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年月养老产业要闻养老保险养老金陈秉正郑秉文徐敬惠

1.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

2.第四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名单公示

3.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养老机构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精准防控及应急处置工作的通知

4.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国家标准《建筑门窗无障碍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5.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关于开展2020年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宣传活动的通知

6.中共中央建议: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7.让国家战略惠及亿万农村老年人——全国农村养老服务推进会与会代表热议农村养老改革路径

9.詹成付副部长出席第三届中国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创新大会开幕式

10.让逾2.5亿老年人共享智慧社会便利——专访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人口发展处处长王谈凌

11.党和国家对老年群体的特别关怀——一评《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发布

13.近年来我国农村养老服务政策脉络

【地方动态】

1.北京市民政局等五部门关于印发《北京市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实施办法》的通知

2.北京市民政局关于对2020年第五批备案的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进行公告

3.北京市民政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分类推进设施改造达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4.北京市民政局关于印发《北京市秋冬季养老服务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

5.北京市民政局等五部门关于印发《北京市困境家庭服务对象入住养老机构补助实施办法》的通知

6.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北京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扩大试点方案》的通知

7.北京: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行动,让老年人敢出门能出门

8.北京:全市所有医疗机构年底前开设老年人绿色通道

9.北京:养老机构疫情防控新方案出台,临时外出老人返院加强健康监测

10.北京:17家区级老年开放大学挂牌成立

11.北京:中央财政支持海淀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

12.北京:吸引养老服务人才新规,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入职奖励6万元

13.上海“便利店”模式让养老服务触手可及

14.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深入推进本市医养结合发展的实施意见

15.上海:拟建养老护理员薪酬等级体系,养老护理员有望参评高级技师

16.异地养老怕两头踏空?上海立法拟落实异地就医结算,老人异地享受长护险和补贴

17.天津市医疗保障局关于公开征求《天津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18.天津:《居家养老幸福万家》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居家养老事业可持续发展

19.天津:养老服务职教集团成立

20.重庆市民政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21.山东: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老龄事业和老年健康有关情况

22.山东: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荣成实践与启示

23.山东:民政厅制定出台《山东省公办养老机构委托运营管理办法》

24.辽宁:首部医养结合地方标准——《医养结合基本服务规范》正式实施

25.辽宁:沈阳市启动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

26.宁夏:银川未来两年养老服务设施将覆盖85%的城市社区

27.宁夏:两年集中发放基本养老金552亿元

28.宁夏回族自治区出台《养老机构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规范》

29.河南:民政厅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高龄津贴发放工作的通知》

30.河南省民政厅等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做好高龄津贴发放工作

31.吉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统一规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的意见

32.安徽:关于公布2020年省级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的通知

33.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征求安徽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34.安徽:养老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召开

35.甘肃民政厅关于公开征集养老机构等级评定专家的公告

36.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落实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的通知

37.云南:看“春城”这座小楼如何盘活养老事业

38.浙江: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杭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的实施意见

39.浙江大学牵头,成立老龄产业研究智库

40.《川渝养老服务协同发展蓝皮书》发布

41.《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20年)》发布

42.江苏: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怎么建?八个部门联手给出指导意见!

43.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

44.江苏:成立养老服务本科学院意义非比寻常

45.江西:划转51亿元国有资本有效补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46.江苏:南京中医药大学与省民政厅合作共建养老服务与管理学院

47.广东:深圳经济特区养老服务条例

48.广东:深圳经济特区养老服务条例正式公布

49.黑龙江养老护理人员,缺!缺!缺……

50.内蒙古:全区人口家庭与老龄健康工作政策培训班在我盟举办

【专家观点】

1.博康艾馨陈剑锋:将养老产业做活做细,推动实现从“养老”到“享老”的跨越

2.雷晓燕:中国老龄化的演进、挑战与社会政策思考

3.富达国际中国区董事长何慧芬:养老业务是中国市场战略重要一环

4.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梁春晓:疫情引发代际数字鸿沟

5.“十四五”养老保险咋改革?看看研讨会上各路专家怎么说

6.曾刚:从真正意义上触发大家对养老需求的认识

7.“老龄时代·中国探索”首届中国老龄社会峰会分论坛:人口负增长与老龄社会成功举办

8.中国社科院郑秉文:少子化和老龄化齐现,建议放开生三孩

9.陈秉正:老龄金融发展需要业界、学界和政府一起研究和推动

10.都阳:要高度重视人口快速老龄化的冲击性效应

11.周小川:关于养老金改革的几个问题

12.上投摩根总经理王大智:养老投资最关键的是尽早投资和分散投资

13.全国人大代表李燕:加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14.韩启德:在《老年健康蓝皮书--中国健康老龄化研究与施策》新书发布仪式上的致辞全文

15.九如城谈义良:共谋养老未来,共创美好生活

16.北大经院学者贾若:以高质量发展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十九届五中全会学习心得

17.陈秉正:开展老龄金融研究,推动老龄金融发展

18.桐乐集团董事长张春:用情怀和爱心打造社区养老品牌

19.徐敬惠详述养老金融需求侧五大核心诉求,保险业应在产品、投资、服务端共同发力

20.刘维林会长:积极应对老龄化,医养结合是核心

21.中国太保寿险戴文浩:奏响“太保服务”大健康、大养老时代强音

22.吴玉韶:应对人口老龄化要做好这六项工作

23.吴玉韶: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需形成“六个共识”

24.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九成老年健康活力群体的旅游养老服务需求不可轻视

26.专访:致力于发展中国养老护理事业的日本籍“中国通”

27.陈东升: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打造武汉大健康产业第三极

28.李长安:激励银发人才,发展银发经济

29.农村养老难在哪里路在何方——专家学者把脉中国农村养老服务问题

30.郭树清:推动养老基金在资本市场上的占比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32.董克用:退休决策权应交给个人,但政府可鼓励晚领养老金

33.长江养老联合第一财经发布《长三角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报告》

34.社科院副院长蔡昉:老龄化减速经济是一种可预见的“灰犀牛”

35.辛识平:帮助老年人跨过“数字鸿沟”

