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老师们到学校上班的第一天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
2023年全校教职工大会
在第二学术报告厅隆重召开
会前
学校向教职员工发放开工红包
祝新的一年取得好彩头
会议同时在第二学术报告厅旁
综合楼两个阶梯教室设置分会场
并进行连线实时转播
本次会议由
学校党委书记胡庭胜主持
在上午十点正式开始的大会上
李国年校长作题为
《莫负好时节 奋斗正当时
全力以赴加快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报告
总结回顾学校2022年的主要工作
并对2023年学校重点工作进行部署
学校2023年的总体工作思路是:聚焦“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目标和第四次党代会精神,聚焦“双高”建设指标任务,聚焦高质量发展和提质培优主题,遵循打造“卓越南洋”这一基本方略,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规范办学、事业发展和校园安全,兼顾办学规模、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着力“扩规模、强内涵,抓重点、优策略,保目标、降成本”,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的“南洋模式”,努力创建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校”。
2022年南洋理工取得哪些成绩?
2023年学校做出哪些规划?
这篇推文为您做梳理和总结
创建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校”
原来你的大学比你还努力
学校在2022年入选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在省教育厅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强校工程”考核中跃居A类规划第25名、全省民办高职院校第1名,并以一等评价等次获2023年省级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民办教育发展方向)461万元,这是我校连续四年(其中三次为全省最高等次)获此项资金支持。
2023年,学校将以省域“双高”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完成4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年度建设任务,确保通过中期绩效管理与评价,出台《”省域高水平"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省域高水平"建设项目评价与考核办法》等制度,规范管理,强化绩效激励,形成全校上下奋力建设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的良好局面。
南洋理工打造出国家级课程
让你获得超值的教学体验
2022年,学校在国家级项目接连取得突破。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级“科技工作者之家”组织建设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各获得1项立项,获批国家在线精品课程1门。以第二完成单位联合广轻工职院、番职院申报的3项教学成果获得参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资格。获推荐参评国家级“十四五”规划教材1部。省级重点科研平台和项目数连续四年全省民办高职第一,且市基础研究计划项目(3项)和市哲社规划共建项目(4项)立项数为全省民办高职第一。
2023年,学校将加强国家、省、校三级质量工程项目的培育、建设,力争新建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级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及以上专业教学资源库或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5个,建设校企合作开发的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1部,开发新形态教材2部,争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
接连斩获国奖省奖
名师助你披荆斩棘、成功登顶
2022年对于学校来说,是硕果累累的一年。学生在“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国赛中获“银奖”,在全省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6项。在省“挑战杯”中获9银2铜,以全省高职第4的优异成绩捧回“优胜杯”团体奖。学校还获得暑期“三下乡”省级重点团队立项3项、省级“优秀团队”1支、省级优秀单位。获全省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三等奖1项、广东省高校学生工作精品1项;在省“技能成才,强国有我”主题教育活动中,以获奖总数全省高职第3的优异成绩获“优秀组织奖”;获省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月活动一等奖1项,实现了零的突破。
学校会继续强化“以赛促学”协同育人,争取今年取得省技能大赛一等奖7个以上,获奖总数突破50个;“互联网+”省赛以上5项,省级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项以上。组织举办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力争“挑战杯”省赛成绩实现新突破。
党建领航培根铸魂
突显“一好三高”人才培养特色
学校连续四年获全省高校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好”等次,成功召开第四次党代会,选优配强新一届“两委”班子。与华南师范大学签订党建“组团式”帮扶协议,建设省校两级标杆院系、样板支部9个,立项省、校级党建思政课题25个;省级党建论文获奖数居全省民办高校第二,一、二等奖居全省民办高职第一。
