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4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地下空间与地质环境研究所所长、南京战略新兴产业创新中心主任。
1996年6月中国矿业大学矿山建设工程(现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获工学博士学位;1996-1998年南京大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国家重点学科作博士后;曾任欧盟Marie-Curie计划研究员、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奥地利格拉茨理工大学、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客座教授;曾获全国青年地质科技奖(2001),入选教育部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4)、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2011)、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2013)。
兼任: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ITA-AITES)地下与环境委员会委员、国际岩土工程安全协作网(GEOSNet)核心成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废物处置专委会副主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风险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编委、《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编委、中国科协高层次人才库专家、科技部评审专家等。
主讲课程:
1.博士生课程:岩土力学与工程数值分析(南京大学985工程研究生核心课程);
2.研究生课程:高等岩土实验(南京大学985工程研究生核心课程)、地下工程原理与进展;
3.本科生课程:岩石力学、基础工程、城市建设与地质环境(新生研讨课)
工程地质与城市地质
岩土力学
地下空间与地质环境
岩石裂隙系统与特性
岩土体热物理特性与地温能资源利用
现主持973课题、欧盟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重大工程科研课题多项。
1.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2013);
2.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2011);
3.中国公路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
4.教育部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2004);
5.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1);
6.第八届全国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2001);
7.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2002);
8.航天科技奖(南京大学)三等奖(2001);
9.华东大学出版社第五届优秀教材学术专著一等奖(2001)
通信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道163号,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朱共山楼) 邮政编码:210023
联系电话:025-89680700 传真:025-83686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