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英语新课标的六大特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年版)》解读初中英语

一、2022年版课标彰显时代性和教育性       课标修订过程中,专家组成员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印发的各类文件要求,及时梳理细化,将党的十八大以来涉及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教育、德育、美育、体育与健康(含心理健康)、劳动教育、法治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生态文明教育、诚信教育等内容的文件精神和要求有机融入2022年版课标中,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和教育性。       1.时代性       2022年版课标在课程性质中提到英语这门语言的价值,首次用了这样的表述:“……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沟通工具,也是传播人类文明成果的载体之一,对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学习和使用英语不再仅仅是为了“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借鉴外国先进科学技术”。2022年版课标将英语作为传播人类文明成果的载体之一,强调英语对中国走向世界和世界了解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作用,也就是说,使用英语的目的不仅在于“汲取”,还有“传播”,突出了英语在促进中外双向了解中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理应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是本次课标修订的应有之义。       2022年版课标的课程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得到落实,2017版高中课标凝练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开启了新时代英语学科教育对学生成长和终身发展贡献价值的探索,明确了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教学,助力学生形成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目标要求。义务教育阶段是为后续英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基础的阶段,英语课程应通过日常教学使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初步具备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一定跨文化沟通与交流能力的时代新人。       2022年版课标在课程内容选取上强调“遵循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原则,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体现时代特征,反映社会新发展、科技新成果,聚焦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等三大主题范畴,下设主题群和若干子主题”。在选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等课程内容的同时,着眼当下和未来,把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变化而层出不穷的“新发展”“新成果”作为课程内容,确保单元内容具有育人价值,引领时代的向前发展。       2.教育性       从课程性质看,学习英语至少具有双重属性,即工具性和人文性。工具性主要把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和思维来学习,人文性则主要指英语学习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起的作用(程晓堂,2012)。2022年版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相较于2011年版课标,此番修改更加强调语言的人文性这一属性,如对文化理解、文化比较、文化汲取等起到的作用,以及对客观、理性地看待世界,树立国际视野、涵养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等发挥的作用。也就是说,学习语言不是最终目的,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探究意义、解决问题,最终形成素养才是目的所在。       从课程理念看,2022年版课标的课程理念涵盖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课程资源等六方面。每一条理念均体现对英语课程教与学的高位引领,与后面课程实施部分的教学建议遥相呼应。其中,课程理念第一条明确以核心素养作为课程锚点,靶向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评价考试、教材编写、教师培训等关键环节,聚力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课程理念第三条突出课程内容的选取要遵循“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原则。       具体到课程内容,2022年版课标提出课程内容的组织要“以主题为引领,以不同类型的语篇为依托,融入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学习要求,以单元的形式呈现”。其中,主题和语篇协同发挥统领作用,主题反映立德树人价值导向,语篇承载特定主题意义,文化知识则以语言知识为载体提供反映语篇主题意义的内容资源。六要素整合的课程内容依托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三类活动加以实施,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2022年版课标的课程内容丰富,包含了具体实施的路径与方法,相较于2011年版课标的课程内容,其教育价值尤为突出。二、2022年版课标突出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课程标准是否好用、管用,能够真正成为指导教师教学的权威依据和重要参考,关键在于是否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过往的教学实践中,课程标准的地位和作用在部分地区远不及教科书和各地区期末考试复习提纲,原因是一线教师手中根本没有课标,即使有课标,也会因为课标理念过于宏观、目标要求过于上位、实施建议较为笼统等,而无法获得可直接运用或借鉴参考的内容。这不仅导致教师对英语课程的性质认识偏颇,重视语言学习而忽视语言的实践运用,还导致教师因理念理解不到位,在操作层面生搬硬套。2022年版课标强化了课程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力求教师能够从课标中直接获知“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怎么评”等,并据此指导教学实践。       