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探究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中,其内容的核心点就是如何在开展各項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把学生的个人发展摆在第一要位,同时,始终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课堂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其高效性是广大教师团队必须时刻关注的问题。初中阶段是化学学科启蒙的关键时期,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打下化学知识基础具有重要作用。为了使初中学生能够学到基本的化学知识和一些实验技能,不仅要注重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还要注重化学实验教学。然而,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或多或少都存在诸多不足,阻碍了学生化学成绩的提高。基于此文章将展开详细的讨论。关键词:初中化学;教育改革;实验教学一、 互动教学(一)结合生活情境将理论知识与生活经验紧密的结合起来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在一些抽象的化学问题中,理论知识的理解远不如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的经验体会来的直观。因此,在化学的课堂中,老师要充分结合生活情境将课堂知识延伸至真实的生活活动中,引导学生从经验中挖掘理论,从理论中联想经验,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听”的兴趣,而且可以激发他们“做”的冲动。例如,针对“氧化还原反应”这一章节,老师可以不用教材中涉及的例题,而是寻找一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例来让他们思考。如:铁会生锈的问题,向学生提问:小明从杂货店购买水果刀一把,使用后并未将水分擦拭干净,在数天以后刀片明显发黄,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其中所蕴含的化学过程是什么样的?对电子迁移的解释,理论性的描述对初中生理解是比较困难的,可以借助实体模型来进行讲解。对方程式的列举,要养成举一反三的良好思维习惯。(二)合理开展小组合作新课标明确了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板书与灌输式教学方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将课堂还给学生”。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通过开展合理的小组合作讨论活动来进行。由于初中生尚处于心理和生理的发育阶段,他们拥有很强的胜负欲、表现欲,也更需要别人的认可。利用这一心理特点,老师向学生提出一些灵活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应不限于一个答案,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给出答案。老师在一旁注意学生的解题状态,适当地给予一些引导,在表现欲的促使下学生能够高度集中注意力,并针对问题进行快速思考。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个人的想法得到了高效的沟通,而这一互动过程也是强化知识理解程度的过程。例如,针对“混合物与纯净物”这一抽象概念的讲述过程,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娱乐活动。选出五个男生站在一起代表单原子纯净物,由男生女生两两配对站在一起即为化合物纯净物,而男生女生混合站立则代表混合物。这种方法看似简单,却能够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混合物与单纯物的概念。(三)利用错题资源不出现错误的学习过程是不存在的,而学生从不犯错更是不可能的。所以,老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错题现象,将犯的错误转换成一种学习资源,并通过师生互动来利用它们,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获得提高。对于错题资源的利用,其一,老师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引导让他们从自身错误出发不断修正思维方式,并鼓励他们踊跃发言参与讨论,让老师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结构的掌握情况;其二,针对错题,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注意收集与记录,在一定时期后,通过分析这些资料老师便可能很容易发现学生知识点的短板在哪里,进而相应地制订和创新课堂教学方案。二、 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针对初中化学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提出,初中化学授课内容应当与生活实际紧密的结合起来,具备将课堂当中学到的理论知识熟练运用到生活问题的解决当中来,即学以致用,而不是仅为了应付考试,获得纸面上的分数。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老师可以从问题解决角度出发,创设生活情境,把理论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经验中理解理论,从理论中解惑经验。例如,在学习燃烧这一化学现象时,对燃点的描述可以引入白磷自燃的现场实验,将抽象的知识用实验揭示出来,使问题更加形象化、具象化。这不仅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化学内容在很多时候与其他学科是相通的,教学实践中老师可以将化学理论挪移到其他课程当中,把抽象的化学问题转化为有趣的实验问题。例如,在讲解化学方程式配平的知识点时,可以引入数学中的一元二次方程,依据物理知识中的质量守恒定律列出关于分子系数的方程组,进而方便地求解答案。这种模式可以起到加深记忆的作用。情景的设置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在满足学生兴趣需求的同时,坚持因材施教、融会贯通的原则,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为切入点科学合理地配置课堂授课形式。三、 开发学生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化学课堂中,老师扮演了引导者的角色,学生思路受老师授课逻辑的影响。因此,想要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就需要在课前下足功夫,对课堂上需要讲解的内容进行详细的梳理。一方面,对核心知识点,要保持化繁从简的原则,既不能遗漏关键点也不能让理论变的琐碎而难以理解。老师在课程备案中要考虑到学生知识框架的构建,如何才能更好地串联起新旧知识,避免概念模糊,理论混淆的问题产生;另一方面,选择一些与授课内容相关的生活实际问题,并规划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讲授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内容。新课标的制定对老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对待每一堂课都要做好精心的准备,促成高质量教学环境的形成。初中化学教学中老师应当避免题海战术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可以通过一题多解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例如,在记忆元素周期表时为避免学生走入死记硬背的胡同,引导学生挖掘元素周期表内各个元素之间的联系。比如同周期元素核外电子层数相同,而同族元素原子核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实际上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电子层构成存在直接关系,因此在讲解元素化学性质时,老师可以举一反三加深学生的记忆。