36.中国太保傅帆:发力科技与养老健康实现高质量发展

37.李平:中国已进入老龄化时代,保险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会

38.民生加银董事长张焕南:公募基金是养老金的天然同盟军、命运共同体

39.陆勤:提供差异化保障往长期老年保险发展,潜在保费规模可达每年4000亿-5000亿

40.中国太保寿险潘艳红:太保寿险的健康养老产业生态圈布局逐渐清晰

1.中信银行打出守护老年健康“组合拳”

2.老龄化社会催生健康需求,君康人寿助阵养老健康保障

3.泰康溢彩赋能养老行业:两年100家养老机构受益,培训养老从业者超15000人次

4.太保养老投资公司与武汉汉阳区政府签订投资合作框架协议

5.越秀地产:参与设立5亿元合伙基金,主要投资养老领域项目

6.“太保系”悉数接盘太保安联,意在加速养老健康产业

7.医养结合养老变“享老”,泰康之家·沈园体验馆在沈阳开馆

8.君康人寿布局康养产业,助力国家养老事业发展

【线下活动】

1.养老金融与资产配置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

2.老龄时代·中国探索”首届中国老龄社会峰会:适老化——双循环内生新动力成功举办

3.“2020上海国际养老服务产业高峰论坛”在沪举行

4.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中国医师协会中老年慢病营养健康科普活动启动

5.民政部培训中心实施湖北养老护理员培训项目,助力养老人才队伍建设

6.第五届北京大学老龄健康博士生论坛举行

7.中国老龄协会2020年老龄政策评估研究课题征集公告

8.2020海峡两岸老龄健康“云交流”在京成功举办

9.泰康之家山东首家养老社区(青岛)落地,发布会烟台站火热来袭

10.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11.“第五届信息技术与健康养老融合发展高峰论坛云峰会”在京举办

12.“老龄时代·中国探索”首届中国老龄社会峰会分论坛:青年学者学术专场成功举办

13.金融科技升级“幸福+”老年服务体系,中信银行六大举措智慧助老

14.第二届养老科技和享老经济千名领军人物高峰会议在青岛召开

15.第七届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开幕,长寿之乡品牌亮相

16.打造全链式生态养生养老体系!第二届养老科技和享老经济高峰论坛举行

17.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2020老年医学国际高峰论坛在京开幕

18.中国老龄政策法律(第六届)高端论坛在沈举办

19.2020'首届中华老人文化交流与老年教育高峰论坛在京成功举办

20.中国太保成功主办进博会“健康养老服务”高端论坛

21.第三届中国(钱江)养老产业发展论坛开幕,助推建设中国特色养老发展之路

22.2020老年医学国际高峰论坛在京开幕

23.长三角地区养老服务工作研讨会召开签订加强养老服务工作协同倡议书

24.黄河流域养老专家陕西“论道”,共商旅居养老发展

25.“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专家座谈会在京召开

26.全国农村养老服务推进会议在南昌召开

27.第五届两岸养老与健康产业论坛在福建举行

28.“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专家座谈会在京举行

29.银发友好城市高峰论坛博鳌开幕,专家为海南旅居养老产业开“处方”

30.2020第二届医院养老建筑设计创新论坛成功举办

31.“老年医学临床实践技能高级研修班”培训在京举办

32.2020年首届长三角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在上海召开

【其他资讯】

1.“十三五”期间我国养老服务取得重大进展,已有近22万个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

2.新修订的《养老机构管理办法》今起实施,有何新变化?

4.驾考取消70岁上限,媒体: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需求的政策善意

5.后疫情时代,智能化创新喂中国养老产业吃“定心丸”

6.老龄化社会中国养老体系如何构建

7.旅居养老银发“潮”

8.养老机构实行备案管理,侵害老年人人身财产权益依法追究责任

9.老骥伏枥,永不言倦——积极老龄观日渐深入人心

10.粤港澳三地养老一体化未来可期,形成差异互补资源适配是关键

11.老年群体数字贫困治理的难点与重点

12.未来五年,养老保险制度将有哪些变化?

13.中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用互联网思维应对“银色挑战”

14.老龄化时代下,养老资金的收支矛盾怎么破解?

15.乱象丛生,养老机构收费怎样做到合理又安全?

16.全面放开三孩,养老还要靠多生?

17.银发族爱上网购:与子女交流经验有“剁手”喜悦也有担忧

18.任性抢道、交管部门无法可依……老年代步车怎么管?

19.台湾老人独居增幅高达76%,如何应对老龄化

20.智慧养老:为谁而“智慧”?如何做“智慧”?

21.中国老龄协会关于征集《中国老龄政策制度的发展:回顾与展望》蓝皮书稿件的公告

22.“双11”“银发族”成为新力量,购购购老年人最爱买……

23.老年人口突破3亿后,中国人养老更需AI帮手与日本经验

24.应对农村老龄化业界:养老服务体系不应“重城市、轻农村”

25.实现全国统筹,让养老保险制度统一定型

26.中共中央: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

27.农村老人迎战老龄化:专家建议政府预算纳入农村养老服务

28.直击进博会:日本企业发力医疗养老产业

29.老年友善医院“友善”在哪儿

30.给养老机构收费套上"法律笼头"

31.老年代步车因何让不少市民颇有怨言?到底谁来管?

32.北青报:“网瘾老年”需要全社会正视与呵护

33.五中全会再提延迟退休,“十四五”将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34.子女拒交养老服务费,法院依法保障老有所养

35.应对老龄化,联合国老龄所与奥伦达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36.人难招、人难管、人难留——养老家政服务之痛如何解?

37.从人口红利到人口老龄化

38.适老改造:老龄友好社区的重要实现路径

39.建设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护航未来银色梦,清华经管学院联合同方全球人寿发布2020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

40.年轻人正在逃离养老机构:月薪3000身心俱疲

41.今年养老金已实现“十六连涨”,2021年将迎来“十七连涨”?

42.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武汉向世界介绍经验

43.报告显示超10%老年人基本生活无法自理,依赖全方位照料

44.短视频上的银发一族:因情感缺失而沉迷网络,子女陪伴不可或缺

45.《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情报告2020:聚焦医养结合》发布:剖析医养结合的痛点、堵点

46.给老人打分的“老年人能力评估师”来了

47.专家建议女性退休年龄延至55岁,历经8年,延迟退休来了!

