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211工程”高校,教育部、财政部、湖北省共建高校,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南湖校区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首义校区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114号。
●学校简史:
学校的前身中原大学诞生于1948年解放战争时期,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期间,以中原大学财经学院、政法学院为基础,先后整合中南六省河南大学、中华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南昌大学等高校优质的财经、政法教育资源,于1953年分别成立了中南财经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
1958年,中南财经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及中南政法干校、武汉大学法律系合并成为湖北大学。
1971年,湖北大学改名为湖北财经专科学校。
1978年1月,更名为湖北财经学院,成为首批恢复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高校之一。
197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湖北财经学院由财政部及湖北省双重领导,以财政部为主。
1984年12月,以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为基础,恢复重建中南政法学院,由司法部领导。
1985年9月,湖北财经学院更名为中南财经大学。
2011年6月,进入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行列。
2012年10月,教育部、财政部、湖北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7年9月,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学科及本科专业:
学校拥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委智库3个、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8个,以及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联合组建的行业研究基地等20多个高水平学术平台。
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7个,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理学、管理学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7个,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8个学科门类。现有本科专业58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拥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3个。
2020年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济学、税收学、金融学、商务英语、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
2019年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济统计学、财政学、金融工程、投资学、法学、侦查学、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旅游管理。
2019-2020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哲学、治安学、汉语言文学、网络与新媒体、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行政管理、电子商务、经济学、金融学。
2017年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信息安全”专业,2018年新增“经济与金融”专业,2019年新增“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2020年组织申报“知识产权”专业,待教育部批准后,将于2021年开始正式招生。2020年招生的本科专业共58个,停招了1个校内专业:安全工程专业。
2019-2020学年全日制在校生总规模为29340人,其中本科在校生20331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7180人,博士研究生1233人,留学生356人。
●2020年本科招生
普通本科招生包括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入学考试(简称普通高考)的学生和华侨及港、澳、台地区学生。其中特殊类型招生形式主要有:艺术类学生(含中韩合作办学项目)、公安类学生、高水平运动队学生、国家专项计划学生、高校专项计划学生、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内地西藏班和新疆高中班学生。高水平运动队2020年暂停招生。
2020年面向全国31个省份招生,其中理科招生省份25个,文科招生省份25个。
2020年,学校计划招生5070人,按照14个大类和13个专业进行招生。14个大类涵盖42个专业。实际录取考生5073人,实际报到5034人。其中湖北省招收1341人。
2020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普通类录取分数线(手工整理部分省份)
2020年公安类提前批录取分数线(手工整理部分省份)
山东省艺术类录取分数线
2020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山东省普通类常规批计划招生21个专业(类),计划招生数量165人,实际投档数量165人(另提前批招生6人)。
投档分数线
投档最低分数最高的专业(类)为经济管理实验班专业,最低投档分数为636分,对应最低位次为8562名;投档最低分数线最低的专业是环境工程专业,最低投档分数为614分,对应最低位次为17925名。
选考科目要求见上表。
2021年选考科目调整:
统计学类专业,由2020年物理、化学、生物3选一调整为限选物理;专业大类所包括的专业由统计学专业,增加为统计学、应用统计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经济统计学、金融数学5个专业。
专业(类)包括的专业及招生要求
2020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山东省计划招生的21个专业(类)中,经济学类、财政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法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工商管理类、经济与贸易类、工商管理类(财务会计)、公共管理类、计算机类、经济管理实验班、金融学类等13个招生专业(类)实行大类招生,其他招生专业为按照专业招生。
经济学类:包括经济学、国际商务2个专业;
财政学类:包括财政学、税收学2个专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包括工程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工程造价3个专业;
