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大全

认证主体: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下载本文档

1、.一、基本知识、数与代数a、数与式:1、有理数有理数:、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分数正分数/负分数数轴:、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外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与原点距离相等。、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绝对值:、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他的本身

2、、负数的绝对值是他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有理数的运算:加法:、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把绝对值相加。、异号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一个数与0相加不变。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乘法:、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得0。、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除法:、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一个数的倒数。、0不能作除数。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a叫底数,n叫次数。混合顺序:先算乘法,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要先算

3、括号里的。2、实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平方根:、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一个正数有2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为0/负数没有平方根。、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立方根:、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求一个数a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开立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实数:、实数分有理数和无理数。、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完全一样。、

4、每一个实数都可以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3、代数式代数式:单独一个数或者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合并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就叫做合并同类项。、在合并同类项时,我们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4、整式与分式整式:、数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单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整式运算:加减运算时,如果遇到括号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幂的运算:am+an=a(m+n) (am)n=amn (a/b)

5、n=an/bn 除法一样。整式的乘法:、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他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他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律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外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精品.公式两条: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整式的除法:、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后,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他的指数一起作为商的一个因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分解因式: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

6、这种变化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方法:提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分式:、整式a除以整式b,如果除式b中含有分母,那么这个就是分式,对于任何一个分式,分母不为0。、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分式的运算:乘法: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除法:除以一个分式等于乘以这个分式的倒数。加减法:、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异分母的分式先通分,化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分式方程:、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分式方程。、使方程的分母为0的解称为原方程的增根。b、方程与不等式1、方程与方程组一元一次方程:、

7、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或乘以或除以(不为0)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去分母,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系数化为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适合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一元二次方程:只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项的最高系数

8、为2的方程1)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函数的关系大家已经学过二次函数(即抛物线)了,对他也有很深的了解,好像解法,在图象中表示等等,其实一元二次方程也可以用二次函数来表示,其实一元二次方程也是二次函数的一个特殊情况,就是当y的0的时候就构成了一元二次方程了。那如果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出来,一元二次方程就是二次函数中,图象与x轴的交点。也就是该方程的解了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大家知道,二次函数有顶点式(-b/2a,4ac-b2/4a),这大家要记住,很重要,因为在上面已经说过了,一元二次方程也是二次函数的一部分,所以他也有自己的一个解法,利用他可以求出所有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1)配方法利用配方,使方

9、程变为完全平方公式,在用直接开平方法去求出解(2)分解因式法提取公因式,套用公式法,和十字相乘法。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时候也一样,利用这点,把方程化为几个乘积的形式去解(3)公式法这方法也可以是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万能方法了,方程的根x1=-b+b2-4ac)/2a,x2=-b-b2-4ac)/2a3)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1)配方法的步骤:先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再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再同时加上1次项的系数的一半的平方,最后配成完全平方公式(2)分解因式法的步骤:把方程右边化为0,然后看看是否能用提取公因式,公式法(这里指的是分解因式中的公式法)或十字相乘,如果可以,就可以化为乘积的形式精

10、品.(3)公式法就把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系数分别代入,这里二次项的系数为a,一次项的系数为b,常数项的系数为c4)韦达定理利用韦达定理去了解,韦达定理就是在一元二次方程中,二根之和=-b/a,二根之积=c/a也可以表示为x1+x2=-b/a,x1x2=c/a。利用韦达定理,可以求出一元二次方程中的各系数,在题目中很常用5)一元一次方程根的情况利用根的判别式去了解,根的判别式可在书面上可以写为“”,读作“diao ta”,而=b2-4ac,这里可以分为3种情况:i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不相等的实数根;ii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相同的实数根;iii当b,a+cb+c在不等式中,如果减去同一个

11、数(或加上一个负数),不等式符号不改向;例如:ab,a-cb-c在不等式中,如果乘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不改向;例如:ab,a*cb*c(c0)在不等式中,如果乘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改向;例如:ab,a*cb*c(c0)如果不等式乘以0,那么不等号改为等号所以在题目中,要求出乘以的数,那么就要看看题中是否出现一元一次不等式,如果出现了,那么不等式乘以的数就不等为0,否则不等式不成立; 3、函数变量:因变量,自变量。在用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时,通常用水平方向的数轴上的点自变量,用竖直方向的数轴上的点表示因变量。一次函数:、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b为常数,k不等于0)的