48.“候鸟式养老”医保结算有点难

49.“老”老乡,奔小康——近年来全国农村养老事业改革发展综述

50.养老产业面临补短板,人才和社会资源瓶颈亟待破解

51.激活市场新动能,北京银发消费加速回暖

52.“银发市场”蕴藏好“钱”景

53.“十四五”将迎老龄化关键期,居民退休生活准备怎么样了?

54.机遇与挑战并存,专家探讨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55.中国老年人需求向“发展型”变化,老龄产业呈细分态势

56.中国老年旅游市场潜力巨大,旅居养老日渐升温

57.用法律约束养老机构收费乱象

58.缓解老龄化,不止“延迟退休”这么简单

59.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北大国发院教授:实施更积极的生育政策

60.“延迟退休”要来了,我该怎么办?多渠道养老规划从现在做起

61.全国老年康复工程正式筹备立项

62.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养老保障改革任重道远

63.老年机销量猛增,智能机搭配“简易”系统更适老

64.老年人需求向“发展型”变化,老龄产业不断细分

65.社会应该“看见”老年人的玩具需求

66.人才缺口27万!养老护理项目首度亮相江苏技能状元大赛

67.延迟退休箭在弦上,专家建议养老金领取“早减晚增”

68.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跻身国家战略,有何深意?

69.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呈现出五个特征

70.今天,上海这50名“金牌养老顾问”受到表彰

71.让更多“解忧杂货铺”为老年人服务

72.智能化平台助力养老服务规范专业化

73.度假+康养:未来老年旅游主流

74.延迟退休说来就来,00后将成为养老接盘侠?

75.“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迈入中度老龄化

76.京津冀旅游一卡通将为老年人提供直通车项目

77.热衷刷视频、频频被忽悠,老年人!短视频不全是真的

78.老年玩具市场值得重视

79.集体“跟风”康养业务,京郊住宿业欲借银发客群谋复苏

80.“候鸟式养老”日渐盛行,老人们体验如何

81.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老年教育驶入发展快车道

82.中国建成世界最大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

83.长三角养老金融崛起,高质量发展仍有较大空间

84.“意定监护”应引入养老服务中进行规范

85.我国老龄化日益凸显,将推进构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86.积极应对老龄化要融入所有政策

87.老龄化不只是“老年人的事”,专家解读如何积极应对

88.多地发出养老业“入职红包”,人才困境能否用钱“解”?

89.出入境旅游暂不恢复,老年人成国内旅游“主力军”

90.突破万亿元!你的养老金正在拼命赚钱

【国家发文】

1.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办发〔2020〕45号

各地区、各部门要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工作统筹,建立工作台账,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聚焦涉及老年人的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切实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突出困难,确保各项工作做实做细、落实到位,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

2.第四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名单公示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开展第四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的通知》(工信厅联电子函〔2020〕164号),现将第四批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企业、示范街道(乡镇)、示范基地名单进行公示,请社会各界监督。

3.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养老机构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精准防控及应急处置工作的通知

为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养老服务发展工作,在总结前期疫情防控经验基础上,民政部根据养老机构面临的疫情防控不同情形,制(修)订了三个指南供各地民政部门结合实际使用。

4.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国家标准《建筑门窗无障碍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18年第三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18〕60号),我部组织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起草了国家标准《建筑门窗无障碍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见附件)。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有关单位和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

5.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关于开展2020年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宣传活动的通知

今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的宣传主题是“护士与糖尿病”。旨在强化护理工作者在糖尿病健康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有效干预糖尿病危险因素,促进高危人群和患者的早期发现与干预,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切实降低糖尿病危害,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6.中共中央建议: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11月3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提出,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保转移接续,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7.让国家战略惠及亿万农村老年人——全国农村养老服务推进会与会代表热议农村养老改革路径

11月16日-17日,“英雄城”——江西省南昌市迎来了全国民政系统的百余位养老服务工作同仁。此间召开的全国农村养老服务推进会(以下简称南昌会议),聚焦农村养老这一时代命题,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是民政系统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署。

根据民政部最新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养老服务将接受更大的挑战和考验。然而,当前我国养老服务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还比较多,存在许多短板。

9.詹成付副部长出席第三届中国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创新大会开幕式

11月20日,受李纪恒部长委托,民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詹成付出席第三届中国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创新大会开幕式并致辞。河北省副省长葛海蛟代表许勤省长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河北省民政厅厅长赵文海主持开幕式。

10.让逾2.5亿老年人共享智慧社会便利——专访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人口发展处处长王谈凌

一端是日益扩大的老龄人口,一端是日新月异的科技创新。伴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让逾2.5亿老年人共享智慧社会便利,是考验社会治理的重要课题。

11.党和国家对老年群体的特别关怀——一评《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发布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高频事项,就破解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时遇到的种种“痛点”“堵点”作出重要部署,提出相关要求。《实施方案》公布后,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赢得了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交口称赞。

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要完善国民健康促进政策,突出抓好中小学健康促进,强化肥胖、视力不良等儿童重点疾病筛查干预。加快实施妇幼健康促进、职业健康保护、老年健康促进等专项行动。继续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

13.近年来我国农村养老服务政策脉络

【地方动态】

1.北京市民政局等五部门关于印发《北京市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实施办法》的通知

京民养老发〔2020〕140号

第一条为建设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并重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体系,根据《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方案》(京政办发〔2020〕17号)和《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京民福发〔2016〕527号),制订本办法。

2.北京市民政局关于对2020年第五批备案的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进行公告

根据《北京市民政局关于贯彻落实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通知》(京民养老发【201944号)、《北京市民政局关于2019年街道(乡镇)养老照料中心和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设工作的通知》(京民养老发【201957号)、《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设施设计和服务标准(试行)》(京民福发【2016392号)等文件规定,经各区民政局备案,现向社会公告已备案的27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

3.北京市民政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分类推进设施改造达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京民养老发〔2020〕48号

