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及重点赏析

认证主体:李**(实名认证)

IP属地:黑龙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1、2021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及重点赏析野望唐 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翻译: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骑着马带着猎获的鸟兽归来。举目相望,竟没有一人相识,咏一曲长歌来怀念古代采食野菜的隐士。作者王绩,字无功,自号东皋子、五斗先生,祖籍祁县,唐朝著名诗人。主题思想: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重点赏析:本诗写景动静结合,由远及近,富有特色。首联“东皋”暗含诗人归隐

2、之后,尝耕东皋之意,“徙倚”,即徘徊,写出人物内心的苦闷和矛盾。“欲何依”表现了不得志的迷茫和失意情绪。颔联从色与光的角度写静景,诗人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颈联通过“牧人”与“猎马”写动景,描绘出一幅日暮晚归的画面。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野晚秋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尾联运用伯夷、叔齐的典故来表达诗人的感情。诗人在现实中难觅知音、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与其神交,聊以慰藉,以此来抒发孤独抑郁之情。黄鹤楼唐 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

3、愁。翻译:传说中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在天空飘荡。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作者崔颢,出身博陵崔氏,唐代著名诗人。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主题思想:全诗描写了诗人登楼远眺的所见所想,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的伤感与思乡的情怀。重点赏析:“空”字说明了古人离去后,诗人心中的孤独空荡,借黄鹤楼的空来衬托。“不复返”包含了生不逢时、岁不待人的无尽感伤。

4、“白云”寄托了诗人对世事难料的感叹。“空悠悠”使人看到空间的广袤,而“千载”则使人看到了时间的无限。抒发了诗人对岁月难在、世事茫然的空幻感,催生了乡愁。本诗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眼前的景物,颈联为登高所见,描绘了一幅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做铺垫。使至塞上唐 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翻译:我轻车从简,要慰问边关守军,途径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自己就像随风飘飞的蓬草,飘出了汉塞,又像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了胡人居住的地方。浩瀚的戈壁滩上,烽烟孤直,黄河岸边一轮落日又大又圆。在萧关遇到负责侦察的骑兵,打听到前线统帅正在燕然

5、山前线。作者王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王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产生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的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重点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意境雄浑,视野开阔。一个“大”字,道出沙漠最突出的特征;“孤”“直”两个字状写出一股

6、青烟直上高空的情景,富有神韵;“长”“圆”二字,朴实无华,却抓住了事物最本真的状态,写出黄河在苍茫的沙漠之中杳无尽头,而长河之上是那一轮圆圆的落日,准确传神,凸显出大漠给人既苍茫孤寂又亲切温暖的感受。“单车”表现出形单影只的情状,同时也表达出诗人行程中内心的孤寂感。“欲问边”交代了出使目的,即前往边塞慰问将士。本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暗含诗人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渡荆门送别唐 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翻译:从荆门外渡江,去往古老的楚地漫游。巴山尽头现出平川,长江沿着辽远无际的原野奔流。月亮倒映在水中,犹如从天上

7、飞来一面明镜,空中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我更加喜爱故乡的江水,情意绵绵送我万里行舟。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主题思想:这首诗写出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外出游历的喜悦,表达对故乡的依依惜别之情。重点赏析:本诗以移动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化动为静,使景物富于动态。“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

8、”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现了诗人的广阔胸襟。以静观的视角,描摹江上的美景,宛如两幅图画,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图,写出了江水及空气的澄净明澈,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写出了黄昏的风景。尾联笔锋一转,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思乡之叹,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钱塘湖春行唐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翻译:在孤山寺北面贾公亭西面,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与湖岸齐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浪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几个地方早出的黄莺,都争着飞上向阳的树,不知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忙着筑巢。各色的花儿竞