12、形式,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当b=0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把一个函数的自变量x与对应的因变量y的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在直角坐标系内描出它的对应点,所有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叫做该函数的图象。、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在一次函数中,当k0,bo,则经234象限;当k0,b0时,则经124象限;当k0,b0时,则经134象限;当k0,b0时,则经123象限。、当k0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当x0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少。空间与图形a、图形的认识1、点,线,面点,线,面:、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面与面相交得线,线与线相交得点。、点动

13、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精品.展开与折叠:、在棱柱中,任何相邻的两个面的交线叫做棱,侧棱是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棱柱的所有侧棱长相等,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相同,侧面的形状都是长方体。、n棱柱就是底面图形有n条边的棱柱。截一个几何体: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图形,截出的面叫做截面。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多边形:他们是由一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依次首尾相连组成的封闭图形。弧、扇形:、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所组成的图形叫扇形。、圆可以分割成若干个扇形。2、角线:、线段有两个端点。、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将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形成了直线。直线没有端

14、点。、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比较长短:、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角的度量与表示:、角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是这个角的顶点。、一度的1/60是一分,一分的1/60是一秒。角的比较:、角也可以看成是由一条射线绕着他的端点旋转而成的。、一条射线绕着他的端点旋转,当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时,所成的角叫做平角。始边继续旋转,当他又和始边重合时,所成的角叫做周角。、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平行:、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

15、线与这条直线平行。、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3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垂直平分线:垂直和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垂直平分线。垂直平分线垂直平分的一定是线段,不能是射线或直线,这根据射线和直线可以无限延长有关,再看后面的,垂直平分线是一条直线,所以在画垂直平分线的时候,确定了2点后(关于画法,后面会讲)一定要把线段穿出2点。垂直平分线定理:性质定理:在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该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判定定理:到线段2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角平分线

16、:把一个角平分的射线叫该角的角平分线。定义中有几个要点要注意一下的,就是角的角平分线是一条射线,不是线段也不是直线,很多时,在题目中会出现直线,这是角平分线的对称轴才会用直线的,这也涉及到轨迹的问题,一个角个角平分线就是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该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判定定理: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该角的角平分线上正方形: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性质: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的一切性质判定:1、对角线相等的菱形2、邻边相等的矩形二、基本定理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

17、知直线垂直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精品.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推论3 三角形的一

18、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 两个三角形全等24、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等腰三角形

19、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31、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

20、的距离相等40、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

21、=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精品.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 形是平行四边形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平行四

22、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23、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 形是等腰梯形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

24、一腰80、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l=(a+b)2 s=lh83、(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 如果 ad=bc ,那么a:b=c:d84、(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5、(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 那么(a+c+m)(b+d+n)=ab86、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87、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

25、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 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

26、sss)95、定理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精品.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

27、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定理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110、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111、推论1、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

28、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112、推论2 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11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114、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115、推论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116、定理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117、推论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118、推论2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119、推论3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

29、形是直角三角形120、定理 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121、直线l和o相交 dr、直线l和o相切 d=r、直线l和o相离 dr122、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123、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124、推论1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125、推论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126、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127、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128、弦切角定理 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129、推论 如果两个弦

30、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130、相交弦定理 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131、推论 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132、切割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133、推论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 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134、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135、两圆外离 dr+r 、两圆外切 d=r+r、两圆相交 r-rdr+r(rr)、两圆内切 d=r-r(rr) 、两圆内含 dr-r(rr)136、定理 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

31、分两圆的公共弦137、定理 把圆分成n(n3):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精品.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边形138、定理 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139、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140、定理 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141、正n边形的面积sn=pnrn2 p表示正n边形的周长142、正三角形面积3a4 a表示边长143、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360,因此k(n-2)180n=360化为(n-2)(k-2)=41