1.实践性       2022年版课标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在课程性质中强调,“义务教育英语课程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表明语言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用语言做事情;在课程理念中指出,要“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英语学科活动观的提出旨在使语言学习在学习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实践、迁移创新,运用所学解决复杂真实生活情境中的真实问题;在课程总目标中提到,“能够在感知、体验、积累和运用等语言实践活动中,认识英语与汉语的异同,逐步形成语言意识,积累语言经验,进行有意义的沟通与交流”“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等,强调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依赖于语言实践;在课程内容教学提示部分,从预备级开始分别要求“引导他们积极投入语言学习和实践”“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转述他人的观点”“开展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把学生的学习从书本引向更广阔的现实世界”“大胆使用新的词块自主表达意义、解决新问题”“得体地表达自己”“在英语综合实践活动中,确立并引导学生围绕复杂的、来自真实情境的主题,自主、合作参与实践和探究,用英语完成设计、计划、问题解决、决策、作品创作和成果交流等一系列项目任务”,均强调了语言在情境中使用,用于表达观点、解决问题。       2022年版课标的实践性还体现在:在课程实施中的教学建议部分,再次提到“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组织和实施教学”;针对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要求,给出“在真实情境中,全面考查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完成真实任务的过程中体现出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命题原则;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提出“英语教材要选用相对真实的语言材料,设计含有真实交际的活动”,助力学生能够使用所学语言进行真实的交流。综上,2022年版课标在各方面都步调一致地突出了语言的实践性导向。       2.可操作性       2022年版课标的可操作性主要体现在:研制了具有很强操作性的学业质量标准,在提供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补充了教学提示,在课程实施层面给出具体的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等,并提供相应的典型案例,使上位的课程标准接了地气,能够有效地指导教师的教学。       (1)以学业质量标准确保教学评一体化。2011年版课标的主体部分是课程的内容标准,主要是以英语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的涉及各级别教学内容的规定和阐述。相比之下,它缺少现代意义上的规范性成就标准,未能体现现代意义上的素养表现水平。理想的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应当强调学科能力模型的核心地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不同学段学生应该达到的能力表现预期。2022年版课标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提供了评价教学的重要依据。学业质量标准是对学生学业成就水平的要求和规定,学业成就水平是指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而“这一视域下的学业质量标准规定了不同学段的学生在阶段性学习结束时应该达到的学业水平以及达到某一水平应该表现出的行为标准”(雷新勇语)。学业质量标准在为每个级别的学生整体画像的基础上,对照分级课程目标、核心素养学段特征以及课程内容要求,分条进行描述。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教学使教师的教学和评价更具针对性。       (2)以教学提示确保课堂教学规范。2022年版课标在课程内容部分针对中小学生在年龄特征、心理特点、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以及课程内容涉及的具体内容,从宏观的学段衔接、课堂生态营造、兴趣培养、习惯养成、情境创设、综合语言实践活动开展、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选择,到具体的课程内容(如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等)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的地方,给出预备级、一级、二级和三级具体的教学提示,如一级给出“创设丰富的语境,在理解和表达活动中帮助学生习得词汇和语法知识”的提示,二级给出“通过开展英语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的提示,旨在指导教师基于所教授的课程内容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3)以教学建议确保课程理念落地。2022年版课标的教学建议中的每一条都与课程理念相呼应,教学建议很好地将教学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具体教学实践。如针对课程理念第3条“以主题为引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中提及的“内容的组织以主题为引领,以不同类型的语篇为依托,融入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学习要求,以单元的形式呈现”,课程实施中给出了“加强单元教学的整体性”“深入开展语篇研读”的具体教学建议;针对课程理念第4条“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课程实施中给出了“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组织和实施教学”的具体建议;针对课程理念第5条“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设计”,课程实施中给出了“推动‘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的具体建议;针对课程理念第6条“推进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课程实施中给出了“提升信息技术使用效益”的具体建议。可以说,每一条教学建议都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教师可以边学边照着做。       (4)以评价建议确保促进学生发展。