9、相开放,渐渐使人眼花缭乱,初生的草树刚刚能遮住马蹄。我最爱湖东那地方,总感到走不完看不够,那笼在绿色杨柳荫里的西湖白堤别有一番景象。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主题思想:这首诗把早春西湖妩媚的春光描写得生机盎然,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盛景的无比喜爱之情。重点赏析:颔联用“争”和“啄”两个动词,描绘出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

10、动地展示了初春的勃勃生机。“几处”说明早莺还少,“争暖树”说明尚是“乍暖还寒时候”,彰显了诗人对钱塘湖早春的喜爱之情。“渐”“才”从程度上修饰“乱花”“浅草”的生长状态,写出了花草欣欣向荣的去世;“乱”“浅”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早春的生机盎然。“最爱”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对钱塘湖早春美景的喜爱之情。庭中有奇树汉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翻译:庭院里一株珍稀的树,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春意盎然。我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树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花的香气染满了我的

11、衣襟和衣袖,天遥地远,花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只是痴痴地手执著花儿,久久地站在树下,听任香气充满怀袖而无可奈何。 这花有什么珍贵呢,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著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作品介绍:这十九首诗习惯上以句首标题,依次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和明月何皎皎。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抒发了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描写

12、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儒家的哲学意境,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龙)。主题思想:诗人始终用比兴的手法,以花来衬托人物,写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重点赏析:本诗前四句写叶绿花盛,本是春日佳景,但一人独赏反动思念之情。于是,女主人公攀枝折花,欲寄远人。“庭中”就暗含了这里的景色不是大自然中,而是深闺中的,是一首表现思妇闺怨的诗。以花寄情,揭示了诗歌的主旨对远行人的思念。“盈”字暗含着主人公手执花枝,站立了很久的情态。“馨香”一句十个字,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清新生动的画面;女主人公执花在手,无语凝伫,任花香盈袖,愁绪百结,终无可奈何,心生感慨

13、。龟虽寿汉 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翻译:神龟虽然十分长寿,但生命终究会有结束的一天。腾蛇尽管能腾云乘雾飞行,但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人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决定。调养好身心,就定可以益寿延年。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作者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曹操精

14、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主题思想:本诗抒发了诗人不甘衰老、不信天命,对伟大理想的追求永不停止的壮志豪情。重点赏析:本诗托物起兴。以“神龟”和“腾蛇”说明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简单地“活着”,而在于奋发有为。“老骥”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诗人以切身体验表达了人的精神因素对健康的重要意义,寿命长短并不只是被动地由上天安排,身心和悦就可以益寿延年。赠从弟(其二)魏晋 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

15、松柏有本性!翻译: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作者刘桢,字公干,东汉名士。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于诗歌、特别是五言诗创作方面,在当时负有盛名,后人以其与曹植并举,称为曹刘。如今存诗十五首,风格遒劲,语言质朴,重名于世,赠从弟三首为代表作,言简意明,平易通俗,长于比喻。主题思想:全诗运用了象征手法,用松树象征自己的志趣、情操和希望,以此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重点赏析:本诗运用对比手法,以“风声”之“盛”衬托“松

16、枝”之“劲”,又用两个“一何”加以咏叹,对松柏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运用对比手法,以冰霜的严酷衬托松柏的“端正”,突出松柏傲雪凌霜的美好品格,借松柏之刚劲,明知向之坚贞,对堂弟寄寓了无限期望。梁甫行三国魏 曹植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翻译: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不一。海边的贫民多么艰苦啊,平时就住在野外的草棚里。妻子和儿女像禽兽一样生活,盘桓在险阻的山林里。简陋的柴门如此冷清,狐兔在周围自在地行走毫无顾忌。作者曹植,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

17、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主题思想:这首诗写诗人被贬到贫困的海边,看到人民生活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重点赏析:首联意在提醒最高统治者普降恩泽,施惠于民。颔联和颈联以白描的手法,记录了海边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和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尾联反衬出家园荒芜以及人民的恐惧与凄楚。饮酒其五魏晋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翻译:我将房屋建造在人来人往的地方,

