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博士研究生报考须知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2024年招收军人博士研究生和无军籍地方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地方博士研究生”),分为2023年下半年和2024年上半年两个批次,考试方式为“申请-考核”制。
一、报考对象
招生对象为国家承认学历的军队院校或地方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已获硕士学位的军队在职人员或地方非应届生。其中,地方考生中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应届硕士毕业生。
二、报考条件
(一)基本条件
1.拥有中国国籍,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志愿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政治合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身心健康,符合国家、军队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无任何传染病。
3.军校应届硕士毕业生报考须经所在院校人力资源部门审批,出具《应届毕业生报考研究生推荐审批表》。
4.军队在职军官报考研究生,按照军官晋升任用批准权限审批,逐级报军委政治工作部军官局备案,出具《军队在职军官报考研究生推荐审批表》。
5.地方在职人员报考研究生,须征得所在单位同意,并出具准予报考证明原件。
(二)2023年下半年批次招生条件
2023年下半年批次仅面向2023年12月份毕业的军校应届硕士生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或建设学科地方高校应届硕士生(含我校地方应届硕士生)招生。符合下列全部条件的,可申请参加2023年下半年招生。
1.硕士学习期间,学习成绩排名在本学科前20%。
2.近三年以第一作者在我校《重要期刊目录》认定的一类期刊、SCI期刊、一类国际会议上至少发表(含收录)2篇与本学科相关的学术论文;或近三年以第一作者在我校《重要期刊目录》认定的一类期刊、SCI期刊、一类国际会议上至少发表(含收录)1篇与本学科相关的学术论文,且近三年获得过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等与报考学科关联紧密的国家级学科竞赛一等奖(含)以上奖励或获得全军军事建模竞赛特等奖。
(三)2024年上半年批次招生条件
2024年上半年批次面向军队在职军官、地方非应届硕士毕业生、2024年6月份毕业的军校应届硕士生和地方高校应届硕士生(含我校地方应届硕士生)。申请人学业水平和能力素质须满足以下要求。
1.应届硕士毕业生,硕士在学期间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以第一作者在SCI源刊、EI源刊上发表(收录)至少1篇与申请学科紧密相关的学术论文;
(2)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成绩排名在本学科前20%(或学科前3名),校内以综合评定成绩为准,校外以教务部门证明为准;
(3)参加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全军军事建模竞赛等学科竞赛成绩突出,获国家级二等奖以上奖励1项(排名前3);或至少获学科竞赛军队(省部)级一等奖以上奖励1项(排名前3);
(4)获军队级(省部级)三等奖以上科技奖励至少1项(有独立证书);
(5)以主要完成人获国防或国家发明授权专利1项(排名前2);或出版学术专著1部(有编著署名);
(6)参加重大项目(任务)做出重要贡献,并获得校内所申请学科及相近学科当年上岗博导3人以上特别推荐;
(7)获得1次战区级以上(含大单位)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标兵)表彰,并获得校内所申请学科及相近学科当年上岗博导3人以上特别推荐。
(1)以第一作者在SCI源刊、EI源刊上发表(收录)至少2篇与申请学科紧密相关的学术论文;
(2)获军队级(省部级)三等奖以上科技奖励至少1项(有独立证书);
(3)主持军队(省部)级科研课题至少1项;
(4)以主要完成人获国防或国家发明授权专利1项(排名前1);或出版学术专著1部(排名前3);
