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早恋”问题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试想一下,
一个单亲妈妈,
在初三儿子的书包里
发现一只避孕套,
而且是,
拆!封!的!
惊魂、社死、炸毛
都难以形容徐女士当时的心情!
虽然本次事件最后以乌龙告终,
但也透露了家长和社会对早恋的态度——
“雷区”、“禁区”、“洪水猛兽”
一有风吹草动,
不管态度是否强硬、粗暴,
是否结局会超出自己的掌控!
还记得电视剧《小欢喜》里,看见乔英子和方一凡拥抱的宋倩如临大敌,为了减少两个孩子接触的几率,宋倩亲自早晚接送孩子,甚至不惜和多日的闺蜜翻了脸。
可面对莫须有的“指控”和学业压力,被妈妈高压“管制”的乔英子,最终承受不住,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不禁让人扼腕叹息。
14岁的花季女孩中考“失利”,父母发现她有早恋的迹象,就暴跳如雷一顿打骂,谁料女孩离家出走后再也没回来。
青少年早恋一直是社会上热议的话题,也是家长头疼担心的问题。但小易觉得:令人担心的从来不是早恋,而是父母错误的处理方式,它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01
初中生“早恋”引发命案
给家长们一个沉重的警醒
四川人田香颖和丈夫开了一家五金店,女儿张璐(化名)自小成绩优异,顺利考入了当地的重点中学。
那年,张璐的爸爸外出做生意。田香颖一边照顾店铺的生意,一边照顾女儿的饮食起居。某次月考,她发现女儿的成绩比以往倒退了很多。怒发冲冠的田香颖径直冲向女儿的房间,寻找导致女儿成绩下降的源头。
最后,她在女儿的手机里,发现了“罪证”。
看到手机里的暧昧信息,田香颖气得发抖,不停地质问,还一巴掌打向了女儿。青春期的张璐自尊心受损,双方争执后,也没说出和她恋爱的人是谁。
第二天晚上11点了,晚自习的张璐还没回家。田香颖沿着女儿回家的路寻找过去,发现女儿正和一个男孩亲密地搂在一起。她没有打扰他俩,而是默默回家等着女儿。
12点多,回家的张璐看到母亲在黑暗中坐着,默默垂泪,她吓坏了,在田香颖的追问下,一五一十地交代了自己与林中(化名)早恋的经过。
班主任让优生带差生,安排张璐和林中同桌。林中父母离异,和爷爷奶奶生活,家境贫困,学习成绩很差,还因打架斗殴差点被学校劝退。
起初,张璐很看不惯林中,但他经常给她买礼物、写情书,一来二去,就答应做他的女朋友。
田香颖听后怒不可遏,不断做女儿的思想工作,自此还每天接送女儿上下学。并让张璐告诉林中,别做梦了,除非能考上清华北大,否则必须分手。
林中很伤心,说不可能,如果不能和张璐在一起,他就没有活下去的意义......
后来,林中找到田香颖家里,苦苦哀求田香颖,让他和张璐在一起,却遭到断然拒绝,于是,他编造了已和张璐生米煮成熟饭的谎言,没想到激怒了田香颖。她暴跳如雷,伸手掐住了林中的脖子。
慌乱中,林中拿起桌上的水果刀,不小心划伤了自己的手,疼痛使他丧失了理智,他挥起刀,用力刺向了田香颖,田香颖倒在血泊中,不治身亡。
一对花季的少男少女,因为深陷早恋不能自拔,最终不但毁掉了自己,也将两个家庭推入深渊。反思本次事件,“命案”的伤害未免太过惨痛。
面对青春期孩子早恋,都说堵不如疏,但能够理解孩子的早恋情绪,却并不是以放弃孩子的健康心理发展为代价的。
02
不科学的“科学早恋”
初高中生的“虚假保险”
事情起因于某网友发帖,北京海淀一所著名中学,老师发现了班上两个孩子早恋。本着对学生和家长负责的原则,老师请了家长过来谈话。
可万万没有想到,两家长相互看“对眼”了,觉得两家的条件挺匹配,直接跟老师说:我们都挺满意的,您就别横加干涉了,只要孩子不耽误学习就行。
是不是超内卷?是不是超魔幻?海淀家长的脑洞不是一般的大——以科学的名义选择孩子早恋的对象,试图给自己的孩子铺设一条畅通无阻的精英之路,从学业到婚恋方方面面保驾护航?
帖子一经发布,立刻引发网友的全面讨论:有网友表示认可,认为同学恋情“知根知底”,“靠谱”:
有的网友感叹婚姻内卷来得太早了:表面上看是在用理智看待孩子的“早恋”问题,但接下来的“解释”,听上去是不是就有些“功利”了:
正如网友所说:“过去,谈“早恋”色变,现在却成了中产父母巩固财富水平和社会地位的手段。”......