比如惰性气体氦气核外层电子数为8,因此其具有非常稳定的化学性质在常温情况下既不表现氧化性也不表现还原性。氢元素易燃烧具有还原性,而同族的锂、钠、钾核外电子数与氢相同,因而其也应当表现出强烈的还原性,而实验结果恰恰证明了这一点。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不停的改变题设条件让学生解决同一类问题。这种方式通过适当的压力迫使学生打破思维定式进行快速的逻辑转换思考,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大有裨益。四、 注重化学实验教学化學实验演示作为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前应进行客观细致的设计,注意强化实验过程中学生“真感受”“真听”“真看”的能力,确保学生能够通过现象了解本质,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例如,在“置换反应”实验课程中,老师要以浅显的实验方法揭示内在的科学道理。一方面保证实验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保证实验不会过于复杂导致学生失去耐性,对实验课程产生排斥心理。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用简单实验的方法也可以用播放真实实验视频的方法。比如将干瘪的气球套置在反应器连通管出口,反应器中盛有硫酸溶液,实验时将锌条放入硫酸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反应后可以看到气球被充满。为了验证置换方程式的正确性,对气球内气体进行缓释点燃(这一过程具有一定危险性,应由老师完成),可以看到淡蓝色火焰,则证明气球中充满气体为氢气。在简单实验的基础上,老师可以此向学生展示现代科学技术中利用反冲原理的设备。结合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火箭发射的过程,看似复杂其实其基本原理与气球的反冲是一样的,通过化学反应释放大量的气体产生产生反冲力。通过拓展视野的方式同样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实验复习课中,老师可以将主要精力花费在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实验,如在化学反应理论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制作简易的化学反应装置,呈现有趣的化学现象。通过这类实验演示让学生明白反应作用的具体表现,然后加以引导向学生阐述物质转化形式。例如氧化还原反应将低价态铁离子氧化到高价铁离子,此时溶液显色剂会发生颜色改变。在一系列合理科学的实验演示下,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知识串联起来,从而构建自己的理论框架,促进学习的有效性。学生的交流过程也是促进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通过相互沟通发现彼此的优点与缺点能够在实验过程中更加准确地找到自己的分工,从而促成实验的顺利进行。可见,在化学实验复习课中,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分组,主要考虑到学生的理论掌握水平与动手能力差异性,将每个小组成员进行均匀搭配,形成优劣互补。如,一些学生理论能力强但动手能力却不好,这就可以将他们进行组合分配。一方面通过实验交流可以让理论基础好的学生为理论基础较差的学生答疑解惑。另一方面,通过共同动手,可以增进小组整体对知识的理解深度,达到培养他们核心素养的目标。此外,小组实验通过引导讨论,能够让学生更多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良性循环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五、 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信息科学的发展为教育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当前,多媒体教学在初中各学科当中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大部分学校都配备了相应的硬件设备,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不仅能够降低老师备课的难度,还能通过视频、音频等模式让知识的讲授变的更加便利、直观。在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的教学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因此,老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海量资源并结合多媒体设备创设更多生动有趣、高质量的课堂。例如在解决一些有机化学分子构型问题时,老师可以从网络中获取相关视频资源,将纸面二维图形在屏幕上以三维形式展现出来,这便使线段寻找、辅助线构造变得更加直观更容易想象,给学生以豁然开朗的解题体验。另外,借助网络资源与多媒体设备,老师可以适当地为学生展示一些化学领域的前沿科技成果,帮助学生提升对基础化学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六、 总结问题创新方法教学事业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始终伴随着问题的产生、问题的反思与解决。而正是各式各样不足之处的出现才能使教育经验不断累积,为教育创新提供基础条件。因而,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总结与反思,不断完善方法以适应新课标教学要求。在课堂中,老师要善于聆听学生的意见,在课堂后要习惯于查漏补缺,为全面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打下基础。七、 结语综上所述,初中化学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升对化学基础学科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结合新课程标准从互动教学、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灵活处理问题、实验教学、利用互联网多媒体资源、总结问题完善解决方案等层面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实践策略,希望对行业进步有所借鉴。参考文献:[1]吴晓芳.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1):291-292.[2]赵芸.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低效的原因及其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0):238-239.作者简介:李兵兵,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大庄中学。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中,其内容的核心点就是如何在开展各項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把学生的个人发展摆在第一要位,同时,始终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课堂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其高效性是广大教师团队必须时刻关注的问题。初中阶段是化学学科启蒙的关键时期,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打下化学知识基础具有重要作用。为了使初中学生能够学到基本的化学知识和一些实验技能,不仅要注重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还要注重化学实验教学。然而,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或多或少都存在诸多不足,阻碍了学生化学成绩的提高。基于此文章将展开详细的讨论。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育改革;实验教学