18、却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作者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主题思想:这首诗以抒情为主,融情于景,写出了人与自然相契合的场景,表达出诗人归隐田园,悠然自得的心境。反映出诗人鄙视官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和高洁人格。重点赏析:本诗第一句写诗人虽身处闹市,却

19、不受尘俗的烦扰。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然、恬淡愉悦的心情。第三、四句运用设问。“心远”一词反映了诗人超尘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第六句“悠然”形象地写出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见”写诗人无意间见到南山,南山静穆超然的风景与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相融合,表现了一种天真自然的意趣。第九句“真意”指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本诗以对客观景物“菊”“南山”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运用比喻,表达出诗人弃官归隐后的自得心境。春望唐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翻译: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

20、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作者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主题思想:全诗围绕“望”字展开,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忧

21、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重点赏析:本诗以乐景衬哀情,通过美好景物的衬托,表现了诗人感时伤世,、念家悲己之情。首联“破”字写出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深”字再现荒无人迹的凄凉。颔联“溅”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诗人当时面对国家衰亡的无奈与愁绪借花表现了出来。“感时”“恨别”都凝聚着因时伤怀,苦闷愁痛的情感。颈联“抵万金”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容家书珍贵,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强烈思念之情。尾联“搔”字是对诗人想要排解忧愁而不得的细节描写,“更短”可见愁的程度,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派遣的忧国、伤时、思家之情。雁门太守行唐 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

22、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翻译: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作者简介;李贺,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唐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

23、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主题思想:全诗运用夸张的手法,把战斗的气氛渲染得凝重而惨烈,突出了将士们高昂的士气和爱过热情。重点赏析:本诗运用比喻和夸张,借压城的黑云渲染了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后两句运用夸张,从听觉上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场面。首联“压”字把敌军

24、人马众多、来势凶猛,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战士处境艰难等情景揭示出来。颈联“半卷”写出了黑夜行军的谨慎,“临易水”暗示将士们具有悲壮的豪情。运用“黄金台”,表现了将士们为国捐躯的决心,表达了诗人忠君报国的爱国主义情怀。赤壁唐 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翻译: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自己磨洗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作者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主

25、题思想:这首怀古诗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的命运象征国家的命运,以小见大,别出心裁,曲折地表现出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和豪爽的胸襟。重点赏析:本诗前两句借物起兴,暗含岁月流逝和物是人非之感,引出对古人和古事的感叹。化用典故,借“二乔”的命运暗示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诗人未从正面去评论这次战争胜败的原因,而是提出一个与事实相反的假设,从而抒发了自己对历史的感慨。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同时感慨自己缺少像周瑜那样好的机遇,空有满腹才华,却壮志难酬的命运。渔家傲宋 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

26、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翻译:天蒙蒙,晨雾蒙蒙笼云涛。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梦魂仿佛又回到了天庭,天帝传话善意地相邀。殷勤地问道:你可有归宿之处?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又叹日暮时不早。学作,枉有妙句人称道,却是空无用。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风啊!请千万别停息,将这一叶轻舟,载着我直送往蓬莱三仙岛。作者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

27、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主题思想:词人借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喻对南宋黑暗社会现实的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重点赏析:词人以述梦的特殊方式,凸显心中之块垒的同时表明自己的理想抱负。“接”“连”二字把天幕、波涛、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转”“舞”二字化静为动,变平凡为神奇,既出色地描绘了繁星的闪烁流逝,也传神地写出了词人在风浪中颠簸的感受。“路长”“日暮”反映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谩”字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浣溪沙北宋 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翻译:

