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内涵解析与实践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京师生物圈

公众号ID:bnubiology

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描绘了育人蓝图,增强了思想性,强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教育;增强了科学性,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注重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增强了时代性,注重体现科学技术进步新成果;增强了整体性,注重学段纵向衔接、学科横向配合;增强了指导性,加强了课程实施指导,做到好用管用。为了帮助广大生物学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北师大出版社特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优秀教研员及骨干教师编写《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初中生物学》一书。“京师生物圈”将于近期持续发布《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初中生物学》的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如何在义务教育生物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着眼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需要,立足于坚实的生物学科内容基础,密切结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等教育领域新成果,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这是生物学课程的设计宗旨和实施中的基本要求。

一、生命观念是学习生物学课程的

标志性成果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这样描述生命观念:“生命观念是从生物学视角,对生命的物质和结构基础、生命活动的过程和规律、生物界的组成和发展变化、生物与环境关系等方面的总体认识和基本观点,是生物学概念、原理、规律的提炼和升华,是理解或解释生物学相关现象、分析和解决生物学实际问题的意识和思想方法。生命观念主要包括生物学的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进化与适应观、生态观等。”

学生生命观念的形成有赖于日积月累的课上和课下的主动学习。以生命观念为目标的学习过程,更加注重以科学探究、工程学实践、积极求索、合作交流为特征的主动学习。学生应在这些参与性的学习中,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概念性知识,在此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并能用这样的大观念解释生命现象,不断探讨和认识生命世界。

对教师来说,实现这样的教学任务是一个新的挑战。教师要进行课程知识结构的分析,即根据学期的教学计划对学习主题中不同单元教学内容及生物学大概念、重要概念在单元教学内容中的分布和逻辑架构(或认知架构)进行分析,并基于这样的分析完成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和教学进程的安排。

在课时教学计划阶段,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设计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和实践机会,使学生的参与和高阶思维都要指向相关概念的形成或理解,指向特定的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要素;设计并积极采用形成性的评价方式,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实现。在生命观念的维度上,淡化对“碎片知识”的记忆而聚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是教学实践层面的要点。通过教师的努力,生命观念应成为学生可长时间保留并终身受益的学习结果,能用于现实生活中对生物学问题的思考和决策。

二、科学思维的显著特点是

基于证据和逻辑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这样描述:“科学思维是指在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尊重事实证据,崇尚严谨求实,基于证据和逻辑,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建模等方法,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对既有观点和结论进行批判审视、质疑包容,乃至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格。”

从学生学的角度看,加强科学思维的教学有三个基本点:一是培养学生批判质疑的精神和态度;二是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获取证据的能力、评价证据的能力;三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严谨性、全面性、深刻性和流畅性。在此基础上,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且结合生物学的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辩证思维和复杂思维。

从教师教的角度看,加强科学思维的教学,第一要加强概念的教学,因为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也是思维的工具,概念教学本质上也是思维教学,要将二者统一起来而不是进行割裂,注重引导学生在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抽象和概括等思维建构概念。第二,要将思维教学与科学史的教学、探究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科学家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的事例,让学生感受批判质疑精神的启迪;通过分析科学家的实验及亲身参与探究活动提升学生在获取证据、逻辑推理等方面的能力。第三,通过难度较大的思维训练活动,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讨论交流,并且针对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暴露的思维问题进行有效指导。科学课程的学习,与其说是学习一种知识体系,不如说是学习一种思维方式。从核心素养的视角看,生命观念的形成需要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的进行需要科学思维,社会责任的担当也需要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可以说是包括生物学课程在内的理科课程的核心。

三、探究实践包括科学探究

和跨学科实践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这样描述探究实践:“探究实践是源于对自然界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现实需求,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或完成实践项目的能力与品格。探究实践活动主要包括科学探究和跨学科实践。主要环节有:发现问题或提出任务,制订方案,实施方案,获得证据或形成初步产品,分析证据或改进设计,得出结论或物化成果,进行表达、交流或展示等。”

学生应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较多的机会进行科学探究与跨学科实践活动,不断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发展探究实践素养。科学探究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式,跨学科实践是拓宽视野、增强本领的重要途径,探究实践素养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标志。

探究实践素养包括科学探究和工程学实践两个方面的能力与品格,科学探究指向寻求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和解释,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工程学实践指向设计和制造自然界没有的产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对于“怎么做”的问题,现实中任何一个问题都不是单一某学科的知识能够解释和解决的,实践产品的设计与制造也可能不是仅靠生物学科的方法、材料和工具就能解决的,这就需要结合跨学科的知识,可以采用项目式实践活动来完成。课程内容中的“生物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主题,贯穿于其他六个学习主题的重要概念传递和学习活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建议拿出总课时的10%的授课时间用于学生亲身参与动手实践。