一、 互动教学

(一)结合生活情境

将理论知识与生活经验紧密的结合起来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在一些抽象的化学问题中,理论知识的理解远不如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的经验体会来的直观。因此,在化学的课堂中,老师要充分结合生活情境将课堂知识延伸至真实的生活活动中,引导学生从经验中挖掘理论,从理论中联想经验,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听”的兴趣,而且可以激发他们“做”的冲动。

例如,针对“氧化还原反应”这一章节,老师可以不用教材中涉及的例题,而是寻找一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例来让他们思考。如:铁会生锈的问题,向学生提问:小明从杂货店购买水果刀一把,使用后并未将水分擦拭干净,在数天以后刀片明显发黄,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其中所蕴含的化学过程是什么样的?对电子迁移的解释,理论性的描述对初中生理解是比较困难的,可以借助实体模型来进行讲解。对方程式的列举,要养成举一反三的良好思维习惯。

(二)合理开展小组合作

新课标明确了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板书与灌输式教学方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将课堂还给学生”。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通过开展合理的小组合作讨论活动来进行。由于初中生尚处于心理和生理的发育阶段,他们拥有很强的胜负欲、表现欲,也更需要别人的认可。利用这一心理特点,老师向学生提出一些灵活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应不限于一个答案,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给出答案。老师在一旁注意学生的解题状态,适当地给予一些引导,在表现欲的促使下学生能够高度集中注意力,并针对问题进行快速思考。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个人的想法得到了高效的沟通,而这一互动过程也是强化知识理解程度的过程。

例如,针对“混合物与纯净物”这一抽象概念的讲述过程,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娱乐活动。选出五个男生站在一起代表单原子纯净物,由男生女生两两配对站在一起即为化合物纯净物,而男生女生混合站立则代表混合物。这种方法看似简单,却能够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混合物与单纯物的概念。

(三)利用错题资源

不出现错误的学习过程是不存在的,而学生从不犯错更是不可能的。所以,老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错题现象,将犯的错误转换成一种学习资源,并通过师生互动来利用它们,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获得提高。对于错题资源的利用,其一,老师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引导让他们从自身错误出发不断修正思维方式,并鼓励他们踊跃发言参与讨论,让老师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结构的掌握情况;其二,针对错题,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注意收集与记录,在一定时期后,通过分析这些资料老师便可能很容易发现学生知识点的短板在哪里,进而相应地制订和创新课堂教学方案。

