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莱德是当代美国著名教育家,他对课程理论做了大量研究,并在研究基础上为课程层次建立了概念框架。在对课程概念框架的研究过程中古德拉德发现人们对课程的探讨实际上涉及了多个层次的不同内涵的课程概念。在此基础上古德拉德对课程概念体系进行了划分得出了不同类型的课程: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与经验的课程。
1.理想的课程——我们未来需要怎么样的人
理想的课程是指由一些研究机构、学术团体与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
除了一些以操作验证目的的实验之外一般并不作具体实施,多以观念及理念的形式存在并表达,且极少能够以最初的形式呈递给学生。
理想的课程的设计建立在教育学与心理学等原理基础之上,从理论以及实践的角度论证课程的必要性。其体现了人们对于课程与教学的期望,而为了能够具有实践价值并发挥作用,在制定的时候须有一定的活动与过程的指导的相关内容。
2.正式的课程——课程标准和教材
3.领悟的课程——教案
领悟的课程指的是任课教师对正式的课程所领悟而形成的课程。
由于不同教师对于正式的课程有着不同的理解与解释的方式,所以他们对课程的领会与正式的课程之间会有一定的差距,而这个差距就会影响课程所预期的结果的获得。
4.运作的课程——上课
运作的课程指的是教师在 课堂上所实际实施的课程。
教师领会的课程与所实施的课程之间的差距也是很大的,此差距的产生很大程度地受到教师的理论认识理解深度、实践教学能力、学校课堂条件以及学生的发展水平的影响。
5.经验的课程——学生从老师那里得到的知识
经验的课程指的是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实际上体验到的东西。
由于学生有着不同的经验基础而形成了自己对事物特定的理解,不同学生听同一堂课会有不同的体验或是学习经验。并且这些经验才是该课程最终对学生的实际影响,决定了课程对学生的作用以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