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的向京艳在武汉市经营一家名叫“加十分”的服装厂,疫情来临之前,以加工制作校服为主。“全校统一的、班级定制的、有特色的、临时参加活动穿的,各种校服我们都能做。我们的客户集中在江浙沪一带,那边对有特色的定制校服需求比较大。旺季时我们一个月的销售额在两三百万元左右。”向京艳说。
向京艳工厂的另一个特色是工人全都是“宝妈”。她说,“我们厂成立3年左右了,一共有120多名工人,都是有小孩的妈妈,最开始成立工厂时就有人向我建议说,‘宝妈’平时在别的厂找工作不是很容易,我就想把大家组织起来干点事,就在学校旁边租了房子开始做起校服加工。”
武汉“加十分”服装厂厂房场景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袭武汉,向京艳的工厂遭遇重创。“从过年放假回家开始,我们厂就一直没能开工,一直到5、6月份才能正常开工。因为服装厂是计件算工资,没法开工,做不了衣服,工人就拿不到这笔收入。那时候有人打电话跟我哭着说她上有老下有小,能不能给她点活,可那时候我也没办法。”她说。
令向京艳为难的还不仅是工人的工资,“我们厂房租加起来一共是10万块左右,疫情期间,房东只象征性地便宜了1千块钱,那时候我真是头痛,我也没什么存款,只能是用信用卡交房租,还是一个长期合作的面料商帮我还了整整半年的信用卡。”向京艳说,“另外就是阿里巴巴1688平台给小商家的‘网商贷’,从‘网商贷’我贷了30万元,然后我信用卡的额度是25万元,就是靠这两笔贷款我们厂才撑过疫情的。”
影响向京艳资金周转的还有一个问题。她说,“我们这行,4月份开始旺季就来了,往年‘五一’、‘六一’学生们表演节目啊,拍毕业照啊,定制班服的订单量很大。所以我在年前就开始囤货,光衬衣就囤了几万件,没想到疫情一来学校都延迟开学了,这些货到现在也没卖出去多少,不过我也不是太担心,可以明年再继续卖,就是现金流受影响。”
“加十分”服装厂在网店销售的JK制服
向京艳所说的“JK”是一个日语外来词,意指“女高中生”,取日文假名音 Jyoshi(女子)Koukousei(高中生)中的首字母J和K组合而成,“JK制服”也就是日本女高中生校服。近年来,“JK制服”文化也广受中国年轻女性的欢迎,而且价格并不便宜,有一种说法是:JK制服、Lolita裙、汉服,被相关爱好者统称为“破产三姐妹”。
转型做JK制服后,向京艳工厂的订单马上出现暴增。“今年5、6月份工厂完全恢复开工,9月份我们开始生产JK制服,每天都能接到大量订单,现在我们每天平均可以做800到1000件制服。另外还有一个卖得好的原因我觉得可能是,我对原来JK制服做了一些改良,在裙子里加了一层安全裤,这样女生就比较喜欢购买。”她说。
向京艳对记者说,“买JK制服的也不都是在校学生,大概会有20%的女性上班族购买。这种制服的用途比较广泛。”
据日本媒体统计,2020年中国JK制服市场规模将增加至三年前的3倍。仅在2020年,专门销售JK制服的网店就增加了1000多家。来自阿里巴巴的数据显示,2020年天猫“双11”的一项数据显示,今年JK、汉服、洛丽塔裙成交额增幅是女士衬衣的1.26倍。在生产端,1688平台数据显示,JK制服询单量从今年8月以来逐月增长300%。
中国女孩在日本穿JK制服有多危险?
简介:我们探索所有年轻人最野生最自发的尚未被商业力量全面污染的亚文化以及那些美好而操蛋的东西。
人间故事铺
storytelling
在日本镰仓,一个前来朝圣的JK女孩终于找到了一段最像动漫场景的铁轨,水手服终于有了用武之地。这时,窥伺在一旁的猥琐男却打断了她的喜悦:
“请问你一晚上多少钱?”
这不是A片里的香艳情节,而是JK女孩在日本可能面临的境遇,透露这一切的,是旅居日本的中国热心网友。
东京和镰仓就是JK女孩心中的麦加,随着国内JK圈的壮大,越来越多的女孩试图涌入圣城,然而当她们上网搜索攻略的时候,在日本的中国网友们的警告会让她们陷入迟疑:
“晚上穿就等着被警察叔叔查护照。”
“就算穿也别和男友并排走,除非你们想被当成要去情趣酒店的小两口。”
“日本人会在内心Diss你老阿姨装嫩,然后笑嘻嘻夸你卡哇伊。”
这些劝告和恐吓,变成了JK女孩东渡之前的心理测试,每一个试图在国内的互联网寻找答案和慰藉的人,都会省下一笔签证费和旅游基金。
这些答案里不乏前混圈人士现身说法,绘声绘色地击碎JK小萌新们关于日本的温柔幻想。
一位声称是前JK少女的在日留学生亲述了自己梦碎的历程:
“和日本男友第一次约会穿了萌萌哒小裙子,他拒绝和我并排走,说我看起来就像风俗店官网上的女子,就差头顶一串三维数字。”
另一位在日工作多年的匿名网友,则用自己和日本夫人床笫间的秘密作为例证:他有时也会鼓舞快30的内人穿上压箱底的高中校服,不过是等孩子们都睡着了,偷偷在紧锁的卧室门后进行。
“当我把国内JK制服妹的照片给她看,她咬着嘴唇说‘好羞耻呢’,那眼神对我充满暗示。”
网友们的每一则亲身经历都像抡向JK女孩们的铁锤:穿上JK制服走在日本,你要么被当成援交妹,要么相当于将自己的特别癖好写在了脑门上。
另一些网友的回答不那么残酷:日本人不一定将穿制服的你往色情方面联想,顶多当你是个不合时宜的傻逼。
若你长得成熟,他们会纳闷你怎么二十几了还在留级,这智商得是什么水平;若你侥幸是童颜,他们会奉劝你不要逃学。
若你敢问真正的女高中生,她们表面上的笑容会比你旅拍里的更天真,但言语间还是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了彬彬有礼的不屑:
“这颜色好浅好可爱啊,日本的制服根本不会有呢,这个人的妆容也好好哦,我们的重点学校都是不让化妆的。纳尼?二十多岁了?啊还是可爱的可爱的……”
"水手服真是减龄神器呢!”
