用了。

电视剧《人世间》

此后7年,高考报名人数逐渐下降。到了1984年,只有约164万人报考,录取人数48万人,录取率29%。

尽管看似报考人数减少,录取率相对往年较高,但80年代的高考难度并没有因此打折扣。因为从1982年起,考生在参加全国高考之前,需要先通过预考。

有网友透露:“我是85年参加高考的。我们班45人,预选后只有10人参加高考。”

1999年是不少人圆大学梦的一个转折点。那年的高考录取率从1998年的35%左右骤然增加到54%左右,提高了将近20个百分点。

此后9年中,高考报考人数一路攀升。2007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首次突破1000万,达到1010万;2008年纪录再次刷新,达到1050万人。

纪录片《高考》

2010年后,高考人数出现下降后又继续增长。今年,共有约1193万人报名参加高考,报考人数再次创下历史新高。

不过,随着高考录取率的大幅提高,考生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已经从“我能不能考上大学”,变成了“我能考上哪所大学?”

1977年的北京考生拿到《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的命题,写着自己和那个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特殊经历;1990年的全国考生读完《带刺的玫瑰花》的故事后,海伦·凯勒的故事出现在了高考作文的素材里。

也是从那时起,摘抄好词好句、《意林》、《读者》、《萌芽》上的作文素材,用光了学生手中一只又一只的中性笔芯。

纪录片《中国门》

2015年,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带着明确的写作要求出现了在试卷上。在特定的论述话题面前,背诵的作文素材失灵。班主任也反复提醒,通用的范文模板将会成为阅卷老师们的“眼中钉”。

今天,2022年高考作文再次引爆热搜。全国甲卷的作文题目借用了《红楼梦》中的故事情节,让考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写一篇文章。湖北高考作文围绕围棋的3个术语——“本手、妙手、俗手”背后的哲思撰文。

这些年,少一些套路,多一些自己的思考,逐渐成为高考写作的主流趋势。在那篇花费半小时左右,写出的800字作文里,我们开始学会通过对社会时事的评论,触达问题本质;通过理解材料给出的故事,写出自己的见解。还有那十年一遇的漫画题,总要多耗费我们5-10分钟时间去思考,如何才能写得不偏题……

现在全民话高考,话得最多的就是作文。对此网友们也只能调侃一句:“因为,我们现在唯一能看懂的,就是语文作文了。”

自主命题、定向招生、电脑阅卷、职教高考……几乎每隔几年,高考模式都会迎来新的变革。而总有那么几个关键节点,让我们记忆深刻。

·关于年龄限制

网友@小小春168 说:“18岁因病没能参加高考。因为没有学历在社会遭受毒打,看不到未来和希望。于是在25岁时有了高考的想法。第一年在家复习没考上本科,第二年回母校复读,终于在27岁时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纪录片《高十》

·关于异地高考

2012年,20个省份有条件地放开“异地高考”限制,让“异地高考”再次成为热议话题。

网友@李娇儿 还记得:“我高考那年恰逢异地高考第一年。回想起高三那段时光,依旧是我人生中十分难忘的记忆。夜夜失眠的痛苦,异地高考顺利化解的乌龙,到最后都化成了一份考上大学的喜悦。”

纪录片《高考》

·关于文理分科

近年来,越来越多省市陆续取消文理分科,除语数外3门主科外的科目,采取选考模式。

纪录片《高考》

每次听到关于高考调整的新闻,只觉得稀松平常,改动不多。可多年以后,当我们再次谈论起它时,不得不用:“我们那代人的高考……”的句式开头。

去年5月最后一天,央视频发起话题讨论#你觉得上大学是为了什么#?