生物学技术实践活动是跨学科实践的一个接口,与“五育”教育高度关联。生物课不是劳动课,但是在跨学科实践的学习主题中,学生动手实践进行制作或者栽培,本身就是一种劳动,是一种有意义的劳动教育。建议教师在执行跨学科实践时,考虑科学、技术、工程学、数学(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athematics, STEM)的策略,强调生物学、技术和工程学的融合,强调跨学科。既考虑科学的要素,又兼顾工程学的要求,同时也适当辅以数学等其他学科的要素。如建模策略,是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方式,可以融入学生的跨学科实践中。

四、态度责任重在强调

学生行为表现的立场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对此维度的表述:“态度责任是指在科学态度、健康意识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自我要求和责任担当。其中,科学态度是指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具有严谨求实、敢于怀疑、理性包容的心理倾向;健康意识是指在掌握人体生理和卫生保健知识的基础上,关注身体内外各种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形成健康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社会责任是指基于对生物学的认识及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理解,参与个人和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责任担当和能力。”

学生应在学习过程中,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态度责任的养成有机结合,不断提升科学态度、健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学会对自己的健康负责,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立志为社会的发展作贡献。态度责任关系到知识和能力的正确运用,是生物学课程育人价值的重要体现。

现实社会、生产、生活实践涉及多个领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关注多个学科之间的联系,不仅注重生物学概念的形成和生命观念的发展,还要更加注重跨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整合。现实问题往往无法单凭某一门学科的知识解决,必须依靠多学科的协同,让学生自主地体会社会进步与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唤起承担相应社会责任的意识。

2. 适当引入社会性科学议题,唤起学生的责任感

这里的社会性科学议题也可称作生物学社会议题,当今诸多的社会焦点问题涉及了生物学。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在适当的生物学教学内容和环节上,引入生物学相关的社会性科学议题,让学生通过交流、研讨、辩论、调查、角色扮演等方式,围绕该社会性科学议题,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社会性科学议题的引入,能将生物学概念框架扩展到相关的社会问题,可提高学生对学习成果的保留度。

3. 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参与决策

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适当选择一些科技新闻或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的挑战,通过真实情境的创设,提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开展讨论、作出决策的参与度,强化态度责任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落实。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介绍这些科技新闻背后的生物学知识,引导学生关注人们面对的挑战,讨论可能的应对策略,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事件之间建立联系,帮助学生改变对生物学和生物学学习的刻板认识,唤起责任感;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参与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如校园垃圾分类、校园流浪猫安置、外来物种入侵、传染病防控等话题,都可用于引导学生利用生物学知识和方法,提出更好的建议、决策或宣传方案,强化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提高学生运用生物学学习成果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新书宣传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初中生物学

★解析课程标准

★理解核心素养

★提升教学水平

本书内容

第一部分 新版课程标准概述

第一章 课程理念和目标解析

第一节 课程目标的演变

第二节 核心素养解读

第二章 课程内容解析

第一节 注重课程内容的结构化

第二节 凸显课程内容的实践性

第三章 学业质量标准解析

第一节 学业质量内涵描述

第二节 学业质量要求解析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学业要求及教学实施

第四章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一节 内容分析

第二节 教学建议

第三节 教学案例及点评

第五章 生物的多样性

第一节 内容分析

第二节 教学建议

第三节 教学案例及点评

第六章 生物与环境

第一节 内容分析

第二节 教学建议

第三节 教学案例及点评

第七章 植物的生活

第一节 内容分析

第二节 教学建议

第三节 教学案例及点评

第八章 人体生理与健康

第一节 内容分析

第二节 教学建议

第三节 教学案例及点评

第九章 遗传与进化

第一节 内容分析

第二节 教学建议

第三节 教学案例及点评

第十章 生物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

第一节 跨学科实践综述

第二节 跨学科实践的设计、实施与评价

第三节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跨学科实践案例

第三部分 难点问题解析与指导

第十一章 实验教学

第一节 生物学实验教学概述

第二节 生物学实验教学策略

第三节 生物学实验教学案例

第十二章 作业设计

第一节 作业与作业设计

第二节 生物学常见作业类型

第三节 生物学作业典型案例

第十三章 学习环境设计

第一节 学习环境综述

第二节 学习环境创设策略

第三节 学习环境设计案例

第十四章 考试与评价

第一节 学业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第二节 试题命制体现素养导向

第三节 生物学科试题示例

参考文献

主编简介

朱立祥 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国教研网总编,中国教师研修网副总编,曾任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副主任,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中国教育学会生物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北京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教材核心编写组成员,《生物学通报》常务编委。

乔文军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生物学教研员,北京市特级教师,教育部课程中心“普通高中生物学科教研(北京)基地”常务负责人,北师大版高中生物学新版教材副主编。