二、 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

针对初中化学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提出,初中化学授课内容应当与生活实际紧密的结合起来,具备将课堂当中学到的理论知识熟练运用到生活问题的解决当中来,即学以致用,而不是仅为了应付考试,获得纸面上的分数。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老师可以从问题解决角度出发,创设生活情境,把理论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经验中理解理论,从理论中解惑经验。例如,在学习燃烧这一化学现象时,对燃点的描述可以引入白磷自燃的现场实验,将抽象的知识用实验揭示出来,使问题更加形象化、具象化。这不仅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化学内容在很多时候与其他学科是相通的,教学实践中老师可以将化学理论挪移到其他课程当中,把抽象的化学问题转化为有趣的实验问题。例如,在讲解化学方程式配平的知识点时,可以引入数学中的一元二次方程,依据物理知识中的质量守恒定律列出关于分子系数的方程组,进而方便地求解答案。这种模式可以起到加深记忆的作用。情景的设置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在满足学生兴趣需求的同时,坚持因材施教、融会贯通的原则,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为切入点科学合理地配置课堂授课形式。

三、 开发学生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

在化学课堂中,老师扮演了引导者的角色,学生思路受老师授课逻辑的影响。因此,想要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就需要在课前下足功夫,对课堂上需要讲解的内容进行详细的梳理。一方面,对核心知识点,要保持化繁从简的原则,既不能遗漏关键点也不能让理论变的琐碎而难以理解。老师在课程备案中要考虑到学生知识框架的构建,如何才能更好地串联起新旧知识,避免概念模糊,理论混淆的问题产生;另一方面,选择一些与授课内容相关的生活实际问题,并规划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讲授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内容。新课标的制定对老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对待每一堂课都要做好精心的准备,促成高质量教学环境的形成。初中化学教学中老师应当避免题海战术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可以通过一题多解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例如,在记忆元素周期表时为避免学生走入死记硬背的胡同,引导学生挖掘元素周期表内各个元素之间的联系。比如同周期元素核外电子层数相同,而同族元素原子核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实际上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电子层构成存在直接关系,因此在讲解元素化学性质时,老师可以举一反三加深学生的记忆。比如惰性气体氦气核外层电子数为8,因此其具有非常稳定的化学性质在常温情况下既不表现氧化性也不表现还原性。氢元素易燃烧具有还原性,而同族的锂、钠、钾核外电子数与氢相同,因而其也应当表现出强烈的还原性,而实验结果恰恰证明了这一点。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不停的改变题设条件让学生解决同一类问题。这种方式通过适当的压力迫使学生打破思维定式进行快速的逻辑转换思考,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大有裨益。

四、 注重化学实验教学

化學实验演示作为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前应进行客观细致的设计,注意强化实验过程中学生“真感受”“真听”“真看”的能力,确保学生能够通过现象了解本质,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例如,在“置换反应”实验课程中,老师要以浅显的实验方法揭示内在的科学道理。一方面保证实验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保证实验不会过于复杂导致学生失去耐性,对实验课程产生排斥心理。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用简单实验的方法也可以用播放真实实验视频的方法。比如将干瘪的气球套置在反应器连通管出口,反应器中盛有硫酸溶液,实验时将锌条放入硫酸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反应后可以看到气球被充满。为了验证置换方程式的正确性,对气球内气体进行缓释点燃(这一过程具有一定危险性,应由老师完成),可以看到淡蓝色火焰,则证明气球中充满气体为氢气。在简单实验的基础上,老师可以此向学生展示现代科学技术中利用反冲原理的设备。结合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火箭发射的过程,看似复杂其实其基本原理与气球的反冲是一样的,通过化学反应释放大量的气体产生产生反冲力。通过拓展视野的方式同样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实验复习课中,老师可以将主要精力花费在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实验,如在化学反应理论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制作简易的化学反应装置,呈现有趣的化学现象。通过这类实验演示让学生明白反应作用的具体表现,然后加以引导向学生阐述物质转化形式。例如氧化还原反应将低价态铁离子氧化到高价铁离子,此时溶液显色剂会发生颜色改变。在一系列合理科学的实验演示下,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知识串联起来,从而构建自己的理论框架,促进学习的有效性。