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9〕5号),结合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委的工作要求和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现将《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分类推进设施改造达标工程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具体落实和督促指导工作,确保全市养老服务体系设施健全、安全运营、保障有力、服务可靠。

4.北京市民政局关于印发《北京市秋冬季养老服务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

现将《北京市秋冬季养老服务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为进一步做好养老服务机构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有效应对秋冬季可能出现的疫情反弹风险,根据民政部及我市应对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部署要求,制定本工作方案。

5.北京市民政局等五部门关于印发《北京市困境家庭服务对象入住养老机构补助实施办法》的通知

京民养老发〔2020〕132号

现将《北京市困境家庭服务对象入住养老机构补助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6.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北京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扩大试点方案》的通知

京医保发〔2020〕30号

为落实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医保发〔2020〕37号),积极稳妥推进本市长期护理保险扩大试点工作,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北京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扩大试点方案》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扩大试点工作推进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遵照执行。

7.北京: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行动,让老年人敢出门能出门

去银行办事,怕台阶太多上不去;去商场,怕如厕不方便;走亲访友,怕出门太难寸步难行。居住在没有电梯的楼房里的行动不便者,甚至下趟楼也难……

这些问题困扰了很多老人和残疾人。目前,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行动正在有序推进中,逐步把“有障碍”变成“无障碍”,让更多残疾人和老人等特殊群体敢出门、能出门。

8.北京:全市所有医疗机构年底前开设老年人绿色通道

5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一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高小俊介绍,11月4日,市卫生健康委就进一步优化老年人挂号就医有关工作进行了部署。今年年底前,本市所有医疗机构要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

9.北京:养老机构疫情防控新方案出台,临时外出老人返院加强健康监测

市民政局、市财政局近日联合印发《北京市秋冬季养老服务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以下简称《防控方案》),在分级管理、探视、人物并防、临时外出管理等方面都进行了优化。

10.北京:17家区级老年开放大学挂牌成立

北京市第十六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暨2020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前天启动,17家区级老年开放大学挂牌成立。区级老年开放大学将成为北京老年开放大学的“助手”,协调解决本区老年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做好本区老年教育体系建设工作,做好老年教育平台、师资、资源的统筹和管理工作,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多层次、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切实把老年教育办到家门口,服务北京老龄社会建设。

11.北京:中央财政支持海淀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

记者从区财政局、区民政局获悉,2020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补助资金共1169万元已全额拨付到我区,用于支持海淀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区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区已制定出台《海淀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使用管理规定》,对试点项目资金数量、适用范围、方案制定、使用程序、资金拨付要求及绩效评估等作出了明确规定,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行。

12.北京:吸引养老服务人才新规,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入职奖励6万元

11月23日,北京财政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市民政局、市财政局近日联合印发《北京市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实施办法》,进一步加强引导入职从业、健全培训体系等方面的制度设计,促进人才质量稳步提升。

具体包括,设立应届毕业生入职奖励,按照本科及以上6万元、专科(高职)5万元、中职4万元的标准,分三年发放入职奖励,鼓励引导高素质人才到养老服务行业入职从业。

13.上海“便利店”模式让养老服务触手可及

上海是全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城市之一。截至2019年底,全市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518.12万人,占户籍总人口35.2%,其中80岁及以上老人占老年人口总数15.8%,高龄化特征显著。

在此背景下,“十三五”期间,上海大力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构筑老百姓家门口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

14.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深入推进本市医养结合发展的实施意见

沪卫老龄〔2020〕004号

为深入推进本市医养结合发展,进一步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好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需求,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卫老龄发〔2019〕60号)的要求,结合本市实际,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15.上海:拟建养老护理员薪酬等级体系,养老护理员有望参评高级技师

近日召开的市政府常务会议指出,养老护理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是推动本市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保障。会议研究决定,上海要建立养老护理员薪酬等级体系,推动实现养老护理员“进得来、留得住”。

16.异地养老怕两头踏空?上海立法拟落实异地就医结算,老人异地享受长护险和补贴

不会用智能手机,老人看病挂号、乘坐公交会有困难吗?老人想去江浙养老,养老补贴会不会两头踏空?今天,《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草案)》提交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二次审议。记者注意到,相比初审稿,草案修改稿增加了不少内容,很多都是解决老人当务之需。

17.天津市医疗保障局关于公开征求《天津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医保发〔2020〕37号),明确将天津市列入国家扩大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范围。为加快推进我市试点工作,市医保局牵头起草了《天津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及配套实施细则。

18.天津:《居家养老幸福万家》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居家养老事业可持续发展

河西区在深入推进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进程中,坚持“企业为主、党政助力、公益支持、群众参与”的思路,施行“市场化、片区化、规模化”运营模式,优选并扶持9家居家养老运营商、服务商,在打开养老市场连锁化运营新思路的同时,彰显“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工作成果。

19.天津:养老服务职教集团成立

天津市养老服务职教集团成立大会近日在天津职业大学举行。包括政府相关部门、养老行业协会、养老企业以及天津市部分高职院校在内的34家单位成为养老服务职教集团成员单位,养老服务领域15位专家组成集团智库团队。

20.重庆市民政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夯实居家养老基础地位,提升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品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9〕5号)、民政部等9部门《关于加快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导意见》(民发〔2020〕86号),以及《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推进养老服务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府办发〔2019〕129号)要求,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加快推进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以下统称居家适老化改造),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21.山东: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老龄事业和老年健康有关情况

10月23日下午,省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吴向东,委医养健康处处长葛玉桂,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学博士程梅发布老龄事业和老年健康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22.山东: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荣成实践与启示

县域是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的基础单元。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强。县域养老服务联接城乡,涵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相关的各类人群、需求、要素、模式,具有相对独立体系的完整特征,在全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基础地位。近期,笔者在山东省荣成市专题调研时,对当地整体解决县域养老问题的一系列探索实践进行了深入调研和思考。

23.山东:民政厅制定出台《山东省公办养老机构委托运营管理办法》

24.辽宁:首部医养结合地方标准——《医养结合基本服务规范》正式实施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医养结合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久之计,是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医养结合也是一个新生事物,从国家到地方都没有现成的经验,也没有统一的标准、规范,制约了医养结合工作的推进和发展。