THE END
0.锚定新课标,共研促成长—广饶县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培训活动为深入学习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提升教师解读课标能力,更好应用于课堂教学。县教研室组织了 2023 年广饶县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培训班活动,邀请了省教科院生物教研员王海霞老师开展面对面培训,全县初中生物学科教师相约广饶县英才中学,参加了本次培训活动。 7月8日上午老师们聆听了王海霞老师关于生物课程标准的解读,王老师结jvzquC41yy}/onnrkct/ew46voxekg
1.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点击查看全屏 搜索 jvzquC41yy}/rnu0eqs/ew4gdqul1;544{plek1uy~0oxgkng5jpmjz0jznn
2.初中生物学科课程标准范文包括:加强对《初中生物课程标准》执行的监督管理,增加初中生物教研经费,培养优秀的初中生物教师队伍,将初中生物纳入升学考核范围等。只有这样,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才会更多的关注初中生物这门学科,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现状才能有效改善,建设“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好乡村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968:/j}rn
3.义务新课标解读—初中部生物学科培训5月17日下午三河市燕达实验学校初中部全体生物教师一起观看了义务新课标系列公益讲座第六场(生物学)。 讲座由朱立祥主讲,朱立祥老师是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成员,《生物学通报》常务编委。主编北京版初中《生物学》教科书,北师大版义教初中《生物学》教科书、浙江科技版普通高中《生物学》教科书副主编。 朱老师通过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 jvzquC41yy}/onnrkct/ew469c}:yl
4.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朱立祥乔文军初中生物课程标准《2022年版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初中生物学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朱立祥 乔文军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作者:2022年版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初中生物学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朱立祥 乔文军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朱立祥 乔文军 著,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jvzq<84rtqjve}3o0fgoimfpi0ipo86786655:;80jznn
5.基于初中生物学核心素养提升的地方课程资源研究与实施——齐银环2022版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颁布实施,新课标对课程理念进行了修订,提出核心素养为宗旨,充分发挥学科育人价值。课程着眼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需要,立足于坚实的生物学科内容基础,密切结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等教育领域新成果,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同时,新课标优化了课程jvzq<84yyy4tiq|zz0ipo8ouh|5lv‚o142832>4v42832>69a3979A580jznn
6.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pdf初中生物1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 0(0 ) 2 滕州教科研·理论版( 0(0 ) 3 2020年山东省临沂 0(0 ) 4 2020年山东省青岛 0(0 ) 5 2020年山东省烟台 0(0 )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pdf 王立亭 上传于2023-05-18 (0) 2881人浏览 1下载 暂无简介jvzq<84yyy4u|sy|{0io1|ywfku0kwigz0virHw?uv{ekx4tguuvtlju1ktgq/xkf?<3;/wguKj>3o8;:h?16;7f6giedk;97fl92j678786
7.关于开展初中生物学新课标培训的14篇(全文)为帮助我县初中生物学教师更好地理解《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精神,提高新课程的执行力,特开展初中生物学新课标新教材 培训。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 全体七、八年级生物学教师。 二、培训时间 2013年10月25日(星期五)。 jvzquC41yy}/;B}wgunv0lto1y5gkujx298i5}0jvsm
8.生物学科课程标准(精选5篇)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物学科课程标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物学科课程标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思考;教学转变 生物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培养学生的生物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使命。jvzquC41yy}/3vnujw4dqv4jcq}fp86;67=50qyon
9.初中生物教学计划(精选14篇)1、新学期一开始,我校就进行了上学期期末考试的质量分析,通过这次分析让我知道了本学期的工作重点,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jvzq<84vgciig{3twk}fp7hqo1yik‚tpiykofjsi1lobqzglknvc882887:0qyon
10.《【艺术课程标准初中通用】2022版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适用【艺术课程标准 初中通用 】 2022版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适用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语文科数学英语历史政治艺术体育劳动生物理化小学初中通用 艺术课程标准 初中通用 作者:无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 降价通知 ¥35.12 定价 ¥39.33 配送至 陕西西安市 至 北京市东城区 jvzq<84rtqjve}3fcpmecwl0eqs03:=:46?2;>90jvsm
11.初中生物教学计划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迎来了新的学习生活,何不赶紧为即将开展的教学工作做一个计划呢?如何把教学计划写出新花样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生物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知识的生成过程;更加jvzquC41yy}/{~|gpoo/exr1hctxgw4lkj{b1=93998/j}rn
12.初中生物新课标解读心得范文(通用13篇)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生物新课标解读心得范文(通用1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中生物新课标解读心得1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内容。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bpp4zfvn049743273396953e69<<6844ivvq
13.初中生物个人校本研修计划2、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掌握现代教育思想,提升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更新专业知识,提高学历层次,进一步优化知识和能力结构;进一步掌握教育科研理论和方法,掌握新的教育技术和手段,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二、研修内容: (一)主要内容: 1、进一步研读《生物课程标准》,深入理解、掌握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三维目jvzquC41yy}/7:yguv4og}4ujq}0395527>90qyon
14.七年级生物下学期教学计划(通用15篇)继续认真学习《生物课程标准》,该标准是义务教育阶段生物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应该在认真学习和领悟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的进行教学。生物课程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特别是一个公民终身发展所需要的生物科学素养,同时在思想方面教育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 jvzquC41yy}/qq6220ipo8f142842:4826?93B3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