28、听着一曲诗词喝着一杯美酒。想起去年同样的季节还是这种楼台和亭子。天边西下的夕阳什么时候才又转回这里?花儿总要凋落是让人无可奈何的事。那翩翩归来的燕子好生眼熟的像旧时的相识。在弥漫花香的园中小路上,我独自地走来走去。作者晏殊,字同叔,北宋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年华流逝、好景不长的感伤之情。重点赏析:“新”“旧”对比,表达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怅惘情思。“独”字突出孤身一人,准确而传神地总结了全词孤独寂寞的情调。“徘徊”为动作描写,强调了诗人伤春惜时的怅惘之情。此词下片前两句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寓言一切美好事物都必然要消逝,无法阻止,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委婉含蓄地抒发了伤别怀旧之情。采桑子宋 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翻译:西湖风光好,驾着小舟划着短桨多么逍遥。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芳草青青,春风中隐隐传来柔和的笙歌声,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连小船移动都感觉不到。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那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线上读书会|假如有一天,我们成了父母最熟悉的陌生人|贾平凹|主讲初中毕业后的一个晚上,妈妈坐火车送申京淑去首尔,发现妈妈疲惫面容的她在心里暗许,“如果以后能当作家,要写一篇很漂亮的文章献给妈妈。在心里种下了这个种子。”大概七年后,申京淑正式成为作家,创作每个作品时,总想起16岁时的那个许诺,然而直到成为作家25年后,这个许诺才终于兑现。周六下午,我们邀请《请照顾好我妈妈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I96\J4^V273:S;Y90jvsm
1.2008第七届中学生古诗文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原文及翻译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初中阅读翻译及答案一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初中阅读翻译及答案一1.★酒以成礼原文钟毓yù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jvzquC41yy}/5?5fqey/pny1fqi02n62;;99:?3jvor
2.2016年长沙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试卷(语文)8.古诗文默写填空。(共5分,每空1分) (1)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3)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在成功与失败面前,我们应该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那样 “,”,始jvzquC41yy}/klxyd0ipo8m132622=4423<18;9164649:d4ao4ivvq
3.高中必背文言文及其翻译当人们使用“古代汉语”这个术语时,在不同的语境中赋予了它三个不同的含义:古代的汉语、上古汉语和文言。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必背文言文及其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初中学生必背文言文(80篇之二)。” jvzquC41yy}/{~|gpoo/exr1ujodk8|gp{goyns182<94?3jvor
4.高考必背古诗文翻译要弄懂高考古诗文,首先必须要知道它的翻译,那你知道高考必背古诗文的翻译是怎么样的吗?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考必背古诗文翻译2021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必背古诗文(一)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jvzquC41yy}/z~jzkng/exr1zwkykok1icutcw~wygt0e=<;576/j}rn
5.芙蓉楼送辛渐古诗汇总十篇小学古诗文教学,要尊重两个逻辑:一是要尊重古诗文的内在逻辑,使古诗文得以以一种粘连的方式呈现在孩子面前;二是要尊重孩子学习古诗文的内在逻辑,使古诗文以一种更加自然、更富有童趣的方式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因此,必须对推荐的古诗文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推荐的必背古诗词,实际上构成了一个“选本”,也就是从中国古典诗歌中选择了经典的 jvzquC41yy}/z~jujw4dqv3ep1nbq€jp1;=227mvon
6.学以致用,古今对照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讲课内文言文或习题《古诗文》的时候,让学生在结合注释、自读提示的基础上,自主把握文章大意,翻译文本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句,同学们那一起讨论,并做好记录。初一的孩子经过预备一年的学习,我觉得他们应该具有一定的能力。 jvzq<84yyy4uf|~0gf{/uq3ep1oohx432;708<930jzn
7.2018中考必背古诗文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中考中,只有背熟古诗词才能考到更好的分数,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了2018中考必背古诗文,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2018中考必背古诗文 1.关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jvzquC41yy}/z~jzkng/exr1mcutjr4|jqthmjt{wyko1:>5644ivvq
8.初中文言文原文翻译大全,一篇文章全搞定!(建议收藏)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 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6883?69h6249;16;62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