日本人在这些旅日同胞的描述下暧昧又虚伪,与此同时,敢率先吃螃蟹的JK圈前辈,仿佛去了个假日本。她们没遭遇痴汉、警察或翻白眼的路人,传回来的照片还完美复刻了《你的名字》。
这一切诱引着萌新们去亲自打开那个薛定谔的日本,却又怕在自己向往的国度迎来最明显的恶意,旅行箱里熨平叠好的萌款被她们拿出来,放回去,再拿出来。
JK萌新在圆梦之旅前都如此审慎,是因为在国内就受了太多凝视。对一些拿A片学习生理教育课的人来说,JK和制服诱惑被牢牢捆绑在一起,看到格裙水手服就像巴浦洛夫的狗听到了摇铃的召唤。
淘宝的搜索结果也精准击中了异性的欲望。
我的一位JK圈学妹曾小心地问过大学男友,自己能不能穿制服去和他约会。从未见过新女友这一面的他难掩激动:
“我怕我扛不住。”
直到约会当天,学妹厚实的西装外套和及膝的裙长让他露出了失望的表情,仿佛十几岁的青春少男花三个小时下载了“七个男人大战一个女人.avi”,打开却发现是无码高清葫芦娃。
JK制服发展到中国就带上了“又纯又欲“的原罪,它和情趣cosplay的区别,只有终极色胚分辨得出。
在凝视下愈发胆怯的JK萌新,又被自诩更懂日本的网友上了一课,而大众关于日本的刻板印象,让他们的劝诫与呼告都更加可信。
在JK女孩绝不会涉足的歌舞伎町有的是超龄女子,她们浓妆、卷发,胸前崩开的衬衫扣子像是一种邀请,邀请男士亲自演出在电车主题小电影里看了千百遍的剧情。
《粉盒子:窥探日本性爱俱乐部》
而在主打色情擦边球的动画里,常见良家妇女穿着JK制服去超市,背景里欧巴桑们在小声议论,这是羞耻play的固定剧情,是仅次于带项圈出门的露出。
就算你没看过此类动画,也至少看过《蜡笔小新》。小新的妈妈在家里穿上高中制服缅怀青春岁月,被家访的幼儿园园长撞见,两人都满脸通红。你以为他们在难堪什么?
日本成人产业对水手服的偏好让那些警告不只是危言耸听,让JK萌新们的旅途被蒙上了层层担忧,比起到底应该用什么颜色来搭配天气和街景,对路人眼神的臆测变成了更重要的焦虑。
若真按照这些专业人士的思路,要规避格裙能引发的色情联想,那JK女孩不但不应该穿着JK到处走,下雨也不能撑天堂伞,男友的大裤衩统统要烧掉。
这样推演,每一个小众圈子都该收起在他人眼里突兀的棱角,在主流的规训下享受平庸的幸福。
真警官只会带走真站街女,
盯着你穿衣自由的只有这些观念警察。
有趣的是,自诩紧按着日本文化脉搏的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日本女生出学校就不穿制服的真正原因,跟JK女孩穿制服的理由是一样的。
典型的日本高中规定,女生不能烫发染发、戴任何花哨的配饰,袜子必须是白色或蓝黑色的。规定细致到夏季校服里必须穿白色内衣,以防引发男同学过度恣意的想象。
深色裙子之下的内裤成了她们唯一可以保留个性的自留地,然而有的学校把内裤的花色都囊括进了着装规定:只准穿白色,彩色和印花都“不卫生”。
至于女生裙子的长短,
在每个文化里都是严防死守之地。
女孩们在每一个日常细节中反叛这一套规训,不良少女把水手服的裙子加长,好藏打斗用的武器;不够不良的少女就用各种豪放的姿势抬高裙子的底线。
等成人后终于有了选择权,就把校服转手给学妹,彻底和这一套关于规训的记忆说再见。
动画《你的名字》截图
与日本女孩一脉相承的,是中国女孩对自己校服的反叛。
在最臭美的年代,面口袋式运动服让我们土到了一块,也成了我们最容易彰显自我的突破口,改个裤脚、收个腰身,或是在校服上写字,都觉得是对九年义务教育的一次挑衅。
迈出校园后,终于能做自己,成年女性穿上当学生时穿不了的学生服来报复自己被管制的岁月。日式制服被反叛的日本女孩视作规训的象征,到了中国女孩这里,就成了反叛规训的工具。
对她们来说,这是在象牙塔和成人社会交汇的节点上,彼此被校服启蒙的另一课,殊途同归。
如果真的那么想穿喜欢的小格裙又不敢走出去,不如先和中国程序员们取取经。毕竟他们被群嘲了那么多年,也没有换下格子衫。
撰文 | 小饼干
视觉 | JK保安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