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破圈”的文科生更能把握求职“春天”专业只是“敲门砖”,快速学习能力以及工作态度更重要

日前,在某高校春季综合类校园招聘会现场,文学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小石有些落寞。考研失利后,他转战春招,打算找一份稳定的文职岗,原本以为三月、四月这个应届毕业生就业的重要窗口期可以落实就业,但却收获寥寥。“春招中技术岗才是招聘大户,文职岗位少,竞争非常激烈。”一场招聘会跑下来,原本信心满满的小石对求职不免开始焦虑。

和小石类似,随着“研考”“国考”等考试陆续放榜,部分应届毕业生从考场转战职场。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人文学科毕业生。他们的就业真实情况如何?记者采访了沪上多所高校后发现:这类文科专业毕业生春季签约的是多数,善于打开求职思路,不自我设限才能更好地把握住求职的“春天”。

文史哲专业毕业生多在春招首次签约

以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为例,全校每年约七成学生在秋招中达成签约意向。剩下的三成学生中,文史哲类专业毕业生占比较高。华东师范大学就业中心教师张剑鸣告诉记者,近年来学校文理学科硕士毕业生近半选择从教,而中小学校的招录签约流程较长,最终签约通常在春季。而据同济大学的统计,人文学科本科毕业生大部分在5-6月签约,硕士研究生一般在3月签约。

为何会有时间上的错位?多位高校就业中心负责人谈到,在求稳心态的影响下,不少人文学科毕业生将升学作为首选,其次是追求稳定的“铁饭碗”,参加各类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去企业工作往往是他们最后的选项。对硕士生来说,从教、考编同样是优先项。“秋季招聘期和备考关键期撞期,学生权衡后,多会选择一心一意备考。”张剑鸣说。

此外,一位高校就业办负责人还谈到,除了学生就业观念的影响,企业在招聘中释放的岗位需求也有时间节点的不同。比如,很多企业会在秋招中首先投放技术型岗位,校招的首站锚定双一流高校。到了春招,企业逐步释放文案岗、行政岗、管培生等专业不限的岗位,面向更多高校毕业生开放。“对非头部院校的学生来说,每年春招才是签约高峰期。”这位负责人表示,学生不必为签约时间的早晚过度焦虑。

过度追求“上岸”和对口,可能会错过好岗位

正如小石择业中的倾向,追求“上岸”的学生,即使在求职中,也首先瞄准企业文职、行政岗等对口工作,无形中与许多岗位擦肩而过。

“正是因为这样的观念,部分人文学科专业毕业生错过了一些岗位。”在采访中,沪上多所高校就业中心负责人表示,与文科学生对口的岗位本来总数就有限,而且从进校招聘的企业数量和企业释放的岗位种类、需求来看,大头确实在秋招。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该校一学年约有400-600家企事业单位到校进行专场宣讲、招聘。其中,六成以上的宣讲会是在秋季招聘会期间。因此,不少教师感到惋惜:我们也一直在试图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活动,让更多学生理性看待升学、考编等,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接触企业和岗位,鼓励大家及早投入求职准备中。

“不过,春招对于人文学科毕业生的求职机会未必就少。”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就业招生处处长魏舒说,从学校毕业生的去向来看,教育培训、新媒体运营、人力资源等岗位都有涉及。

张剑鸣谈到,还有很多看似不对口,实际对文科生“张开双臂”的好岗位,陆续开放在春季招聘中。比如,一些IT行业、科技型企业、游戏类行业对有“好笔头”、有组织能力、有兴趣从事相关行业的学生同样求贤若渴。记者了解到,就在近期,米哈游公司就将走进华东师范大学文史哲专业招聘专场揽才。

在不少校园春季招聘会上,一些企业的招聘负责人告诉记者,摊位前总会看见一些带着简历犹豫不决不敢上前的学生。而他们的顾虑,往往就是“担心专业不对口,没有涉足过相关行业”。面对这些学生,他们总是鼓励学生多尝试,不必为自我设限。“在校园招聘中,很多岗位其实并没有严格的专业限制。”金光集团中国区人力资源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谈到,对企业来说,张开双臂拥抱各学科人才是共识。专业只是“敲门砖”,快速学习的工作能力以及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更重要。

主动跨前,不设限的他们找到理想工作

记者了解到,越来越多人文学科毕业生通过主动“破圈”,找到理想工作。

哲学专业毕业生只能做老师吗?应届毕业生小王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做产品经理!目前他已如愿签约某互联网企业。小王告诉记者,出于自身兴趣,在校期间他选修了数据分析、市场营销方面的课程。扎实的文字功底叠加数字技能让他在求职时受到多家企业的青睐。小王说:“和我同岗位的毕业生中既有中文系的,也有外语专业和管理学专业的学生,可见专业不是限制,打开求职思路,就会有更多机会。”

