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该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早恋

家长该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早恋

导语:早恋是指未成年男女过早建立恋爱关系。 生活木能自立,而又比法定结婚年龄小许多的青少年过早恋爱的行为。这是一个尚有争议的概念。中国大多数教育工作者认为,中小学生中出现恋爱是不符合其年龄特征的过早行为,应该加以制止。

早恋行为的特点可概括为:渴望性、单纯性、差异性和不稳定性四个方面。由于青少年常常盲目地模仿成人的恋爱,而不能分清友谊与爱情的本质区别,所以,大多数中学生认为“早恋无害”,只是寄托一种感情,不以结婚为目的。

近年来国外大量发生的婚前性行为、少女怀孕和少女他*的现象,是早恋问题的根本原因。早恋产生的根源,主要与社会传闻和大众传媒对性自由倾向的宣扬造成的误导、家庭和学校缺乏正确的性教育以及青春期提前等有关。性生理的发育引起性意识的觉醒,青少年对性的神秘感,激起探索和尝试的愿望;家长和教师对早恋问题的过敏和一味制止,又会加强他们的逆反心理。在当前信息发达的时代,中学生从各种大众传播媒介接受了大量与他有关的信息,视野急剧扩大,使朦胧的性意识变为自觉的追求。

(一)青少年的早恋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1、确定目标。开始关注某一个异性,默默地思念,这一阶段可有眉目传情、暗送秋波的表示。有些中学生的早恋只停滞在这个阶段,成为“单相思”,不敢与自己喜欢的异***往,也会形成情绪障碍,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

2、有所行动。中学生异性之间写情书、递纸条、赠小礼物等,即是对某一异性有好感的表示。同时可有约会行为,如一起逛公园、看电影、外出旅游等。

3、频繁约会。逐步进入一对一的比较稳定的约会,可能公开化,似乎已经确定了“恋爱”关系。

4、发生性关系。虽属少数,但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尤其是在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学生中。因认为自己即将走上社会,已经成人,发生婚前性行为也比普通中学相对多一些。但是,因为现在教育者在性观念和教育方法上不够统一,对早恋的界定常有扩大化的趋势,青春期健康的异***往也常常被扣上早恋的帽子,所以也带来教育上的困难。例如,中学生自发的小组和集体活动,是青春期集群性的表现;异性之间的互相帮助和关心,偶然的单独活动;还有同龄人之间的友谊,青梅竹马的好友,等等,都不一定是早恋。

青少年早恋行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朦胧性 早恋的青少年对于早恋关系的发展结局并不明确。他们主要是渴望与异性单独接触,但是对未来组建家庭、如何处理恋爱关系和学业关系、如何区别友谊和爱情都缺乏明确的认识。

2、矛盾性 有早恋关系的青少年内心也充满了矛盾,既想接触又怕被人发现,早恋的过程中愉快和痛苦并存。

4差异性 青少年的早恋行为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在行为方式上,有的青少年的早恋行为十分隐蔽,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来传递感情,但也有的青少年报公开,在许多场合出双人对,严然像一对情侣。在关系程度上,大多数有早恋关系的青少年的主要活动是在一起聊天,交流隐秘的感情,从人际关系来看,还没有超出正常的关系。有的则关系发展的很深,除了谈论感情以外,甚至发生性关系。在年龄喜好上,女孩儿喜欢比自己年龄大的、比较成熟的男性。在年龄相当时,多半是女孩儿采取主动。男孩儿喜欢年龄比自己小的女孩儿,在交往中体现自己的阳刚之气。

(二)早恋的类型可以归纳为8种

第一种,爱慕型,即青少年之间由于爱慕对方而产生的早恋现象。根据爱慕对象的不同,又可分为:仪表型就是由于爱慕对方外在的仪表而产生的早恋;专长型,就是因为爱慕对方的能力专长而产生的早恋;品性型,就是由于爱慕对方的优秀品性而产生的早恋。

第二种,好奇型,即由于对异性的好奇心而产生的早恋现象。对异性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是青春期的青少年随着性意识的发展而自然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青少年由于生理发育和性成熟,很容易产生性冲动,对异性变得很敏感,渴望了解异性的心理和生理,了解异性对自己的态度。为了满足这种好奇心,就想结交异性朋友,建立“恋爱”关系。

第三种,模仿型,即因为模仿别人的行为而产生的早恋现象。模仿的对象主要来自社会生活、影视作品和报刊书籍。

第四种,从众型,即迫于周围人的压力产生的早恋现象。周围人是指所处的同年龄群体。

第五种,愉悦型,即为了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的早恋现象。青春期男女之间的密切交往,往往会给双方带来愉快的体验,这种愉快的体验会进一步促进青少年之间的密切交往,逐渐转变为早恋。