(5)参加重大项目(任务)做出重要贡献,并获得校内所申请学科及相近学科当年上岗博导3人以上特别推荐;
(6)获得1次战区级以上(含大单位)业务先进个人表彰或二等功以上奖励,并获得校内所申请学科及相近学科当年上岗博导3人以上特别推荐。
三、招生计划
2024年招收军人博士研究生66人,地方博士研究生计划以教育部和军委机关下达为准(2023年共66人)。具体各学科招生计划,考生可与报考学院(研究所)或导师进行确认。2023年下半年批次博士招生军校应届生限额见下表;地方应届生录取限额视实际报考情况另行确定。
院所
学科(类)
类别
一院
三院
四院
研究所
小计
信息与通信工程
军校应届硕士毕业生
--
--
网络空间安全
(网络密码理论与技术方向)
--
--
网络空间安全
(不含网络密码理论与技术方向)
--
合 计
2024年继续设立地方博士研究生专项招生计划,原则上不低于总计划数的50%(含2023年下半年批次),仅招收“双一流”建设高校或建设学科地方高校应届硕士生。考生需在网上报名时备注“报考专项计划”,经审核合格后可不参加入学考试。
四、工作流程
(一)2023年下半年批次
包含考生报名、资格审查、综合面试、身体检查和心理测试等环节。
2.审核安排。计划2023年11月,采取“个人申请、单位审查、专家审核、大学审批”的方式进行选拔。专家审核环节主要采取面试方式,对考生从现有基础能力(理论基础、专业基础、科研能力和学术潜质等,以及硕士阶段以来的研究工作开展情况)和未来发展目标(对博士阶段研究方向的认识,以及对博士在学期间应取得的学习成绩、学术创新成果的预期)等方面进行考核。
3.身体检查和心理测试。身体检查根据招生当年实际情况采取自行检查或统一组织方式开展,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和我校辅助检查项目(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尿毒品检测、肺结核及其他需要检测的传染性疾病和隐匿性疾病)执行。使用网络远程心理测试平台、选用具有较高信效度的心理测评量表开展心理测试,用于了解考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充分保护个人隐私。
(二)2024年上半年批次
(1)《信息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报名表》(含3份相关学科正高职称专家推荐信)。
(2)身份证明和审批材料:①军校应届生:学员证、有效身份证复印件、《应届毕业生报考研究生推荐审批表》原件;②军队在职军官:军官证、有效身份证复印件、《军队在职军官报考研究生推荐审批表》原件;③地方高校应届生(含我校地方应届硕士生):《学籍电子注册备案表》、学生证和有效身份证复印件;④地方在职人员: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所在单位准予报考证明原件。
(3)《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考生政治考核登记表》。
(4)经报考导师审核的拟攻读博士学位研究计划。
(5)硕士学位、学历证书及认证报告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交本科学历学位证书及认证报告复印件,在入学时交验硕士学历学位证复印件)。
(6)硕士阶段学习成绩单(加盖培养单位公章)。
(7)硕士学位论文(仅已获硕士学位人员提供)、发表学术论文、获得科研成果等证明材料。
2.资格审查。考生报考学院(研究所)完成对申请人报名材料初审,查验申请人报考资格及相关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通过资格审查的申请人方可进入后续考核环节。
3.入学考试。通过资格审查的申请人,须参加我校统一组织的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入学考试一般安排闭卷笔试,考试科目为英语和学科综合能力测试,每门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100分。达到我校统一划定入学考试分数线者方可参加后续材料审核和综合面试。
4.材料审核。大学成立材料审核专家组,对考生提交材料进行审核。专家组长原则上由相关学科责任专家担任,成员不可少于5人,均应为考生申请学科或相近学科具备副高以上职称人员。主要考核考生专业基础、知识结构、科研能力和学术修养等,以及考察考生的政治思想素质与道德品质,有无参加“法轮功”等非法组织。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察不通过者不予录取。