与2011年版课标相比,2022年版课标为更好地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的相关文件精神,围绕课堂教学减负提质,针对课堂评价、作业评价、单元评价和期末评价提供评价原则、评级内容和方式,给出具体案例,以期更好地落实“教—学—评”一体化,回应社会关切。例如针对作业评价,提出“教师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基于单元教学目标,兼顾个体差异,整体设计单元作业和课时作业,把握好作业的内容、难度和数量,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提升自我效能感”“教师应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建立课堂所学和学生生活的关联,设计复习巩固类、拓展延伸类和综合实践类等多种类型的作业”等建议。同时,2022年版课标还为命题提供科学合理的基本原则、命题规划、命题流程、考试样题,突破原有的选择判断题型,增设主观性开放型试题,旨在引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考试时,将考试的重点放在检测和衡量学生在相关学段的学业成就。       (5)以典型案例确保可借鉴可复制。每十年一次的课标修订需要针对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不适应性给出最新的、源于一线实践的、示范性强的、结构更加完整的常规型教学案例,以满足当今核心素养视域下课堂教学及学生学习的需求,如语篇的选材和多维目标的实现等。2022年版课标根据课程理念和教学建议,提供了不同学段的单元整体教学案例。这些案例从主题范畴的确定、单元内容分析(含学生单元学习后需掌握的核心知识与技能、单元主题内容框架图设计等)、单元教学目标制订、课时教学设计和案例评析等方面力求全面、完整地诠释课标基本理念,为教师提供了日后备课和撰写教学设计的范本。评价案例也为教师提供多个考试样题示例和说明,为各地区、学校和教师科学命制测量核心素养达成情况的试题提供借鉴。三、2022年版课标注重一致性和整体性       泰勒围绕“学校应达成哪些教育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可实现这些目标”“如何组织这些教育经验”“如何指导这些目标得以落实”四个核心问题,提出了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和评价结果四个步骤的课程编制原理。这里,“教—学—评”一体化的思想与课程开发和实施关系密切。为此,2022年版课标站在课程的高度,紧紧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在课程目标制订、课程内容选择、教学建议的提供与学业质量要求等方面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做到彼此关联、遥相呼应。具体到教学层面,杨向东认为,关注学生在单个知识点上的认知过程,容易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端,窄化了教育的内涵,忽视教育教学活动的整体育人功能。这是因为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境脉下展开的综合性实践。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是教师和学生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结合具体主题、内容、任务或活动而展开的连贯性、整合性的社会文化实践。在这一活动中,不同参与者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思考或行为方式、动机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等,以复杂多变的方式彼此融合、持续互动(杨向东,2017)。这一观点不仅说明“教—学—评”一致性的必要,还体现关注教学整体性的重要意义。       1.课程编制各要素的一致性       2022年版课标聚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以发展语言能力、培育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提高学习能力为课程总目标。2022年版课标六要素整合的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强调通过融合语言、文化、思维和学习能力发展的三类学习活动加以落实,使得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相向而生。主题范畴、语篇类型、语言和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与核心素养四个方面也是关系紧密,并且是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基础。2022年版课标的学业质量标准规定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与课程学段目标和课程内容一一对应,充分反映了核心素养的要求。       2.单元教学的整体性       课程深处是教学。2022年版课标基于对英语课程的性质和语言本质的新认识,从课程育人的高度思考课程与教学,努力改变对语言所承载的文化知识及文化内涵的浅表学习,以及教学碎片化、表层化、模式化和德育标签化的特征,倡导以单元为教学组织单位,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单元整体教学以系统论为指导,突出知识的建构过程,对教学单元进行整体性设计。单元整体教学秉持素养立意的宗旨,以单元形式组织呈现内容,由若干具有内在联系的课时组成,且每个课时之间互为补充和基础。教师要依据核心素养和学段目标,挖掘单元内各语篇蕴含的育人价值,分析语篇与语篇之间的意义关联,分析各语篇主题意义与单元主题之间的关系,强调教学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联系与作用。单元整体教学充分发挥单元内容的育人功能,明确了核心素养的预期综合表现,即学生完成单元学习后,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方法策略和思想观念,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有逻辑地表达个人对单元主题的理解,形成结构化认知,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在单元整体教学备课时,教师就要明确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教、怎么评,建立相互间的关联,体现以学定教、以教定评,使评价贯穿单元整体教学全过程,成为单元整体教学有机组成部分。       2022年版课标的修订直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英语课程与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坚持素养立意,以核心素养为锚点,使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评价考试、教材编写、教师培训等关键环节均指向核心素养的发展,呈现出特有的时代性、教育性、实践性、可操作性、一致性和整体性,充分表明义务教育课标基于素养立意的课程观、语言观、教学观、评价观,为新时代的英语课程与教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一、2022年版课标彰显时代性和教育性

