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分析考情 力求稳步前进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语文科质量分析会
-2021学年第一学期已过半,本次期中考试初一参加市质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都是参加六校联考。语文组在集备组质量总结分析的基础上,11月17日下午召开学科质量分析会。各集备组长积极发言,认真分析学情、考情,及时总结教学得失,力求在新课标的引领下,以考促教,以教导学,稳步前进。汇报如下:
(一)、初一语文集备组(翁晓忆老师)
初一半期考为市质检,试卷满分150分,我校平均分为97.24,及格率为77.6%,目前尚不知我校在全市中的排名。现将试卷所暴露出的问题分析如下:
1.古诗赏析失分率较高。选择题设置了一个小陷阱,不认真读题的学生就丢了这3分。简答题考查对诗句表层意思的理解以及诗句所蕴含的情感态度。学生背古诗死记硬背,对诗句意思理解不到位或完全不理解,今后要加强指导并考查学生对诗句表层意思的理解。
2.文言文考课内外对比阅读。课外文言的句子翻译失分严重,说明学生文言文实词积累太少,今后多做课外文言阅读,以积累文言实词的解释。第9题失分率高,学生不知这种题型该怎么答。半期考后,多做一些阅读题,让学生多见一些题型,掌握不同题型的答题模式。
3.现代文阅读这次考了两篇,一篇为写人叙述散文;一篇写景抒情散文。问题主要在:1、第一篇设置的题目比较难,学生在理解和答题规范上的问题就暴露比较明显。2、学生生活积累偏少,对文章的思想情感理解不到位。3、学生能力较弱,独立分析的能力比较欠缺,分析题很少能回答比较全面的。
4.非连续文本失分率高。学生不会读懂表格中所反映出来的结论,不会针对题目要求搜索相关信息。
5.名著阅读中第一空《天演论》失分率较高,学生对这本书很陌生,第二空“衍太太”,因“衍”字写错而失分的较多。简答题关于“我”不喜欢猫的原因写不出来,失分原因是没看原著。
6.作文存在的问题是选材缺乏典型性,立意不高,没有选择有意义的“新”来写。
其次,条理不清晰,杂七杂八,零零碎碎的内容堆砌而成。
(二)、初二语文集备组(金玲老师)
一、试卷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是五校联考,难度系数0.62,对我们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这份卷子也比较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积累迁移运用能力。试卷有以下题型:一是客观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内容涉及生字词书写读音、句子排序、文学常识、改病句、语言文字运用等;二是主观阅读题,共75分,有现代文阅读的鉴赏、新闻题材、非连续性文本、诗歌鉴赏、课外文言赏析;三是作文题,共60分。
二、答题情况 基础背诵部分,固定性的背诵默写这一块,默写错别字较多,个别学生因字迹潦草,难以辨认而失分较多,但普遍错误在“望峰息心”和“经纶世务者”,学生大多误写为“忘”和“事物”。主要丢分在理解性默写这一块,说明对诗歌佳句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学生没理解题意或中心主旨,因此选择了错误的诗句填入。诗歌佳句赏析,学生对句子中所采用的比兴手法比较陌生,学生难以把握得分关键,常常写满文字但只是赘述相同的点。答题没有重点方向,以字数取胜。现代文阅读部分,学生没能理解题意,答题不分点写成一堆。以后要多做理解性阅读,给学生讲解做题步骤。新闻题。学生不知如何概括及题目应包含哪些要点,往往只概括到部分要点。以后要增加文体特征普及。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部分学生没有很好地把握各材料之间的区别,受到干扰信息的影响,对内容的概括,答不出要点信息,或者答案不全面,因而失分较多。名著阅读部分,学生阅读不仔细,对内容理解不深,背景了解不详细。对人物事件把握不明确,错别字多,导致失分。这次的作文题目较难,分数普标不高。设置了审题障碍,学生没有很好地审题,结果就出现离题偏题的显现,没有突出“这一次”“我”这写题目中的重点。
三、考试情况 本次五校联考第一名,较之初一的最后一次五校联考仍然保持住了第一名。1、2两个班级成绩较为理想,均分在100以上,5班成绩也在90分以上。3、4两班作为平行班,均分差别不大,均分在88分左右,完成了托底任务。6班稍微落后些,平均分在85左右。
五校排名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超均率
初一上学期期末考
96.82
62.43
11.86
4.9%
初二上学期半期考
95.57
67.44
4.68
3.45%
四、今后的措施
1、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巩固。通过勤奋背诵可以拿到的分数,尽量全部拿到。加强课堂抽查提问和课后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加强小测的力度。预期期末考目标能够拿到8.5分以上。
2、进一步加强语文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阅读能力和写作能的提升。引导学生掌握答题的技巧、规律。以练促进,加强课堂练习,注重对平时习题的讲评,指导培养提高学生答题能力。周末的作文和读书笔记单双周进行。预期期末考目标能够拿到10分以上。作文能够拿到44分以上。
