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头条触目惊心!一高校学生加入境外反华政党!国家安全机关公布起案例!气象我国

某高校学生加入境外反华政党

近年来,境外反华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等渠道对境内人员开展意识形态“攻心战”,歪曲炒作境内热点事件,攻击诋毁我政治制度。极少数青年学生受到煽动蛊惑,不慎落入陷阱,成为境外反华敌对势力的“棋子”。

日前,国家安全机关成功侦破了一起境外反华政党拉拢某高校学生参与活动的典型案件,有力打击了境外反华势力的渗透策反活动,及时消除了风险隐患。国家安全机关在工作中掌握到,国内某高校学生宋某出于猎奇心理,通过网络报名,接收境外某组织核心成员向其发送的有关指令。宋某还长期浏览境外反华网站,并为相关网站提供涉华负面影像素材。

2023年7月,国家安全机关依法对宋某进行行政询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相关规定,予以宋某警告并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经批评教育,宋某对自己的行为表达了诚恳悔过,承诺今后不再从事类似活动。

案例2

男子向境外提供稀土机密被判刑

日前,国家安全机关破获一起境外某有色金属公司非法搜集窃取我国稀土领域国家秘密案,对涉案人员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成某原是我国某稀土公司副总经理,工作中可以接触到我国稀土行业内部信息。在日常商业往来中,成某结识了境外某有色金属公司上海子公司员工叶某某。在某次我国稀土收储招标会议结束后,叶某某试探性地向成某索要招标会中标情况,没有遭到成某拒绝。

在所供职境外公司外籍员工的指挥下,叶某某以提供金钱报酬为诱饵,多次私下向成某索要我国稀土收储明细、指令性计划等信息。

通过向叶某某提供涉密信息,成某多次收取对方给予的巨额报酬。经国家保密部门鉴定,成某向境外提供的内容涉及7项机密级国家秘密。

2023年11月,江西省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为境外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判处叶某某有期徒刑11年;以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受贿罪,判处成某有期徒刑11年6个月。

,时长

案例3

境外“黑手”窃取我国杂交水稻亲本种子

亲本种子,一般是第一代用于杂交实验的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领域重要的种质资源。

朱某某原为国内某农业科技公司总经理,与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建立所谓“合作”关系,并对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的要求“来者不拒”,以“合作制种”名义,先后向对方违规出售5种亲本稻种,获得了超出正常售价的回报。

在利益的驱使下,朱某某明知故犯,选择铤而走险。他多次对关系人提及“向境外出售种子是违法行为,可能会被判刑,此事要保密”。为了逃避监管,朱某某还对稻种进行了精心的伪装。

此后,他还创办了一家新的农业科技公司,继续向境外大量出卖我国的优质亲本稻种。

2024年1月,安徽省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为境外非法提供情报罪,判处朱某某有期徒刑1年6个月。此外,国家安全机关还依法对其余17名涉案对象给予行政处罚,并对涉案企业深挖细查。

案例4

境外间谍机构非法搜集我气象数据

2023年以来,国家安全机关会同气象、保密部门在全国范围依法开展涉外气象探测专项治理,调查境外气象设备代理商10余家,检查涉外气象站点3000余个,发现数百个非法涉外气象探测站点实时向境外传输气象数据,广泛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份,对我国家安全造成风险隐患。

这些非法涉外气象探测站点,有的探测项目受境外政府直接资助,部分观测点设立在军事单位、军工企业等敏感场所周边,进行海拔核准和GPS定位;有的布设在我主要粮食产区,关联分析我农作物生长和粮食产量;有的甚至长时间、高频次、多点位实时传输至外国官方气象机构,服务于外国国土安全和气象监测。相关设备体积小、便于安装、不易发现,能自动采集并实时网络传输。

相关涉外气象探测活动违反涉外气象探测和资料管理办法、数据安全法等相关规定。国家安全机关联合气象、保密部门,依法对相关非法活动进行查处,及时阻断气象数据出境的违法行为。

案例5

境外驻华机构雇员阻碍国家安全机关执法

自觉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位公民应尽的法律义务,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依法执行任务,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近日,国家安全机关对某境外驻华机构中方雇员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依法执行任务的行为,进行了行政处罚。

某境外驻华机构中方雇员符某在国家安全机关依法调查询问期间,拒绝前往指定地点接受询问,向无关人员散布被国家安全机关约谈情况,串联境外人员干预国家安全机关执法,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依法执行任务。国家安全机关干警通过执法记录仪固定符某故意阻碍执法的证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相关规定,依法给予其行政拘留十五日的行政处罚。

国家安全机关提示

个人在境外遇到间谍组织拉拢策反怎么办?