课标修订过程中,专家组成员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印发的各类文件要求,及时梳理细化,将党的十八大以来涉及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教育、德育、美育、体育与健康(含心理健康)、劳动教育、法治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生态文明教育、诚信教育等内容的文件精神和要求有机融入2022年版课标中,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和教育性。

1.时代性

2022年版课标在课程性质中提到英语这门语言的价值,首次用了这样的表述:“……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沟通工具,也是传播人类文明成果的载体之一,对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学习和使用英语不再仅仅是为了“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借鉴外国先进科学技术”。2022年版课标将英语作为传播人类文明成果的载体之一,强调英语对中国走向世界和世界了解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作用,也就是说,使用英语的目的不仅在于“汲取”,还有“传播”,突出了英语在促进中外双向了解中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理应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是本次课标修订的应有之义。

2022年版课标的课程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得到落实,2017版高中课标凝练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开启了新时代英语学科教育对学生成长和终身发展贡献价值的探索,明确了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教学,助力学生形成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目标要求。义务教育阶段是为后续英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基础的阶段,英语课程应通过日常教学使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初步具备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一定跨文化沟通与交流能力的时代新人。

2022年版课标在课程内容选取上强调“遵循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原则,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体现时代特征,反映社会新发展、科技新成果,聚焦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等三大主题范畴,下设主题群和若干子主题”。在选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等课程内容的同时,着眼当下和未来,把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变化而层出不穷的“新发展”“新成果”作为课程内容,确保单元内容具有育人价值,引领时代的向前发展。

2.教育性

从课程性质看,学习英语至少具有双重属性,即工具性和人文性。工具性主要把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和思维来学习,人文性则主要指英语学习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起的作用(程晓堂,2012)。2022年版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相较于2011年版课标,此番修改更加强调语言的人文性这一属性,如对文化理解、文化比较、文化汲取等起到的作用,以及对客观、理性地看待世界,树立国际视野、涵养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等发挥的作用。也就是说,学习语言不是最终目的,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探究意义、解决问题,最终形成素养才是目的所在。

从课程理念看,2022年版课标的课程理念涵盖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课程资源等六方面。每一条理念均体现对英语课程教与学的高位引领,与后面课程实施部分的教学建议遥相呼应。其中,课程理念第一条明确以核心素养作为课程锚点,靶向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评价考试、教材编写、教师培训等关键环节,聚力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课程理念第三条突出课程内容的选取要遵循“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原则。

具体到课程内容,2022年版课标提出课程内容的组织要“以主题为引领,以不同类型的语篇为依托,融入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学习要求,以单元的形式呈现”。其中,主题和语篇协同发挥统领作用,主题反映立德树人价值导向,语篇承载特定主题意义,文化知识则以语言知识为载体提供反映语篇主题意义的内容资源。六要素整合的课程内容依托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三类活动加以实施,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2022年版课标的课程内容丰富,包含了具体实施的路径与方法,相较于2011年版课标的课程内容,其教育价值尤为突出。

二、2022年版课标突出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课程标准是否好用、管用,能够真正成为指导教师教学的权威依据和重要参考,关键在于是否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过往的教学实践中,课程标准的地位和作用在部分地区远不及教科书和各地区期末考试复习提纲,原因是一线教师手中根本没有课标,即使有课标,也会因为课标理念过于宏观、目标要求过于上位、实施建议较为笼统等,而无法获得可直接运用或借鉴参考的内容。这不仅导致教师对英语课程的性质认识偏颇,重视语言学习而忽视语言的实践运用,还导致教师因理念理解不到位,在操作层面生搬硬套。2022年版课标强化了课程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力求教师能够从课标中直接获知“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怎么评”等,并据此指导教学实践。