25.辽宁:沈阳市启动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

自即日起,沈阳市内已纳入特困供养、建档立卡范围的80岁以上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将可享受到家庭适老化改造,对此,政府将给予每户最高3800元的补贴。

11月3日,记者从沈阳市政府新闻办了解到,目前,沈阳市已正式启动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

26.宁夏:银川未来两年养老服务设施将覆盖85%的城市社区

记者从宁夏银川市政府获悉,银川市将启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到2022年底,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将覆盖85%的城市社区,农村老年人幸福院、老饭桌等为老服务设施将覆盖80%的行政村,居家老年人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助餐助行等服务将实现全覆盖。

27.宁夏:两年集中发放基本养老金552亿元

11月8日,记者从自治区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集中统一发放座谈会上获悉,我区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集中统一发放经过两年多运行,截至10月已累计发放2735万笔、552亿元。

28.宁夏回族自治区出台《养老机构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规范》

附件:《养老机构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规范》

29.河南:民政厅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高龄津贴发放工作的通知》

近日,河南省民政厅、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高龄津贴发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提高认识,落实工作措施,加强督促指导,确保资金及时、安全、高效地发放到高龄老年人手中。

30.河南省民政厅等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做好高龄津贴发放工作

为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方便群众办事。近日,河南省民政厅、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高龄津贴发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强调,各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提高认识,落实工作措施,加强督促指导,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向服务对象做好申领认证程序、发放标准办法等政策的解读,确保资金及时、安全、高效地发放到高龄老年人手中。

31.吉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统一规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的意见

吉人社联〔2020〕79号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规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的通知》(人社部发〔2019〕112号)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统收统支省级统筹制度的实施意见》(吉政发〔2020〕2号)有关规定,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全省统一规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提出如下意见。

32.安徽:关于公布2020年省级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的通知

皖经信电子函〔2020〕662号

根据《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安徽省民政厅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开展2020年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的通知》(皖经信电子函〔2020〕578号),经各市经信、民政、卫健三部门联合推荐及专家评审等环节,确定合肥泛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11家单位为省级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企业;现将应用试点示范名单予以公布,请按照要求,做好试点示范工作。

33.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征求安徽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34.安徽:养老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召开

为充分发挥标准在养老服务中的基础保障作用和创新推动功能,10月30日,安徽省养老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在合肥召开,省民政厅副厅长、省养老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耿学梅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讨论通过《安徽省养老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和《安徽省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三年规划》,聘请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仁群为省养老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顾问。

35.甘肃民政厅关于公开征集养老机构等级评定专家的公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快建立统一的养老机构等级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行业专家在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工作中的咨询和审查作用,进一步推动全省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工作规范开展,经研究,决定建立养老机构等级省级评定人才专家库,现就相关征集事项公告如下:

36.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落实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的通知

川卫函〔2020〕295号

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含中医药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工作,将加强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抓牢抓实,督促指导医疗机构抓好落实,努力消除老年人就医面临的“数字鸿沟”。

37.云南:看“春城”这座小楼如何盘活养老事业

官渡区是昆明市的主城区之一。和许多地方一样,官渡区近年来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据统计,官渡区有户籍人口54万余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达12万余人,约占户籍人口的22%。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面对严峻的老龄化趋势,为老人提供多元化养老服务保障已是迫在眉睫。”王芳说。

38.浙江: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杭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的实施意见

杭政办函〔2020〕47号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杭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加快构建形成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我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有效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经市政府同意,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39.浙江大学牵头,成立老龄产业研究智库

11月2日,浙江大学管理学院老龄化与养老产业研究中心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揭牌。这是我省首个由高校组织牵头成立的老龄产业研究智库组织。

目前浙江户籍老年人占比约为23%,随着老龄化的持续加深,养老服务已成为重要的民生事业和蓬勃的朝阳产业。

40.《川渝养老服务协同发展蓝皮书》发布

记者从省民政厅获悉,10月28日-29日,第四届中国(四川)养老服务业暨养老产业发展交流活动在成都举行。养老服务如何协同发展?基层治理养老服务有哪些创新?康复辅具未来发展形势如何?……与会专家学者和行业代表就这些话题进行了交流,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41.《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20年)》发布

10月30日,省卫生健康委举行《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20年)》发布会。记者了解到,截至2019年底,全省户籍人口7865.82万人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834.16万人,占比23.32%;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330.29万人,占比16.91%。根据《报告》对全省老年人口数据的分析,我省高寿老人将越来越多。2019年,全省百岁老人有6675人,比上年增加了660人,涨幅超过了10%。

42.江苏: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怎么建?八个部门联手给出指导意见!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省发改委、省民政厅等8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按照老年人健康特点和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提出要构建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等6个环节的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43.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

苏卫老健〔2020〕3号

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卫老龄发〔2019〕61号),建立完善符合我省实际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44.江苏:成立养老服务本科学院意义非比寻常

10月30日,江苏省民政厅和南京中医药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养老服务与管理学院,创新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共同为新时代养老服务探路。这也是全国首个政校合作共建的本科养老学院。目前,江苏全省60周岁以上老年人已达1834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3.3%,比全国高5.2个百分点。

45.江西:划转51亿元国有资本有效补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11月3日,记者从省财政厅获悉,江西积极落实财政部等中央部委有关工作要求,大力推进省本级充实社保基金国有股权划转工作,有效补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增进民生福祉。截至目前,省本级充实社保基金国有股权划转工作已全面完成,共划转省本级国有企业9家,划转国有资本51.07亿元,对应享有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218.44亿元。

46.江苏:南京中医药大学与省民政厅合作共建养老服务与管理学院

10月30日,南京中医药大学与省民政厅合作共建养老服务与管理学院协议签订仪式在汉中门校区举行。副省长赵世勇,省政府副秘书长诸纪录,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省民政厅厅长吕德明,校长胡刚,副校长程海波、乔学斌、徐桂华、曾莉,省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南京中医药大学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签约仪式。签约仪式由省民政厅副厅长沙维伟主持。

47.广东:深圳经济特区养老服务条例

深圳市六届人大常委会公告(第二二一号)

