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浙大本科毕业的孟伟作为直博生进入控制学院,今年是孟伟读博士的第8年,也是他延期毕业的第三年,这期间,孟伟没有发表任何博士毕业认可的科研成果论文,博士毕业自然是无从谈起。
按照相关规定,今年6月,孟伟将结业并离开浙大。为了谋生,孟伟送起了外卖,并且在抖音注册了账号,诉说自己8年的遭遇。孟伟觉得,8年读博没有毕业,是导师没有好好指导自己的原因,也有自己的原因……
4月的第一天,在浙大玉泉校区附近的一家星巴克,与孟伟见了面。
一些事耽误了我的学术研究
孟伟1991年出生,长得很魁梧,但看上去有一点疲惫。他是骑着自行车来的,这也是他送外卖的工具。见到记者,孟伟主动伸手问好。
他的声音宏亮,讲述了自己读博8年的经历以及他对导师的一些看法。
在浙大读本科期间,孟伟尝试过创业,申请留学,但最后还是选择了科研,他认为自己还是喜欢做科研。
“当时就考虑好了,直博是有风险的,有可能会延期毕业,甚至毕不了业。但作为追求学术的博士生来说,在某个学术细分领域,有了一点微小的突破,哪怕这个突破对社会没有直接的用处,这也是很有意义的,这是做学术的意义所在。”孟伟很认真地说。
孟伟选择了浙大的一个导师,他说,这位导师带出过很多很牛的学生。
孟伟说,研一、研二期间,一般直博生的主要任务就是继续学习,并做一些基础的研究,为今后的研究做准备。但导师的安排,让他不满意。
导师安排孟伟的工作,是指导本科生参加全球自动化挑战赛,这项工作结束时已是研一下半学期。另外他还参与了导师的8个企业和政府的横向课题,其中负责的有6个、部分负责1个、参与1个。
“这些事情对我的研究其实没有什么用处。这些横向课题,给硕士研究生做一下,是有利于他们今后找工作的,对博士生意义不大。”孟伟说,“我曾经跟导师说过几次,不想做这些事情,但导师说刚开始大家都要做这些横向课题。后来我也不找导师说这个问题了。”
曾经压力大到服用药物
博士生在研二阶段,一般都会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
研二下半年,孟伟作为学生牵头人,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城市自来水管网水质异常检测”,这是一项关于水质安全评价及预警的研究。
在导师指导下,孟伟的博士论文也确定为水质异常检测,但做了很多调研后,孟伟觉得这个研究方向意义不大,这项研究不是他感兴趣的,也不足以能写成一篇博士论文。
在研三时,孟伟同寝室的其他三位室友,都收到了去国外知名大学交流的机会,有的已经发表了论文,尽管影响因子不那么高,但全寝室还是去吃了一顿庆祝一下。
寝室里四个人,只剩下孟伟一人,科研进度很缓慢。
在研四时,导师建议孟伟转读硕士,但孟伟拒绝了。“我希望自己能在学术上有所成就,在这方面,我是很固执的。”
他也认为,导师对自己读博阶段的学习研究,关心和指导不够多。
看着别人都在进步,但曾经很优秀的自己却停滞不前,孟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他说,当时觉得自己昏昏沉沉,恶心想吐,最后回到了老家,服用了一些抗抑郁的药物,情况才有好转,但人也胖了60多斤。
希望三年内能拿到博士学位证书
除了读博不顺利,孟伟还碰到了另一件事——2019年10月,孟伟结婚。2021年6月,孟伟当上了爸爸。他的孩子从一出生开始,就患上了爆发性心肌炎,住进了医院ICU。“孩子在ICU住了60多天,经历了4次病危抢救。这期间我也将身上所有的钱都交给了医院,经济陷入了窘境。”
等孩子情况好转后,2021年9月,孟伟回到学校,希望尽快毕业。之前他已经谈好了去南京一家单位工作,但因为没有毕业证书,没能成行。
孟伟说,他希望在三年内,能顺利拿到博士学位证,照顾孩子和家人。
这两天受到鼓励也受到了指责
因为延毕,孟伟读博士生的补贴早已经被停掉,很快他就要搬出学校,面临租房子和吃饭的问题,他想到了送外卖赚钱。
“送外卖,时间很灵活。不耽误我继续努力拿到博士生学位证书。有时候天气好,我就多送几单,多的时候一天能赚150元,当然也很辛苦,要送好几个小时。一般熟练工,送外卖的话,可以赚到每小时30元。外卖收入还是很稳定的,我可以靠送外卖,把自己的生活费赚出来。”
浙大,博士生延毕,送外卖,他的经历迅速在网上窜红。
在网上,孟伟找到了很多有类似经历的博士生,他们给他发来了信息,讲述自己的遭遇,鼓励他加油度过难关。
也有人给他发来不友好的信息,指责他在歪曲事实。很多师兄弟、师姐也在劝说他,愿意提供帮助和支持,希望他能顺利拿到学位证书。
这些对孟伟来说,都是压力。
今天,孟伟说:“我希望这个事情慢慢冷下来,通过自己的努力,拿到博士学位证书,找到工作。”
不过,孟伟现在也想不好,到底是继续之前的博士生课题,还是再找一个新的课题?