纪录片《高考》

我们的人生不止高考,但在高中时期的所有情绪,都难免被试卷上鲜红的分数牵扯着。

杭州网友@西子湖畔夸夸群主 记得很清楚:“进入高三之后,我才醒悟过来必须得认真学习了。只剩下不到一年的时间,根本不敢去想什么985或是211。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一个有设计专业的二本院校,希望毕业以后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

一旦梦想有了更加具体的模样,当下的努力就显得格外有意义。但没有想好未来的路究竟要怎么走,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

温州网友@Lithium就表示:“考一个好的大学,本身就是我当时的梦想。因为经常听老师们说‘等你们考上大学就好了’,我就想去看看大学里究竟有什么。今年我27岁了,还在找自己的路上。"

清华大学2022年招生办宣传片

还有一群学生,早已等不及考上大学再去找答案。每一年,清华大学都会收到全国各地高三学生的信件,讲述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的困扰。

今年2月,清华大学老师梅赐琪给来信的高三学生们回了一封信。

他信中这样写道,面对高考,我知道你们最害怕的其实是自己的多年努力所达到的水平,没有在他人的评价中获得认可。但我希望你们像教育家怀特海说的那样——“站起身来,环顾四周”,做自己的评价者。

在高考这一段特殊的旅途中,我们父母的角色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1982年参加高考的梁先生说,他们当时回家主要是拿下个月吃的米和钱:“高考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是一个人的事儿,很多家长只知道7月份高考,并不确切知道考生哪天考试,那时并没有家长陪考。”

在很多80、90后的记忆里,那些年总会听到爸妈说:“你只管好好学,我们砸锅卖铁也会供你读书。”

00后网友@Olivia 则表示:“考前几个月,因为长期居家学习效率不高,我总觉得特别烦躁。只要我进屋了,他们俩(爸妈)在客厅时都不敢大声讲话,送吃的进来都是蹑手蹑脚的。”

纪录片《高考》

纪录片《高考2020》

今年5月,辽宁开通了高考专列,实现全程闭环,确保考生平安赴考,

而在今年的北京,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以及处于集中医学观察期的考生都有专门的考场。这些特殊考场的监考员都将按医学要求防护监考,确保考生“应考尽考”。