第一条为了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养老服务事业健康发展,实现老有颐养,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深圳经济特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深圳经济特区养老服务及其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条例。

48.广东:深圳经济特区养老服务条例正式公布

49.黑龙江养老护理人员,缺!缺!缺……

“现在哈尔滨的家政市场,位于紧缺榜首的工种就是养老护理员。”家住哈尔滨市道里区的孙女士和父亲住在一起,一周前,父亲病倒了,需要有专人护理,她连跑了5个家政公司,却仍然一无所获。“每家都说没有多余的护工人员了,我又没有别的渠道去了解,这该如何是好。”孙女士无耐地向记者诉苦道。

50.内蒙古:全区人口家庭与老龄健康工作政策培训班在我盟举办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区卫生健康会议精神,科学认识人口、生育、老龄化与家庭发展问题,11月7日,全区人口家庭与老龄健康工作政策培训班在我盟举办,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与老龄健康处监察专员刘英、调研员杨艳玲、副处长邓红英,盟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师萍出席开班仪式,全区各盟市及我盟各级卫生健康系统人口家庭与老龄健康工作负责人,兴安盟部分托育、医养结合机构负责人等240余人参加了培训。

【专家观点】

1.博康艾馨陈剑锋:将养老产业做活做细,推动实现从“养老”到“享老”的跨越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54亿,占我国总人口的18.1%。“十三五”期间,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从2016年的约8.9亿人增长到2019年底的近9.7亿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全面建立。今年,我国上调了近3亿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

2.雷晓燕:中国老龄化的演进、挑战与社会政策思考

3.富达国际中国区董事长何慧芬:养老业务是中国市场战略重要一环

今年9月,全球资管巨头富达国际和支付宝理财平台联合发布了《后疫情时代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这份报告显示,在2020年全球疫情和前所未有的市场波动背景之下,中国的年轻一代开始意识到其对退休规划和长期投资的需求。

4.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梁春晓:疫情引发代际数字鸿沟

10月30日,中国社会企业与影响力投资论坛顺利举行。论坛邀请了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梁春晓做了发言。梁春晓说:“我做了20年的互联网,有一个看法,我们之所以能在巨大的疫情面前,工作、学习、业务能很快恢复,相当程度上和数字化水平有关,我们不下楼,也能完成学习工作,今年以来,开会变得越来越方便。以前约会,大家都要凑时间,现在只要有互联网,利用登机前10分钟也能发个言。

5.“十四五”养老保险咋改革?看看研讨会上各路专家怎么说

10月24日,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主办,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金分会、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承办的“面向‘十四五’的养老保险改革与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十四五”时期养老保险的改革与完善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6.曾刚:从真正意义上触发大家对养老需求的认识

11月2日消息,“养老金融与资产配置论坛”近日在北京成功举办。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出席并发表了主题为《资管转型与养老金融发展》的演讲。

曾刚在演讲中介绍了中国养老支柱体系与结构、中美养老金资产结构比较、养老金融产品等情况,并展望了资管新规下养老金融的发展趋势。

7.“老龄时代·中国探索”首届中国老龄社会峰会分论坛:人口负增长与老龄社会成功举办

2020年10月24、25日,“老龄时代·中国探索”首届中国老龄社会峰会在北京盘古智库盈科CBD办事处成功举办。峰会包括1场主旨演讲、2场高峰对话,7场分论坛,共10场学术盛宴,并重磅发布了“老龄社会创新案例研究”(先导版)和中国老龄社会创新十佳案例,以切实推进中国老龄社会的转型与创新。峰会采用线上线下并行,小会场、大平台的方式,在凤凰公益等多家直播平台同步播出,网上参会人数超过200万人次。

8.中国社科院郑秉文:少子化和老龄化齐现,建议放开生三孩

郑秉文谈到,育龄夫妇生育意愿下降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抚养成本不断提高是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在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之前的3至6岁的学前教育费用逐年攀升,“入园难、入园贵”已成为严重影响生育意愿的又一座大山。

9.陈秉正:老龄金融发展需要业界、学界和政府一起研究和推动

近日,清华大学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秉正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和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CCISSR)主办的“北大赛瑟(CCISSR)论坛·2020(第十七届)”上表示,传统的金融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老龄金融的需求和供给以及市场发展,因而需要对老龄金融进行专门研究,老龄金融的发展需要业界、学界和政府一起来研究和推动。

10.都阳:要高度重视人口快速老龄化的冲击性效应

11.周小川:关于养老金改革的几个问题

我过去参加过若干次关于养老保障体制的会议,多数情况下都是从经济角度分析为什么当前体制不可持续、需要改革。实际上,这些经济分析真正取得全面共识是很不容易的,无论什么时候总有争议。因为有人会从长期的角度看,有人会从短期的角度看,有人会从不同部门的可行性看,有人会从不同的利益集团角度看,完全统一并不容易。假定这些分析大致上取得了共识,那么我们需要做哪些事情?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12.上投摩根总经理王大智:养老投资最关键的是尽早投资和分散投资

近期,上投摩根基金公司总经理王大智针对如何进行养老投资的问题表示,不同的人生阶段对应的投资方法也不一样。比如初入职场的青年人,风险偏好较高,可多布局股票型资产。人到中年,有一定的积蓄,但也要承担更多压力,风险偏好适中,适合均衡配置股票型资产和债券型资产。而临近退休的人士,更看重账户资金的安全,风险偏好较低,更适合配置稳健型的资产,例如以养老为目标的FOF基金。

13.全国人大代表李燕:加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问题,也是有效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应有之义。作为一种重要的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应该受到高度重视和推广。”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约有2.5亿,占总人口的18.1%,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约为1.8亿,占总人口的12.6%,我国正在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14.韩启德:在《老年健康蓝皮书--中国健康老龄化研究与施策》新书发布仪式上的致辞全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信息社会的发展,可以预料世界人均期望寿命还会继续提高,人口还将继续增长,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必将对各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产生全面的、根本性的影响,譬如对疾病谱和全民健康水平的影响,对家庭结构以及养老模式变化的影响,乃至于对贫富差距和社会公平的影响,也必然会进一步拉大不同国家之间的差距。

