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机构信息公开

根据2023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中小学2023学年度课程计划及其说明的通知》内容,按照中央和本市有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规范课程教学工作、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要求,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2023学年七宝鑫都课程实施方案。

一、学校基本情况

学校地处闵行区联农路 626号,是一所秉承七宝中学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公办中学。现有初中四个年级47个班,2123名学生。教职工200多人。

校园占地面积 35639平方米,建筑面积33849平方米。学校有无线网络和视频监 控报警系统等现代化设施,教室统一安装有多媒体教学系统、校园广播系统;各类辅 助教室配置齐全,建有化学、物理、生命科学、地理、劳技、音乐、舞蹈等专用教室,学科器材和仪器设备均按标准配备。经申请还创建了科创实验室、心理活动室等专业教室。

建校四年来,学校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先后获得包括上海市中小学依法治校标准校、上海社科院绿色数字化发展研究中心“零碳校园”、上海市青少年“明日科技之星”评选活动贡献奖、世界气象日科普活动”优秀 组织学校”、“闵行区文明校园”、闵行区“健康校园”、“垃圾分类精品单位”等各类综合荣誉 。

二、课程培养目标

学校以“合作、竞争、求实、创新”为校训,秉承七宝中学“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办学理念和“平民本色,精英气质”的育人追求,全面打造科技创新和英语教学特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达到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与各种社会资源融合,设计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学校课程体系。

三、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

(一)完善三类课程与管理架构

学校课程发展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

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依据学校英语、科技特色创建,结合学校师资情况,尊重学生个体发展的实际需求,依托莘庄工业区社会资源,依据上海市年度课程计划,对学校课程架构进行梳理与整合,从课程内容组织架构与课程管理组织架构两个方面完善学校课程管理架构,进一步明确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责。

1、课程内容组织架构

依据双减政策与学校特色课程发展的要求,在原本的课程架构中作出调整,具体参见表1、表2。

(1)国家基础课程融合课后延时辅导类课程。课程教学中心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规划课后延时辅导类特需课程——基础补缺、专项提优、资优培育等。

(2)探究型课程融合学科探究与科创特色课程。课程教学中心强化学科探究课程

计划与成果,科创中心将科创基础理论与文献检索知识纳入常规课程规划。

(3)拓展型课程融合学科拓展与社团。学科拓展聚焦语言人文类与数理思维类课

程规划,社团聚焦体育竞技类与艺术人文类。

表1 七宝鑫都(初中)2023学年度课程计划

年级周课时课程、科目六七八九说明基础型课程语文5555+1(1)初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安排在八年级上学期,作为必修内容,利用道德与法治课、班团队课、校本课程等统筹安排课时,平均每周1课时。(2)生命科学课程在八、九年级开设,八年级:2课时,九年级:1课时。(3)在保证劳动技术课程总课时数为170课时的前提下,可调整六至九年级的劳动技术课程设置,可与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整合实施,落实劳动教育要求。(4)信息科技安排六年级开设,2课时。(5)六年级每周开设1课时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活动课。(6)九年级今年没有历史课程(2024学年开始),新政基础型课程历史课程根据课程性质安排给语文课程1课时,道德与法治课程1课时。数学4445外语4444道德与法治1122+1科学23物理22化学2生命科学21地理22历史23/音乐11美术11艺术22体育与健身3333劳动技术112心理1信息科技2周课时数27272928拓展型课程学科类、活动类(含体育活动)4423(1)六至八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安排写字课。(2)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含体育活动),落实每天30分钟大课间。六至九年级每周安排2课时用于体育拓展,其中八年级1课时体育活动因场地限制原因安排至课后延时服务一。(3)各年级学科类、活动类科目每周至多不超过1课时,开设短周期的学科类、活动类科目,供学生选择。部分活动类科目可与学生体育活动相结合。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分配学科类、活动类拓展型课程以及探究型课程的课时。班团队活动1111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每学年2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由课程教学中心和学生发展中心协调安排。结合学校科创、英语特色开设探究型课程。探究型课程2222晨会或午会每天15-20分钟广播操、眼保健操每天约40分钟每天安排一次广播操,上、下午各安排一次眼保健操。周课时总量34343434每课时按40分钟计。

