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首次突破15.33万人次,在读博士达到55.61万人,每年毕业博士人数在7.5万人左右。
在选择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时,主要有四种方式可供选择:直接攻读博士、硕士博士连读、申请-考核制和统一考试。自从21年开始,“申请一考核”制,逐渐已经成为国内高校招生博士的主要方式。申请考核是博导和考博学生的双向选择,申请考核制并不意味着没有考试,而是需要先提交申请材料,通过初审后才能参加复试。复试可能包括笔试和面试,最终录取结果将根据复试成绩综合评定。
01
选择目标院校
02
提前联系导师
1.导师选择
这个主要是看导师的研究方向是否和目前你所学专业相吻合,一定要选择吻合度相对高的,这样成功率才会高。或者你要在私下里打听该导师手中有多少博士名额,有没有自己的学生要读博,毕竟导师一般会优先选择自己学生。在都确定了这些信息后,再决定自己是否联系该导师。
联系导师一般是需要在学校开始报名之前的两到三个月左右。如果你没有提前联系导师,或者没有提前和你想要报名的专业导师打好招呼的话,就比较麻烦。所以要至少先提前联系两到三个学校的导师。
3.联系导师方式
联系导师的方式一般都是发邮件,如果有自己的导师推荐会更好一些,就可以在微信上直接联系。
4.申请材料
首先,根据你所选导师确定申请材料的内容。一般都是要围绕导师的研究方向写,突出自己在该方向的能力。其次,在邮件附件中一定要附上自己的简历,尤其着重要突出自己的科研水平。第三,如果你能力不错的话,要附上自己在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计划书。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导师回复邮件时有几种情况。我们可以根据导师的回复来判断是否需要持续跟进。
一般导师的回复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直接拒绝,比如直接告诉你没有名额。或者说你的研究方向和他所研究的不太符合。这种情况就不要纠结,直接选择放弃。
第二种是比较官方的回复你欢迎报考,这种情况下,你也要去寻找是否有其他更合适的导师。如果实在没有,自己就要努力一些。毕竟这种情况竞争都是比较激烈的。
第三种回复会比较热情,会主动跟你留下微信,或者给你留下其他联系方以及,问你要专家推荐信,或者要看一下你曾经发表过的论文等。对于这种情况,意向就比较明确了,把握度也应该比较高。如果在确定导师意向明确后,尽量找机会当面拜访一下这位导师。这个拜访时间,尽量要在笔试和面试之前。
03
阅读招生简章
报名基本条件,各大院校要求出入不大(以北大为例):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品行端正,遵纪守法;
2.报名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业水平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① 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
② 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录取当年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在国(境)外院校取得学位者,还须在录取当年入学前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③ 获得学士学位满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的人员,可按照同等学力身份报考(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者,须在报考学科、专业或相近研究领域的全国核心期刊上已发表2篇以上学术论文(以第一或第二作者),或已获得省、部级以上与报考学科相关的科研成果奖励(排名前5名));
3.身心健康状况符合研究生入学体检要求;
4.报考专业的其他要求;
申请材料要求
1. 《xx大学 2023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登记表》
2. 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和本科阶段学历、学位证书 复印件;
4. 科研成果(含已取得的专利)、公开发表的学术性论文或专著等复印件,
5. 获奖证书复印件 1 份(如有);
6. 两封推荐信(注意推荐人职称要求)
7. 外语水平成绩证明复印件 ;
8. 硕士学位论文中英文摘要和目录/全文(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9. 考生自我评价和攻博期间的科学研究计划书
以上材料要求具体以官网招生简章为准,在报名之前准备好。确认报名时间及提交材料时间,报名时间一周到一两个月不等,可根据时间规划自己准备材料及报名安排。
04
考试注意事项
笔试:一般为专业课和英语,建议尽早开始准备,因为国内在初审通过后很快就会安排笔试,如果等初审之后再开始复习是来不及的,即使导师再想要你,你没有通过学校的审核考试也是不行的,所以一定要好好复习准备。
面试:还是有一些技巧可以去准备的,在面试时有几个是常出现的问题,这些必备问题需要提前准备,还可以准备下英语回答的版本。
有些面试官会考察考生的英语口语:
你的申请动机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个博士项目?
博士期间的规划是什么,选择的研究方向是什么,为什么?
你觉得本人的优势有哪些?
对于该领域你有什么研究成果或见解吗?
介绍一下你的研究生生涯,做过哪些研究?
另外就是,需要准备好个人陈述PPT,这也是面试中最重要的环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面试pre,包含15分钟个人科研陈述和15分钟答辩,总计时长在半小时左右。面试pre大致分为四个板块:个人情况的陈述介绍、本硕期间教育/工作背景、对该领域专业的见解和未来的研究计划。
①个人陈述主要讲述你的背景信息、成绩情况、获奖/科研经历、科研成果等,可以理解为把简历做一个陈述性的简要陈词。
②本硕期间的教育/工作背景是比较重要的环节,可以着重讲自己硕士期间所参加的研究课题,负责哪些事物和研究,展示出自己的研究思路和在该领域的学术能力。
③对该领域的认知见解可以往申请方/向上靠,对导师的课题研究有什么想法,表述一下自己的兴趣,同时也体现出自己对研究该学科的意愿,告诉导师自己很合适这个项目或者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