THE END
0.央视励志纪录片《高考》6集全,看完让人热血沸腾!第一集早起晚归,24000学生谁能最后成功 第二集一步天堂一步地狱,站在悬崖之边的孩子 第三集打工子弟的十年 从放牛班到签约名校 第四集国家级贫困县竟成教育强县,一户一个大学生 第五集45万学子放弃高考,留学考试成新贵 第六集2400万学生的命运,掌握在他们手中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41282586;15:3;B688a713@7895?60|mvon
1.央视励志纪录片《高考》6集全,看完热血沸腾!高三开学,我又可了!高考百日誓师,无以相赠,这部央视励志纪录片《高考》分享予你,每当你失落、迷茫时,重温你的梦想。 惟愿追梦路上的你,无憾无悔,勇敢蜕变。 第一集早起晚归,24000学生谁能最后成功 第二集一步天堂一步地狱,站在悬崖之边的孩子 第三集打工子弟的十年 从放牛班到签约名校 jvzquC41m0yjpj3ep1gsvrhnga;94>6377?9a67d5:47lj23;626s9d0jznnHktqoCog€x
2.[高考][6集][央视纪录片][国语配音中文字幕]1080P下载影片内容介绍:高考,一场影响亿万中国人命运的考试。六集纪录片《高考》选取不同的代表性社会横断面,jvzquC41yy}/jnn|k:>90lto1vnsgji/4771/:230jznn
3.孩子,我知道读书苦,当你想放弃时,请看看这6部纪录片高考的余热刚刚散去,纪录片《高考》中的刘洋洋却被深深地印刻在脑海里。 刘洋洋的生活苦得让人心疼,出生不久,爸爸患胃癌离世,妈妈远走他乡,年迈的爷爷奶奶用面糊把她拉扯大。 庆幸的是,尽管家徒四壁,奶奶还用碎布缝了个小书包送她上学,并语重心长地对刘洋洋说: jvzquC41o0zigyfrgt4dp8|cr1xfuxzteg5kuy4pgyyEg}fknalpt€ftfa?93;;67
4.视频推荐|央视励志纪录片《高考》六集全,建议收藏还剩下183天,就要迎来2022年高考了! 从今天起,希望同学们都能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无论将来的结果怎样,未来当你置身于那个总有残缺、总有遗憾的成人世界里时,回想这段充满拼搏的时光,脑海中浮现的是那个为了理想,为了目标奋不顾身的自己,将会带给你更多的感动。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412:3986516?47<=:7a714A:666>30|mvon
5.【收藏】央视励志纪录片《高考》5集全,百日冲刺必看,看完热血沸腾!【收藏】央视励志纪录片《高考》5集全,百日冲刺必看,看完热血沸腾! 第一集 早起晚归 2400万学生谁能最后成功 第二集 一步天堂一步地狱,站在悬崖之边的孩子 第三集 打工子弟的十年 从放牛班到签约名校 第四集 国家级贫困县竟成教育强县 一户一个大学生 第五集 45万学子放弃高考,留学考试成新贵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412>1:86514=72<4694tj}rn
6.《时代》20150808高考第六集校长的选择《时代》 20150808 高考 第六集 校长的选择 《时代》 20150805 高考 第三集 久牵的孩子们 《时代》 20150806 高考 第四集 走出大山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推优评优影片展映更多 《八零后闯非洲》 《嘿!小面》 《与蛇共舞》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jvzq<84yyy4eqlzejktb0ls1427619=1325WKMJ365?299=368;87980ujznn
7.央视励志纪录片《高考》6集全,看完热血沸腾!(转给孩子家长)2024年的高考已落下帷幕,每一年的高考总是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弦,央视关于高考的励志纪录片为我们呈现了不同学校里几乎相同的一些高考梦想和孩子们为此冲刺的模样。 第一集早起晚归,2400万学生谁能最后成功 第二集一步天堂一步地狱,站在悬崖之边的孩子 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8265=16Ad334<96=<790nuou
8.《农家高考》CCTV节目官网纪录片简介:讲述山西滹沱河畔农家孩子考大学的故事,在村里韩俊毛是种地的教书先生,李俊杰是种地的乡村音乐家,两家的孩子都面临高考,村里人认为考大学是孩子唯一出路,两家父母都不希望孩子走他们的老路。 立即观看 图文选集 选集列表 《农家高考》宣传片 《特别呈现》 20140816 农家高考 jvzquC41vx4de}{0eqs0496612904@4XKFG25B:::894;@5;;57/uqyon
9.高考(豆瓣)岁月如水,生死如宴。也许天朝贫富、地域差距惊人,也许高三灭绝人性,然而比之外国把教育当成阶级固化的工具,高考/科举作为阶 展开 534 kakakarl2016-06-06 09:34:00 拍出来就不错。但是不论是这些纪录片,还是什么致青春的青春片,都会忽略到艺考大军。如果接着拍的话,希望涉及到。 275喜欢jvzquC41o0jpwkfp0eun1vtxkg5twkogev538>=8956
10.纪录片《高考》1纪录片《高考》1-6全集:无奋斗,不青春! 《高考》第一集 毛坦厂的日与夜(上) 《高考》第二集 毛坦厂的日与夜(下) 《高考》 第三集 久牵的孩子们 《高考》 第四集 走出大山 《高考》第五集 留学大潮下 《高考》 第六集 校长的选择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924>22?d32:989?6340nuou
11.三次高考失败的她,拍了一部寻找出路的纪录片(出·路)影评但在纪录片界,郑琼并不是个新面孔。她是光线传媒的创始人之一,成立了中国第一家专门发行纪录片的发行公司“零频道”,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获得官方合法许可的独立纪录片论坛iDOCS……可以贴在郑琼这段传奇经历上的标签有很多,三次高考失败,只身闯荡北京,为了观鸟从光线辞职……但她自己却只想摘掉这些毫无价值的噱头。jvzquC41oq|jg7iqwdgo0lto1tkwkn|1;682:<61
12.又是一年高考时:这部高分纪录片,用镜头刺破现实的不甘|考试|素质教为了探索这些问题,史岩导演在2014年拍摄了一部名为《高考》的纪录片,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社会横断面,从多个侧面走近并记录了2014年高考,为我们留下了这个时代关于高考意味深长的社会现实记忆。这部纪录片在2015年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豆瓣评分高达9.1 。 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K8QRQJJ;277<4PaP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