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公司MOPA激光器出货量国内领先
走进武汉光谷电子工业园的一栋办公楼里,武汉光至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黄志华正拿着笔记本电脑办公。与此同时,公司位于东湖综保区的全球总部及先进光源研发生产基地项目也在加速推进,预计今年5月开工建设。
黄志华,湖北赤壁人,2004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专业,开启三清博士的求学之路。博士期间,他专注于激光聚变研究,尤其是激光驱动器的开发。当问及大学期间的职业规划,黄志华坦言,大学期间他对创业并没有明确的概念,更多的是沉浸在学术研究中。
2013年博士毕业后,黄志华进入一家研究所,从事技术攻关工作。然而,研究所的环境和体制让他感到不适应,也逐渐看到了职业发展的瓶颈,2017年他毅然选择辞职,南下深圳,以技术合伙人身份进入一家创业公司,但由于商业模式和内部管理等问题,这次经历尝试以失败告终。
“30岁的年纪,还是想自己做点事情”黄志华回忆道。2018年,恰逢社会掀起创业改革浪潮,许多人从单位辞职投身商海。他回到武汉,与两位合伙人共同注册成立了武汉光至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脉冲激光器的研发与生产。公司创立之初,可谓一穷二白,资金、产品、市场一无所有,黄志华和团队只能先潜心策划产品,思考发展路径,再寻求投资。
同年,公司获得了1000万元天使投资,“这笔资金成为公司发展的起点”,黄志华介绍,当时他们在武汉光谷电子工业园租下了800多平方米的办公场地,正式开启了研发与生产。2019年,公司推出了首款产品——纳秒脉冲光纤激光器,并在当年实现了近600万元的营收。
创业过程中,哪一个关键事件对公司意义重大? 黄志华回忆,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武汉封城,光至科技的生产和交付计划被打乱。当时公司正在为苹果公司的一个关键项目赶工,客户对交付时间要求非常严格。“我们3月20日拿到回武汉的通行证后,立刻住进了园区,加班加点赶工。最终在4月底完成了交付,这个项目让我们在2020年‘活’了下来。”黄志华感慨道。正是这个项目,帮助光至科技在疫情冲击下实现了2000万元的年营收。
2021年,光至科技获得3000万元融资,进一步扩大了团队规模和拓展了产品线。目前,公司陆续推出了光纤MOPA、QCW、光纤红外皮秒和绿光以及固体纳秒紫外等系列工业激光器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硬脆材料加工、表面标刻与清洗等领域。2023年公司MOPA激光器出货量国内领先。
从技术研究转型创业,面临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入蜀登山,临粤下海,归汉走江湖,初心不改,只为光照万物。科学研究,技术攻关,产品工程化,一以贯之,方能至诚至远。”黄志华以一副自创对联总结道。在黄志华看来,创业不仅仅是“做生意”,更是“做企业”。他经常对朋友说:“做生意是做一笔赚一笔,而做企业需要有长远的目标,为社会创造增量价值。”光至科技的使命,正是通过技术创新,为激光产业解决实际问题,推动行业进步。
如今,公司员工已达390人,其中研发人员120人。公司也连续六年荣获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瞪羚企业”,先后荣获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创业“新四军”、湖北省“双创战略团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湖北省“专精特新企业”等荣誉称号。
“我们这个行业,我还要干30年。”黄志华坚定地说。他的目标是让光至科技成为世界激光产业中的头部企业。在公司成立5周年会上,黄志华笑称,我们“小学”毕业了,如今正迈向 “初中”阶段。在他看来,光至科技的发展才刚刚起步,未来的路还很长。但他相信,只要坚持初心,脚踏实地,光至科技终将在全球激光产业中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