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 11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颁布实施7周年。为大力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及其实施细则,推动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贯彻落实反间谍安全防范法定义务,提高市民的国家安全意识,增强全社会的反奸防谍能力,从本期开始,将分五期对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的内容进行介绍。今天推荐第四期:如果违反了《反间谍法》,将承担什么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个人只要从事了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间谍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反间谍法》针对下列情形明确规定了法律责任:一是实施间谍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是明知他人有间谍行为,在国家安全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拒绝提供的,依法追究行政或刑事责任。三是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执法,或虽未使用暴力威胁但故意阻碍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四是泄露了反间谍工作国家秘密的,依法追究行政或刑事责任。五是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或其他物品,依法追究行政或刑事责任。六是以各种方式破坏和掩饰、隐瞒赃款、赃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七是境外人员违法可以限期离境或者驱逐出境,这是一种特殊的追责方式。
实践中,实施间谍行为可能构成的犯罪主要包括:一是间谍罪。二是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三是武装叛乱、暴乱罪;投敌叛变罪。四是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颠覆国家政权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等。
《反间谍法》还作出了两条特殊的刑事政策规定,给反间谍斗争以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和保障。一是“实施间谍行为,有自首或者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给予奖励。”二是“在境外受胁迫或者受诱骗参加敌对组织、间谍组织,从事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活动,及时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机构如实说明情况,或者入境后直接或者通过所在单位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如实说明情况,并有悔改表现的,可以不予追究。”这两条规定,充分考虑了反间谍斗争的特殊情况,有利于教育挽救在特定环境下失足犯罪的人员,也有利于争取敌内人员为我所用,深化反间谍斗争,提高反间谍斗争的能力和水平。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反间谍法》为深入开展反间谍斗争提供了锐利武器。近年来,国家安全机关依法侦破了大批间谍案件,涉及到从中央到地方、从党政军到各类科研院所的多个领域和行业,既印证了当前反间谍斗争形势的严峻性,也充分发挥了法律武器的震慑打击作用。如果公民和组织发现间谍行为,请立即拨打“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进行举报,查证属实的将予以奖励。
本网站所有标注越牛新闻原创的公开信息版权均属于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传媒集团)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网站内容前需征得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传媒集团)同意。转载授权:0575-88615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