1.实践性

2022年版课标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在课程性质中强调,“义务教育英语课程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表明语言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用语言做事情;在课程理念中指出,要“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英语学科活动观的提出旨在使语言学习在学习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实践、迁移创新,运用所学解决复杂真实生活情境中的真实问题;在课程总目标中提到,“能够在感知、体验、积累和运用等语言实践活动中,认识英语与汉语的异同,逐步形成语言意识,积累语言经验,进行有意义的沟通与交流”“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等,强调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依赖于语言实践;在课程内容教学提示部分,从预备级开始分别要求“引导他们积极投入语言学习和实践”“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转述他人的观点”“开展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把学生的学习从书本引向更广阔的现实世界”“大胆使用新的词块自主表达意义、解决新问题”“得体地表达自己”“在英语综合实践活动中,确立并引导学生围绕复杂的、来自真实情境的主题,自主、合作参与实践和探究,用英语完成设计、计划、问题解决、决策、作品创作和成果交流等一系列项目任务”,均强调了语言在情境中使用,用于表达观点、解决问题。

2022年版课标的实践性还体现在:在课程实施中的教学建议部分,再次提到“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组织和实施教学”;针对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要求,给出“在真实情境中,全面考查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完成真实任务的过程中体现出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命题原则;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提出“英语教材要选用相对真实的语言材料,设计含有真实交际的活动”,助力学生能够使用所学语言进行真实的交流。综上,2022年版课标在各方面都步调一致地突出了语言的实践性导向。

2.可操作性

2022年版课标的可操作性主要体现在:研制了具有很强操作性的学业质量标准,在提供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补充了教学提示,在课程实施层面给出具体的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等,并提供相应的典型案例,使上位的课程标准接了地气,能够有效地指导教师的教学。

(1)以学业质量标准确保教学评一体化。2011年版课标的主体部分是课程的内容标准,主要是以英语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的涉及各级别教学内容的规定和阐述。相比之下,它缺少现代意义上的规范性成就标准,未能体现现代意义上的素养表现水平。理想的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应当强调学科能力模型的核心地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不同学段学生应该达到的能力表现预期。2022年版课标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提供了评价教学的重要依据。学业质量标准是对学生学业成就水平的要求和规定,学业成就水平是指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而“这一视域下的学业质量标准规定了不同学段的学生在阶段性学习结束时应该达到的学业水平以及达到某一水平应该表现出的行为标准”(雷新勇语)。学业质量标准在为每个级别的学生整体画像的基础上,对照分级课程目标、核心素养学段特征以及课程内容要求,分条进行描述。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教学使教师的教学和评价更具针对性。

(2)以教学提示确保课堂教学规范。2022年版课标在课程内容部分针对中小学生在年龄特征、心理特点、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以及课程内容涉及的具体内容,从宏观的学段衔接、课堂生态营造、兴趣培养、习惯养成、情境创设、综合语言实践活动开展、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选择,到具体的课程内容(如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等)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的地方,给出预备级、一级、二级和三级具体的教学提示,如一级给出“创设丰富的语境,在理解和表达活动中帮助学生习得词汇和语法知识”的提示,二级给出“通过开展英语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的提示,旨在指导教师基于所教授的课程内容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3)以教学建议确保课程理念落地。2022年版课标的教学建议中的每一条都与课程理念相呼应,教学建议很好地将教学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具体教学实践。如针对课程理念第3条“以主题为引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中提及的“内容的组织以主题为引领,以不同类型的语篇为依托,融入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学习要求,以单元的形式呈现”,课程实施中给出了“加强单元教学的整体性”“深入开展语篇研读”的具体教学建议;针对课程理念第4条“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课程实施中给出了“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组织和实施教学”的具体建议;针对课程理念第5条“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设计”,课程实施中给出了“推动‘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的具体建议;针对课程理念第6条“推进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课程实施中给出了“提升信息技术使用效益”的具体建议。可以说,每一条教学建议都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教师可以边学边照着做。

(4)以评价建议确保促进学生发展。与2011年版课标相比,2022年版课标为更好地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的相关文件精神,围绕课堂教学减负提质,针对课堂评价、作业评价、单元评价和期末评价提供评价原则、评级内容和方式,给出具体案例,以期更好地落实“教—学—评”一体化,回应社会关切。例如针对作业评价,提出“教师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基于单元教学目标,兼顾个体差异,整体设计单元作业和课时作业,把握好作业的内容、难度和数量,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提升自我效能感”“教师应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建立课堂所学和学生生活的关联,设计复习巩固类、拓展延伸类和综合实践类等多种类型的作业”等建议。同时,2022年版课标还为命题提供科学合理的基本原则、命题规划、命题流程、考试样题,突破原有的选择判断题型,增设主观性开放型试题,旨在引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考试时,将考试的重点放在检测和衡量学生在相关学段的学业成就。