15.九如城谈义良:共谋养老未来,共创美好生活

当前,老龄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谁能提前做好规划,谁就能应对好这个难题,并借势而为,真正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指出,到2022年,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到2035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安排更加科学有效;到2050年,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适应的应对人口老龄化制度安排成熟完备。

16.北大经院学者贾若:以高质量发展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十九届五中全会学习心得

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于10月29日发布,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公报指出:“全会高度评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

17.陈秉正:开展老龄金融研究,推动老龄金融发展

18.桐乐集团董事长张春:用情怀和爱心打造社区养老品牌

广州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然而失能、失智等长者的养老康复,是一个个小家庭无力承受之重,迫切需要全社会合力来解决。10年前就投入到养老事业的桐乐集团董事长张春,探索出一条社区康养的创新之路。她认为,把社区康养做细做实,给失能、失智长者提供优质的康复治疗服务,这才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养老服务之路。

19.徐敬惠详述养老金融需求侧五大核心诉求,保险业应在产品、投资、服务端共同发力

今日,大家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徐敬惠在第十五届21世纪亚洲保险论坛中表示,养老金融需求侧涵盖五大核心诉求。一是养老储备资产的持续保值增值,这是最重要的。二是养老金的领取长期持续和稳定。三是康养服务资源的获取与提前锁定。四是非流动性资产向养老金柔性转换。五是家庭财富的保全与传承。

20.刘维林会长:积极应对老龄化,医养结合是核心

“医养结合是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医养结合事业产业将在“十四五”期间获得长足发展。”11月7日,在广西南宁举办的“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2020年学术大会”上,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长刘维林表示。

21.中国太保寿险戴文浩:奏响“太保服务”大健康、大养老时代强音

11月5日至10日,黄浦江畔,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期举行,中国太保以崭新的姿态热情迎来新朋老友,全力打造进博会服务3.0版。作为全世界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进博会正成为中国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平台。

22.吴玉韶:应对人口老龄化要做好这六项工作

“刚刚闭幕的五中全会,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党和国家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也是几代老龄工作者梦寐以求的目标”。在11月7日上午,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2020年学术大会上,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提出,从国家战略的新视角、新要求、新高度,当前要着力做好六项老龄工作。

23.吴玉韶: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需形成“六个共识”

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14日表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必须破除认识误区,统一思想,尽快形成“六个共识”。

24.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九成老年健康活力群体的旅游养老服务需求不可轻视

记者在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14日举办的“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专家座谈会上获悉,老年旅游已经成为未来健康活力群体的重要养老服务需求。据中国老年科研中心调查,目前我国城市空巢家庭已达49.7%,农村空巢和类空巢家庭达48.9%。空闲时间的增多、空巢家庭的增大、可支配资金的自由,“候鸟式”旅居养老将会成为老年人养老的一种方式。

11月8日,由中国管理模式50人+论坛(简称“C50+”)主办的第十届中国管理·全球论坛暨第十三届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颁奖盛典在北京举行,C50+成员与数百位海内外管理学者、知名企业高管参会。在论坛上,九如城集团创始人、C50+成员谈义良,围绕养老产业如何践行“长期主义”发表了主旨演讲,向与会者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见解。

26.专访:致力于发展中国养老护理事业的日本籍“中国通”

作为世界上,最早面对高龄少子深刻化这一社会问题的日本,在高龄护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人才培育、制度建设系统。把日本的护理经验传递给有需要的人,特别是自己的第二故乡中国,成为河本一志的心愿。

27.陈东升: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打造武汉大健康产业第三极

11月11日,第二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在武汉举办,在开幕式上,泰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陈东升表示,近日,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中,提出要“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随着长寿时代即将来临,健康和养老成为未来最大的挑战和需求所在。而武汉作为抗疫主战场,发展大健康产业的优势尤为明显,要将武汉打造成继北京、上海后的大健康产业第三极。

28.李长安:激励银发人才,发展银发经济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相较于“十三五”规划,此次建议对未来老龄化社会到来的表述更为明确,并首次将应对老龄化挑战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在具体举措方面,也有不少新表述,如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等。特别是建议中提出的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创新了老龄化阶段的应对之策,具有很强的政策指导意义。

29.农村养老难在哪里路在何方——专家学者把脉中国农村养老服务问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11月16日-17日召开的全国农村养老服务推进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度回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刻聚焦农村养老服务新形势新任务,吹响了中国特色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冲锋号。

30.郭树清:推动养老基金在资本市场上的占比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11月19日,央行政策研究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文章《坚定不移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文章指出: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引导理财、信托、保险等为资本市场增加长期稳定资金。加快养老保险第二和第三支柱建设,推动养老基金在资本市场上的占比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在刚刚结束的APEC会议上,与会的领导人以在线视频会议的形式,对涉及亚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32.董克用:退休决策权应交给个人,但政府可鼓励晚领养老金

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首次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列为国家战略,并提出了“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等具体措施。

33.长江养老联合第一财经发布《长三角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报告》

11月18日,中国太保旗下专业养老金管理机构长江养老联合知名财经媒体第一财经共同出版的《长三角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报告》在沪发布。这是双方继2019年《长三角一体化养老金融发展报告》后再次携手,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关键词,通过探寻长三角的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之路为解决全国老龄化难题提供范本。