国家安全机关提示,个人在境外遇到间谍组织拉拢策反,一定要在思想上保持高度警惕,洁身自好,坚守底线。

凡对组织活动的主办单位、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场地情景不清楚时,不随便应邀;

对于露骨的策反“不理睬、不答复、不上当”;

如遇栽赃陷害不紧张、不害怕,弄清底细,妥善应对,并如实向我国驻外机构等有关部门报告;

如被要求参加其间谍组织时,要以适当理由拖延或拒绝,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如果被迫加入了间谍组织,应当如何挽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在境外受胁迫或者受诱骗参加间谍组织、敌对组织,从事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活动,及时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机构如实说明情况,或者入境后直接或者通过所在单位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如实说明情况,并有悔改表现的,可以不予追究。

一旦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可疑情况,应当立即拨打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也可以登录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平台,或者通过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进行举报。

THE END
0.高校毕业生被境外间谍策反!细节披露2月7日, 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刊文《真实案例丨赴外留学要增强反间防谍意识》,文中提到,张某,某境外高校毕业生,因在境外学习期间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拉拢策反,从事间谍活动,被依法处理,具体细节如下。 张某,某境外高校毕业生,因在境外学习期间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拉拢策反,从事间谍活动,被依法处理。 jvzquC41yy}/jwyx0v|0pn|u12529>:288;86?>:27=859
1.法治安全大学生“说案明理”警示教育案例国家安全从“以案说责”角度剖析境外间谍利用网络策反大学生案件 一、大学生间谍案例中的失责表现 (一)社会责任感缺失 大学生间谍案件中被策反大学生触犯法律底线,缺乏社会责任感。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要求比较低,认为理想信念比较虚幻,缺乏社会主人翁意识,社会责任感比较薄弱,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多的关注自己的命运。同时,部分大jvzquC41zui/ezydk0kew7hp1ktgq86248542:<0jvs
2.国家安全反间谍篇之典型案例【国家安全】反间谍篇之典型案例 【11.1专题教育】反间谍篇 【公民或组织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可疑行为或其他破坏活动时请拨打举报电话:12339。】 境外间谍组织利用网络聊天工具、校园论坛、招聘网站等渠道,打着招聘“调研员”、提供“兼职”等名义,以金钱诱使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参与情报收集、分析和传递,十分令人震惊。jvzquC41yy}30whyw0kew7hp1dgpynn1kplp1:55:1743:3jvo
3.无孔不入,境外间谍指导一研究生上岸公务员,内情曝光让人警醒|间谍罪近日,媒体披露了多起境外间谍利用我国年轻人获取数据的典型案例,其中有两起涉及大学生人群,让人唏嘘。 2022年8月,上海市国安局破获一起针对公务员的间谍案件,而涉案人员居然是一名90后的公务员,董某曾就读于上海某大学,研究生学历,专业方向是产业经济学。 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KL388S\R275:S5W;0jvsm
4.高校毕业生被境外间谍策反!细节披露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注意到,2月7日,“ 国家安全部”公众号刊文《真实案例丨赴外留学要增强反间防谍意识》,文中提到,张某,某境外高校毕业生,因在境外学习期间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拉拢策反,从事间谍活动,被依法处理,具体细节如下: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编辑 李瑞琪 jvzquC41o0zigyfrgt4dp8sgyuJfvjnnahusyjwfa4<42;=77