昨天,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和网上的一些热点,橙柿互动记者向孟伟所在的浙大控制学院了解情况。学院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题:最近学校有没有与孟伟联系过?孟伟提出希望能在接下来三年,完成论文,顺利拿到博士学位证书,学院对此具体有哪些打算?
答:近期,学院领导、导师组与孟伟进行过多次深入交流,并提供人文关怀和帮助。孟伟将结业原因归结为参与横向项目过多、导师指导不够是不客观的,他忽视了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孟伟希望结业后继续学业并获得博士学位,学院对此表示尊重和理解。
问:孟伟说,在读博期间,导师让他承担了很多横向课题,牵扯了他的精力。这些横向课题,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
答:孟伟在2014年9月作为直博新生进入课题组后,确定的研究方向为水质监测预警。博士课程学习之余,为历练其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能力,课题组安排其主要参与了2个横向企业合作工控系统项目研发,以及1个地方政府委托开发项目。2016年1月,结合国家基金两化融合项目启动,确定孟伟的主要科研内容为“城市供水管网水质异常检测与预警方法研究”。从事管网和水质监测预警方向研究的所有同学中,已毕业博士4人、硕士14人,孟伟是唯一拟结业的同学。孟伟攻读博士期间参加工程实践的有效工作时间不超过6个月。
另外,2014年9月至2019年7月期间,孟伟一直承担社会工作,也获得了一些荣誉。2019年下半年孟伟结婚,2021年6月孩子出生。孩子出生后曾在重症监护室救治,孟伟前后付出较多时间、精力照顾。
问:孟伟说,导师对他在读博期间,关心和指导不够。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
答:课题组注重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实施成长督导,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014年9月,在孟伟入学后,确定研究方向为水质监测预警。在校期间导师组持续予以关心帮助,通过组会讨论、周报月报、个别谈话等方式进行科研指导交流。
2016年9月,确定博士学位论文方向为供水管网水质异常的检测技术研究,包括污染事件检测、多站点数据融合、监测点布局优化等关键研究内容。
2019年,孟伟撰写并投稿两篇学术论文,分别因创新点不足、需要增加数据等原因被拒。导师组多次指导,提出修改建议,但孟伟至今未完成修改任务。导师组后期多次规劝其转硕,但孟伟一直予以拒绝。
延毕期间,导师组和孟伟保持交流,孟伟也反复制定研究计划,但计划均难以落实。导师组多次与家长沟通,家长表示孟伟不听,收效了了。
另外,控制学院相关负责人也解释了导师岗位助学金发放等问题。他说,在孟伟同学博士延毕期间,学校补助按规定停止发放,课题组持续为其发放岗位助学金,得知其兼职外卖员之后还发放了临时补助金。另外,孟伟现在还住在学校里。所有浙大在校生按规定缴费,均可享受同样的医保、住宿待遇,无论其是否延期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