而对一些毕业生来说,“勇敢的人率先体会美好世界。”同济大学中文系应届毕业生小梁告诉记者,她的求职秘笈就是跨出校门。她经常参加外校组织的各类专场招聘,颇有心得:“不同学校优势学科不同,前来招聘的企业和岗位各有侧重。我发现在文科见长的高校招聘会,机会更多,简历过初筛的机会更大。”

记者了解到,为了助力人文学科毕业生就业,各高校纷纷亮出连环招。比如,同济大学在春招期间邀请多个人力资源公司开展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讲座,并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提供实习与就业机会。华东师范大学每学年平均推出4-6场面向200多家企业的综合招聘会,以及以学科为主题的近20场小而精的专场招聘会。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通过建立就业信息库、完善“一人一策”数据库、建立“就业困难学生需求表”等措施,及时发布就业信息和岗位需求,帮助学生尽快找到合适岗位。

THE END
0.文科硕士被迫送外卖冲上热搜,文科生就业真这么难吗?相比理工科的同学,文科生在软技能方面往往有较大优势,“有很多文科专业的同学成为了offer收割机,在与他们沟通过程中,能感受到他们出色的表达能力、社交能力、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所以文科生也不要妄自菲薄。文科生也可以找到很不错的工作,有很好的发展。”杭州某头部互联网大厂的HR说。jvzquC41pg}t0qfpi|npw7hqo0io1sozy1ipp}jpv1814<2261661ltpvgtuaA:286890qyo
1.文科大学毕业有些什么工作1、文科大学毕业有些什么工作1、法学:可进入公检法和政府机关,但需要通过公务员考试和司法考试;最多的是进律师事务做律师,但压力较大,需要考过司法考试;或进入金融机构,此类人员要求对商法与经济法的专业学习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2、新闻学:新闻专业的出路很多,前jvzq<84o0uxrwjs0eqs0pn|uute33K;7E972C:h58:k/j}rn
2.清华大学召开文科工作会议陈旭在总结中表示,本次文科工作会议上各院系精心总结学科建设成绩、回顾学科发展历程,同时总结经验、直面问题,面向未来部署工作,将有力推动清华下一阶段的文科建设发展。 面向国家、时代的需要,面向学校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目标,陈旭对清华文科发展建设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进一步提升对文科发展的政治属性、政治要求的jvzquC41yy}/v|npij{b0niw0et0kwkq137898=9377/j}r
3.回顾|新闻与传播学院“新文科”建设工作坊之“深度报道工作坊5月22日—23日晚7点,新闻与传播学院“深度报道工作坊”正式在线上开课。在第一堂课上,新京报报社编委、资深深度报道记者涂重航老师为大家介绍了当前深度报道领域的基本情况,阐释了在深度报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个人抉择问题,概括了深度报道记者必备的基本能力素养,jvzquC41zktdj~fp0o{d0niw0et0kwkq1362:867994ivv
4.2023文科女生找工作难吗哪些专业就业率高2023文科女生找工作确实比较难一些。文科的就业面就比理科窄,再加上是文科女生,这就业难度就更大了。一些文科职业也因为招了太多女性而比例失调,不得不招男性。有人说“比文科生更难的是文科女生”。下面介绍一些好就业的文科专业,供大家参考。 1文科女生就业前景好的专业 jvzq<84yyy4hcxxcp0ipo8lcqmgp1>:2:3=/j}rn
5.年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申报工作的各单位及相关人员:2024年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申报工作已正式开始,现将项目申报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申报条件1.申请人必须是专职思政课教师,实际从事思政课教学、研究工作并真正承担和负责组织项目的实施。2023年的思政课教学评价结果排名位jvzquC41ymi/wyh0gf{/ew4424:02<731e793A8c64<19=4rcik/j}r
6.社科处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小欣出席会议,社科处处长杨杰、文科各学院院长、主管科研工作副院长等24人参加会议。社科处副处长黄晓燕主持会议。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小欣发言座谈会上,张小欣分析了我校近年文科科研工作情况,他结合国内人文社科研究发展的新形势和近期在省内外兄弟院校调研交流的情况,提出要想改善我校文科科研发展jvzquC41umi/lwz0gf{/ew4au4?21vfkp0v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