5.专家解读:普通公民如何防范间谍理论境外间谍拉拢大学生还有几个原因。比如某些大学生在高校里能接触到经济、技术、材料等领域的资料,个别学生参与的课题、项目对间谍来说也可能有价值。而且间谍有可能介入个别学生的求职过程,鼓励其报考涉密的部门。 互联网成泄密案重灾区 中国青年报记者:最近几年间谍题材的影视剧热播,一些年轻人对间谍的了解也仅限于影jvzq<84vjgus{7ugqrrf0lto0et0p872365249:1e6665:2483;44;;0jvsm
6.真实案例丨赴外留学要增强反间防谍意识张某,某境外高校毕业生,因在境外学习期间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拉拢策反,从事间谍活动,被依法处理。 2006年,因高考失利,在苦读一年语言预科之后,张某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某国排名前列的高校。因为成绩出色,张某成为了班长,负责联系该校的中国留学生,并且得到了该校校领导凯迪的“赏识”,担任其中文老师,两人也因此成了“忘jvzquC41o0mny7hp1463665412=0exsvgpz`3<5587;96B3jvo
7.走出国门后,他们被间谍策反,进了牢门然而,国门之外,不仅有美食美景、异域风情,也有潜伏的间谍陷阱。 他们,被境外间谍策反 案例一:高校老师当间谍。周某,1973年出生,某高校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所在实验室承担了众多国防军工单位和军队涉密研究项目。 周某读博时的研究领域是高精尖通信技术,毕业后他前往国外某大学做博士后研究时,签证申请资料中所附的专业jvzquC41yy}/eqe0gjv0ls1diy0kwkq1365987;394ivv
8.走出国门后,他们被间谍策反,进了牢门……然而,国门之外,不仅有美食美景、异域风情,也有潜伏的间谍陷阱。 他们,被境外间谍策反 案例一:高校老师当间谍。周某,1973年出生,某高校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所在实验室承担了众多国防军工单位和军队涉密研究项目。 周某读博时的研究领域是高精尖通信技术,毕业后他前往国外某大学做博士后研究时,签证申请资料中所附的专业jvzquC41mli/z~uv0gjv0ls1kplp1:6261986?3jvo
9.震惊!间谍竟在我身边!吴某一度以为自己受到了上天的眷顾,直到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找上门,方才知道,宋某系境外间谍人员,专门在境内物色各类情报信息收集员,从事间谍活动。 案例:2011年,大学生小哲赴台湾学习交流,认识了台湾女子许佳滢,她向小哲表示好感,并在随后的日子里百般照顾,两人关系迅速升温。她打听小哲的各种情况,如亲戚中有没有公jvzq<84yyy4ozvz0gf{/ew4dye5jpot132711::920nuo
10.广东公布一批谍案有大学生被策反还有“听风者”一些在校大学生在网上求职或网聊过程中,被境外间谍盯上。最初给对方提供信息时,这些被盯上的在校大学生并不知情,但有部分人在觉察对方身份后,仍因贪利而持续配合,直至被国家安全机关依法处理。据了解,在境外间谍组织通过网络策反在校大学生的案例中,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主要以积极兑现酬金的形式吸引和黏住学生,兼以jvzquC41yy}/i~fpejg/ew4uqeofv‚4423<`2=d4:a96:>760unuou
11.真实间谍案例!看完心里拉起“警戒线”最终被国家安全机关依法处置的故事。 微电影名叫 《冰山上的“新来客”》 此外, 根据真实案例改编的 微电影《防线》, 讲述了 我国某科研机构的博士生董某, 在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时, 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贴靠拉拢, 并一步步落入对方设下的圈套, 险些造成某领域 jvzquC41yy}/jwipgyy/exr1r1<69@<:0jznn
12.现实中的间谍究竟是怎样的?第四,大学生在网上找工作时,容易被境外“间谍”欺骗、利用、策反、发展、运用,对方会以各种正规机构作为掩饰,以采访的名义让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深入一些涉密单位及周边拍摄,或是接触一些涉密人员,从而达到他们窃取情报的目标。 第五,近年来出国旅游、留学、考察、探亲的群众越来越多了,而他们都可能成为境外“间谍”的jvzquC41iu4kj~s0gf{/ew45;1?e1l6;84g26>=431vbin3jvo
13.重磅!《创新引领·国安砺剑》:“十大反间谍案例”专题展播今天,国家安全部官方微信公众号推出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重磅专题《创新引领·国安砺剑》上集,总结回顾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十年来,特别是党的二十大以来国家安全机关破获的十个重大间谍案件。通过这十大典型案例,起底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渗透、窃密、策反的各式卑劣手法,树牢人民群众的反间防谍意识,让间谍“无处遁形”。jvzquC41yy}/p}{0ep5{zqFtvkimg7xjvor@kmB4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