年级

周课时

课程、科目

说明

语文

5+1

(1)初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安排在八年级上学期,作为必修内容,利用道德与法治课、班团队课、校本课程等统筹安排课时,平均每周1课时。

(2)生命科学课程在八、九年级开设,八年级:2课时,九年级:1课时。

(3)在保证劳动技术课程总课时数为170课时的前提下,可调整六至九年级的劳动技术课程设置,可与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整合实施,落实劳动教育要求。

(4)信息科技安排六年级开设,2课时。

(5)六年级每周开设1课时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活动课。

(6)九年级今年没有历史课程(2024学年开始),新政基础型课程历史课程根据课程性质安排给语文课程1课时,道德与法治课程1课时。

数学

外语

道德与法治

2+1

科学

物理

化学

生命科学

地理

历史

音乐

美术

艺术

体育与健身

劳动技术

心理

信息科技

周课时数

27

27

29

28

学科类、活动类

(含体育活动)

(1)六至八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安排写字课。

(2)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含体育活动),落实每天30分钟大课间。六至九年级每周安排2课时用于体育拓展,其中八年级1课时体育活动因场地限制原因安排至课后延时服务一。

(3)各年级学科类、活动类科目每周至多不超过1课时,开设短周期的学科类、活动类科目,供学生选择。部分活动类科目可与学生体育活动相结合。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分配学科类、活动类拓展型课程以及探究型课程的课时。

班团队活动

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

每学年2周

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由课程教学中心和学生发展中心协调安排。

结合学校科创、英语特色开设探究型课程。

探究型课程

晨会或午会

每天15-20分钟

广播操、眼保健操

每天约40分钟

每天安排一次广播操,上、下午各安排一次眼保健操。

周课时总量

34

34

34

34

每课时按40分钟计。

表2 七宝鑫都探究型、拓展型课程设置

类型

项目

年级

课时

探究型课程

思辨阅读

6-9

1/周

科创探究(特色)

6-7

1/周

数理思维

1/周

物理实验

1/周

拓展型课程

(必修)

写字

6-8

1/周

体育与健身

6-9

1/周

体育活动

6-9

1/周

班团队活动

6-9

1/周

数理思维

6-7

1/周

化学实验

1/周

拓展型课程

(选修)

语言人文类:《古诗词鉴赏》 《访古探今》 《三环写作》 《写作进阶》 《现代文品读》 《我是朗读者》 《微写作》 《现代文阅读》 《中考古诗文趣赏》 《Funny listening&speaking》 《阅  英读书会》 《Get A in Reading 英语小组阅读》 《英语小  小书法家》《英才训练营》 《阅季花开》 《英语视听说》 《英美文化赏析》

6-8

1/周

数理思维类:《数学计算能力训练》 《数学基础素养提升》 《数学高阶 思维训练》 《数学核心素养能力提高训练》 《数学基础素 养提升》 《数学高阶思维训练》 《数学充电站》

6-8

1/周

综合技能类:《一起学篆刻》《“油画”大师艺术》《当跨学科遇上纪录片》《学史明智,鉴往知来》《历史与地理》《时政小达人》《奇趣博物馆》《舞蹈啦啦操》《中考羽毛球》 《踢跳拓展课》 《Python 程序设计》 《环境微生物》 《设计水的净化系统》 《视觉图像编辑》 《AI 上全能助手》  《PS 修图高手》 《社会生活适应》

6-8

1/周

社团

(选修)

体育健康类:《焦虑情绪管理》《鑫韵健美操社》《舞蹈啦啦操》《羽球社团》《篮球校队》《田径》《游泳》《武术社团》《篮球(女生)》 《乒乓球》 《空手道初段》 《跆拳道》《中考排球》《社会生活适应》 《健康社团》 《足球社》

6-8

1/周

科技创新类:

《3D 玩偶设计》 《HTML+CSS 网页设计》《鲜切蔬果保鲜器》《AI 在奇妙世界》《设计水净化系统》《玩转 Scratch》《桥梁模型设计与承重测试》《小小银行家》 《未来问题解决  实践》《火星家园》

6-8

1/周

艺术人文类:

《<山海经>趣味读写绘》 《主持人社团》 《中国传统绘画  —— 白描艺术》 《鼓号队》 《素描拓展俱乐部》 《合唱》 《“泥 ”塑节日文化》 《暖暖青春手帐社》 《中国舞社团》 《英语戏剧社》