32、44、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145、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146、内公切线长= d-(r-r) 外公切线长= d-(r+r) 一、常用数学公式公式分类 公式表达式乘法与因式分解 a2-b2=(a+b)(a-b)a3+b3=(a+b)(a2-ab+b2)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 |a+b|a|+|b|a-b|a|+|b|a|b-bab|a-b|a|-|b| -|a|a|a|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判别式b2-4ac=

33、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b2-4ac0 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某些数列前n项和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2+4+6+8+10+12+14+(2n)=n(n+1)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13+23+33+43+53+63+n3=n2(n+1)2/4 1*2+2*3+3*4+4*5+5*6+6*7+n(n+1)=n(n+1)(n+2)/3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注:其

34、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二、基本方法1、配方法所谓配方,就是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通过配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其中,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配方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它的应用十分非常广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经常用到它。2、因式分解法 精品.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因式分解是恒等变形的基础,它作为数学的一个有力工具、一种数学方法在代数、几何、三角等的

35、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有许多,除中学课本上介绍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外,还有如利用拆项添项、求根分解、换元、待定系数等等。3、换元法 换元法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应用十分广泛的解题方法。我们通常把未知数或变数称为元,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式子中,用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一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子,使它简化,使问题易于解决。4、判别式法与韦达定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属于r,a0)根的判别,=b2-4ac,不仅用来判定根的性质,而且作为一种解题方法,在代数式变形,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研究函数乃至几何、三角运算中都有非常

36、广泛的应用。韦达定理除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另一根;已知两个数的和与积,求这两个数等简单应用外,还可以求根的对称函数,计论二次方程根的符号,解对称方程组,以及解一些有关二次曲线的问题等 5、待定系数法在解数学问题时,若先判断所求的结果具有某种确定的形式,其中含有某些待定的系数,而后根据题设条件列出关于待定系数的等式,最后解出这些待定系数的值或找到这些待定系数间的某种关系,从而解答数学问题,这种解题方法称为待定系数法。它是中学数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6、构造法在解题时,我们常常会采用这样的方法,通过对条件和结论的分析,构造辅助元素,它可以是一个图形、一个方程(组)、一个等式、一个函数、一个

