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我正在学校上数学课,然后脑子里突然蹦出一段旋律。”
凭借“开口脆”的嗓音、风趣的表达,视频在B站上收获900万+播放量和80万+点赞量,登上B站推荐排行榜第一名。
今年开始,社交媒体上多了一个热词——“深圳女孩”,被认为是对“深圳女孩”爱“搞钱”现象的总结。
本文部分图片由受访对象提供。
“万物”皆可创作
今年15岁的张宇宣,就读于深圳艺术学校,是一名初三学生。
深圳艺术学校是深圳唯一一所全日制公办艺术中等专业学校,钢琴演奏家李云迪、陈萨等人均从这里走出。
在安静的校园里,扎着蓬松马尾辫的张宇宣身着校服,见到记者笑容腼腆,与网络视频里活泼的形象不同,现实生活中的张宇宣十分文静,质朴而青春。
张宇宣在小提琴比赛中获奖。
“从小我就对音乐非常感兴趣,和父母商量想走音乐这条路,家人都很支持。”张宇宣说。
在张宇宣的老师看来,她有较高的音乐悟性,并且敢于尝试。
笔袋摇动、敲击桌面、晃动水杯……在张宇宣的世界里,万物皆可演奏、创作。2020年10月,她在B站上传的视频《只用水杯和笔袋就能做出一首歌???学生党在学校不用乐器也可以做歌!!!》获得190万播放,近20万点赞。“666”“乐感好好”“太牛了”,视频的弹幕留言里,一片惊奇与欢乐。
在日常生活中,张宇宣经常把自己的奇思妙想、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并创作成歌词。有时候,脑海中突然冒出了旋律,她会哼出来,录到手机里,然后写成乐谱。
“音乐天赋+视频技术”斩获人气
“我其实是朋友们的‘开心果’,也一直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张宇宣说。
小学四年级,张宇宣有了自己的第一部手机,随后开始接触社交媒体。2019年4月,13岁的张宇宣上传了第一个B站视频。从一开始连“一键三连”都不懂,到慢慢成为专业UP主,“音乐天赋+视频技术”让她斩获人气。
那年12月18日,她发布了一个翻唱视频,很快点击就过了百万。10天后的她趁热打铁,在B站发布原创音乐视频《December Composer》,同样迅速播放过百万。将近大半年的时间,她已在B站收获了40多万粉丝关注。
张宇宣与一位15岁爱尔兰少女共同演唱的歌曲,受到不少粉丝点赞。“我之前就看到她唱的歌,很喜欢她,在看到她进驻B站后,就给她发私信,想认识一下,随后双方就合作了这首歌,她的账号也涨了好几万粉丝,她也在自己的海外社交账号上发布、受到网民喜欢。”
“摘掉‘13岁’这个标签真的就那样”“这个像十几岁的女孩?长得也太着急了吧”“真以为自己很有两把刷子是吗”……张宇宣云淡风轻、认真质朴的歌声中,弹幕里不断显现网友“保护”“点赞”的留言。
更多的网友喜欢叫她“宣总”。4月10日,在超1000人的“这是宣总de大群”粉丝群里,欢乐的祝贺语刷屏不断。当天,张宇宣B站粉丝超100万,很多潜水的群友“现身”,“恭喜宣总一百万!”
“深圳女孩”的心愿
在“出圈”之后,张宇宣收到了不少音乐综艺节目的邀约,但她都以自己年龄还小拒绝了。
短期来说,张宇宣希望研究新的音乐风格,提升自己的网易云音乐排名。“之前是5%,不显示具体名次,现在已经是500多名了。”
而长远一点的计划,还是继续学习。“我想去伯克利音乐学院这样的国外院校学习,未来想当一个创作歌手,做一个能唱歌的UP主也挺好。”
根据B站的商业模式,获得很多播放量、点赞量的视频,UP主可以获得一定收益,张宇宣已经获得了数万元。“对于我这样的初中生来说已经很好了,更坚定了我将音乐路走下去的信心。”
张宇宣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爸爸从事设计工作,妈妈是会计。因为一个偶然的考试机会,她入读了深圳罗湖区的民办百仕达小学。“学校有全英文授课的课程,这也让我能够较早接触英文,并渐渐熟练地使用英文演唱。”
“我很喜欢深圳。”张宇宣说,她在深圳长大,也通过夏令营去过不少城市,感受到深圳的包容氛围。
想去海外学习音乐,成为创作歌手,想拿格莱美奖……张宇宣说,她“想去不同的地方走走看看,想把小提琴、流行音乐、中国文化等融合在一起”。目前,她正在为学校校歌创作一段说唱词曲,希望能让校歌“更年轻”。
“到目前,我已经创作了26首歌,没有发布的还有几十首歌。”张宇宣说,现在自己平均一两周做一个视频,两三周发一首歌,“生活中的东西,都可以写成歌,我想一直唱下去”。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