6-8

1/周

(4)专题教育

充分利用晨会或午会、班团队活动以及其他开展集体教育活动的时间,根据不同学段学生年龄特点,采取学生喜闻乐见、富有启发的方式进行形式多样的时事教育活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发〔2020〕7号)、《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教材〔2020〕4号)的要求,切实加强对中学生的劳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组织开展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和本校实际、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活动。

确保初中生每学年不少于20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时间。其中,中学课程计划内的课时安排每学年至少2周,不足部分应在寒暑假、双休日或放学后完成。学校在双休日要主动与莘庄工业区共建,挖掘社区资源,加强对社区活动的组织和引导。

本学年将继续开展富有我校特色的校园五大节(感恩节、科技文化节、校园艺术节、英语文化节、体育文化节),进一步丰富教育教学路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自信、创新”的意识。校内专题教育安排及校园综合性活动五大节见表3、表4:

表3 七宝鑫都专题教育安排表

专题教育

专题教育形式

上课年级

课时

负责部门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课

六年级

1/周

心理健康中心

心理健康教育

年级大会

七-九年级

1/学期

心理健康中心

行规教育

晨会/班会

全校

2/学期

学生发展中心

安全教育、法制教育

班会/年级大会

全校

2/学期

学生发展中心

文明礼仪、诚信教育

班会

全校

2/学期

学生发展中心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班会

全校

4/学期

学生发展中心

爱国教育

晨会/班会

全校

1/学期

学生发展中心

劳动教育

午会

全校

10/学期

学生发展中心

红十字培训

年级大会

六年级

1/学期

学生发展中心

生态文明教育

晨会

全校

1/学期

学生发展中心

感恩教育

晨会/班会

全校

1/学期

学生发展中心

红领巾广播

午会

全校

1/周

大队部

表4 七宝鑫都校园五大节安排表

第四届体育文化节

(3月-4月)

运动是青春的主旋律,生命因运动而精彩。通过体育节活动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丰富体育文化内涵,发展学生体育特长,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四届科技文化节

(4月-5月)

科技节旨在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用理性的眼光和严谨的逻辑更全面更精准地看待问题、处理问题。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体验学习、创造、动手、动脑的乐趣。

第五届感恩节

(9月-10月)

利用感恩节系列活动架起家校社的桥梁,在活动中感受校园的美好,感恩师爱绵长,感恩父爱的无言,母爱的叮咛,让新时代的少年们学会感恩祖国感恩党。

第四届英语文化节

(10月-11月)

丰富英语学习体验、培养语言学习兴趣、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利用英语文化节将传统优秀文化和校英语教学特色结合,期待传统文化和特色英语碰撞擦出精彩火花。

第四届校园艺术节

(11月-12月)

“艺”彩纷呈,文化绵长。设计多个艺术节活动模块,围绕相应主题开展第四届校园艺术节,鼓励“小艺术家们”用他们的慧心巧思创造艺术作品。

2 、课程评价与管理组织架构

1)课程管理:课程常规管理紧密依靠任课教师与班主任协同管理、课程教学中

心、学生发展中心与学生科学研究院密切配合。

2)课程评价:本学年课程教学中心将出台课程评价、学生评价细则,进一步做好课程满意度问卷、学生多元评价等课程管理的基础工作,并尝试结合科技文化节、体育文化节、学科展示等机会,开展两类课程展示活动,丰富课程呈现形式、彰显学科特色、提升课程品质。

(二)提升课程质量监控水平

学校课程质量是教学工作的保障。提升课程质量重在强化常规管理、夯实校本研 修。一方面不仅抓实教学五环节的常规要求,而且要根据双减要求做好学生的个性化 辅导;另一方面依托校本教研助力课程内涵建设,不仅要做好校本教研方案,而且要细化教研组、备课组的研修进度与过程性管理。

1 、强化常规管理:课程教学中心将进一步加强对教案、教后反思、作业设计等 教学常规要求,定期开展组内检查、校级抽查与专项评比;制定课程质量评价标准,开展课堂教学满意度调查,指导教学改进。