第六种,补偿性,即为了获得感情补偿和排解受挫的情绪而产生的早恋现象。感情补偿是指青少年在学业上或感情方面受到挫折时,出于争强好胜的心理,或者为了摆脱感情创伤,一些青少年就想用早恋的方式排遣受挫的情绪,从异性那里获得感情补偿。

第八种,病理型,即由于病理原因而产生的早恋现象。在当代社会,由于营养过剩、一些食品中含有性激素的作用,或者生理上的疾病、家庭遗传等原因,造成一些青少年身体早熟,身体外观像成年人,或者心理早熟,或者性变态心理。这些都会诱发青少年的早恋现象。

(三)早恋的进化原因

早恋是青春期性成熟过程中,两性之间出现的一种过度亲密的互相接近。现在大多称早恋为“交往过密”。少男少女因为性发育开始成熟,本能地产生互相爱慕的情感。有的人表现为独自的单相思,有的人突破了羞涩的束缚,递纸条,约会,互相倾吐爱恋之心,借口互相帮助,形影不离,个别人则还发生进一步的两性接触。 青春期青少年容易感情冲动,但却十分脆弱,情绪又不稳定,考虑问题简单,很少顾及后果,这种心理状况使早恋好像天边的浮云一样变幻莫测,早恋者的情绪也会随之波动起伏,彼此之间感情往往反复光常。

一般来说,性格外向、相貌出众的人,比性格内向、外表平平的更容易发生早恋。因为性格外向的人大多敢作敢为,敢于触犯校规,有适合自己的对象,就会大胆追求,并且相貌出众的人,常常是大家追求的目标,尤其是漂亮的少女,往往经不起别人的追求,她们以被男孩爱慕为荣,听信甜言蜜语,很快陷入男孩子的情网。

喜爱文学、有文艺才华的学生容易早恋。这些学生因于受环境熏陶,感情丰富,多愁善感,喜欢用书中、歌里的浪漫情节来比较自己的生活,效仿艺术家笔下的主人公,追求理想的爱情天地。加上他们有某个方面的才华,常被异性羡慕,故很容易获得爱的信息。

性格软弱、虚荣心强的学生容易早恋。这部分人以女生多见,她们从小娇生惯养,依赖性强,找了男朋友,便觉得有了依靠,她们把自己附属于一个男孩,因此,很容易成为男生的爱情俘虏。而那些虚荣心强的女生,大多是由于强烈的虚荣心,使她们乐意接受男孩子的殷勤、赞美以及小恩小惠。有的学生是出于“攀比”心理,而走上早恋的。她们看到自己的同龄人有了男朋友,进出于电影院、舞厅、酒馆等,于是,也不甘落后。

早恋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有的学生集上述几种情况于一身,也木一定会发生早恋;有的学生在一个偶然机会,便掉进了情网。故木能为了“防微杜渐”而机械地用这些教条去对号入座,而要善于发现早恋的先兆,如在学习、劳动、课外活动中有异常表现;学习成绩突然下降,经常旷课、迟到早退,甚至逃学,情绪不稳,时儿春风得意,时儿乌云满天,坐立不安,心神不定,上课思想不集中;对老师、家长反感,从而回避他们,喜欢打扮、讲究发型、衣着,爱看言情小说,摘抄其中精彩的 性爱描写,哼流行歌曲等等。只有观察了解早恋迹象,才能抓准时机,掌握教育的主动权。

(四)如何对待青少年的早恋

早恋指青少年期或青少年期以前的少年出现过早恋情的现象,也称“牛犊恋”。它多与环境因素引起早熟性兴奋和性萌发有关,少数也与孤独、空虚、心理上缺乏支持有关。 陷入早恋中的少男少女,因受到相互吸引彼此爱慕心理的作用,其情绪是愉快的,情感是纯真的。由于情感处于主导地位,处理问题通常缺乏理性,因此早恋是有害的。它具有瞟陇性、单纯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现实生活中,少见有早恋而成理想眷属者。早恋者的情感真实而强烈,还因为这种情感的强烈性,一旦失恋便可形成心理上的强烈反差,导致严重的失落和心理失衡,它对人的情感影响是长久的,有时可对当事人造成终生的不良影响。老师和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早恋,往往会感到愤怒,认为这些孩子太不争气,道德品质太差,其实青少年早恋与道德品质的关系不大。

