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谤!国务院博士毕业不再要求学位论文!实践工程

9月中下旬,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以学位办〔2024〕18号下发通知,转发《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与申请学位实践成果基本要求(试行)》(以下简称《基本要求》),首次明确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范围和质量要求,首次明确通过实践成果申请学位的标准和程序。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Doctor of Engineering,D.E)是一种针对工程领域高级人才的培养方式,旨在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和实践训练,培养出具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能力的顶尖人才。这种学位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强调实践技能的培养和应用。

工程博士和现有的工学博士有明显的区别。工程博士是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对工程技术领军人才的需求,完善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而培养的人才,而工学博士是学校培养的参加全日制学习的学术型博士。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旨在培养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 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

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设立工程博士专业学位。

截止目前,博士层次专业学位有口腔医学博士、教育博士、兽医博士、临床医学博士、工程博士共5种。

工程博士采用全日制培养方式,采取校企导师组的方式进行。企业(行业)的专家作为导师组成员,校内导师负责指导工程博士的个人培养计划、开展工程与国际实践、进行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撰写等工作。

选题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实践和应用研究‌

学位论文应聚焦工程实践和应用研究,着重体现学位申请人在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独立承担专业实践工作等方面的能力‌。

2.独立承担专业实践工作‌

鼓励学位申请人独立承担专业实践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并强调其在应用创新和技术创新方面的表现‌。

3.前沿性、应用性和跨学科研究‌

鼓励学位申请人根据实际开展具有前沿性、应用性、跨学科和创新性的探索‌。

‌选题范围体现了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的实践创新导向,具体要求如下‌:

实践成果申请学位‌:学位申请人可以通过实践成果申请学位,包括可展示实体和书面总结报告‌。

‌申请学位流程‌:实践成果申请学位的流程包括可行性论证、实施、总结报告撰写、展示与鉴定或评审、答辩等环节‌。

‌创新赋能行业实践‌:鼓励通过实践探索解决实际问题,创新赋能行业产业实践,引领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

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适用于以下8个专业领域:

电子信息

机械

材料与化工

资源与环境

能源动力

土木水利

生物与医药

交通运输

1.突出实践性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的显著特点是实践性。学位申请人需要独立完成专业实践工作,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并通过实践探索解决“真问题”。

2.强调创新性

除了实践性,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还强调创新性。学位论文或实践成果应在应用创新、技术创新上有鲜明体现,鼓励以创新赋能行业产业实践,引领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

3.鼓励多元化

为了满足不同领域和方向的需求,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提供了多样化的选题和实践成果形式。学位申请人可以根据实际开展具有前沿性、应用性、跨学科、创新性的探索。

我国一直以来,完成学位论文答辩是大多数高校申请博士专业学位的基本要求。但是,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必须以学位论文作为标签之一吗?

我们的答案是否定的。

今年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规定,博士研究生可以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或者规定的实践成果答辩申请学位。

这次的《基本要求》是对学位法在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方面的具体落实。

事实上,我国已有多所双一流高校取消了博士研究生学位申请中对发表学术论文的硬性规定。

2019年4月,清华大学修订《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不再将博士在学期间发表论文达到基本要求作为学位申请的硬性指标,只要在学期间学术创新成果达到所在学科要求就可提出学位申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贵州大学等相继取消博士研究生必须发表学术论文才能毕业的规定。

但是,不唯论文不代表获得专业学位更容易,不意味着降低标准,制造水博。

《基本要求》强调,实践成果应面向国家、行业和区域发展需求,围绕实际工程问题,与重大工程关键技术突破、实现企业技术进步和推动产业升级紧密结合。

鼓励专博生以真问题为牵引,以真成果为导向,以真成长为目标,兼顾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学术评价与行业评价,更好地发挥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

从唯论文到全面素质评价,高校正在构建一个多元评价体系。

强化产教融合,让分类培养特色更鲜明,是大势所趋。

作为我国博士专业学位的主要类型,国家持续发力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人才的培养,此次《基本要求》通过实践成果申请学位的标准和程序得以明确,凸显出我国在对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分类培养的强调与重视,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符合时代需求

社会对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突出,工程类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不必非得写学位论文,有符合规定的实践成果也可以,与时俱进开辟实践成果申请学位的新渠道,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

2.尊重实践

3.多元评价体系

让工程类博士的学术成绩评价标准更加多元、科学,进一步强化以实践创新能力为导向的培养定位和标准,对于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人才意义重大。打破长期以来博士唯论文的评价标准,但这并不等于博士的毕业门槛降低。

THE END
0.工程博士调整培养模式应时应势工程博士培养承载着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双重使命,是造就卓越工程师队伍的源头活水。我国自2012年设立工程博士专业学位以来,相关部门和各试点高校在人才培养方式、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众多有益探索和实践。不过,由于我国工程博士培养起步较晚,许多高校在培养模式上仍存在按照学术学位博士培养的路径依赖jvzquC41yy}/eqxk0eun0ls1l{€y1s~ur1814=6314636:642183;<8699;:0qyon
1.工程博士到底值不值得读?和学术型博士有啥区别?工程博士的设立是为了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和项目对高层次专业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工程博士教育中心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的高等学校与企业联合组建,负责工程博士的培养。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由高等学校授予。 学术型博士,也被称为研究型博士或学术博士,通常与学位博士同义,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传统型jvzq<84yyy4fexwt0qxh0ls1pg}t1rsfwuzs{8724532465613>:4:<0jvsm
2.如何全面提升工程博士培养质量?解读来了  一是突出实践性,聚焦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独立承担专业实践工作的能力,鼓励学位申请人着眼世界学术前沿、国家重大需求、行业和区域发展需要“研究真问题”,并通过实践探索“真解决问题”。   二是强调创新性,要求学位论文或实践成果在应用创新、技术创新上应有鲜明体现,鼓励以创新赋能行业产业实践,引领技术jvzq<84gfwibvrtp0pkxu7hp14636:5521i82@ic976:;m9e4:g77jf:f8lbgo=6f:5d0qyon
3.0814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标准土木工程学科博士学位的基本知识体系包括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相关交叉学科知识。基础理论知识是学习本专业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含基本概念、基本定律等)、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是提高学术理解能力、科学洞察能力和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坚实基础;专业知识包括专业理论、专业技术知识,以及专业历史、专业前沿知识和最新专业信jvzq<84ekxom0quw0gjv0ls1kplp1:56:1;78@3jvo
4.工程类博士获取专业学位新规出台中新网10月30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明年即将实施的《学位法》规定,研究生可以“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或者规定的实践成果答辩申请学位”,迫切需要及时出台配套规定,指导推动培养单位贯彻落实。近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转发《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与申请学位实践成果基本要求(试行)》)。 jvzquC41yy}/ew|qogt/exr0ep532;91325428>;9293993jvor
5.专业学位博士点介绍学院拥有土木水利(0859)和交通运输(0861)两个类别专业学位博士点,其中土木水利分土木工程(085901)和水利工程(085902)两个专业领域。 (一)土木工程(085901):土木工程学科为湖北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022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全球40。我院土木工程共设6个主要研究领域: jvzq<84ekxom0qzuv0kew7hp1ktgq8655:529>870j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