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与小学学习上的差异和方法教学语文英语教师新学期

初中阶段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中间阶段,是由小学向高中过渡的时期,也是学生身体发育的成熟期,心理形成的定型期,行为习惯的养成期和学习知识的关键期。学生的身心发展由少年期向青春期过渡,他们可塑性大,既是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最佳时期,又是为今后发展创造条件的重要时期。

学生在小学时,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不一样,认知的差异也较大,因此进入初中后,会在学习、心理、生活等方面产生不适应。学生的心理年龄仍处于半幼稚、半成熟、半独立、半依赖的状态。在他们的眼里,初中是一个全新的环境、陌生的世界: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新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方法,功课增加了,内容多了,难度大了,要求高了。初中教师不再像小学那样,保姆式地扶着走,加上对新的学习生活、学习任务、规范要求了解较少,使大部分初中生在心理、学习、交往等各方面往往处于被动状态,不能很快适应,出现滑坡。

一、初中与小学学习上的异同

初中学习与小学学习有很大的不同,初中阶段的学习主要还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学习和培养,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表现出以下明显的差异:

⒈ 教学内容和要求有所不同

小学期间,学生的学习内容是比较简单的,学科也相对简化,课堂教学活泼,容量小,作业量小,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拓展性小。主要是语文、数学和英语三大学科的学习,学科内容相对少。数学主要掌握基本的运算能力;其他方面只是接受一些直观、感性的知识,并没有细化了的完整的学科知识。老师的教学也更重趣味性和直观性,而不是强调知识的完整体系。

进入中学以后,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课堂教学容量大,科目增多,而且都是有独立学科体系的内容。学科知识逐步系统化,内容也逐步加深。既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的拓展和应用。

语文、数学、英语这些小学曾学习过的课程,由直观的、感性的、零碎的知识点变成了更为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并更加突出能力要求;

以数学为例,中小学在思维训练上就有不同。小学以正向思维为主,由已知条件推得结果,而中学则开始注重反向思维的训练了,要由结果能反推出已知来。

小学的语文主要是识字教育和简单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初步掌握文章结构、内容和主题;而初中则要阅读文学作品、关注社会、感悟人生,并用语言文字来熟练表达。要掌握最基本文字、词汇、文学常识、语法、修辞等。写作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这个要靠平时多看,多记录有名的句子、文章,更要多写多读。

小学英语以培养兴趣为主,简单掌握词汇的拼读方法,学会简单的口头交际。进入中学以后,英语的输入量大为增加,需要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不仅要记住要掌握的单词,最主要的就是多读文章,多读阅读材料,读多了顺口就出来了,这就是语感。语法部分要了解、要知道,然后需要明确的就是把你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拿来读英语,一般是早晨和晚上睡觉之前,1、2天后还要回过头来再背诵。

同时,物理、化学等课程相继开设,历史、地理、生物等人文社科知识也成为重要的学习内容。这些学科知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都是必需的文化素质积累,这就使初中生的学业负担大大增多了。

老师的教学也越来越注重传授知识的严密性和注重学生思维方法、思维能力的培养,除要求学生识记大量的定义、原理等知识点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

⒉ 学习成绩分化日趋激烈

学习量的增加和内容的不断加深,加上初中学生心理的波动和生理的变化,使得初中生的学习成绩波动很大,同时出现激烈的分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根据有关研究,在小学是学习尖子的学生,进入初中以后继续保持领先的情况大大减少;相反,有些小学时被认为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后来居上成为学习冒尖者。而初中阶段的学习成绩却与高中学习呈明显相关。

⑵初二年级往往出现比较明显的学习“分化点”

经过预初、初一的学习适应和调整,学习习惯和方法基本形成定势,成绩的差异逐渐明显。尤其到了初二年级,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物理等自然科学课程相继开设,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智力在学习中的作用也表现得越来越突出,这时学习开始出现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好与差的差距被越拉越大的状况。

⑶学习成绩与付出的工夫所呈现的差异

学习优秀的学生由于能够合理地安排时间,方法得当,事半功倍,学习往往显得轻松自如而依旧学有余力;学习较差的学生穷于应付,事倍功半,却学得越来越吃力,学习变成了沉重的负担。这种对待学习是否轻松的状态,是判断学生学习潜力的重要依据。

⒊ 学生学习习惯有所不同

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时间相对宽松,压力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比较弱,不注意总结学习方法,缺乏独立钻研的习惯,主要依赖老师的安排,老师可以说是无所不包、无所不管;在家里,也大都是在家长的督促下完成学习任务的。小学生的学习还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自制能力,一旦离开教师和家长,不少学生往往会觉得茫然不知所措,不能自觉的安排学习。