(5)以典型案例确保可借鉴可复制。每十年一次的课标修订需要针对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不适应性给出最新的、源于一线实践的、示范性强的、结构更加完整的常规型教学案例,以满足当今核心素养视域下课堂教学及学生学习的需求,如语篇的选材和多维目标的实现等。2022年版课标根据课程理念和教学建议,提供了不同学段的单元整体教学案例。这些案例从主题范畴的确定、单元内容分析(含学生单元学习后需掌握的核心知识与技能、单元主题内容框架图设计等)、单元教学目标制订、课时教学设计和案例评析等方面力求全面、完整地诠释课标基本理念,为教师提供了日后备课和撰写教学设计的范本。评价案例也为教师提供多个考试样题示例和说明,为各地区、学校和教师科学命制测量核心素养达成情况的试题提供借鉴。

三、2022年版课标注重一致性和整体性

泰勒围绕“学校应达成哪些教育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可实现这些目标”“如何组织这些教育经验”“如何指导这些目标得以落实”四个核心问题,提出了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和评价结果四个步骤的课程编制原理。这里,“教—学—评”一体化的思想与课程开发和实施关系密切。为此,2022年版课标站在课程的高度,紧紧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在课程目标制订、课程内容选择、教学建议的提供与学业质量要求等方面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做到彼此关联、遥相呼应。具体到教学层面,杨向东认为,关注学生在单个知识点上的认知过程,容易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端,窄化了教育的内涵,忽视教育教学活动的整体育人功能。这是因为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境脉下展开的综合性实践。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是教师和学生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结合具体主题、内容、任务或活动而展开的连贯性、整合性的社会文化实践。在这一活动中,不同参与者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思考或行为方式、动机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等,以复杂多变的方式彼此融合、持续互动(杨向东,2017)。这一观点不仅说明“教—学—评”一致性的必要,还体现关注教学整体性的重要意义。

1.课程编制各要素的一致性

2022年版课标聚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以发展语言能力、培育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提高学习能力为课程总目标。2022年版课标六要素整合的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强调通过融合语言、文化、思维和学习能力发展的三类学习活动加以落实,使得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相向而生。主题范畴、语篇类型、语言和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与核心素养四个方面也是关系紧密,并且是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基础。2022年版课标的学业质量标准规定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与课程学段目标和课程内容一一对应,充分反映了核心素养的要求。

2.单元教学的整体性

课程深处是教学。2022年版课标基于对英语课程的性质和语言本质的新认识,从课程育人的高度思考课程与教学,努力改变对语言所承载的文化知识及文化内涵的浅表学习,以及教学碎片化、表层化、模式化和德育标签化的特征,倡导以单元为教学组织单位,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单元整体教学以系统论为指导,突出知识的建构过程,对教学单元进行整体性设计。单元整体教学秉持素养立意的宗旨,以单元形式组织呈现内容,由若干具有内在联系的课时组成,且每个课时之间互为补充和基础。教师要依据核心素养和学段目标,挖掘单元内各语篇蕴含的育人价值,分析语篇与语篇之间的意义关联,分析各语篇主题意义与单元主题之间的关系,强调教学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联系与作用。单元整体教学充分发挥单元内容的育人功能,明确了核心素养的预期综合表现,即学生完成单元学习后,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方法策略和思想观念,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有逻辑地表达个人对单元主题的理解,形成结构化认知,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在单元整体教学备课时,教师就要明确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教、怎么评,建立相互间的关联,体现以学定教、以教定评,使评价贯穿单元整体教学全过程,成为单元整体教学有机组成部分。