(1)材料审核从专业基础(30%)、科研能力(60%)、学术修养(10%)三个方面进行评价,现场实名独立打分。成绩计算去掉一个最高、一个最低分,取其余专家打分的平均成绩(考生报考导师、硕士期间导师原则上应回避或打分不计入该考生材料审核成绩)。
(2)材料审核总分100分,成绩高于60分者方能进入综合面试考核。
(3)生源充足情况下,原则上按照一定比例确定参加综合面试申请人名单。
5.综合面试。大学成立综合面试专家组,对考生进行全面考核。专家组长原则上由相关学科责任专家担任,成员不可少于7人(至少2人为校外或其他相近学科专家),现场面试和网络远程面试专家组成应相同,成员一般应为博士生导师。专家组由各校内培养单位工作人员从当年综合面试专家库中抽取。主要考核考生创新能力、发展潜力等。地方考生是否适应军校准军事化管理,并遵守规章制度情况等。
(1)面试考核分为汇报、答辩两部分,考生先结合PPT汇报个人简介、代表性成果和博士阶段研修计划等。代表性成果包括(但不限于)学术论文、学科竞赛作品、专利、专著、科研获奖成果等,若非第一完成人还需汇报本人在其中所做工作。汇报时间不少于15分钟。
(2)专家组根据面试考核情况现场实名独立打分,总分100分。面试成绩计算去掉一个最高、一个最低分,取面试组其余专家打分的平均成绩(考生报考导师或硕士导师原则上应回避)。面试组组长对考生面试结果,具有一票否决权。
6.导师面试。由导师单独组织报考本人的考生面试,并给出明确排序意见,面试满分100分。
7.身体检查和心理测试。身体检查根据招生当年实际情况采取自行检查或统一组织方式开展,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和我校辅助检查项目(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尿毒品检测、肺结核及其他需要检测的传染性疾病和隐匿性疾病)执行。使用网络远程心理测试平台、选用具有较高信效度的心理测评量表开展心理测试,用于了解考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充分保护个人隐私。
五、录取
(一)成绩计算办法
考生考核总成绩=材料审核成绩×0.5+综合面试成绩×0.5
导师面试成绩仅作为导师对报考该导师考生的排序依据,不计入考核总成绩。
(二)录取原则
根据招生计划,按照“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勿滥”的原则,我校综合考虑考核总成绩、导师水平、研究方向建设和部队急需等方面提出录取意见。考生如有下列情况之一不予录取:
1.材料审核或综合面试成绩低于60分;
2.无导师同意接收;
3.申请材料不齐全;
4.体检不合格;
5.心理测试不合格。
六、学制和学习年限
军人博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4.5年。地方博士研究生实行弹性学制,基本学制为3-4年,最长学习年限6年。
七、入学后的费用与待遇
(一)军人博士研究生培养经费全部由军队计划下拨,享受军人学员相关待遇。
(二)地方博士研究生须缴纳学费,一般由研究生本人支付,也可委托培养单位或导师支付。学费标准按教育部与河南省相关规定执行,每生每年10000元。地方博士研究生免缴住宿费。地方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还享受如下待遇(学业奖学金、助研津贴、助学金仅发给无工资来源且档案转接我校的研究生):
1.国家奖学金。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博士研究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3万元。
2.学业奖学金。设一等奖学金(占40%)、二等奖学金(占30%)、三等奖学金(占30%)三档,奖助标准为一等1.8万元、二等1.2万元、三等奖0.8万元。
3.“三助”岗位津贴。我校设立一定数量的助研、助教、助管岗位,研究生入学后可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岗位实际申请“三助”岗位津贴。其中助研津贴由导师根据学生参加科研工作的业绩视情确定额度,每生每月不高于3000元。
4.研究生助学金。助学金资助标准为每生每月1500元,每年按10个月逐月发放。
5.我校为研究生提供就业指导。
八、注意事项
(一)报考博士研究生完全自愿,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拔,宁缺毋滥。