37、等价命题等,架起一座连接条件和结论的桥梁,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这种解题的数学方法,我们称为构造法。运用构造法解题,可以使代数、三角、几何等各种数学知识互相渗透,有利于问题的解决。7、反证法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法,它是先提出一个与命题的结论相反的假设,然后,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正确的推理,导致矛盾,从而否定相反的假设,达到肯定原命题正确的一种方法。反证法可以分为归谬反证法(结论的反面只有一种)与穷举反证法(结论的反面不只一种)。用反证法证明一个命题的步骤,大体上分为:(1)反设;(2)归谬;(3)结论。反设是反证法的基础,为了正确地作出反设,掌握一些常用的互为否定的表述形式是有必要的,例如:是、不是;存在、不存在;平行于、不平行于;垂直于、不垂直于;等于、不等于;大(小)于、不大(小)于;都是、不都是;至少有一个、一个也没有;至少有n个、至多有(n一1)个;至多有一个、至少有两个;唯一、至少有两个。归谬是反证法的关键,导出矛盾的过程没有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初中全科思维导图全汇总!涵盖3年各科所有知识点,建议人手一份!(可打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点总结与知识体系建构,是极具效率的一种学习方式,既可以查漏补缺,又可以提高效率! 今天分享给大家的就是初中全部九个学科的思维导图,希望对孩子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点击可查看大图)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治 jvzquC41o0ypj~3eqo5b1==6:6;289d343736<6;
1.初中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jvzq<84yyy4489iqe0ipo8iqewsfp}4391734A4381<98<5792e22<<4:5:727xjvor
2.初中知识点总结大全初中知识点总结大全初中知识点总结大全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话题,因为初中涵盖了多 个学科的知识。以下是初中各学科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语文: 1. 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句式 2. 现代文的写作技巧和文学常识 3. 名著和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和分析 数学: 1. 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运算 2. 代数式的展开和因式分解 jvzquC41o0jpe7|gpfud0lto1d653@6g23jdg==9hhhgdkj4c6;82=jdhc
3.2024北京初中各学科知识点&学习方法合集!2024北京初中各学科知识点&学习方法合集!初中是小学到高中学段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道桥梁,在初中打牢基础知识不仅能助力孩子考上理想高中,对未来的升学及发展也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北京中考在线持续收集北京初中各学科知识要点击学习方法,以汇总表格形式分享出来,以供同学们参考练习。 jvzquC41yy}/|ppcq0ipo8m146369618:?9:7mvon
4.中考各科知识点集锦中考各科知识点集锦 探究题在中考语文试题中闪亮登场 文章摘要:探究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课题进行探究的新型学习活动。近两年的中考中,探究题在语文试题中闪亮登场,很好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那么,什么是探究jvzquC41yy}/qq6220ipo8jqpmlcx43:282:;3jvor
5.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大全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它是语文学习的第一步,涉及到的知识点很多,所以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供大家阅读参考。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称谓 1、第一人称:吾余我 2、鄙人、小人(自己的谦称)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412>428681:63:;:99a716>=;65?:0|mvon
6.初中各年级各学科知识点串讲3月2日 初三化学知识点串讲 荣顺杰 2月25日《中考题型解法之技巧》(一)"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特殊时期,中国教育电视台和广大师生在一起,共同战“疫”,我们在行动! 中国教育电视台精心筹划,疫情期间免费为全国小学生、初三、高三学生提供“教育部新编小学部编版教材同步课”;“初三数学、物理、化学串讲课”jvzq<84yyy4dgwyx0et0|88696731
7.初中化学必备知识点大全初中化学必备知识点大全 对于初中生来说,化学是一门全新的科目,化学需要学习哪些知识,需要怎么学,一直是学生们想知道的。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必备知识点大全,希望对大家有用! 初中化学知识点1 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点燃 2Mg +O2 2MgO 2Mg +O2注:MgO:白色固体 点燃 4Al +3O2 2Al2O3 4Al +3O2jvzquC41o0ui3950eqs0j~fzwg593@;9;0nuou
8.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大全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梳理 圆需要大家掌握的知识体系概括起来主要包括3块内容:与圆有关的性质,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与圆有关的计算。上周给大家总结了与圆有关性质的考点,今天将为大家总结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和与圆有关的计算。 一、考点分析考点一、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jvzq<84yyy4qnjsuwo4dp8pcqunj1ƒmqpiqbq|mwzwk06;67;0nuou
9.初中地理基本知识点大全11篇初中地理基本知识点大全11篇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初中地理基本知识点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篇(1) 电磁学是高中物理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主要包括电场、磁场、电磁感应、恒定电流、交变电流、电磁波等等,内容庞杂,很多概念非常抽象,对jvzquC41|iig{7kcdkgp0lto0et0jjtygp528<=;0jznn
10.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11篇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11篇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篇(1) (a,b,c为常数,a≠0,且a决定函数的开口方向,a>0时,开口方向向上,a<0时,开口方向向下,iai还可以决定开口大小,iai越大开口就越jvzquC41cs4gckncq0ipo7hp1jgpyns1388497mvon
11.初中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初中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2020年的中考就要到了,同学们在总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接下来给大家分享初中数学的重要知识点,供参考。 概率 1.随机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做随机事件。 2.互斥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叫做互斥事件。 3.对立事件:即必有一个发生的互斥事 jvzq<84yyy4dj~xcp0ipo8jqpmlcx4:83780qyon
12.初中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PDF版全科百度云网盘下载初中英语词汇汇总.pdf 24.1M 初中语文知识图谱.pdf 232KB 初中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PDF版全科百度云网盘jvzq<84yyy4rs|ywfgtu0lto1vnsgji/4662666/30nuou
13.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大全初中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人文社会科学、人们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如果你想学好语文,你必须掌握语文的基本知识。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欢迎查阅! 初中语文核心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语文知识点 1.小说三要素:A人物B情节C环境 jvzquC41yy}/z~jzkng/exr1|k~vp8wgfkgo1l=69:790qyon
14.2021年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最完整的知识点大全(81页)2021年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最完整的知识点大全.doc 81页内容提供方:132***5705 大小:1.06 MB 字数:约4.86万字 发布时间:2021-08-26发布于江苏 浏览人气:379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2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2021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31694?4742:25;7252645=60uj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