2022年版课标的修订直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英语课程与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坚持素养立意,以核心素养为锚点,使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评价考试、教材编写、教师培训等关键环节均指向核心素养的发展,呈现出特有的时代性、教育性、实践性、可操作性、一致性和整体性,充分表明义务教育课标基于素养立意的课程观、语言观、教学观、评价观,为新时代的英语课程与教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THE END
0.2022年初中数学课程标准领读者:和田市教育局教研室初中高中数学教研员买买提库尔班·买买提牙生,一、课程性质,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jvzquC41yy}/onnrkct/ew46e:=rdzx
1.新课标|2022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高清电子课标(可下载)一、新旧课程标准变化 通过学习,学习到新课标课程目标的变化,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双基”的基础上 ,增加了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由原来过多地关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还有,核心素养增加了“量感”,在核心素养培养方面更加注重联系生活。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51282:87213<44B737a718A8765890|mvon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 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 义务教育俄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jvzquC41yy}/rnu0eqs/ew4zy1€u1{oy{1kmk72445
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科学化学生物道德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科学化学生物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劳动艺术体育2024小学初中通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物理2022年版课标解读 初中通用 生物学2022年版课标解读 收藏 ¥ 累计评价 0 降价通知 商品系列 语文2022年版课标解读 数学2022年版课标解读 英语2022年版课标解读 历史2022年版课标jvzquC41kvkn0si0eqs03964::676;<;;44ivvq
4.现货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初中课程标准初中历史课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等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规定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课程内容、学业质量、核心素养发展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义务教育jvzq<84rtqjve}3fcpmecwl0eqs03:5435616?3jvor
5.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大家好,我是和田市浙江中学蔡伟军,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目标 学习内容: 三、课程目标 立足学生全面发展,依据核心素养内涵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确 定课程目标,体现物理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 (一)核心素养内涵 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 形成的适应个jvzquC41yy}/onnrkct/ew46eerfzA7
6.《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修订版)《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修订版)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其内容包含课 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 等。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调育人为本,依据有理想、 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9132741?5574:43>62328447xjvo
7.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 时间: 2022-04-21 发布者: 文章来源: 科学教育研究中心 审核人: 浏览次数: 23538 联系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联系方式:0579-82282549 浙ICP备05001954号-1 邮编:321004 信箱:jky@zjnu.cn 版权所有 @ 2021 浙江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 | 后台登陆jvzquC41uvkn0ƒopw0kew7hp14634856435d;:86c5?43;:1rcmf0qyo
8.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 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通知 2022.06.29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 2022.06.29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 2022.06.2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 2022.06.29 各地动态 更多 江苏省|东教体师〔2022〕15号如东县教育体育局关于组织2022年义务教育新课标深度解读网jvzq<84{lzqc0‚fpzk{/exr1
9.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pdfjvzquC41yy}/j}z0gf{/ew4jkuzpt‚4424802B571e797:6c47723<4rcikn0qyo
10.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科学研究 本科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学生工作 党群工作 校友园地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布者:生命科学学院发布时间:2022-04-26浏览次数:20411 湖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2017-2020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黄石市磁湖路11号 邮编:435002 电话:0714-6511613 E-mail: hbnubio@163.comjvzquC41dku/jksw0gjv0ls14283199481i68;>c34?87<4rcik/j}r
11.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布4月21日,教育部召开发布会,介绍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情况。据介绍,现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各课程标准,在引导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与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例如,学段纵向有机衔接不够,课程标准缺乏对“学到什么程度”的具体规定,教师把握教学的深度与广度jvzquC41pg}t0lhvx0ipo872445168731CXUKvWFfS`dxV8igWUMw`oPI4816;60ujznn
12.《现货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义务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04月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降价通知 ¥10.80 定价 ¥12.00 配送至 北京 至北京市东城区 服务 由“儒枫林苑图书专营店”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关联商品 主科9本思想品德音乐体育与健康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历史物理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jvzq<84rtqjve}3fcpmecwl0eqs03:5486=:6?3jvor
13.2022年《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 79geo1 一背景 79geo1.1 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南北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曲折发展中,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在我国,要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jvzquC41yy}/tnstgpjpe7hqo1vbrnw138<9:B88;0nuou
14.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初中版详细解读.pdf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初中版详细解读.pdf,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版) 初中版详细解读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 程标准修订情况(就是咱们常说的“新课标”)。新课标聚 焦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对重大主题教育进行了整体规划和 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812;651A5862:32?82277397xjvo
15.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点击查看全屏 搜索 jvzquC41yy}/rnu0eqs/ew4gdqul1;544{plek1nu5nqknng1oofn}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