进入初中以后,由于学习内容和学科的变化,原先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要随之改变。初中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有所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许多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还不能持久保持,教师和家长的管理稍有松弛,就不能自制,把学业抛至脑后,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⒋ 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能力日显重要

初中学生更多的侧重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意志品质的培养。进入初中以后,学生在学习上的独立性逐步增强。课堂教学中,教师比较注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课堂教学外,学生更多的需要自觉地独立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因此,自学能力的强弱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明显增强,依赖性强的学生成绩往往每况愈下。应该充分利用小学阶段已经形成的良好学习习惯,尽快适应初中学习的要求,形成初中阶段相对独立的学习能力。

二、初中学习应注意的事项

⒈ 充分利用课前3分钟和课后3分钟

⑴ 课前3分钟做好两点:

②复习回顾上一节的知识,准备上课时向老师提问,同时静下心来准备上课。

⑵课后3分钟;

⑶快乐自评

①我认真进行了课前预习准备。

②我按照老师要求,做好了活动准备。

③我上课专心、注意力集中了。

④我学会了做笔记。

⑤我能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⑥我能够及时复习。

⑦我学会了知识归纳。

⑧我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生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⒉ 抓住课堂45分钟,学会听课

学会听课,对初中生的学习进步至关重要。课堂学习是学习的最主要环节,45分钟课堂学习效益的高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也许有的学生会想,每个人都有一双耳朵,听课谁不会呀。其实不然,听课也有不少学问呢。

⑴要集中注意听

心理学研究表明:注意能够帮助我们从周围环境所提供的大量信息中,选择对当前活动最有意义的信息;同时,使心理活动维持在所选择的对象上,还能使心理活动根据当前活动的需要作适当的分配和调整。所以,注意对于学习尤为重要。集中注意、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得;心不在焉、心猿意马往往一无所获。

⑵要带着问题、开动脑筋听

有些同学听课不善于开动脑子积极思维,看似目不转睛,但一堂课下来心中却不留痕迹。俗话说:疑是一切学习的开始。带着问题听课,就能使听课有比较明确的目标和重点,增强听课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带着问题听课,还能促使自己积极动脑,紧跟老师的教学节奏,及时理解和消化教学内容。

⑶要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做好笔记

学生在课堂中,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积极举手发言就是一种参与,它既能较好的促使自己专心听课、动脑思维,还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是说边学习边动笔的好处。笔记不仅是学习新知识的方法,也是复习旧知识的依据,同时我们还可以从笔记中发现新的问题。

⒊ 处理好各种关系,有计划地进行学习

⑴玩和学的关系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主要的时间和精力自然应该花在学习上。但是,学习又不是学生生活的全部,初中学生精力充沛、兴趣广泛,适当和有益的活动(包括“玩”)也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学会劳逸结合,学习时专心致志、静得下心来;活动时生龙活虎、放得开来。学习和玩不仅是不矛盾的,而且可以相得益彰。

⑵主和次的关系

初中阶段学习知识的密度大大增加、学习知识的广度也大大增加,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处理好各种知识内容之间的主次关系。学科之间有差异,基础学科、工具学科是初中学习的重中之重,直接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一定要学得扎实。学科内容本身也有主次,概念、原理及其形成是主,知识的灵活运用是主,自己学习的薄弱环节是主,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⑶发展兴趣和打好基础的关系

兴趣是学习动力产生的直接原因,学生对哪一门功课感兴趣,这门学科往往就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但是,初中学生思想和心理还不够成熟,兴趣也往往不够稳定,有些学生对兴趣的理解也比较片面。表现在学习方面主要有以下情况:一会儿喜欢这,一会儿喜欢那,见异思迁,结果什么也没学好;光凭兴趣学习,自己认为不感兴趣的就敬而远之,结果就成了“跛脚”。其实,初中的学习是整个人生学习的基础,要学好每一门功课,初中学习过了关,高中阶段就可能比较顺利;即便是通常被认为是“副课”的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实际上都是将来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所以,培养兴趣必须以打好基础为前提。

⒋ 遵循记忆规律安排学习

遗忘呈现出“先快后慢”的规律。这规律给我们的学习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学习刚结束,遗忘就相伴开始了。第二天忘得最多最快,第二天需要复习的时间较长,如果第二天复习了,第三天就遗忘少了,需要复习的时间也较短;如果第三天复习了,第四天遗忘得就更少了……。

