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曝光了一起刑事案件,一男子借助自己的工作便利,向境外间谍组织输送多份机密文件,现已经被国安部抓获。
然而,在深入调查后,此人背叛的原因却令人感到意外,他和中国有着不小的仇恨,主动投靠境外间谍,只是为了报复我们。
此人究竟和我国有什么仇恨?他最终的结局又如何?
报复祖国的间谍
向某也算是一个人才,在毕业后经过了一番挫折,进入了我国一家驻外单位工作,经常和外国人交涉。
一般来说,这种工作的工资已经不会不低了,可是向某却并不满足,他还想进入国家的公职单位,讨得一个铁饭碗。
于是,向某就一边工作一边准备考公,希望有一天离开这个驻外单位,结束如此操劳的日子。
考公是很多人的梦想,谁不想有一个公职身份,从此有个稳定的收入和成就,但是这条路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考公需要实力的同时,也需要一定的运气,可惜这两个向某一个都没有,最终无奈落榜,心中万般沮丧。
向某后来依旧每天干着驻外工作,表面上看着丝毫没有变化,但是心中却充满了不甘,甚至已经默默的将这份“仇恨”转移向了国家。
接着,在和外国人的交际中,向某竟然逐渐走向了背叛国家的道路,主动寻求境外的间谍情报组织。
或许是考公失败的不甘,也或许是利益的驱使,向某借助自己的工作便利,终于找到了一个境外间谍组织。
对于境外间谍组织来说,向某的出现真的是一件喜事,因为他们对于中国一直都想超越并压制,只是苦于没有方法。
为了让境外间谍组织相信自己,向某主动交出来大量的文件资料,从而得到了一大笔资金,正式开启了间谍道路。
这样的间谍工作没有多久,向某就收到了那边的任务,就是要让他在一次报名行政机构的考试,一旦通过考试,就能够提供更多机密文件。
就这样,向某再一次走向了考公的道路,只是这一次是带着一定目的的,意在长久泄露中国机密文件。
可是,我们国家的国安部可不是那么简单就能让他混过去的,一切从事境外工作的人员,都会一一仔细调查,所以那个时候已经注意到了向某。
就在向某从国外回国后,国安部依法对其进行了审问,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证据,只差向某自己主动交代。
在审讯室中,向某一脸的委屈,表示自己是被胁迫的,对方进行了各种威胁,无奈才泄密的,那么,国安部工作人员真的会相信他吗?
判定罪行
在铁一般的证据面前,一切伪装都无济于事,如果不是国安部已经掌握了事实罪证,也不会亲自请他前来问话。
经过了深入调查,证据链已经完整,无论向某自己承不承认,他都提及无法逃避,而他所提供出去的内部资料,全部都属于是“情报级别”,是绝对不允许外传的。
向某一直觉得自己十分优秀,在第一次考公失败后,他一直不觉得是自己的原因,而是国家不识才。
但如今看来,这样的人品,即便他真的是人才,也不能被录用,向某此类人随时都有背叛的可能。
在未来,相信只要有不如意的地方,向某都会主动去联系境外组织,到那个时候,他所泄密的文件可就更为重要了,会给国家带来更大的损失。
国外的间谍组织对向某也是出手阔绰,不仅每一次都给他高薪报酬,而且还承诺会让他去国外名校留学深造。
如此的诱惑,对于向某这种贪图名利的人来说,肯定是无法抵制,本身就不是一个爱国的人,自然就会沦陷。
可以说,国外间谍组织并没有采取什么手段,而是向某自己主动攀附,这样的国家叛徒,应该受到所有中国人谴责。
如今,向某的行为已经构成了间谍罪,等待他的肯定是牢狱之灾,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参与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代理人认为的,危害国家安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矫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以,如果只需要根据向某所做之事,对国家构成了哪种程度的威胁,接着就可以依法执行了。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刑法还规定,如果已经做出对国家和人民危害特别严重的,将会被执行死刑。
中国的法律是严谨且不留情的,向某的亲人朋友应该以此为戒,甚至会受到大众的一致谴责,毕竟“物以类聚”。
间谍的事情我国时有发生,但这并不是我国的特例,美国、俄罗斯等国家也存在,这不过是各国之间争斗的手段罢了。
有些间谍泄露的是科技,有些则是军事,更有的是政策,总是无论是哪种,最终都会根据恶劣程度判刑。
结语
这一年,我国国安部已经侦破了不少间谍案,工作人员不断的为中国安全做出努力,也在默默的守护者老百姓。
有国才有家,只有祖国安全了、强大了,我们的日子才会更加舒心,更加顺心,才会远离战争。
这个世界其实并不和平,之所以我们没有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完全是祖国在庇护,此时此刻的中东地区,无数难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甚至下一秒都会失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