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全诗赏析古文岛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词的大意是:昨夜雨疏风猛。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但昨夜之心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接下去三、四两句所写,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尽管饮酒致醉一夜浓睡,但清晓酒醒后所关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园中海棠。词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骤风疏雨的揉损,窗外定是残红狼藉,落花满眼,却又不忍亲见,于是试着向正在卷帘的侍女问个究竟。一个“试”字,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致。相比之下,周邦彦《少年游》:“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便显得粗俗不堪,味同嚼蜡了。“试问”的结果——“却道海棠依旧。”侍女的回答却让词人感到非常意外。本来以为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花一定凋谢得不成样子了,可是侍女卷起窗帘,看了看外面之后,却漫不经心地答道:海棠花还是那样。一个“却”字,既表明侍女对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无觉察,对窗外发生的变化无动于衷,也表明词人听到答话后感到疑惑不解。她想:“雨疏风骤”之后,“海棠”怎会“依旧”呢?这就非常自然地带出了结尾两句。

这首小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蓼园词选》云:“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评价非常得当。

THE END
0."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全诗赏析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译文昨夜雨虽然下得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酣睡一夜仍有余醉未消。 注释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疏:指稀疏。浓睡:酣睡。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 赏析此句点明了写词时间与环境, “雨疏风骤”十分恰切地写出暮春时节的景致,渲染了词人花下醉酒的怅然之感。 jvzquC41o0mvuqnygp4dp8rkpipv1szxahi99j>e8e>cd7furz
1.李清照《如梦令》的原文及赏析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李清照《如梦令》的原文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jvzquC41okv/t~nygp4dqv4ygp~vg8qkskth|qfq17<96>8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