⑴及时复习

初中生学习存在一种普遍的倾向,就是随学随丢,做完教师布置的作业了事。到考试时,临时抱佛脚,从头开始复习。要改变这种前学后忘,到后面问题成堆的现象,关键要做到“及时”,特别是对于那些字母符号、公式、外语单词等意义性不强的学习材料,一定要做到趁热打铁,及时复习。这好比在堤坝塌方之前,及时加固,要比垮了再修,付出更小的努力。

⑵分散学习

学习的规律告诉我们,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效果更好。以学习外语单词为例,如果当天学习了20个单词,当晚复习半小时,第二天再复习15分钟,第四天复习10分钟,一周后再复习5分钟。结果记忆的效率很高。利用分散学习的道理,可以采用“卡片”复习的方法。例如复习英语单词,把卡片分为左右两边(或正反两面),分别写上中文词义和英语单词,然后自制七个袋子(或信封),每袋内放置一周中某一天应复习的卡片,复习时,用手遮住一面,回忆另一面的内容。当天复习以后,就放入隔天的袋里,以此往复有规律地交替复习,效果十分明显。其他如数学公式等各种知识均可用卡片来进行复习。

⑶过度学习

我国著名科学家茅以升在83岁高龄时,仍能熟练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别人问他有什么好的记忆方法,他回答说;“说起来很简单:重复!重复!再重复!”在学习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我们记忆某些内容,到刚能勉强背诵时就停止了学习,结果过了不久就不会准确回忆。如果能“一鼓作气”,再多学几遍,效果就大大提高;而且这样熟练的记忆,保持时间也特别长久,这就是“过度学习”。一般而言,过度学习保持在50%-100%范围内。举例子说,背诵一首唐诗,如果用十遍刚好能基本背出,那么最好能再读3-6遍,这样就能烂熟于心,倒背如流。过度学习要与及时学习和分散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⒌ 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科逐渐细化,各门学科都有自己明显的特点和规律。理科类数、理、化学习重抽象思维,要善于融会贯通;文科类语、史等重知识积累,要善于联系实际。只有把握各学科的特点,因“科”制宜,才能有的放矢地学好各门功课。