THE END
0.早恋有何特征表现,如何纠正?庞吉成医生的语音科普(1)特征表现:无肉体性行为:多数早恋少年有肉体和性接触的意向,但不一定都付诸实践,而多数限于满足温馨的即景般的情感和言语交流。 有肉体性行为:也有一部分人基于性冲动与欲望而发生肉体性行为。 (2)纠正:重要的是,应认识到少年性心理成熟提前的趋势,帮助孩子们认识到早恋的危害,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社jvzquC41yy}/orfqujuv0wjv1xujen43679257mvon
1.早恋的孩子都有哪些表现早恋的孩子都有哪些表现, 家长要明白这这几点! 早恋,可以说是很多家长避而不谈、谈之色变的话题,在孩子面前也总是讳莫如深,害怕勾起孩子对早恋的好奇心,进而付诸实践,危害自己的学业和生活。事实上很多时候隐瞒并非会有好的结果,很多孩子仍然背着家长偷偷谈起了恋爱。很多家长对此也是没有察觉,只等酿成了苦果后jvzq<84yyy4s3?:0eqs0|uu19<497mvon
2.朱时茂的反叛期:以早恋的形式来表现!朱时茂的反叛期:以早恋的形式来表现! 00:00 00:57 鲁豫有约 凤凰卫视《鲁豫有约》栏目官方账号 来自香港 朱时茂的反叛期:以早恋的形式来表现!jvzquC41x0oggwl0eqs0e8{1x263IJSM9WUDglv3eKXe;bg9\i\EcRV3vIsYpb;lDKOFMn9aa
3.守护花开,拥抱美丽人生!二、如何正确认识青春期早恋表现 早恋是指未成年男女过早建立恋爱关系的行为。年龄在18岁以下的青少年和中学生谈恋爱,属于早恋行为,是不可取的。 早恋的类型可以归纳为8种: 第一种,爱慕型,即青少年之间由于爱慕对方而产生的早恋现象。 第二种,好奇型,即由于对异性的好奇心而产生的早恋现象。 jvzq<84ujkbpƒmqpi~vg7yll|pz0ls1u{€y1koyjly0dsiv1ykckwkq1463485513<5:;8;;2933A>450nuo
4.63.5%受访者表示面对青少年早恋“堵”不如“疏”教育“首先不是给孩子贴‘早恋’标签,而是通过深度交流,教孩子把美好的品质变为他们成长的动力。其次,营造宽松的家庭氛围,共同探讨爱是什么,如何获得更加成熟、幸福的爱,而不是惩罚、责备,甚至偷看孩子日记、空间留言,这些不尊重的表现可能会使他们走向极端”。jvzq<84gfw4qgxung0ipo7hp1p70496812:178h3279.4A7724=:0qyon
5.中学出女生行为准则防早恋:不许认男生为哥教育福建安溪县龙涓乡举溪中学发《女生行为准则》防早恋 “不许给男生传递纸条;不许认男生为‘哥’……有以上行为之一者,均视为品行不端,有辱家风、校风。”前日,安溪县龙涓乡举溪中学发的这份《关于对女生行为准则的特别规定》(以下简称“特别规定”),被网友发到网上,引来不少围观和吐槽。 jvzq<84gfw4qgxung0ipo7hp1p532:8134731l6275335A6:7:8/j}rn
6.早恋的女孩有什么特点问答频道更加心神恍惚、意识模糊、学习成绩有下降的倾向,虽然每个孩子的某科成绩都有暂时上升的倾向,但早恋却jvzquC41yy}/dxmg0et0c|p1xkkx1:568:;84B3jvor
7.早恋的症状类型有哪些快速问医生当说起早恋的时候,很多的家长都会感觉到非常的疼痛,面对孩子早恋,家长真的是无计可施,反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在生活中,家长教育孩子的时候要讲究方式方法才行,究竟早恋的症状类型都有哪些呢?根据症状类型,家长才能对孩子进行对症治疗。 (1)仪表型 这类早恋是由于爱慕对方外在的仪表而产生的,也是最常见,但最难以持jvzquC41o0732jxm0eun1sndkpm0fƒrkra€bqu4648?327mvon
8.青春期对性爱的认识和表现日常保健而现实生活中,五花八门的诱惑、性信息、淫秽书刊,以及性自由的思想都会导致孩子的性意识受到错误的强化和影响,引诱少年沉迷于谈情说爱之中,甚至发生性关系、性犯罪。有些少年在性能上得不到合理的指导,过度抑制扭曲、变态的行为表现,同性恋、窥视、恋物等可能性很高。jvzquC41o0hpjn3ep1€y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