学生的交流过程也是促进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通过相互沟通发现彼此的优点与缺点能够在实验过程中更加准确地找到自己的分工,从而促成实验的顺利进行。可见,在化学实验复习课中,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分组,主要考虑到学生的理论掌握水平与动手能力差异性,将每个小组成员进行均匀搭配,形成优劣互补。如,一些学生理论能力强但动手能力却不好,这就可以将他们进行组合分配。一方面通过实验交流可以让理论基础好的学生为理论基础较差的学生答疑解惑。另一方面,通过共同动手,可以增进小组整体对知识的理解深度,达到培养他们核心素养的目标。此外,小组实验通过引导讨论,能够让学生更多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良性循环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五、 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

信息科学的发展为教育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当前,多媒体教学在初中各学科当中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大部分学校都配备了相应的硬件设备,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不仅能够降低老师备课的难度,还能通过视频、音频等模式让知识的讲授变的更加便利、直观。在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的教学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因此,老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海量资源并结合多媒体设备创设更多生动有趣、高质量的课堂。例如在解决一些有机化学分子构型问题时,老师可以从网络中获取相关视频资源,将纸面二维图形在屏幕上以三维形式展现出来,这便使线段寻找、辅助线构造变得更加直观更容易想象,给学生以豁然开朗的解题体验。另外,借助网络资源与多媒体设备,老师可以适当地为学生展示一些化学领域的前沿科技成果,帮助学生提升对基础化学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

六、 总结问题创新方法

教学事业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始终伴随着问题的产生、问题的反思与解决。而正是各式各样不足之处的出现才能使教育经验不断累积,为教育创新提供基础条件。因而,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总结与反思,不断完善方法以适应新课标教学要求。在课堂中,老师要善于聆听学生的意见,在课堂后要习惯于查漏补缺,为全面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七、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升对化学基础学科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结合新课程标准从互动教学、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灵活处理问题、实验教学、利用互联网多媒体资源、总结问题完善解决方案等层面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实践策略,希望对行业进步有所借鉴。

参考文献:

[1]吴晓芳.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1):291-292.

[2]赵芸.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低效的原因及其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0):238-239.