不反对孩子早恋,出发点该是出于对孩子的尊重,不该和门当户对、阶级分层扯上关系,更不该用成年人的市侩思维去左右孩子的价值观。
当面对孩子的情感萌芽时,家长应该做的是不丑化、不功利,只需为孩子提供一个情感的倾诉口,做好承接和引导。
开口谈爱这件事,和给孩子进行性教育同样重要,而且最佳时期不是青春期,而是成长期。
03
14岁女孩“爱情观”作文火了
家长:活了几十年也没她看得透彻
有位叫滕霏的14岁女孩,用最动人的文笔写出了爷爷奶奶的爱情,最后感叹"爱,是负责任,是长久,是忠诚"。
这篇火遍全网的“爱情观”作文来自于一堂初中的语文课,题目叫做《原来我们不懂爱》。
滕霏说,相比于那些轰轰烈烈、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爷爷奶奶的爱情,才是爱情的真正模样。
* 腾霏的作文
是的,爱是一种主动的给予和承担,当你真心爱对方,就会自然而然的想去“负责”。
看到这篇作文,不少网友感叹:
这么成熟又三观正的爱情观,父母是怎么教的?
于是爸爸在女儿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就有意无意地和她聊身边人的爱情,有成功的过着幸福日子的,也有失败的过着悲惨日子的。然后,跟孩子一起分析怎么样的感情两个人可以一起白头,“没想到,真的起作用了。”
在这样的想法引导下,后来滕霏自己也经常观察别人的相处模式,渐渐地有了自己的见解。
要知道,这种就着身边例子,与孩子畅所欲言,各自发表看法,聊一聊的方法,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恋爱观,也拉近了他们与家长的距离。
诸如此类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
孩子学校里流传的八卦绯闻,或者孩子喜欢的偶像恋爱了……
04
早恋,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聪明家长这样做!!
《奇葩说》辩手肖骁曾说:
早恋,是人生给孩子们的一张试卷,但孩子要背负的不是一个人的喜欢,而是两个人的成长。
毕竟,对待感情的能力,同样也是青春的必修课。
PART
淡化概念,不要幻想
01
用“早恋”给初高中生的感情扣帽子是最可怕的。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们只是同学间正常的交往,却被家长幻想成了恋爱,本来没事,助攻成了事!
首先你可以先问问孩子,Ta是怎么看待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的?
如果只是单纯的“慕强”或“慕美”,明智的做法就是对他们表示理解和尊重,说明有了比较谈得来的异性朋友也是成熟的表现。
PART
引导孩子看得更远
02
如果确认是一种青春期男女孩之间朦胧的好感,父母能做的是,帮孩子看得更远。
喜欢你是别人的事,我们可以感谢,但不必有负担。
如果是孩子喜欢别人,就跟Ta聊一聊:Ta梦想中的王子或公主是什么样的呢?现在的这个人又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喜欢他?
其次,要让孩子想想,“这个感情你能否一生都不会变?”
并告诉孩子:你眼睛能看到的地方,就是你能到达的地方。
假如未来的你考得更远,蹦得更高了,成为了更好的自己了,也能遇到更欣赏、更优秀、更喜欢的男/女孩子,那现在这段感情到底应该怎么处理?
当孩子有了一个更好、更远的期待,她就不会允许自己囿于眼前了。
PART
反思家庭教育方式
03
什么样的女孩容易早恋呢?就是缺乏父爱的孩子。
什么样的男孩容易早恋呢?是缺乏母爱的孩子。
孩子在家里得不到爱和安全感,他就会去其他人那里得到。
研究表明
成长在良好家庭教育环境下的孩子,叛逆、早恋、迷恋电子游戏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发生的概率和程度远远低于成长在混乱、缺爱等不良家庭教育环境下的孩子。
尤其是随着青春期到来,家长会发现孩子出现一些怪异行为,比如自私、悲观、厌世、早恋、沉默、难以沟通,这时候需要家长采取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给孩子做好榜样,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尊重,避免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等。
帮助孩子树立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人生,孩子才能步入青春的正轨。
PART
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04
如果孩子早恋了,父母不要只知道批评,要始终跟孩子站在一起,相信孩子。
因为这个时候,孩子比家长更慌,他们第一次发现自己的情感、接受他人的情感,这都是一件极度陌生、羞赧,甚至有点羞耻的感觉,他急于有一个倾诉口。
这时候家长要告诉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出现这样的情愫是正常的,并及时给孩子正确的教育,让孩子了解男女生的差别,并且告诉孩子了解自己,了解男女差异之后要保护自己,尊重异性。
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并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正确引导,并让孩子知道什么是爱,让孩子学会如何去爱,辨别什么才是真正的爱,让他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不能做。
不粗暴“处理”,不用成人的世界观来评判。也许,这才是真正最好的教育。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