新的一年,学校将全面提升思政工作质量,打造“三全育人”新格局。立项一批校级“三全育人”项目,申报省级及以上“三全育人”典型学校或典型项目;优化融入“双身份”角色文化育人课程体系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确保省级思政课示范点通过验收;完善激励考核机制,优化培训体系,实施骨干辅导员提升计划,推进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培育1个省级精品项目;对标《基层团委年度目标任务书》,抓好基层团组织改革,争创省级“红旗团委”。
省级教学团队拍了拍你
说:带你飞
2022年,作为全省同批唯一民办高职获批广东省博士工作站,现有教职工在读博士达59人。其中1支团队入选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实现历史性突破。全面实施企业年金制度。学校自主评审高教系列54人晋升职称,其中通过高级职称18人;同时学校委托评审工程系列、工艺美术系列职称11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4名副高教师入选广东职业教育“双师型”名教师工作室入室学员。
2023年,学校力争出台《高层次人才管理办法》《“双师型“教师认定细则》,调整优化各类津贴制度。组织不少于100名优秀中青年教师参加国内访学、国培、省培等项目以及不少于100名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遴选“南洋匠心”师德师风模范5-10名,确保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库300人以上。
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来袭
为你的未来发展搭建更广阔舞台
2022年,学校联合华隆果菜、武汉华中数控等行业龙头企业共建的乡村振兴产业学院和华数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双双入选广东省示范性产业学院。
2023年,学校将按照每个学院至少1个产业学院的目标,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形成以产建群、以群建院、以院育人的三级产教融合体系。制定校企共建共管生产性实训基地、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技术技能创新平台等关键制度。在广州米客、从化南药小镇等企业和从化区10个行政村建立教学区。建设实体化职教集团1个,校企共编课程8门、教材4本以上,新增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5个、校内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3个。
助力你走俏大湾区
2022年,学校招生工作取得新突破。夏季高考省内所有专业组均一次性满档,历史类最低分321分,物理类359分,均高出省线一百多分。
2023年,学校将在招生计划和报到人数上再提升。同时优化专业设置,做好2024年新增专业申报工作,年招生专业控制在50个左右。做好"三二分段'中高职贯通、高本衔接人才培养试点,形成中高本贯通人才培养典型案例1个。组建现代学徒制中心3-4个,完成2023级现代学徒制招生和2023级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推进现代学徒制教学和管理改革。
面对疫情带来的就业形势和压力,2022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19%,专业对口率达到90.71%,同比增长7.12个百分点,平均薪酬4309.64元,同比提高91.01元。
今年,学校将确保2020级学生岗位实习工作有序推进,推进2021级学生岗位实习工作。实现2023届毕业生初次就业落实率90%以上,最终毕业落实率95%以上。
成功上岸机率又增加
考取技能证书+出国学习选择多
2022年,学校更多同学获得学历提升。近三百人通过"普通专升本"进入广东财经大学、五邑大学、韩山师范学院、广东科技学院、东莞理工学院等本科院校深造,近三百人通过自考相沟通途径获得本科毕业证,有27人获得学士学位。学校拓展境外交流,稳步推进韩国、日本与英国等国外大学合作项目,组织宣讲会近30场,服务校企共建境外实习实训基地1个,出国深造教师60人,在校生服务"走出去"企业国外实习时间累计565人次,学生赴国外交流培训量为360人次,非大陆户籍学生4名。
2023年,学校将推动二级学院开展课证融通,力争每个同学在毕业时能考取1-2个技能证书。面向中职和社会生源开设3+证书高职高考考前辅导班,力争招生450人以上。开设“专插本”创新班,从大一开始嵌入普通专升本专项培训课程,争取报读率达30%。学校也将筹建“鲁班工坊”或境外学历培训项目,与境外2-3所职业学校或机构开展短期游学、交换生项目、国际赛事和境外培训班项目,邀请1名国外职教专家到校交流,组建团队开发1门国际化课程和1本中外合作教材。做好被白石大学预录取的6名学生出国准备。
二期校园建设如火如荼
师兄师姐别太酸
新增的193亩办学用地各项手续在2022年顺利办结,并于11月1日启动了二期校园建设,第一批的4栋校舍正在加快建设;力争完成学生宿舍楼建设,在新学期投入使用;加快教学科研楼1栋、饭堂建设;启动教学科研楼2和3栋新学生宿舍建设。
未来3年,集团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将在二期校园建设22万多平方米的建筑,校园基础建设和教育教学环境将得到很大改善。
各二级学院院长
和职能部门部长
代表所在学院和部门
做2023年的工作规划
Δ刘越院长交流智能工程学院2023年工作设想
Δ张莲苓院长交流经济管理学院2023年工作设想
Δ刘志方院长交流信息工程学院2023年工作设想
Δ李小松部长交流招生办公室2023年工作设想
学校党委书记胡庭胜在会议最后做总结性发言。胡庭胜在会上号召,各二级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不懈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统一思想,开足马力,全校上下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落实落细每一项工作,在实践中增强干事创业的能力本领,形成推动工作落实的强大合力,不断开创南洋理工美好的未来。
踔厉奋发 追求卓越
开创南洋理工
更加美好的未来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