THE END
0.扬智慧校园风帆享饕餮信息盛宴——新密市第一初级中学举行信息为了全面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信息化教师队伍,切实提高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水平,更好的服务于信息化教学,推进“三段五环节”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索,更加及时、全面、准确地应用信息化教学改革,2021年2月25日上午新密市一初中在后礼堂举行全体教职工信息技术培训会。 jvzquC41yy}/onnrkct/ew45hqhu|?y
1.教师必备的50个网站(新闻+教案+课件下载+视频+学习),赶紧收藏备用《中国教育报》电子版 http://http://paper.jyb.cn/ 《中国教师报》电子版 http://paper.chinateacher.com.cn/ 中国教育新闻网 http://www.jyb.cn/ 搜狐教育 http://learning.sohu.com/ 腾讯教育 http://edu.qq.com/ 上海教育新闻网 http://www.shedunews.com/ 02 教案资源类 展开剩余 86 % 评论jvzquC41nggsprsi0uuiw7hqo1g08@>834<49h6433855<9
2.小学语文小学作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 教学计划|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教学反思|数列求和教学反思 诗词名句|端午的诗句 日记大全|观察日记[经典] 最新推荐 jvzquC41zkgpz~j0twoxgw3eqo5
3.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为中学英语教师提供课件,教案,教学论文,试题等教学资源jvzquC41yy}/t~nygp4dqv4gp1
4.优翼教学资源网youyi100.com网友收藏链接标题:优翼教学资源网 - 小学|初中|中考,课件,教案,学案共享平台! 所属网站:youyi100.com 被收藏次数:1次 发现者:uewoqgxz 最先发现时间:2020-09-17 18:23:50 所有收藏用户:uewoqgxz SEO综合查询Google PageRank Sogou RankAlexa Rank 网站权重查询百度查询 jvzq<84o0h}pn7hp1unpyhxe0rnqA~wnkfC28>;;5;;
5.优翼网优翼教学资源首页优翼丛书官方网站,提供小学、初中教学资源的下载、共享及其他丰富的教学功能性内容!旗下丛书:学练优,新领程,时习之,优干线,阅读与积累,同步作文,同步口算,必考口算,小学升学总复习,优翼字帖,英语字帖。jvzquC41yy}/{xz{k3610lto1
6.初中教学工作计划范文汇总8篇根据学校及区教研室的计划和要求,结合教研组自身情况,本学期教研组工作开展的重点①以读书研究为引领,围绕读书活动开展教学、教研活动。②建立数学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③在每个年级以竞赛的形式,抓双基的落实。 三、具体工作要点 (一)以读书研究为引领,围绕读书活动开展教学、教研活动。jvzquC41yy}/qq6220ipo8pcqunj1sncqz{flrmwc1<36?;50jznn
7.优翼教学资源网www.youyi100.com网友收藏链接标题:优翼教学资源网-小学|初中|中考,课件,教案,学案共享平台! 所属网站:www.youyi100.com 被收藏次数:1次 发现者:pscjhkbr 最先发现时间:2017-09-08 08:37:48 所有收藏用户:pscjhkbr 您也可以收藏:收藏该链接 链接相关查询: 友情提示: 信息由用户自行发布,如果发现收藏链接错误或不符合法规或造成侵权jvzq<84yyy4gyxq0ep5tjx|aue4qjyDwtnoe?::662989
8.优翼教学资源网官方网站入口优翼教学资源网入口优翼教学资源网特点 图书产品 小学和初中各学科教学课件与教案资源下载入口,包含学练优、新领程、优干线等最新图书的配套资源。 电子样书 可在线预览小学和初中学段新领程、学练优、优干线、古新特等图书的电子版本。 小升初/中考 包含小学总复习、湖北中考专区、湖南中考专区、贵州中考专区、安徽中考专区。 jvzquC41yy}/y‚|{z0ipo8lqpirvg8:44:<60qyon
9.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试卷|课件|计划|总结|作文|论文|教案|反思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为义务教育打造免费的绿色教学课件网,提供各科试卷PPT课件教案作文等免费下载,是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类的优秀网站,老师、家长、学生的好帮手!jvzquC41e|4muyo{0eun1
10.[好学网]好学网(huanle800.com)是专门为中小学生所打造的学习资源平台,里面的包含了中小学生所有的教学课程,经过分类细化整理,让你尽快的找到你所需的教材资源,是家长和学生的好助手!jvzquC41yy}/j~fpng>127hqo1
11.教学资源网―教学|考试|小升初|中考|高考|图书配套|备课资源|触手教学资源网,是一家为小学、初中、高中提供教学资源服务的专业网站,拥有海量试卷、试题、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每日更新教学资料2000多套,为教师提供及时的教考信息、丰富的备课资料,并为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提供专业、有效的指导。教学资源网更新快、内容全、质量高,网站jvzq<84eqpypnn3ld36127hqo1
12.初中体育教学论文(10篇)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体育教学论文(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初中体育教学学生伤害事故防范策略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伤害事故的诱因 1.中学生的安全意识淡薄 作为“00后”的现代中学生,他们个性十分鲜明,喜欢争强好胜,乐于在同伴或者老师面前表现自己jvzquC41yy}/dj~ycvii0ls1lkgp{~qwpyko1}n{wlobqzgnwtxgw4832710qyon
13.教师之家教师之家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全面优质的中小学教学资源,我们的目标是让教学资源下载更简单,让老师备课轻松!jvzquC41yy}/tnslkcutjn3eqo5
14.教学资源网—教学|小学|中考|高考|备课资源|触手可及的教考专家教学资源网,是一家为小学、初中、高中提供教学资源服务的专业网站,拥有海量试卷、试题、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每日更新教学资料2000多套,为教师提供及时的教考信息、丰富的备课资料,并为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提供专业、有效的指导。教学资源网更新快、内容全、质量高,网站jvzq<84vkpmmk7od32610lto1Fkgc~qv0cyq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