<...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大学毕业10年,母校变成了高职大学毕业10年,母校变成了高职 “再也没有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了。”作为该校2013级毕业生,李明娟在同学群看到这一消息时,简直不敢相信母校就这么“没了”。 山西省政府日前公开的一则批复称,省政府同意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以下简称“临汾学院”)并入临汾职业技术学院,撤销临汾学院的建制。原临汾学院人、财、物jvzq<84yyy4jpn|uygkl0ls1s{532;8/2431886972>/uqyon
1.计算机科学学院2025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2025年学院推免生遴选专家审核小组组成简表 二、推免生名额分配(细化到各专业) 2025年学校向计算机科学学院下达的推免生推荐指标数共计17人,根据学校《关于做好我校2025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要求,学院按照推荐指标不低于120%的比例确定学院拟推荐名单。学院推免生遴选工作领导小组jvzquC41lupy{7}rw0kew7hp1ktgq86488565<80jvs
2.2023年本科招生|​相约青大护理,成就美好未来——欢迎报考尹崇高,教授,硕士生导师,2018年在青岛大学护理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任潍坊医学院护理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乳腺癌分子机制和肿瘤病人护理的研究,中国抗癌协会会员。 王玲洁 王玲洁,博士。2004年本科毕业于青岛大学护理学院,同年攻读上海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2010年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jvzq<84pwtyjpp3sfw4ff~3ep1oohx4322905>580jzn
3.艺术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定学院所有拟申请答辩的全日制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均按 “双盲隐名”方式评阅。 (二)评阅组织工作 1.论文不得体现指导教师姓名等信息,并需删除“致谢”页,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按照格式要求,于系统中上传论文。 2.指导教师对送审的学位论文进行内容和格式审查。 3.各系安排校内1名同行专家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隐名jvzquC41ctz/umzhg0kew7hp1ktgq86247533B;0jvs
4.【一流本科建设进行时】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问答2021年1月21日,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启动了新一轮审核评估。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学校预计于2023年11月接受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第一类审核评估。 1.什么是新一轮审核评估? 答:高等教育评估是我国一项持续推进40年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制度,是政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jvzquC41pg}t0nhwuv4ff~3ep1814<425290e=9:c3=22=;1rcmfo7mvo
5.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2023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其中,符合上述第1条的同学可以自愿选择申请普通类和创新特长类推免报名,但仅能选择其中之一;GPA排名在30%-50%且满足第2条要求的同学可报名创新特长类推免。 五、工作进程安排 其他未尽事宜由学院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遴选工作小组依据相关文件负责解释。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2022年9月10日jvzq<84luluz7sgws4ff~3ep1oohx4325807<;:0jzn
6.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试行)第六条 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原则上集中于第8学期(五年制第10学期)进行,学生集中用于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不得少于专业培养计划规定的周数。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七条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在学校统一领导下,由教务处负责宏观管理,各学院(系)具体组织实施。 jvzquC41yy}/y‚zcu0kew7hp1z~hm:4du|t0exsvgpz`3:78:
7.琼台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定(2021年修订版)4.按照《琼台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定》和《琼台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试行)》要求,保质、保量、独立、按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5. 毕业论文(设计)完成后,其毕业论文(设计)除经指导教师审阅外,还要按院(系)安排交评阅教师评阅,并接受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资格审查。 jvzquC41lyi/s}sw0gjv0ls1kplp1:5431:8::3jvo
8.深圳大学2018年新增6个招生专业深圳大学2018高考招生访谈2017年,深大有十分之一的本科毕业生被世界500强企业录用。 学生毕业生工作10年后平均薪水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 主持人:深大学生就业待遇如何呢? 李主任:2014年,IPIN网通过大数据统计得出,深大学生毕业生工作10年后平均薪水达到15963元/月,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而且平均每年以22.15%的速度持续增长。深大也被jvzquC41gf{/ursc0eun0ls1iculcx4423>.2?2261jpe6njeo{sxq9:::<3;7xjvor
9.武昌首义学院招生网答:我校有专升本招生计划。本校学生在专科毕业后,可申请参加我校组织的专升本考试,通过考试单独编班组织教学。普通专升本学生本科毕业证书内容按照国家规定填写,普通专升本学生达到学校学位授予要求的,可申请授予学士学位。 问22:学生在校期间能申请辅修学士学位吗? jvzq<84lle4xu‚z0gf{/ew4|uz~x1w|lf1>9;<60jvs
10.2022年国际区域问题研究及外语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常见问题解答7.国内已离校的本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是否可申请本项目奖学金? 答:国家留学基金委不直接接受个人申请,已毕业离校的人员须通过国内单位推荐。 8.如已获国外大学硕博连读的入学通知书/正式邀请信,是否可以申请本项目奖学金? 答:仅国内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但所获入学通知书/正式邀请信中须明确注明最终目标为攻读博jvzq<84yyy4djrxc0gjv0ls1kplptvfvkqt04973335u49733391a;6329964<>0jvsm
11.答考生问2024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答考生问(普通本科)答:2024年我校在全国的普通本科招生计划为4800人,比去年增加了100人。 另外学校今年新增2个双学士学位的培养项目,在浙江省普通类中有招生,具体为:金融学含“金融数据科学(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含“安全技术与数智化管理(保密管理+信息安全)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jvzquC41|jgpuqjpi0new7jfw0io1jwv0rnqAjnf?4869
12.关于做好2025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2)专家评审不同意答辩,学生需按专家意见认真修改并填写附件7《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修改说明》,经指导教师审核通过后,专家再次评审,通过者,参加论文答辩,仍未通过者,需要延期进行答辩。。 材料提交:5月10日前提交附件8《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专家评审不合格名单汇总表》电子版和签字盖章扫描版。jvzquC41yy}/j}z0gf{/ew4vgciikwl1428519>351i44>6c5461:B4rcik/j}r
13.关于做好2025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1)为我校2025年应届本科毕业生(指纳入国家普通本科招生计划录取的应届毕业生,不含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独立学院学生)。 (2)品德优良。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3)身体健康,达到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 jvzquC41yy}/ewz0gf{/ew4v|im0z‚li188cd@=eg6829=>d9c<:7:93e26gd=>:70nuo
14.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普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2021年第16次校长办公会第二次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普通本科毕业论文(含毕业设计,以下简称“毕业论文”)工作管理,保证毕业论文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和jvzquC41yy}/nr}kp0kew7hp1iq0zlmno5ilsgsm1€djp|f1814:l||f522>7740nuo
15.青年说|博士毕业即被直聘教授的“90后”:不走寻常路本科开启学术生涯,十年磨一剑 相较于深奥晦涩的学术造诣,人们更想了解这位博士一毕业就被直聘为教授的年轻人,是怎样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过去十年,刘聪的时间排得很满,最大的感受是充实。事实上,自2009年考入山东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刘聪每天平均学习时间基本保持在12个小时以上。大二那年有幸结识曾庆田老师jvzquC41yy}/umzv0gjv0ls14284199321i86;f6:57458ucigs/j}r