3、全面关注学困生、临界学生。注重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有效的措施,让他们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初三语文集备组(吕凤萍老师)
本次作文题为责任,理性思考的要求较高,与平常学生作文有较大区别。学生在进行记叙文写作时,素材匮乏。承担自己分内的事情多写完成学习的责任、劳动职责、收发作业、照顾弟妹等,素材雷同。记叙类作文立意上大多是倡导完成分内职责或承担过失,基本看不到立意上的创新与拓展。议论文写作上,大多学生不明确问题要求,想到什么写什么。但也有些好的议论文,能够做到逻辑思维条理清晰,论据充实,论证得当。作文情况:1、不少学生写自己当课代表、小组长、班干部等的经历,写自己如何组织同学,担负起职责,写真实经历,有真情实感,基本能在45-48分间2、一些同学文章详略不当,估计受题目中的提示语的影响。花较多笔墨写自己不负责任的过程,最后部分幡然醒悟,甚至只在最后一段写懂得了要负责等等。这类作文多在42-44之间3、一些学生写学习是自己的责任,又没有写自己如何学习,只是空谈学习的重要性必要性等等,言之无味。写疫情期间医护人员的责任,没有经历,只是记叙贴标签。还有把让座、帮助他人等等都归为责任,太过勉强了。4、不少学生生搬题目材料中梁启超的话、字典的义项等,不会点题扣题。5、也有学生写到从小事培养责任感,平凡中见伟大;承担责任,笑对人生等,立意上有所升华。6、议论文好多没有明确论点,缺少必要的论据,更不用提分论点间的逻辑关系了,很多是随便想到一句话就安上去当分论点。
我们集备组要努力:1.默写以理解性练习为主,校本作业填空题反复刷。2.单选题得分率相当低,出选择题校本作业,反复训练。3.阅读理解分题型训练,强化知识点和答题技巧。4.名著以重点人物和主要情节带动学生阅读。5.作文先训练扣题、点题、选材,进行训练。6.关注临界生的学习。落实好83-97分的这些同学。
(四)、高一语文集备组(彭芳老师)
存在问题
(一)从试卷看
1. 客观选择题得分不高,体现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答题经验不足。
2、主观表达题的答题规范意识不高,角度不清晰,文本的概括分析能力有待加强。
3、写作得分不够理想,学生对议论文写作处于空白状态。
4、文科学习特点中的知识点积累习惯没有养成,与高中试卷要求相去甚远。
(二)从教学看
高一按照新教材理念,加强了群文阅读和单元活动等新型教学形式,这其实是在能力上对学生提出很高的要求。但依据我们学校生情,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并不扎实,我们必须先要把学生的必备高考基础知识点讲清楚,才能做些知识的牵引和提升,适应新教材、新高考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本来是需要比旧教材要花上更多的时间来教学的,但这个学期的课时量反而减少了,一周只有四节课,所以教学显得非常紧张。这次期中考就是由于课时不够,我们不仅没有充足的时间系统复习,连课文也没有完全上完。
大课间和第二节课的衔接安排没有时间差,学生根本无法按时到达班级上课,往往要拖5-10分钟才能正式上课。
今后措施
针对教学时间不足的问题,在暂时不能改变课时量的情况下,我们集备组加强集备,重视新教材的知识整合,强调每个单元教学的课时安排,争取大力提高每堂课的课堂效率。
面对学生基础较薄弱的问题,我们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夯实。具体安排周二早读完成默写和语用相关基础题,周末完成文言和写作基础能力训练题。
考虑到议论文写作在试卷中分数占比大,而学生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我们打算形成作文练习的序列化,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的攻破。每周一练,常规化议论文写作,大力推进思辨性训练。
加大综合性练习,使学生快速熟悉高中试卷,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尤其是面对重点班的训练。
关注班级的临界生、波动生、学困生、问题生,配合班主任,尽力消解各种已产生不良苗头的问题。
(五)、高二语文集备组(王祖兰老师)
1,说试卷。这次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说是以必修5模块为考查内容,但除了默写是模块的内容,课外文言《终军传》是关联着《滕王阁序》一点,其他的均是模拟新高考出题,难度系数0.58。而作文并没有出新,沿用高一期末考试的演讲稿体式,内容上写“追逐梦想,不负韶华”。
2,说成绩。年段451人参与考试,平均分86.78,七八九十四个班成绩较好,均在89左右,其他理科班级均分在85~87间,较弱的是3班,均分是82。整个年段高分没有,最高分118,且上110仅一个!
3,说情况。客观单选题满分36分,年段得分在20.16,主要失误在社科类文本阅读和文言文阅读及后面的语言文字运用上。主观题满分54分,年段均分在24分,有大量失分现象,主要是答题不规范,基础知识欠缺,缺乏结合文本主动思考能力,遇见新的题型主动放弃。作文上算是正常,平均分在42.69,但这是有些同学未完篇而造成丢分!