(二)考生应严格按照时间和相关完成网上报名、资格审查、入学考试、材料审核、综合面试、导师面试、身体检查和心理测试等工作并按要求提交有关材料,未按时完成以上工作、材料不齐全、不规范或逾期提交均视为主动放弃资格。
(四)地方博士研究生入学后不参军入伍。
(五)地方博士研究生入学后按照准军事化管理,须严格落实请销假、一日生活(按时起床、集合点名等)、留营住宿等军队和我校相关规章制度。
招生咨询
通信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科学大道62号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编:450001
联系部门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大学研招办 杨老师 0371-81622614
一院 赵老师 0371-81622117
二院 周老师 0371-81622220
三院 桑老师 0371-81638107
四院 汪老师 0371-81622440
五院 麻老师 0371-81622516
研究所 郭老师 0371-81632614
洛阳营区 李老师 0379-81846911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学科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导师
2024年军人博士招生计划数
2023年地方博士招生计划数
考试科目
备注
招生计划数总计
66
66
070500 地理学
①1001英语
②2002地理学综合能力测试
可招收地方博士研究生
01 自然地理学
孙 群
蔡中祥
张 晶
02 人文地理学
华一新
蔡中祥
张 晶
03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孙 群
华一新
武 芳
钱海忠
081000 信息与通信工程
①1001英语
②2003信息与通信工程综合能力测试
可招收地方博士研究生
01 无线通信与网络
季新生
金 梁
黄开枝
张 剑
朱义君
王建辉
李 青
余道杰
02 信号分析与处理
彭 华
王 彬
黄 洁
牛朝阳
03 无线电监测与处理
杨 宾
王 鼎
唐 涛
李建兵
04 宽带信息网络
邬江兴
陈鸿昶
刘勤让
胡宇翔
05 人工智能理论与智能信息处理
黄铁军
闫 镔
屈 丹
李 磊
张文林
06 目标信息获取与处理
胡 涛
黄 洁
陈世文
牛朝阳
07 网电信息工程
邬江兴
陈 鲸
周东方
张 剑
张德伟
余道杰
崔维嘉
王建辉
朱义君
李建兵
唐 涛
金 梁
黄开枝
08 水下信息工程
朱中梁
彭 华
王 彬
崔维嘉
杨 宾
程玉胜
周 天
张海刚
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①1001英语
②2004计算机与网安类综合能力测试
可招收地方博士研究生
01 计算机体系结构
邬江兴
陈左宁
李清宝
单 征
李宏亮
刘铁铭
02 软件理论与技术
祝跃飞
庞建民
舒 辉
罗向阳
魏 强
刘 琰
李 男
漆锋滨
03 信息物理系统
祝跃飞
李清宝
舒 辉
魏 强
刘铁铭
04 系统芯片工程与技术
戴紫彬
严迎建
李 伟
李宏亮
05 量子计算理论与算法
单 征
081600 测绘科学与技术
14
29
①1001英语
②2005测绘科学与技术综合能力测试
可招收地方博士研究生
01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杨元喜
李广云
柴洪洲
李姗姗
李宗春
赵冬青
02 摄影测量与遥感
张永生
徐 青
戴晨光
王 慧
周 杨
邢 帅
蓝朝桢
童晓冲
靳国旺
贲 进
范大昭
王 涛
纪 松
03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孙 群
华一新
武 芳
江 南
钱海忠
刘海砚
成 毅
徐 青
李少梅
04 导航定位与位置服务
杨元喜
李广云
孙付平
杜 兰
李建胜
陈明剑
05 战场动态监测与地理空间情报
张永生
徐 青
戴晨光
周 杨
靳国旺
贲 进
范大昭
童晓冲
王 涛
纪 松
06 航空航天海洋测绘
柴洪洲
李姗姗
邢 帅
赵冬青
07 虚拟地理环境与战场环境可视化
游 雄
陈 刚
083500 软件工程
①1001英语
②2004计算机与网安类综合能力测试
可招收地方博士研究生
01 软件分析方法与技术
周清雷
02 数据科学与工程
周 刚
胡学先
03 安全软件工程
陈性元
杜学绘
胡学先
04 目标数据领域软件工程
刘海砚
江刚武
083900 网络空间安全
29
19
见各二级学科
可招收地方博士研究生
01 网络主动防御
邬江兴
季新生
