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大学》译注,曾子解释止于至善

诗[1]云:“邦畿(jī)[2]千里[3],惟[4]民所止[5]。”

[1]诗:这里指《诗经·商颂·玄鸟》。

[2]邦畿(jī):王者之都,靠近首都的地方。首都周围不设置诸侯国。

[3]千里:周长为一千里的地方。古代不使用面积或边长来衡量一块土地的大小,而使用周长。例如讲某小国方圆百里,指周长一百里的小国。

[4]惟:发语词,无意义。

[5]止:至、到、停止、居住、栖息。物各有所当止之处。

译文:《诗经》说:“京城及其周围,都是老百姓向往的地方。”

诗[6]云:“缗(mín)蛮(mán)[7]黄鸟,止于丘隅[8]。”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6]诗:这里指《诗经·小雅·绵蛮》。

[7]缗(mín)蛮(mán):《诗经》原文为“绵蛮”,鸟叫声。

[8]止于丘隅:栖息在山丘的角落。

译文:《诗经》说:“黄鸟叫着'绵蛮’,栖息在山丘的角落。”孔子说:“说到止,连黄鸟都知道该止(栖息)在什么地方,难道人还可以不如鸟吗?”

诗[9]云:“穆穆[10]文王,于(wū)[11]缉(jī)[12]熙[13]敬止[14]!”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15]交,止于信。

[9]诗:这里指《诗经·大雅·文玉》。

[10]穆穆:仪表美好端庄的样子。

[11]于(wū):繁体字为“於”,这里读作wū,发语词。

[12]缉(jī):继续。

[13]熙:光明。

[14]敬止:止于敬。朱熹解释为“言其无不敬而安所止”。一说“止”是助词,无实际意义。

[15]国人:(1)全国的人。(2)路人,陌生人。

译文:《诗经》说:“品德高尚的文王啊,为人光明磊落,做事始终庄重谨慎。”作为国君,要做到仁;作为臣子,要做到敬;作为儿子,要做到孝;作为父亲,要做到慈;与陌生人交往,要做到诚信。

备注

每个角色有不同的“止”,曾子提到五种角色——国君、臣子、儿子、父亲、社会中的人,这包括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角色有参照物,父亲是相对于儿子的,臣子是相对国君的。一个人可以有多个角色,例如一个人在家是父亲、是儿子,在工作单位是领导,是下属。

“止于敬”提到了敬。《论语·颜渊》讲:“出门如见大宾。”只要走出家门,就像去见重要的客人,要穿着得体,注重仪容,不能邋邋遢遢,随随便便。这就做到了“敬”。

“止”字出现在三纲的“止于至善”,也出现在八目的“知止”,本段讲的止,对应这两者。

诗[16]云:“瞻彼淇(qí)[17]澳(yù)[18],菉(lù)[19]竹猗(yī)猗[20]。有斐(fěi)[21]君子,如切如磋[22],如琢如磨[23]。

[16]《诗》:这里指《诗经·卫风·淇澳(yù)》。

[17]淇(qí):淇水,在今河南北部。

[18]澳(yù):(1)水边。(2)河流弯曲的地方。

[19]菉(lù):绿。一说“菉”读作lǜ。

[20]猗(yī)猗:美好茂盛的样子。一说“猗”读作ē,和下文的搓、磨押韵。

[21]斐(fěi):文采。

[22]如切如磋:加工骨角器的方法,切以刀锯,琢以椎凿。

[23]如琢如磨:加工玉器的方法,磋以鑢(lǜ)钖(yáng),磨以沙石。比喻用各种方法自我修炼,精益求精。

瑟(sè)[24]兮僩(xiàn)[25]兮,赫[26]兮喧[27]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xuān)[28]兮!”

[24]瑟(sè):矜持庄重的样子,严密之貌。

[25]僩(xiàn):胸襟开阔的样子,武毅之貌。

[26]赫:显赫的样子。

[27]喧:威仪容止盛大的样子。

[28]諠(xuān):遗忘。

译文:《诗经》说:“看那淇水弯弯的岸边,嫩绿的竹子郁郁葱葱。有一位文质彬彬的君子,研究学问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修炼自己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他庄重而开朗,仪表堂堂。这样的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真是令人难忘啊!”