2 、夯实校本教研:本学年将重点研制基础型课程单元教学方案,聚焦单元作业 设计、布置与反馈。加强并落实备课组、教研组活动,进一步提升组室团队协作能力,建设有品质的学科教学方案。

(三)构建多元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提升教学质量监控水平的有效手段。本学年课程教学中心将从以下 几个方面以构建多元评价为手段,实现对教学活动及教学质量的多维测量、分析与评定。

1 、开展多维测评,以评促教。

1)课堂教学听评制度:本学年将深入实施各条线课堂听评课,结合“教坛杯”从学科组、行政组、专家组三个层面开展备课组一周一评, 教研组、行政组两周一评、专家组一月一评的听、评课活动,增加听评课频度、提升教-评-研一体化的校本研修质量。

2)考试质量分析制度:本学年将继续做好一学期四次质量分析,阶段测试由各学科组组长组织同学科各年段分析,并上交分析报告;期中期末考试由年级组统一组

织本年级各学科质量分析,并完成本年级分析报告。

3)教学满意度测评:本学年将制定教学满意度测评问卷,结合区域教学评价内容与标准,由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共同参与制定并修改定稿。在此基础上将测评主体扩展到学科组、学生、家长各个层面,形成学科专业视角与社会视角的全貌测评机制。

2 、开展特色活动,丰富评价手段。语文学科月、英语文化节、艺术文化节等。

(四)聚焦作业管理与实施

在“双减 ”背景及五项管理的要求下,本学年将从以下两个方面抓实作业管理。

1、作业管理方案抓落实:本学年将进一步落实作业管理制度,加强对作业来源、设计、布置、批改、分析、反馈、辅导等全程管理,进一步完善作业管理细则、明确具体工作要求、履行作业管理主体责任、加强作业全过程管理。

2)健全作业管理制度:从落实作业总量监控责任、健全作业评价制度、落实教研组作业研究、家校合力监督作业管理等方面抓落实。

2、智慧纸笔智能作业管理

技术加持的教与学,更关注学为中心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结果性和过程性数据更有助于教与学的甄别、诊断与改进。力求通过“闵智作业及智慧笔应用”项目,实现教、练、评一体化,实现基于数据实证的课堂教学改进,以及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精准辅导和精准诊断。同时利用闵智作业平台,收集并建设校本教学内容资源库。

在区域创建智慧教育示范区的大背景下,学校将围绕各类教学场景,在六七年级开展智慧纸笔应用实践,以期在不改变学生纸笔作业习惯及教师批阅习惯的前提下,探索学生伴随式过程数据的收集及教学应用,精准诊断学情,推动差异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实现作业数据驱动因材施教。

课程建设是学校落实国家教育目的的关键,学校围绕着“立德树人”,为社会主义培养人才的目的,为了每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努力,我们将继续追求更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

THE END
0.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中小学2023学年度课程计划及其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沪府办〔2021〕4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沪教委规〔2018〕3号)等文件精神,市教委制定了上海市中小学2023学年度课程计划及其说明(见附件),现印发给你们,请转发至所属中小学和有关单位,并jvzquC41ud~y0vmgfw4tj7hp1v€hi87;4;<70qyo
1.2025学年第一学期上海市延安实验初级中学周课时安排表上海市延安实验初级中学六年级周课时安排表 课程名称 课时数(节) 语文 6 数学 5 外语 3 道德与法治 2 地理 2 科学 2 音乐 2 体育与健康 3 美术 1 劳动 1 信息科技 1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8 备注 1.课后服务时间:周二至周五15:35-17:45;周一16:20-18:20; jvzquC41{cyzeƒ3ejpkje7xj0et0kwkq1371288:454ivv
2.上海6年级语文、道德与法治和7年级历史新学期将启用全国统编教材新学期开学在即,记者今天从本市多所学校获悉,今年秋季开学,上海初中预备年级(6年级)语文、道德与法治和初一年级(7年级)历史课程均将启用全国统编本教材。 记者看到,全国统编本教材六年级语文课本共分6个单元、22篇课文。每一个单元由“阅读”“写作”“语文园地”等三部分组成。此外,全书还设有综合性学习”有朋自jvzquC41yy}/eww0ep5tjjsijco0uqz1oy0496:2:861}723:694>d746953A<70u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