4、今后措施
1、抓标务本。要以课标为纲,以课本为本。对课标认真地研究、理解、贯彻执行;科学合理地使用教材来教。
2、立足基础。教学中要进一步突出加强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夯实。加强课堂抽查提问和课后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
3、注重能力。要进一步加强语文能力的培养。应包括: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理解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运用各种答题技巧、方法的能力。加强课堂练习,注重对平时习题的讲评,指导培养提高学生答题能力。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4、加强学法指导。对课堂听讲、记笔记、做作业及复习等全过程都要进一步加强指导。让学生养成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合作探究学习、课后巩固迁移学习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力争提高学习效率。
5、全面关注学生。注重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有效的措施,让他们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改进学生学习方法。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育人为首。亲近学生,关心学生的冷暖,尤其关爱学困生,以爱心感召学生发奋图强。
(六)、高三语文集备组(陈美玲老师)
一、考试情况:
年级平均87、7,及格率47、8%。最高分112,最低分2.
二、试卷简要综合评价:
试卷首次采用新高考试题类型,模拟2020山东卷出题,紧扣新高考的趋势,试题具有典型性,针对性。试卷质量相对较高,难度适中。这套卷子和之前的全国卷对比,最突出的在于客观题减少,主观题增加,学生阅读书写量增加,学生反映时间比较紧。少部分学生出现作文没完卷,或是前面主观题有出现一二空白。平行班成绩基本正常。
重点分析:
语文复习专题内容较多,我们在和2020高三集备组交流的同时,也和其他一些学校做了沟通,所以到目前复习的专题主要是: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情境默写、任务作文训练、论述类文本的部分。所以以下围绕半学期以来复习专题: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情境默写及写作进行对比分析。
第一:文言文句读题,答题接近3分,和之前相比进步较大;
文言文翻译句子月考平均1、7分,本次3分,进步;
第二:诗歌鉴赏主观题月考平均0、8分,本次2、02,进步;
第三:作文月考平均40.3分 ,本次42、4分,进步; 还有上升空间;
第四:情境默写总分6分,平均2、38 ,退步,不理想。
分析原因:
文言文专题先从课内抓起,把必修一到必修五的课内文言文全部梳理了一遍,通过练习进行巩固,把分散的实词、虚词、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相关文言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纳;再通过教辅练习进行限时训练,取得一定效果。学生也说有点感觉了。
诗歌鉴赏目前还在复习的尾声,按照考点的要求针对性专项复习,尽量安排课堂限时训练,课后再及时巩固,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充分想象,勇敢答题,至少大部分学生敢写会分点,答题规范也比以前要好。
作文训练,首先加强了集备,年段统一指导,统一写作讲评,还针对性的写修改文和升格文。近来加强应用文格式的指导,学生进步很大。
4、情境默写这次这样的平均分是没有想到的,但考后老师分析应该和复习进度有关联,联考默写是没有范围的,各个学校复习进度不同,而目前我们是刚刚复习完初中部分,高中部分考前只有一周的时间,所以很仓促。
四、下阶段计划安排:
1、加强集备,认真教学:按照省市研究院关于新高考复习的指导意见,认真研读学习新高考评价体系相关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按照计划继续开展第一轮复习的相关内容,接下来的重点是文学类文本阅读及语用部分。集备组安排老师负责不同模块,分工主讲相关内容,落实安排教学进度。
2、精讲精练,用好教辅,出好校本作业。经典题目可以反复训练斟酌。每一节课明确学习任务和学习要求,改变老师“满堂灌”,要让学生精练精思,了解学生想需求和存在的困难,多做一些个体的交流,从而真正有效训练。
3、课内知识要夯实,尤其课内文言文仍然要指导学生有效复习,之前校本练习可以再训练,这部分在试卷中是相对稳定的题型。诗歌鉴赏本次考试成绩有提升,一定要让学生在读写思上下功夫,反复强调答题规范和分点意识,对该识记的内容要强化,结合近期校本练习继续巩固。同时立足近几年的高考真题分析训练,让学生树立信心,还可以再提升;
4、情景默写要狠抓落实,得分太低,而这是考场上的送分题。集备组已经组织老师分工落实了新的检测模式,利用早读课和课前十分钟进行基础听写和关键词的翻译解释,力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好情境默写,同时扫除错字别字。目标是先上4分。
5、继续进行任务型作文的训练,训练重点是如何读懂材料并明确写作任务,在限定的话题内就事论事,就事论理。围绕关键词,整理思想,学会分类,切实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大量阅读经典时评文,分类积累素材,做好读书笔记。加强应用文的写作,明确基本格式和写作技巧。
6、对新高考题型要尽快适应,争取两到三周一次综合训练。
7、迎接会考:做好差生辅导,利用考纲进行重点复习,安排模拟考试,摸排检测,开展补差活动。
五、存在困难:
①最大的难题就是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比较糟糕;一是老师要督促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有效作业;二是我认为学科之间要协调,不能顾此失彼。
②语文科没有大课,综合训练及作文的安排很有限;而回去完成的效果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