如切如磋者,道[29]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xiàn)兮者,恂(xún)栗(lì)[30]也;赫兮喧兮者,威仪[31]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xuān)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29]道:说,讲述。

[30]恂(xún)栗(lì):恐惧战栗。

[31]威仪:庄严的容止仪态。

(这是曾子对上文《诗经》中几句话的解释。)

译文:“如切如磋”讲做学问的态度;“如琢如磨”讲自我修炼。“瑟兮僩(xiàn)兮”讲他小心谨慎内心有所戒惧。“赫兮喧兮”讲他庄重威严。“有斐君子,终不可諠(xuān)兮”讲他品德高尚,达到了完美的境界,所以老百姓不会忘记他。

备注:前面讲了修行的外在仪表,本段讲修行的内在态度、心态。

诗[32]云:“于(wū)戏(hū)[33]前王[34]不忘!”君子[35]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36]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37]没世[38]不忘也。

[32]诗:这里指《诗经·周颂·烈文》。

[33]于(wū)戏(hū):读作“呜呼”,感叹词。

[34]前王:之前的王,这里指周文王、周武王。

[35]君子:这里指后来的贤人和周王。

[36]小人:小民,这里指后来的普通老百姓。

[37]此以:因此。

[38]没世:去世。

译文:《诗经》说:“啊!难以忘却前代的君王啊!”这是因为后来的君王尊重贤人,和亲属们保持亲近,普通老百姓享受安乐的生活,在利益上获得了好处。所以大家到死也忘不了前代的君王。

备注:高明的领导得到所有人的拥护,满足下属的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爱钱的给钱,爱名誉的给名誉。最终大家说这个领导“盛德至善”,而不说他让自己得到名利。

THE END
0.《大学》全文原文注音第一章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 第二章 《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 第三章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 第四章 《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 第五章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jvzquC41yy}/uqneknk/exr1fgzbku4;27>64;822;94;B
1.曾子倩曾子倩,博士,华南理工大学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副教授。本科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博士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研究兴趣包括自然语言处理,大模型推理加速,大模型隐私保护,大模型安全对齐,深度学习。更多信息请浏览个人主页。 个人主页:https://ziqianzeng.github.iojvzquC41yy}30|hwv0kew7hp1y{tkn44247039721e865@9c66=:3<4rcik/j}r
2.大学之道原文注音大学之道 隐藏/显示注释【原文注音】大dà 学xué 之zhī 道dào, 在zài 明míng 明míng 德dé, 在zài 亲qīn 民mín, 在zài 止zhǐ 于yú 至zhì 善shàn。 知zhī 止zhǐ 而ér 后hòu 有yǒu 定dìng, 定dìng 而ér 后hòu 能néng 静jìng, 静jìng 而ér jvzquC41yy}/uqneknk/exr1fgzbku4::2776;<58:787;
3.《大学》第十一章原文带拼音解释《大学》·第十一章春秋战国 曾子 著 繁体 大 中 小 suǒ所wèi谓píng平tiān天xià下zài在zhì治qí其guó国zhě者,,shàng上lǎo老lǎo老ér而mín民xìng兴xiào孝,,shàng上zhǎng长zhǎng长ér而mín民xìng兴tì弟,,shàng上xù恤gū孤ér而mín民bù不bèi倍,,shì是yǐ以jūn君zǐ子yǒu有jvzquC41iwuywn3jvvvdp7hqo1nuou4dqqq0VKRGKNXO1LVC\0yivvq
4.子低温诱导型增强子调控马铃薯低温糖化最新进展安徽农业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园艺学院朱晓彪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园艺学院在读博士生陈爱茹、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Dr. Nathaniel M. Butler为共同第一作者,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Prof. Jiming Jiang为共同通讯作者。四川师范大学曾子贤教授、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博士后辛昊阳、园艺学院青年教师吕钊彦和在读博士jvzquC41yy}/cqfw0gjv0ls1kplp1:;631749>530jzn
5.《大学》第五章原文带拼音解释《大学》·第五章春秋战国 曾子 著 繁体 大 中 小 zǐ子yuē曰::““tīng听sòng讼,,wú吾yóu犹rén人yě也,,bì必yě也shǐ使wú无sòng讼hū乎!!””wú无qíng情zhě者bù不dé得jìn尽qí其cí辞,,dà大wèi畏mín民zhì志。。cǐ此wèi谓zhī知běn本。。 注释 1“子曰”句:这句话源自jvzquC41iwuywn3jvvvdp7hqo1nuou4dqqq0VKRGKNXO1^^0u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