法学类:包括法学、法学(民商法方向)、法学(涉外经贸法方向)、法学(政府法制方向)、法学(刑事司法方向)5个专业(方向);
外国语言文学类:包括英语、英语(翻译方向)、商务英语3个专业(方向);
新闻传播学类:包括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3个专业;
工商管理类: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旅游管理、农林经济管理7个专业;
经济与贸易类:包括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2个专业;
工商管理类(财务会计):包括会计学、财务管理2个专业;
公共管理类:包括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城市管理4个专业;
计算机类: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大数据管理与应用4个专业;
经济管理实验班:包括经济学、经济与金融、会计学3个专业;
金融学类:包括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投资学4个专业。
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
法语专业,只招收法语、英语语种考生;
日语专业,只招收日语、英语语种考生;
经济管理试验班(文澜学院)专业,要求考生第一专业志愿填报,经济管理试验班不接收调剂考生,不符合录取规则的不予录取。
招生特殊要求见下文的招生简章摘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0年招生简章摘要
有选考科目的省(区、市),选考科目以我校报送省(区、市)级招生考试部门并经公示的选考科目为准,当地省(区、市)级招生考试部门有明确规定的除外。其中我校在江苏省普通类专业、高校专项计划招生考生的选考科目等级均为AB。
公安类专业为提前录取批次,执行普通本科第一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或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艺术类(含中韩合作办学项目)专业为提前录取批次,高校专项计划招生、国家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贫困地区学生在规定的批次录取,其他专业(类)均为本科第一批录取批次。
实行顺序志愿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实行平行志愿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上海市、浙江省、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海南省的调档比例为1:1。录取时,以考生所在省级招办投档分数(含政策性加分)为准。
录取专业实行分数优先的办法。投档分数相同时,考生高考文化成绩总分(不含政策性加分,下同)高者优先分配专业;高考文化成绩总分也相同时,专业相关科目成绩高者优先分配专业,专业相关科目理工类为数学+综合,文史类为语文+综合;专业相关科目成绩仍相同时则使用预留计划予以录取。
江苏省普通类考生的专业安排规则采用先分数后等级的办法;上海市、浙江省、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海南省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考生录取依照当年该省(市)关于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相关文件执行;内蒙古自治区实行“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的原则。
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含英语、商务英语、英语(翻译方向)、日语、俄语、法语)只招收本语种和英语语种考生。
公安类各专业按照各省投档规则择优录取。无公安类专业志愿的考生(含服从调剂院校志愿),学校一律不予录取。学校不组织公安类专业考生进行体能测试和面试,但考生的报考条件、学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要求、学生身体状况要求以及男女生比例,必须符合“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法部法规教育司《关于印发<�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学院和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提前录取专业招生办法>的通知》(教学司〔2003〕16号)的相关规定”。
公安类专业男女生计划在各省份分别下达,其他专业无男女限制。
学费及住宿费:
各专业学费标准详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布的招生计划。
关于转专业
全校范围内参加各类试点班、卓越人才班、双学位班、国际班选拔;大一下学期后可以在全校范围内申请转专业;并实行主辅修制度。
具体情况需要新生查询当年学校规定。
2020年共有本科毕业生5164人,实际毕业人数5045人,毕业率为97.70%,学位授予率为100.00%。
升学或深造共2037人,其中升学考取本校的学生共281人,升学考取外校的学生共386人,免试推荐研究生共535人,出国(境)深造835人;签署就业协议的共1354人,去往政府机关就业29人,去往事业单位就业32人,去往企业的共1280人,去往部队4人,参加国家地方项目就业9人,灵活就业106人,自主创业9人。
2020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69.44%,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见附表
共有10个专业初次就业率不足60%:
法语专业,毕业生人数22人,就业人数9人,初次就业率40.91%;
日语专业,毕业生人数41人,就业人数21人,初次就业率51.22%;
俄语专业,毕业生人数15人,就业人数8人,初次就业率53.33%;
广播电视学专业,毕业生人数24人,就业人数13人,初次就业率54.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人数55人,就业人数30人,初次就业率54.55%;
法学专业,毕业生人数857人,就业人数471人,初次就业率54.96%;
英语专业,毕业生人数91人,就业人数51人,初次就业率56.04%;
城市管理专业,毕业生人数42人,就业人数24人,初次就业率57.14%;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人数31人,就业人数18人,初次就业率58.06%;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人数44人,就业人数26人,初次就业率59.09%。
2019届毕业生基本情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届毕业生人数为7553人。从学历层次上看,包含博士毕业生123人,硕士毕业生2486人,本科毕业生4944人。从性别比上看,男生2441人,女生5112 人。
2019届毕业生生源人数前5名省份分别为:湖北省2571人,占比34.04%;河南省748人,占比9.90%;安徽省400人,占比5.30%;湖南省383人,占比5.07%;山东省343人,占比4.54%。
2019届毕业生就业方式统计表
2019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按专业统计表
2019届毕业生地区流向统计表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