总之,由小学升到中学,是一个重大的转折,不仅生理、心理在成熟的过程中,而且许多方面都需要适应。适应得快,学业上会突飞猛进;反之则陷入低谷。

三年后每一个同学都希望能取得很好的成绩,而且还有许多学生会获得各种各样的比赛成绩。但是,这些都需要同学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要明白:成就自己的只有自己!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高二学习计划(通用24篇)我们会精心筛选,将适宜的信息如新课改的最新动向、一模二模透露出的命题趋势、学生在高二阶段完全能够着手处理的'事件等以最有效的方式传达给广大家长们明白。 2、关注新科生物 对于广大理科学生的家长而言,生物学科出现时间晚、学习时间紧、记忆量大,学生很容易感到手足无措。我们结合生物学科的特殊性设置了预习课程,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bpp4iqpm{wxokjwggcw|gp1~vgnlkj{b1;5432=26:93748`5A;382>/j}rn
1.小学教师教学心得体会(精选29篇)小学教师教学心得体会(精选29篇) 小学教师教学心得体会篇1 为了使新教师们能尽快适应教学工作,安海镇届于9月27日为我们这些今年刚入职的教师安排了培训。作为一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尽管我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但在如何组织教学,如何最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上,还感到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6位老师的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pjcxxjkzoofnykjwo03@<:46:30qyon
2.初中的学习方法初中数学的学习方法 数学是一门思维性、逻辑性、连贯性很强的学科,它是符号、数字、推理与运算、图形的结合,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力往往容易分散,教师如果不注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则极容易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产生厌学情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行为的原动力,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jvzquC41{lhzu7hqo1~vgn1hcthhj455;=66:3jvor
3.【必备】数学说课稿(精选12篇)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以后,设计游戏,让学生在自己身上、教室里、家里找一找、数一数,并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 这样就让学生把生活实际与数学较好的联系起来,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解决问题。 (四)动手操作圆片,学会比较数的大小 1、认识数的意义以后,让学生自己摆圆片,摆一摆、比一比,哪个数大,你是怎么想的?jvzquC41zkgpz~j0twoxgw3eqo5tj~tmgigp1:>6:5
4.初中数学课程的核心概念范文综上所述,为了顺应时代的多元化发展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实施案例式教学策略,本文提出了几种策略:增强师生之间交流、创建互动式案例教学方式;指导与评价相结合,创设指评式案例教学方式;以及教学与中学考试相联系,实施重点式案例教学策略等。除此之外,数学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差异与实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42;8/j}rn
5.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精选5篇)小学说明文文本的最大特点就是描摹的事物或事理“内容具体、真实”“清楚明白”“表达有条理”等,然而这些都体现了语用学的什么理论呢?简单地说,这涉及语用学“会话含意”理论中的“合作原则”。合作原则又涉及四个范畴:一是量准则,即所提供的信息应该是交际所需的,且不多也不少;二是质准则,即所提供的信息应jvzquC41yy}/3vnujw4dqv4jcq}fp86982790qyon
6.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大全11篇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篇(1) 但在教育界人士看来,教育部之所以会出台新的科学课程标准,因中国科协的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6.2%,比2010年的3.27jvzquC41yy}/hjgkcq4dqv3ep1nbq€jp14;68?3jvor
7.儿童观视角下小学语文课程目标的百年演进马艳李学斌多引发讨论。”1991年前后,顾黄初用一句话概括语文教学方法论的基本点,即“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就是要“根据儿童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工具的规律来探求语文教学的规律”,这也间接推进了1992年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用本”在拟定中加强学生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注重语文课外活动和语文工具的实际应用,强调形成大语文教育的开放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412=2:86914956<77a3652<9;;:;/uqyon
8.教师职称考试理论知识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突出抓好四个方面的问题和关键环节:一是积极积推进课程改革; 二是改进和加强德育;三是要改革评价制度;四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新课程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9e:>86678/j}rn
9.小学阶段课程特点范文导语:在小学阶段课程特点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心理特征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格教育是语文课堂的核心价值之一。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jvzquC41yy}/jjtskmgo0lto1jgpyns163;287mvon
10.新教材《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通用30篇)这次课程的修改是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要求,从2016年起,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思想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同意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现就学习主要内容和学习感受做以汇报: 本次培训共两个内容:《新课标解读与新教材介绍》、《七年级上、下册教材培训》。 夏波老师在9月2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bpp4zfvn049683285295222e25;;8694ivvq
11.初中数学教案15篇初中数学教案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jvzquC41zkgpz~j0twoxgw3eqo5kkjtcp1942B890jznn
12.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12篇(全文)“数学是一门研究思想事物的抽象的科学”“数学是量的科学”“数学是结构的科学”“数学是引出必然性结论的科学”“纯数学是一组假设与演绎的理论”“数学是模式的科学”……数学家们这样论述“什么是数学”。但是,数学家们论述的是“数学科学”,却不是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是小学开设的一门课程,它和数学科学既有本jvzquC41yy}/;B}wgunv0lto1y5jmn~kk8p8:vu0jvsm
13.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而有机融入部分的“国家安全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劳动教育,以及信息素养教育、金融素养教育等相关主题”作为重大主题教育的核心内容,则是道德与法治课程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jvzquC41{vnkesi0dp{/gmz0ep5zlll1m{ih1@9:75g83:g5d6=b7j>4hcgg6j
14.小学安全教育内容汇总十篇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小学安全教育内容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篇(1) 安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常识,帮助学生建立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并帮助学生学会在交通事故发生时正确保护自身安全,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安jvzquC41yy}/z~jujw4dqv3ep1nbq€jp13=96?3jvor
15.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9篇)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9篇) 对《新课标》有了进一步认识,深刻领悟到教学中既要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在探究中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vgnzkpjfvrmwk1747=56344ivvq
16.中小学教育课程(精选5篇)(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 就该课程的教学模式的角度来说,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是最大的问题。很多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到正规学科中,在课堂上教授心里健康的概念等学科性知识,枯燥乏味,让学生记忆背诵,并布置作业,更有甚者还安排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考试。完全违背了心理健康教育意在帮助中小学生解决现jvzquC41yy}/3vnujw4dqv4jcq}fp8>:7;7/j}rn
17.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与通用技术和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有关内容进行必要统筹。职业院校开设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不少于16学时;主要围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组织、劳动安全和劳动法规等方面设计。普通高等学校jvzquC41lul{0nfkct/gmz0ep5jpot132=21<<:40nuo
18.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什么怎么教其次,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课堂活动,不同学段之间要有明显区别。例如在小学阶段可以主要以体验性活动与课堂讨论为主;在初中阶段更多侧重于对基本原理的了解和简单实践;在高中阶段可以适当深化对重要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并组织综合性实践。针对同一核心内容,不同学段的课程设置需要由浅入深jvzq<84yyy4k{k3ep1xnvƒll{d532;7241z32;72449`8A55;: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