陈鸿昶
金 梁
汤红波
扈红超
伊 鹏
马海龙
胡宇翔
刘粉林
庞建民
罗向阳
舒 辉
刘胜利
单 征
魏 强
杨春芳
刘 琰
芦 斌
费金龙
①1001英语
②2004计算机与网安类综合能力测试
02 网络对抗
朱鲁华
祝跃飞
郭世泽
刘粉林
庞建民
舒 辉
刘胜利
单 征
魏 强
李清宝
朱俊虎
芦 斌
费金龙
①1001英语
②2004计算机与网安类综合能力测试
03 信息系统安全
孔志印
王建华
戴紫彬
陈性元
张 斌
杜学绘
孙 磊
曹利峰
郭渊博
杨 智
孙 奕
①1001英语
②2004计算机与网安类综合能力测试
04 信息内容安全
陈鸿昶
季新生
汤红波
于洪涛
黄开枝
刘彩霞
吉立新
闫 镔
罗向阳
周 刚
胡 涛
①1001英语
②2004计算机与网安类综合能力测试
05 网络密码理论与技术
郑建华
祝跃飞
金晨辉
戚文峰
鲍皖苏
胡 斌
崔 霆
关 杰
李宏伟
陈少真
顾纯祥
马 智
田 甜
程庆丰
魏福山
王永娟
郑群雄
①1001英语
②2007密码学综合能力测试
110500 军队指挥学
见各二级学科
只招收军人
110502 战场环境
①1001英语
②2005测绘科学与技术综合能力测试
01 空间认知与环境智能感知
游 雄
李 科
02 作战环境建模与仿真
游 雄
陈 刚
03 作战环境数据工程
陈 刚
李 科
闵连权
04 作战环境分析
闵连权
110504 信息通信
①1001英语
②2003信息与通信工程综合能力测试
01 通信网络与信号处理
周东方
杨 宾
王 鼎
唐 涛
朱义君
余道杰
李 青
王建辉
李建兵
110505 军事情报
01 军事情报理论
申 华
彭亚平
①1001英语
②2009军事情报理论综合能力测试
02 信息系统分析与智能处理
彭 华
屈 丹
①1001英语
②2003信息与通信工程综合能力测试
110506 军事密码
01 密码编码理论与技术
金晨辉
胡 斌
关 杰
崔 霆
王念平
高海英
①1001英语
②2007密码学综合能力测试
02 量子密码与量子信息技术
鲍皖苏
郭建胜
李宏伟
史建红
马 智
①1001英语
②2008 量子密码与量子信息技术方向综合能力测试
03 密码分析理论与技术
戚文峰
陈少真
田 甜
程庆丰
郑群雄
马 智
顾纯祥
李光松
①1001英语
②2007密码学综合能力测试
110800 军事装备学
①1001英语
②2006军事装备学综合能力测试
只招收军队在职军官
01 军事装备论证
孔志印
王晋东
02 军事装备保障
李俊全
03 军事装备管理
张玉臣
04 军事装备运用
张 斌
注:1.姓名字体是黑体的导师为院士。
2.2024年地方博士招生计划以教育部和军委机关最终下达为准。
2024年信息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范围及参考书目
编号
科 目
考试范围
考试方式
考试形式
2002
地理学综合能力测试
从上述期刊文章中选择2-3篇文章(至少包括1篇英文文献),根据命题者要求用中文作答,1000字以上。
闭卷,180分钟,主观题,满分100分,可携带纸质英文字典。
2003
信息与通信工程综合能力测试
从上述期刊文章中选取5-6篇文章,要求考生任选2篇文章进行阅读,根据命题者要求用中文作答,1000字以上。
闭卷,180分钟,主观题,满分100分,可携带纸质英文字典。
2004
计算机与网安类综合能力测试
从上述会议或期刊中选取5-6篇文章,要求考生任选2篇文章阅读,根据命题者要求用中文作答,1000字以上。
闭卷,180分钟,主观题,满分100分,可携带纸质英文字典。
2005
测绘科学与技术综合能力测试
从上述期刊文章中选择2-3篇文章(至少包括1篇英文文献),根据命题者要求用中文作答,1000字以上。
闭卷,180分钟,主观题,满分100分,可携带纸质英文字典。
2006
军事装备学综合能力测试
从上述期刊文章中选取5-6篇文章,要求考生任选2篇文章阅读,根据命题者要求用中文作答,1000字以上。
闭卷,180分钟,主观题,满分100分,可携带纸质英文字典。
2007
密码学综合能力测试
从上述期刊或会议中选取5-6篇文章,要求考生任选2篇文章阅读,根据命题者要求用中文作答,1000字以上。
闭卷,180分钟,主观题,满分100分,可携带纸质英文字典。
2008
量子密码与量子信息技术方向综合能力测试
从上述期刊文章中选取5-6篇文章,要求考生任选2篇文章阅读,根据命题者要求用中文作答,1000字以上。
闭卷,180分钟,主观题,满分100分,可携带纸质英文字典。
2009
军事情报理论综合能力测试
从上述期刊文章中选取5-6篇文章,要求考生任选2篇文章阅读,根据命题者要求用中文作答,10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